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三十三章 廢氏稱姓

子嬰這一提議可是引起了不小心的爭議,殿上朝臣一臉疑惑者有之,義憤填膺者有之,泰然處之者亦有之。??

w?w?w?.

氏可以理解爲姓的一個分支,同一個姓的子孫往往繁衍出無數個分支,這些分支往往在保留姓的同時,取一個特有的符號作爲自己這一支的標誌,這便是氏。

而往往會爲自己的分支以氏命明的一般都是那些“混得比較好”的分支,故而多以國、以封邑、以官位爲氏,甚至有些氏直接傳承自上古聖王,故而氏代表了一個人的出身貴賤,甚至可以說是貴族所獨有的。

一稱xx氏就自然代表了出身於某個諸侯世家,家世淵遠。

而姓不過是用以區別婚姻而已,同姓不得通婚。

這一點從男女的稱謂上也可以看得出來,男子一般稱氏+名而女子則不能稱代表自己祖先榮譽的氏,畢竟嫁出去之後就是別人家的了,只能稱唿姓+名。

就拿秦國王室而言吧,嬴姓趙氏,贏姓的始祖乃是顓頊帝之孫皋陶,被舜帝賜予贏姓,此爲贏姓之始。皋陶十世孫造父被周穆王封在趙城,故而造父的後人以趙爲氏。

秦國王室之祖秦非子與趙國王室之祖叔帶都是造父的子孫,故而秦趙兩國可以說是同宗同源同姓同氏。

一說自己乃是趙氏,便自然而然的想到了造父的後人秦趙兩國王室,而說是贏姓則不會聯想到這麼多,畢竟贏姓是我國上古八大姓之一,姓的太多了,單是從贏姓衍生出來的氏便有十四個之多。趙氏只是其中之一而已。

子嬰這一提議,便相當於讓所有的人放棄代表自己尊貴出身的“氏”,自然引起了許多人的反對,而更多的出身平民的的官員則是無所謂,畢竟自己出身低微本來就沒有氏。

“陛下以爲趙氏於民間何如?”面對始皇的疑問,子嬰只是平靜的說了一句話。

意思便是您以爲趙氏在民間怎麼樣?

衆所周知,趙氏並不是秦國王室所獨有的,被滅掉的趙國王室也是趙氏,然而趙國滅亡之後衆多的貴族雖然沒有了王室身份,但是依然頂著趙氏的名頭。

一提到這個氏,自然而然便提醒著這些遺民自己的亡國之恨,不止趙氏,嬀姓田氏的齊國王室、羋姓熊氏的楚國王室、姬姓韓氏的韓國王室……

大批被滅掉的六國遺老遺少都淪爲了平民,而且仍然頭上頂著原來的高貴姓氏,時刻提醒著自己的亡國之恨,若是不廢黜氏,哪怕過去數代,一提到自己的氏,也自然會想起自己的高貴的出身。

這不能說不是一個隱患。

子嬰以趙氏爲例子一提,自然讓始皇和朝臣們都聯想到了這一問題可能造成的巨大影響。

沉思了良久,始皇有些沉悶的說道:“通令天下,自今而後只可稱姓,廢止氏號,由皇室爲始。”

始皇的這一決定,下的也有些勉力,畢竟此令一下自己引以爲傲的氏也要就此而去掉,然而爲了帝國的長治久安,能夠真正的傳承下去,卻也只能帶頭從皇室做起,削掉“氏”號。

聽完子嬰也是長出了一口氣,這個“大事”終於做完了,畢竟史上姓氏的合二爲一,是從秦末以至於漢代完成的。

向劉邦這等二流子,本來就沒有氏。皇帝都沒有氏了,自然而然就慢慢消亡了。

作爲一個後世人除了撲滅一些可能的隱患之外,子嬰一直還是覺得只稱唿姓比較順口,嬴政的知名度在後世也遠遠高於趙政。

“我大秦獎勵耕戰,諸多奴隸已爲黔首,然而夷賤之人僅有名而無姓,臣請陛下將六國王室之氏舍趙之外賜之以爲姓。”緊接著子嬰繼續說道。

始皇聽完,先是一愣,而後忍不住笑意的說道:“鎮國王憐憫蒼生,此議甚佳。”

