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90章 禪位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對於京城以及整個大武朝的百姓來說,就像是在做夢一樣。

中秋佳節,往年宮裡都會設宴宴請文武百官及內外命婦,但今年因爲皇上的身體不適,宮裡並未傳出會設宴的消息,反倒是在這一天的早朝上,林公公宣讀了一道直令人覺得石破天驚的聖旨。

當今皇上自感年老體邁,無力再操持朝政,爲了大武朝的將來,決定禪位於寒臻。

寒臻是誰,當然是寒家如今的主事人寒老爺子,吏部尚書、內閣首輔。

朝中文武絕對不懷疑寒老爺子有沒有將大武朝治理得更好的才幹,可是這件事著實來得太過突然,事先根本就沒有讓人發現任何端倪,怎麼好端端的,他們原本以爲的皇權穩固的趙氏江山,怎麼好像是一、夜之間就改了姓易了主呢?

趙氏江山改成了寒氏江山,而且還是當今皇上親自下了旨禪位的!

從來都只聽說有人把持著手裡的權力不放的,細數歷朝歷代,也沒有做皇帝的將皇位禪讓給臣子的。

能在官場混幾十年的,誰不跟人精似的,對於趙天南爲何會下這樣一道禪位的聖旨,朝中有不少官員都心存懷疑,以他們對皇上的瞭解,要說皇上最忌憚誰,那必然就是寒老爺子,哪怕太子身故,他們也更傾向於皇上會找個與他有血緣的人將江山傳承下去,而不是就此認命把大武朝交給寒家。

再想到自從皇上病重之後,滿朝文武就只有寒老爺子能見到皇上的面,這其中,是不是有著什麼見不得光的事?

但再怎麼懷疑,卻也沒有誰敢真的去質問寒老爺子。

別說寒老爺子有蓋了傳國玉璽大印的聖旨,就算這其中真有什麼大逆不道的,以寒家如今掌控住一切的手段,就算是皇上好好的,指不定都只能吃了這悶虧,他們又有什麼出頭的資格?

好在這其中到底有沒有什麼不對的,過不了多久他們就會知道的。

皇上雖然下了禪位的聖旨,可寒老爺子若真想名正言順的登上皇位,那就必定少不了由皇上親自出面的禪位大典,到時候,是非曲直可不就知道了?

百官們各自遲疑不定,倒是大武朝的百姓們接受起這件事來更爲容易一些。

對大武朝的江山易主一事,百姓們雖然很是驚訝,但細想了一下,考慮到當今皇上如今的處境,倒也能理解皇上會何會如此做。

皇上唯一的兒子太子殿下不久前早早薨了,用老百姓的話來說,老趙家這可就是絕戶了啊,反正這江山也是沒有人繼承了,再加上聽說皇上如今的身體狀況不太好,早就沒有精力繼續處理朝政了,會禪位給當初在大武朝立朝時就擁立有功的寒家,似乎也就沒那麼難以理解了。

至少在百姓們心裡,寒家的形象多是下面的。

再說了,對百姓來說,這江山到底姓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能不能在這新皇帝手下過上好日子,先前江南等地的糧食危機就是寒老爺子做主解決的,百姓們當然不會懷疑這一點,於是接受起來自然就沒有什麼牴觸。

於是,先前暫代皇上攝政的內閣首輔寒老爺子,就成了大武朝的準皇帝,只差一個禪位大典,就是名正言順的帝王。

這樣的變更,對大武朝上下當然都有著深刻的影響,而這其中,受震動最大的,就要當數原先的承恩公府周家了。

在此前,周家上上下下可都是像過年一般的高興的,原因無他,自從太子死後,得知皇上的身體大不如從前,周家人自詡自家可以唯一與皇上有著血緣關係的人家,皇上如今膝下無子,又纏綿病榻,必定會急著考慮江山的傳承問題,這時候,他們周家一直以來盼著的機會可不就來了嗎?

