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8章 心照不宣

事後很多年,王綺芳才知道,她誤會人家小公公了。

原因太簡單了,那位傳旨的小公公雖然品階不高,但好歹也是宮裡出來的,怎麼會像個無知的長舌婦般多嘴?

要知道,普通大家族裡的下人,還值得謹言慎行的道理,更何況生活在爭鬥如此複雜的內宮小太監。

若沒有人特意吩咐,就算是借給小公公十個膽子,他也不敢隨便亂說呀。

而這個吩咐小公公的人,不是別人,正是大周天子隆慶帝。

對此王綺芳也曾經疑惑過,她知道隆慶帝很稀罕她進貢的草藥。

可隆慶帝的病不是好了嗎,怎麼還對她如此關照?

甚至不惜借一個小公公的嘴,幫她了卻最大的麻煩。

後來,還是李靖天告訴她答案——

原來,周太祖奪下李唐的江山後,爲了壓制李唐先祖,曾針對李唐自封‘老子’後人的傳說,頒佈了一系列的法令,抑制道教,扶持佛教。

但這並不意味著,大周的皇帝們都信佛教。

至少這位隆慶帝,骨子裡便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道教信徒。

說起來也不難理解,佛教講究的是‘因果循環’‘立地成佛’,這對於已經成爲人上人的天子,誘惑並不大;

而道教呢,則宣揚的是‘得道成仙’‘長生不老’,這一點對皇帝的吸引力可就太大了。

試問,當一個人權利達到頂端的時候,哪個不想得到更高等級的享受,比如長生不老?

秦皇漢武,不也心心念唸的想得到長生不老藥嘛,更何況文治武功不如這些明君的普通帝王隆慶帝?

早在十年前,隆慶帝便暗地尋來一位方士,秘密替他研製不老藥。

可惜的是,據那位方士說,由於缺乏他那張古方上的許多珍稀藥材,丹藥煉製得一直不是很成功。

直到前些日子,隆慶帝從妹妹手裡拿到王綺芳進獻的草藥,經太醫院反覆檢查確定後,隆慶帝服用了其中的一根人形何首烏。

還別說哈,那藥效就是比下面進貢上來的草藥好,配上太醫開的方子,隆慶帝吃了不過三四副藥,纏擾他十多年的舊疾竟然康復了。

有了這般的奇效,隆慶帝對這些草藥也有了其他的想法——唔,這些草藥如此神奇,能否用於煉製不老藥呢?

想到做到,隆慶帝對不老藥都執著了十年,自然一點也不想耽擱,當下便拿了那朵天山雪蓮給方士看。

結果,那位煉丹的方士一見這雪蓮,大呼世間罕見的好材料,直說,若還有同樣品級的草藥,他定能煉製出不老藥。

隆慶帝一聽,急忙命人將王綺芳進獻的人形何首烏和野山參拿了來,讓方士試著煉丹。

方士果然用這三種草藥,再加上一些他收集來的珍惜藥材,煉製了幾顆丸藥。

能不能長生不老,隆慶帝現在還不能驗證。

不過,吃了這新煉製的丹藥後,他明顯感覺到身體輕鬆了許多,連愛妃都誇他,說眼瞧著皇上年輕了不少。

更有甚者,隆慶帝還驚喜的發現,原本花白的兩鬢,又開始冒出了烏黑的頭髮。

白髮變黑,這不是返老還童的徵兆嗎?

