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章 退敵

這支來襲擊的匈奴人並不是太多,只有三千多騎兵,他們也不是真正的從北方的匈奴那邊過來的,而是匈奴臨近秦邊疆的一個小部落的一些牧民。但是因爲(wèi)他們從小就是長於馬上的,所以在馬上的攻擊力還是極強的。

這次攻擊上谷也是無奈之舉,也不知道是怎麼了,今年的春天特別寒冷,從而導(dǎo)致許多牧民的牛羊全部凍餓而死了,爲(wèi)了部落可以繼續(xù)生存下去,他們的首領(lǐng)纔不得不帶著這批半民半軍的騎兵攻擊有秦兵守衛(wèi)的上谷。

本來一切都如姬讀預(yù)料的一樣,他們的人偷偷地靠近了城門而沒有被上面的人發(fā)現(xiàn)。但就在他們以繩索攀上城頭殺掉守衛(wèi)後想打開城門放騎兵進入時,卻正好碰上了前來換班的守衛(wèi),從而驚動了城裡的士兵。這些匈奴騎兵在馬上固然厲害,但如今是在地上,而且被衆(zhòng)多秦兵包圍,所以沒幾下工夫就被殺了個乾淨(jìng)。

城外的匈奴人也發(fā)現(xiàn)了突襲不成,就硬著頭皮進行了強攻。但是讓他們更想不到的卻是因爲(wèi)蒙恬和扶蘇的到來使得本來兵馬並不是很多的上谷卻平白多了上萬人,這一下他們的強攻就完全變成了以卵擊石了。但是因爲(wèi)天色很黑,城裡的人也不敢出城迎戰(zhàn),所以變成了現(xiàn)在的攻防戰(zhàn)了。

扶蘇看到的就是這個情況。作爲(wèi)一個武警戰(zhàn)士,他雖然也經(jīng)歷過一些與歹徒的槍戰(zhàn),但那最多就幾十人的戰(zhàn)鬥,如今卻讓他看到了從來沒有見到過的情景。

城牆上站滿了秦軍士兵,而下面則看不清楚到底有多少匈奴人,上面的往下投擲著石頭和木頭,下面的則不斷地閃避著同時向上放著箭。弓箭從身邊嗖嗖地飛過,看得扶蘇熱血沸騰。他完全不顧身份地突然搬起了一塊巨大的擂石向下狠狠地砸去,旁邊的護衛(wèi)被他突然的舉動嚇了一大跳,忙把他架離了城牆口。

一邊的蒙恬剛剛看過城牆上的情況,又向守將問明瞭事情的經(jīng)過,這才大大的鬆了一口氣。如果不是那麼巧正好是換崗的時候,那城門一破,讓那些匈奴騎兵殺進來的話,損失就大了,甚至可能會昂扶蘇受到傷害。想到這裡,蒙恬的眼裡就閃出了一道殺氣,無論如何也不能讓這些膽敢攻擊自己駐地的匈奴人活著離開這裡。

一邊的扶蘇則對那些護衛(wèi)道:“你們把我架這麼老遠(yuǎn)幹什麼?這些匈奴人的箭又射不中我。”

“大皇子,這裡太危險了,我看你還是先回城內(nèi)吧,這裡有我們在,必可將這些不開眼的蠻子殺光。”蒙恬忙過來對扶蘇說道。

但是每個男人都有血性,被這攻防戰(zhàn)的激烈戰(zhàn)鬥引起了興趣的扶蘇又怎麼肯輕易離開這裡呢,他搖了搖頭道:“我做爲(wèi)大秦的皇子理應(yīng)和這些將士們共同守城,何況我還是隨軍監(jiān)軍,更不能臨陣逃跑了。”

看到扶蘇的堅硬態(tài)度,蒙恬只能無奈答應(yīng)讓他留在了城牆上,但同時卻又調(diào)了數(shù)十名兵士圍在扶蘇邊上把他圍了個水泄不通。扶蘇看了看自己身邊的這情況,只能苦笑了,想不到自己在城牆上不但幫不了忙反而成了累贅。