而殿上的羣臣的表情也是五花八門,看向子嬰的眼光也是有些難以置信。

實在是子嬰這一招實在是太損了,廢黜“氏”號,難免有些遺老遺少,對自己的氏仍然抱著不放,或者說爲了記住亡國之恥,直接放棄自己的姓而以氏爲姓都有可能。

而子嬰的這一陰招,則把這一可能也堵上了。

把他們尊貴無比的“氏”號贈給剛剛獲得平民身份,連姓都沒有的奴隸們,任是這些人心再寬,恐怕也不會去選擇和那些原來的奴隸一個姓。

如真是這樣,若干代之後,若是萬一有個大的變故,忘了自己的由來,按照姓上推上去,說不定會以爲是奴隸的後人。

也就趙氏因爲是秦國秦王室自己的氏的原因免於一難……畢竟哪怕不用了也不能糟蹋……

到了這裡已經接近中午,一上午的時間雖然不長,然而這一上午發生的事,在史上卻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稱皇帝、書同文、車同軌、度同制、立郡縣、廢氏稱姓……等等每一項都有著深遠的意義。

……

朝會結束後,不多久朝堂上商定的諸多事項便被有司一件件的分解安排了下去,於此同時子嬰受封爲鎮國王的消息也隨之傳遍天下。

子嬰府邸長安君府的匾額也被摘了下來換上了威風八面的鎮國王府的招牌。

始皇帝的態度是人都看得出來,並沒有半點意思封子弟爲王,而且郡縣制設立之後,後世子孫恐怕也沒有任何的封王希望,子嬰這個有名無實的鎮國王,恐怕有可能是大秦後無來者的唯一一個王爵了。