這種時候,周家人自然將周語然還有個兒子這個問題給忘得乾乾淨淨。

有著這樣的念想,周家人那是做夢都能笑醒,天天就伸長了脖子望著外面,就等著皇上要從周家過繼子嗣的聖旨。

自以爲這件事是板上釘釘的,周家人這段時間行事可謂是極爲高調,一反往常那因被奪了爵又沒有產業的窮困潦倒,可謂是出盡了風頭。

周家人想到的事,其他人自然也能想到,於是,周家住的那小得不能再小的宅子裡竟然也開始有了絡繹不絕的拜訪者了,周家上下更是禮物都收得有些手軟,頗有些揚眉吐氣的作態。

可中秋當天的這道禪位的聖旨一下,消息一傳出來,周家人就個個傻眼了。

拉著上門來瞧熱鬧順帶好心告知他們消息的人一連確認了好幾遍,周家人才在人家不屑的眼神下不得已放開了手。

“這怎麼可能呢,不是已經板上釘釘了嗎,怎麼可能……”

一直到人走遠了,周泰仍不敢置信地喃喃念道。

站得越高,跌得就越慘。

周家如今就處於這種狀態。

先前以爲周家有要復起的可能,旁人自然踩破了門檻搶著要巴結周家人,但那些會巴結周家的都是些慣會見風使舵的人,如今知道周家不可能有那樣風光的一天,當然不願意白白巴結一場。

所以周家就又迎來了一次門庭若市。

不過,想比前一次被爭相巴結,這一次找上門的,卻都是些落井下石之非輩,有的是捨不得之前送的重禮上門討要,有的則是不僅討要東西,還將周家上下狠狠奚落了一通。

什麼“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異想天開”、“不自量力”這等話,周家人接下來這段時間可是沒少聽。

周家人本就從以前的雲端墜到了如今的泥潭裡,又經歷了這樣一場大起大落,周泰和他的幾個兒子差點沒直接瘋了。

自此之後,知道周家是不可能再有重回上流階層的一天,倒也再沒人去刻意關注他們了,周家也從此像陰溝裡暗生的蛆蟲一般,只能在最陰暗的角落裡茍延殘喘。

周家這點小插曲很快就被衆人扔到了腦後。

現在備受矚目的,是即將一躍成爲皇族的寒家。

自打大武朝建立的那一天,寒家就是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的地位,如今有了這樣一道聖旨,寒家也只能用“貴不可言”幾個字來形容了。

被所有人關注著,寒家無論是嫡枝還是旁枝卻都更加低調起來,一直到一個月之後禪位大典即將舉行,也愣是沒讓人找出寒家的半點錯處來。

一月之期轉瞬即逝,很快就到了要舉行禪位大典的那一天。

這次禪位大典於寒家來說是一次蛻變的絕佳時機,寒家上下自然極爲重視,鳳止歌亦是同樣。

在此之前,寒老爺子還有些擔心趙天南如今的樣子被朝臣們看到之後會惹來非議,畢竟一個已經連話都說不出來的皇帝,又怎麼可能是在清醒狀況下寫下那道禪位的聖旨呢。

雖然沒有這道禪位的旨意,寒家也同樣能登上最高點,但有了這道聖旨以及趙天南的出面,寒家卻能在正統上堵住那些史官的嘴。

不過這所有的擔心,都在鳳止歌進宮一趟之後得到了解決。

寒老爺子和寒凌寒曄就站在一旁,看著鳳止歌在雙眼似乎要噴出火來的趙天南臉上描描畫畫之後,原本臉色蠟黃可怖的趙天南,就變得面上紅潤健康了。

不過是簡單的描繪幾下,竟然就有了化腐朽爲神奇的效果,不得不讓人驚歎。

如此一來,寒老爺子倒是一點也不擔心了。

看著這樣精神十足的趙天南,面色看著倒比生病之前還要來得好些,誰又能說他下那禪位的聖旨是身不由己呢?

至於趙天南是不是不能動彈不能開口。

呵,反正,禪位大典上,也只是需要趙天南出現露個面就行了,滿宮的宮人都等著他的吩咐,又有什麼是需要他親手做親口吩咐的?

說得直白點,這個禪位大典上,趙天南的作用也就僅止於當個吉祥物了。

於是,禪位大典如期舉行。

在那莊嚴肅穆的典禮上,看著比從前還面色好了幾分的趙天南幾乎從頭到尾都拿一雙利眼瞪著寒老爺子,但到底也阻止不了他的皇位,從他的手中被傳到了寒老爺子手中。

他的江山改姓易主了!