有了這點發現,隆慶帝簡直興奮壞了,大手一揮,毫不吝嗇的對方士大加賞賜。

或許是見自己‘努力’十年終於有了效果,方士心中緊繃的那根弦也總算放鬆了下來。

得意之下,更是毫不客氣的誇口道——若能把古方上的藥材集齊,不老藥很快就能煉製出來。

當然,若實在找不到那些珍惜草藥,能用類似的代替也成。

比如王綺芳進獻的這些,就是很不錯的原料。

聽了這話,隆慶帝這纔對王綺芳真正重視起來。

首先,他派人秘密調查了王綺芳這些草藥的來源。經過內衛一番暗訪,王綺芳在陵縣的莊子完全曝露在隆慶帝眼前。

隆慶帝不懂農業,但也知道一些常識性問題,比如內衛從王綺芳的莊子上拿回來的某些藥材,根本就不是關內這種氣候所能生長的。

不過,那位方士見了,倒也沒有表示懷疑,反而大呼品質上乘。

而且,方士還曾暗地裡給王綺芳相過面、算過卦,經過一番推算後,他一臉凝重的告訴隆慶帝,說這位女施主命格奇異,不似凡人,乃是煉製不老藥的貴人。

接著,三公主也跑到了隆慶帝面前,先是歷數王綺芳對朝廷的貢獻,接著面帶難色的對隆慶帝提了提王綺芳目前的處境,最後求皇上是否能封賞她。

封賞?

肯定封呀

既然老神仙都說王綺芳是他煉製不老藥的貴人,隆慶帝豈能不幫貴人的忙?

再說了,三公主輕易不求他,加上這個妹妹從西北立了這麼大的功,他爲了朝中各大勢力的均衡,不能大肆封賞三妹妹,已經覺得有虧三公主。

偏巧三公主請封的對象不是別人,正是握有靈藥的王綺芳,於公於私隆慶帝都沒有拒絕的道理呀。

於是,當著三公主的面,隆慶帝異常大方的信手一揮,封王綺芳爲一品忠義夫人。

誥封的事好解決,但三公主隱約提到的王綺芳的難事,隆慶帝就不好插手了。

畢竟這是臣子的家務事,皇帝權利再大,也不好隨意插手人家的內院之事,他堂堂大周天子,總不能下旨讓趙永年把孫子交給和離的兒媳教養吧。

不過,國人很懂得變通的道理。

唔,明旨不能下,那暗示一下下總還可以吧。

要知道,從傳旨小太監嘴裡說出來的話,可以做兩種理解:

第一,往大了說,傳旨小太監是天使,他代表的是天子,說的話便是天子的口諭,趙永年作爲臣子,豈能不聽?

第二,往小了說,小公公說的話,畢竟是‘道聽途說’來的,聖旨上並沒有提及這些話。若有御史參奏,隆慶帝完全可以來個不認賬嘛。

但是不管隆慶帝打的是哪個主意,至少有了切實的效果。

趙永年相信了

嘶~~,今上這是什麼意思?

趙永年陰著一張臉,若有所思的看著王綺芳跟小公公寒暄。

腦子裡則不停的分析著小公公‘聽說’來的每一句話。

只是,他分析來分析去,只得出一個結論,那便是今上竟然知道了他府上的一點瑣事,而且還對這件瑣事表示出了意見。

聽聽,先是太子妃引出了一個什麼孫嬤嬤,接著皇后又跟著說讓孫嬤嬤教養元娘。

這分明就是暗示,這兩位現任及未來的國母,都‘希望’元娘跟著孫嬤嬤好好學規矩,其他人不要中斷了孩子學習的機會。

孫嬤嬤是什麼人,她可是王綺芳聘請的教養嬤嬤,雖然沒有和王綺芳籤什麼賣身契,但肯定被人家餵飽了呀,絕對是王綺芳的心腹。

跟著孫嬤嬤,不久意味著跟著王綺芳?

比起兩位國母的暗示,真正讓趙永年感到畏懼的,則是自己的大老闆今上的‘口諭’。

今上說什麼來著,‘給小郎君啓蒙也使得’。

小郎君是誰,還不是小新哥兒?