子嬰受封王爵,長安君府中自然是歡騰一片,一衆軍中將領同子嬰在饒陽時的一些老下屬,也紛紛到過府相賀。

秦王的一衆公子,對子嬰的爵位雖然是羨慕嫉妒的流口水,然而有了將閭的前車之鑑,卻也沒有任何人敢於對子嬰有所動作。

至少從表面上看去始皇對子嬰的重視遠遠高於對他們這一些公子們。

在朝堂上始皇賦予了子嬰開府之權,按照慣例鎮國王府可以自設王府丞、王府長史、參軍、主簿等職位。

王府丞秩比千石、長史八百石、參軍及主簿享六百石。

(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

第三百五十四章 脫身之策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婚第五百四十六章 徐成的美好生活第八十二章 南下第二百二十五章 刺殺第二百三十二章 書同文,車同軌,度同制第一百六十三章 楚雖三戶第四百四十一章 甌雒歸秦第七十三章 勸降第三百四十五章 叛亂第五百零三章 兵分三路第九十七章 相見第一百八十三章 姑娘燙錯地方了第二百一十八章 能奈我何?第二百九十三章 計定第三百八十四章 北帝玄珠第七十二章 後撤第五百零七章 李左車的猜測第二百六十六章 就因爲這個?第三百三十九章 亡族之論 一第八十三章 黎城第一百八十三章 姑娘燙錯地方了第三百七十一章 臣有兩請第四百七十一章 當頭一擊第二百八十五章 悲慘身世第五十八章 朝堂之事第一百四十章 此事甚微第五百一十七章 疲於奔命的項羽第三百一十一章 一巴掌拍飛第二百六十五章 功虧一簣第一百七十六章 東甌有變第二百三十二章 書同文,車同軌,度同制第二百五十八章 劉邦的謀劃第一百五十五章 戰爭起航第三百五十六章 稟報第五百四十四章 散財童子第一百七十七章 東越第一美女第四百八十四章 三世皇帝第一百九十三章 東甌之危第二百零三章 人心不定第一百四十四章 黑夫家事第四百三十五章 烏龍第四百六十七章 重掌大軍第三百五十八章 回返第四百三十五章 烏龍第四百三十二章 一路血腥第三十九章 神秘墨門 下第二百六十七章 不爲君王只爲蒼生第二百二十一章 帶走交差第四百六十二章 前夜第二百九十七章 夜襲第三百九十六章 出征第九十三章 結拜第五百三十七章 草原亂了第八章 鉅子收徒第四百二十六章 救人第十九章 可憐的徐成第一百九十八章 閩越出擊第四百六十四章 風雲聚第三百三十三章 計坑冒頓第二十五章 武垣易主第十九章 可憐的徐成第四百八十二章 望夷宮之變第三百四十一章 冒頓的苦澀第一百六十章 驅敵衝陣第五百五十二章 朕不喜歡小的第三百六十五章 崩潰的冒頓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梁城第四百六十二章 前夜第二百一十四章 斬殺第五百三十八章 計議第二百六十章 始皇東巡 4000字章節第三百二十三章 人性第二十一章 抗旱練兵兩不誤第四百七十八章 武關城破第四百六十五章 一路向南第二百九十六章 重點不突出的後果第四百三十五章 烏龍第五百六十三章 神的代言人第四百九十二章 張良跑路第四百六十六章 回返南越第八章 鉅子收徒第二十三章 二坑徐成第三百六十二章 從長計議第四百一十五章 自知之明第三百九十八章 水鬼第四百七十章 沛公立第四十三章 彭越第三十八章 神秘墨門 上第一百九十七章 智商是硬傷第二百六十四章 君子有所爲第五百二十章 冒頓的計第一百五十二章 誅殺屈陽第五百五十八章 震驚第三百二十七章 一個大坑第三百四十九章 天下誰人不識君第三百七十四章 靈渠第四百七十七章 武關攻略第三步第三百二十八章 濃煙瀰漫第一百四十七章 愛兵如子
第三百五十四章 脫身之策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婚第五百四十六章 徐成的美好生活第八十二章 南下第二百二十五章 刺殺第二百三十二章 書同文,車同軌,度同制第一百六十三章 楚雖三戶第四百四十一章 甌雒歸秦第七十三章 勸降第三百四十五章 叛亂第五百零三章 兵分三路第九十七章 相見第一百八十三章 姑娘燙錯地方了第二百一十八章 能奈我何?第二百九十三章 計定第三百八十四章 北帝玄珠第七十二章 後撤第五百零七章 李左車的猜測第二百六十六章 就因爲這個?第三百三十九章 亡族之論 一第八十三章 黎城第一百八十三章 姑娘燙錯地方了第三百七十一章 臣有兩請第四百七十一章 當頭一擊第二百八十五章 悲慘身世第五十八章 朝堂之事第一百四十章 此事甚微第五百一十七章 疲於奔命的項羽第三百一十一章 一巴掌拍飛第二百六十五章 功虧一簣第一百七十六章 東甌有變第二百三十二章 書同文,車同軌,度同制第二百五十八章 劉邦的謀劃第一百五十五章 戰爭起航第三百五十六章 稟報第五百四十四章 散財童子第一百七十七章 東越第一美女第四百八十四章 三世皇帝第一百九十三章 東甌之危第二百零三章 人心不定第一百四十四章 黑夫家事第四百三十五章 烏龍第四百六十七章 重掌大軍第三百五十八章 回返第四百三十五章 烏龍第四百三十二章 一路血腥第三十九章 神秘墨門 下第二百六十七章 不爲君王只爲蒼生第二百二十一章 帶走交差第四百六十二章 前夜第二百九十七章 夜襲第三百九十六章 出征第九十三章 結拜第五百三十七章 草原亂了第八章 鉅子收徒第四百二十六章 救人第十九章 可憐的徐成第一百九十八章 閩越出擊第四百六十四章 風雲聚第三百三十三章 計坑冒頓第二十五章 武垣易主第十九章 可憐的徐成第四百八十二章 望夷宮之變第三百四十一章 冒頓的苦澀第一百六十章 驅敵衝陣第五百五十二章 朕不喜歡小的第三百六十五章 崩潰的冒頓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梁城第四百六十二章 前夜第二百一十四章 斬殺第五百三十八章 計議第二百六十章 始皇東巡 4000字章節第三百二十三章 人性第二十一章 抗旱練兵兩不誤第四百七十八章 武關城破第四百六十五章 一路向南第二百九十六章 重點不突出的後果第四百三十五章 烏龍第五百六十三章 神的代言人第四百九十二章 張良跑路第四百六十六章 回返南越第八章 鉅子收徒第二十三章 二坑徐成第三百六十二章 從長計議第四百一十五章 自知之明第三百九十八章 水鬼第四百七十章 沛公立第四十三章 彭越第三十八章 神秘墨門 上第一百九十七章 智商是硬傷第二百六十四章 君子有所爲第五百二十章 冒頓的計第一百五十二章 誅殺屈陽第五百五十八章 震驚第三百二十七章 一個大坑第三百四十九章 天下誰人不識君第三百七十四章 靈渠第四百七十七章 武關攻略第三步第三百二十八章 濃煙瀰漫第一百四十七章 愛兵如子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兰溪市| 苍梧县| 伊金霍洛旗| 新和县| 宜春市| 延庆县| 安龙县| 耿马| 剑阁县| 清水河县| 西盟| 昌乐县| 航空| 德保县| 越西县| 长宁县| 汝城县| 鄂托克旗| 承德县| 木兰县| 务川| 报价| 富裕县| 本溪市| 长子县| 城市| 册亨县| 吴川市| 炎陵县| 平和县| 安达市| 获嘉县| 湖南省| 元氏县| 桃源县| 双江| 天长市| 西畴县| 黄大仙区| 梁山县| 丁青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