如果眼神能夠化爲實質,寒老爺子身上必定已經是千瘡百孔了。

趙天南的表現自然不是沒有人注意到,雖然心存猶疑,但到底還是沒有人去過多過深的追究,一來如今已經算是塵埃落定,寒家已經得了天下,這時候再提出質疑,那不是把自己往死路上推嘛。

二來,皇上,不對,是前任皇上看起來好端端的沒有任何不妥,要真是受人脅迫,在這種場合之下他難道不會當著所有人的面揭露出實情來嗎?

所以,前任皇上禪位是自願的,但一時之間卻有些調整不過來心態?

百官們想來想去,倒也只能得出這樣一個答案。

寒老爺子就這樣正大光明的登上了皇位,寒氏家族也一躍成爲了皇室宗親。

於先前的趙氏皇室人丁凋零最後甚至連個後繼者都沒有不同,如今的寒氏皇族不僅人丁興盛,而且宗親之中可謂人才濟濟,完全不會有青黃不接的苦惱。

江山易主,國號更迭,大武朝不復存在,變成了如今的大慶朝,這一年在史書上也被稱作是啓元元年。

寒老爺子初登帝位,自然有許多事需要理清,而將這些事初步捊順之後,寒老爺子便下了他登基之後的第一道聖旨。

封女兒鳳止歌爲長慶公主,長子寒凌爲太子,次子寒曄爲恭親王,追封已逝髮妻爲皇后……

其外還有關於寒氏一族各女眷子嗣的封賞。

當然了,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還是關於鳳止歌的封賞。

只不過是一個寒老爺子,不,已經是當今皇上認的女兒,可如今不僅被封了公主,封號似乎還與如今的國號有幾分讓人不得不深想的聯繫,而且這聖旨上的可是最先封了這位公主,就連太子和恭親王,都被這位公主越了過去,這是何等的榮寵。

不明就理的人們無論如何都想不明白,爲何鳳止歌會有如此好的運道得了當今皇上的這般寵愛。

偏偏,無論是太子殿下還是恭親王,對此都沒有提出任何異議,反倒是一副理當如此的模樣。

這位新鮮出爐的長慶公主,到底是有何等的能耐,怎麼就能籠絡住了這天底下最最尊貴的父子三人呢?

這個問題對天下人來說都是百思不得其解的,當然了,自然不會有人特意向他們解釋。

皇宮換了主人,原本在乾清宮裡養病的趙天南,自然再不能住在這歷代皇帝的寢宮裡,而是被鳳止歌特意著人送進了只住了先前的蘇皇后的鳳梧宮裡。

趙天南當初興建鳳梧宮時一定沒有想到,他特意爲了討好寒素而大興土木建成的鳳梧宮,最後會成爲他後來度過餘生的所在。

當然了,他更不會想到的是,被他親手禁在鳳梧宮裡的蘇皇后,會成爲他直到閉眼前的同居人。

一個是中風而不能動彈的前任帝王,另一個是被獨處禁在鳳梧宮幾乎被逼瘋了的前任皇后,這兩個人湊在一起,有先前發生的那些事,又是在如今這樣的局面,會發生些什麼不用想都知道。

蘇皇后雖然是個扶不起的,可她如今到底還有手有腳能走能跳,對付一個半點不能動彈的人……

相信蘇皇后在認清形勢之後,一定會很願意出出被禁鳳梧宮這麼久的這口怨氣的。

預想到了趙天南會有怎樣的結果,鳳止歌伸了個懶腰,決定再也不要去關注這個人的任何消息,就任他在鳳梧宮那個牢籠裡度過他的餘生吧。

除了趙天南,還有從前的太后周氏,當然也被人請出了慈寧宮,鳳止歌從來沒掩飾過對這位刻薄老太太的不喜,就憑她當初慫恿著趙幼君做下的事,如今能讓她在宮裡有個棲身之所就已經算是仁慈了,也虧得這老太太還以爲這是從前,被人帶出慈寧宮時還一直嚷嚷著要讓趙天南治那些宮人的罪呢。

趙氏王朝,也就這樣正式的落下了帷幕。(未完待續。)