看來,這次王綺芳是真的抱上大樹了,竟然能讓皇上說出這麼明顯的迴護之詞。

雖然今上沒有直接下旨意,讓王綺芳撫養三個孩子,但有了這樣的口諭,他這個做臣子的也不能不從呀。

“趙老爺,今上有了口諭,讓小新哥兒姐弟三個跟著孫嬤嬤學習,您看——”

王綺芳此刻的心情真是嗨皮無比,她恭敬的送走小公公和兩位公主後,笑吟吟的來到趙永年面前,朗聲問道。

“呵呵,既然、既然今上有了口諭,那、那就按今上的意思辦,”趙永年苦笑笑,道,“待會兒我讓太太去請孫嬤嬤……如果孫嬤嬤實在不想來趙府,那留著七娘那裡也是一樣。”

“好,那七娘就告辭了”

大家都是聰明人,有些話彼此心照不宣也就是了,沒必要說道明處。

折騰了大半天,總算把事情處理完了。

拿著新鮮出爐的放妻書,王綺芳此刻是徹底放鬆下來,她站在趙府的大門外,感覺自己和孩子們終於解放了。

“七娘,你現在的處境有些不妙呀。”

回到平安坊,李大太太和王錦瑜都沒有急著回家,而是滿臉凝重的來到王綺芳院子裡,李大太太看了眼下首就坐的王綺芳,擔憂的說道。

“舅母說的沒錯,我知道你是爲了跟趙天青和離才把三公主和九公主都拉了進來,但就目前的情形來看,這事有點鬧大發了。”

王錦瑜也聽到了小公公的‘聽說’,他跟趙永年、王綺芳關注的點不同,考慮的著重點自然也不同。

“恩,我知道,這次不但引起了鄭貴妃的注意,連太子妃那裡也惦記上了,”

能輕易說出王綺芳府上一個教養嬤嬤的名字,這代表什麼,代表自己的一舉一動都在這些貴人的控制之中呢。

“這兩家可不是好惹的,”李大太太雖然不懂官場,但懂得京城貴婦們的交際,要知道,這些官太太和皇親國戚也是派系的,“如今七娘站在了兩大派系的中間,稍有不慎……”

無奈的搖搖頭,李大太太看了看王錦瑜,道,“現在跟趙家的事算是了結了,不如——”

“不如躲出京去?”

“不如離京散心去?”