第68章 揭露第2章 歸來第162章 父子第159章 擒第17章 緣由(一)第160章 亂象第14章 慈雲庵第18章 緣由(二)第151章 悲慘第146章 髮帶第65章 認女第49章 女兒第192章 忍耐第46章 楊夫人第95章 往事第150章 周家的下場第22章 耳光響亮第131章 甦醒第91章 焚第66章 同船(求訂求收求票)第39章 我死後,哪怕洪水滔天第148章 只要你在第137章 朝議第194章 帝姑第191章 十年第96章 趙載存第155章 不讓第43章 邀請第58章 奪第35章 鳳儀軒第71章 悔第10章 暴露(+更)第13章 妹妹第176章 報復第18章 緣由(二)第151章 悲慘第66章 姑姑關於加更及更新時間第146章 髮帶第173章 該第26章 再訪第122章 利器第43章 邀請第76章 發現第103章 嫂嫂第15章 全看演技第51章 錯認第2章 有男第8章 嫡?庶?第148章 只要你在第168章 父親第22章 不甘心105章 活該105章 活該第7章 哥哥第23章 李嬤嬤第71章 悔第5章 應對第106章 團聚第27章 酒意第179章 中風第18章 緣由(二)第126章 狗咬狗第43章 邀請第116章 添箱第103章 嫂嫂第16章 陵第84章 都輸了第41章 身份第6章 清平第162章 父子第194章 帝姑第85章 誰在幫忙第79 蘇七第17章 緣由(一)第50章 對峙(一)第118章 成親第126章 狗咬狗第53章 醜事第65章 認女第158章 受傷第184章 糧食第191章 十年第59章 好戲(求收藏求推薦)第187章 陪你第64章 念頭第7章 承爵(月票30+)第94章 寧妃第161章 災第42章 六年第158章 受傷第67章 壽禮第82章 逃第32章 心思第141章 查第170章 君臣第70章 臣妾做不到第164章 太子妃第88章 省親
第68章 揭露第2章 歸來第162章 父子第159章 擒第17章 緣由(一)第160章 亂象第14章 慈雲庵第18章 緣由(二)第151章 悲慘第146章 髮帶第65章 認女第49章 女兒第192章 忍耐第46章 楊夫人第95章 往事第150章 周家的下場第22章 耳光響亮第131章 甦醒第91章 焚第66章 同船(求訂求收求票)第39章 我死後,哪怕洪水滔天第148章 只要你在第137章 朝議第194章 帝姑第191章 十年第96章 趙載存第155章 不讓第43章 邀請第58章 奪第35章 鳳儀軒第71章 悔第10章 暴露(+更)第13章 妹妹第176章 報復第18章 緣由(二)第151章 悲慘第66章 姑姑關於加更及更新時間第146章 髮帶第173章 該第26章 再訪第122章 利器第43章 邀請第76章 發現第103章 嫂嫂第15章 全看演技第51章 錯認第2章 有男第8章 嫡?庶?第148章 只要你在第168章 父親第22章 不甘心105章 活該105章 活該第7章 哥哥第23章 李嬤嬤第71章 悔第5章 應對第106章 團聚第27章 酒意第179章 中風第18章 緣由(二)第126章 狗咬狗第43章 邀請第116章 添箱第103章 嫂嫂第16章 陵第84章 都輸了第41章 身份第6章 清平第162章 父子第194章 帝姑第85章 誰在幫忙第79 蘇七第17章 緣由(一)第50章 對峙(一)第118章 成親第126章 狗咬狗第53章 醜事第65章 認女第158章 受傷第184章 糧食第191章 十年第59章 好戲(求收藏求推薦)第187章 陪你第64章 念頭第7章 承爵(月票30+)第94章 寧妃第161章 災第42章 六年第158章 受傷第67章 壽禮第82章 逃第32章 心思第141章 查第170章 君臣第70章 臣妾做不到第164章 太子妃第88章 省親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合山市| 安多县| 道孚县| 桐乡市| 从江县| 宁安市| 长兴县| 晋江市| 呼玛县| 泗阳县| 青铜峡市| 双辽市| 永福县| 无锡市| 苏尼特右旗| 永德县| 阿勒泰市| 抚远县| 新建县| 阿巴嘎旗| 鹤庆县| 贵溪市| 宁强县| 昂仁县| 星子县| 丰台区| 噶尔县| 五常市| 麻江县| 辽宁省| 贵溪市| 北碚区| 合作市| 徐汇区| 石狮市| 三门峡市| 六枝特区| 定西市| 乐清市| 大余县| 青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