王錦瑜和王綺芳幾乎異口同聲的說道

第83章 和天賭博第119章 逼問密道第153章 鄭氏出醜第28章 別有用心第10章 小試牛刀第64章 無妄之災(三)第69章 蘇氏發難(二)第72章 投桃報李第4章 家有喪事第132章 索要寶盒第48章 一番苦心(二)第81章 一路同行第21章 初次交鋒(四)第20章 瘋狂升級(一)第78章 說或不說第49章 溫泉莊園(一)第119章 誰家歡喜(四)第56章 怪物小乖第116章 誰家歡喜(一)第65章 清點嫁妝第92章 漸入佳境第11章 忠婢紫鵑第31章 大哥抵京(二)第76章 塵埃落定(一)第114章 主母發威第41章 清泉山莊第52章 優曇花開(二)第44章 救或不救(二)第37章 名噪京城(一)第74章 離或不離(二)第150章 落井下石(一)第106章 借勢出擊第111章 風起雲涌(一)第76章 禍從口出第140章 慈母鄭氏第140章 慈母鄭氏第3章 疑竇暗生第78章 公主求情第14章 有點動心第74章 秦氏告狀第81章 一路同行第48章 誰設計誰(二)第151章 落井下石(二)第32章 避而不見第84章 仗勢欺人第10章 是敵是友第134章 美好時代(二)第12章 正經差事第13章 柿子紅了第20章 是善是惡第72章 釜底抽薪第98章 新官上任(二)第5章 悲催境遇第32章 找上門來第67章 沒完沒了第122章 誰家憂愁(三)第103章 準備收網第148章 步步爲營(三)第48章 誤上賊船(三)第21章 疑似貴客第29章 獨一無二(二)第79章 一份大禮第38章 婆媳見面第73章 離或不離(一)第134章 鄭氏獻計第69章 李家秘辛(二)第120章 誰家憂愁(一)第71章 與佛有緣第23章 我是王七第91章 好戲開場第73章 請封世子第104章 紛至沓來(一)第27章 開始謀劃第10章 變廢爲寶第4章 救命溫泉第140章 慈母鄭氏第45章 救或不救(三)第68章 蘇氏發難(一)第68章 多多益善第38章 婆媳見面第40章 都沒閒著第121章 富氏寶盒第142章 如此親人(一)第72章 七娘反擊(三)第43章 極品父子第66章 愛的禮物第116章 誰家歡喜(一)第78章 說或不說第27章 發落紫蘇第98章 新官上任(二)第8章 發展計劃第16章 各忙各的第46章 誤上賊船(一)第68章 蘇氏發難(一)第58章 公主駕到第29章 獨一無二(二)第105章 紛至沓來(二)第56章 怪物小乖
第83章 和天賭博第119章 逼問密道第153章 鄭氏出醜第28章 別有用心第10章 小試牛刀第64章 無妄之災(三)第69章 蘇氏發難(二)第72章 投桃報李第4章 家有喪事第132章 索要寶盒第48章 一番苦心(二)第81章 一路同行第21章 初次交鋒(四)第20章 瘋狂升級(一)第78章 說或不說第49章 溫泉莊園(一)第119章 誰家歡喜(四)第56章 怪物小乖第116章 誰家歡喜(一)第65章 清點嫁妝第92章 漸入佳境第11章 忠婢紫鵑第31章 大哥抵京(二)第76章 塵埃落定(一)第114章 主母發威第41章 清泉山莊第52章 優曇花開(二)第44章 救或不救(二)第37章 名噪京城(一)第74章 離或不離(二)第150章 落井下石(一)第106章 借勢出擊第111章 風起雲涌(一)第76章 禍從口出第140章 慈母鄭氏第140章 慈母鄭氏第3章 疑竇暗生第78章 公主求情第14章 有點動心第74章 秦氏告狀第81章 一路同行第48章 誰設計誰(二)第151章 落井下石(二)第32章 避而不見第84章 仗勢欺人第10章 是敵是友第134章 美好時代(二)第12章 正經差事第13章 柿子紅了第20章 是善是惡第72章 釜底抽薪第98章 新官上任(二)第5章 悲催境遇第32章 找上門來第67章 沒完沒了第122章 誰家憂愁(三)第103章 準備收網第148章 步步爲營(三)第48章 誤上賊船(三)第21章 疑似貴客第29章 獨一無二(二)第79章 一份大禮第38章 婆媳見面第73章 離或不離(一)第134章 鄭氏獻計第69章 李家秘辛(二)第120章 誰家憂愁(一)第71章 與佛有緣第23章 我是王七第91章 好戲開場第73章 請封世子第104章 紛至沓來(一)第27章 開始謀劃第10章 變廢爲寶第4章 救命溫泉第140章 慈母鄭氏第45章 救或不救(三)第68章 蘇氏發難(一)第68章 多多益善第38章 婆媳見面第40章 都沒閒著第121章 富氏寶盒第142章 如此親人(一)第72章 七娘反擊(三)第43章 極品父子第66章 愛的禮物第116章 誰家歡喜(一)第78章 說或不說第27章 發落紫蘇第98章 新官上任(二)第8章 發展計劃第16章 各忙各的第46章 誤上賊船(一)第68章 蘇氏發難(一)第58章 公主駕到第29章 獨一無二(二)第105章 紛至沓來(二)第56章 怪物小乖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顺县| 金沙县| 乌鲁木齐市| 齐河县| 大连市| 威远县| 平乡县| 象州县| 晋城| 宣恩县| 蒙自县| 泸西县| 绵阳市| 呈贡县| 彰化市| 富阳市| 巨野县| 博罗县| 安阳市| 阳春市| 嘉鱼县| 茌平县| 北安市| 泾阳县| 汝阳县| 景宁| 康乐县| 祁门县| 林口县| 通渭县| 五大连池市| 南投市| 兴国县| 广河县| 邳州市| 中卫市| 安化县| 历史| 永春县| 白朗县| 宁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