但是其他秦兵可不這麼認(rèn)爲(wèi)。秦國向來就以勇武立國,那些前面的秦國國君都是戰(zhàn)陣上的好手,往往會在兩軍交戰(zhàn)的時候衝鋒在前。雖然如今秦國已經(jīng)統(tǒng)一了天下,國君也變成了皇帝,但是深植在秦人心目中的國君的形象還是在的,如今的皇子和衆(zhòng)兵士一起在城牆上抵抗來敵,反而大大增強了秦兵的士氣。

突然一個士兵大喝一聲:“糾糾老秦,共赴國難!”旁邊的軍士聽了這聲大喝,也同時叫了起來:“糾糾老秦,共赴國難!”然後就是整個上谷的軍士都吼出了那一句“糾糾老秦,共赴國難!”聲震九天。伴著那激盪人心的大吼,秦人的弓箭射得更密集了,擂石也投得更快了,一下就完全蓋住了外面的匈奴人。

正在攻打的城門的匈奴人突然聽到裡面氣衝霄漢的吼聲都驚呆了,馬上就有人向哈日勒報告了。哈日勒也已經(jīng)聽到了那吼聲,“難道這上谷郡裡真的有很多守衛(wèi)嗎?可一個月前我們的探子得到的消息是上谷只有千餘秦人把守啊。”

在他邊上的姬讀也是一臉的迷惑:“秦人就算是將重兵投放在北邊也不可能每個關(guān)口都駐守萬把人的,難道他們知道會遭到攻擊?不,不可能!這個突然襲擊上谷然後以其爲(wèi)跳板進入中原,從而做到進可攻退可守的計劃也只是在一月前得到上谷的守軍不過千餘人才制訂出來的,秦人不可能知道。”

在他們迷惑的時候,已經(jīng)有幾百名匈奴騎士被亂箭和石塊殺死了,不得以下,匈奴人只能向後退去。

“首領(lǐng),我們還是離開這裡吧。我們已經(jīng)損失了幾百人了。”一個將領(lǐng)對哈日勒叫道。

哈日勒看了看牆上的秦兵,又看了看前面已經(jīng)倒下的匈奴戰(zhàn)士,只得咬了咬牙道:“撤退!”

隨著他發(fā)出的撤退的命令,那些匈奴人紛紛撥轉(zhuǎn)了馬頭,就要離開這裡。

但是這時天已經(jīng)微微泛亮了。

一輪猛攻將匈奴人打退後,蒙恬和守將們暫時都鬆了一口氣。“大皇子,你還是先回去吧,匈奴人已經(jīng)被我們打退了。”一員守將勸扶蘇道。

此時扶蘇也已經(jīng)冷靜了下來,他知道自己在這裡反而會使他們放不開手腳,所以點了點頭,起身就往下走去。

щшш? ttκa n? C〇

“天要亮了。”一個士兵看著微露魚肚白的天空說道。

“咦,匈奴人並不多啊。”一個軍士指著外面要撤退的匈奴騎兵說道。

蒙恬忙凝神看去,果然看那陣勢只有最多五千人。“豈有此理,五千匈奴人就敢攻擊我大秦邊關(guān)!”蒙恬怒道,“劉猛,張翻,我命你倆各帶三千人馬出去將這些匈奴人都?xì)⒘恕!?

“是!”兩個將領(lǐng)得了將令之後馬上點了兵馬開城門向匈奴人衝去了。

扶蘇聽到他們要出城對匈奴人發(fā)起進攻,心中好奇古代人到底是怎麼打仗的,那本來要走的身子有轉(zhuǎn)了回來,走到了城牆的垛子前觀看。

上谷郡的外面是一片大平原,很利於雙方擺開了陣勢決戰(zhàn)。

在一陣吱嘎聲中,城門打開了,當(dāng)先的就是戰(zhàn)車,後面則是秦軍的騎兵和步卒。

這戰(zhàn)車是古代用於戰(zhàn)鬥的馬車,一般爲(wèi)?yīng)気c(轅)、兩輪、方形車輿(車箱),駕四匹馬或兩匹馬。車上有甲士三人,中間一人爲(wèi)驅(qū)車手,左右兩人負(fù)責(zé)搏殺。其種類很多,有輕車、衝車和戊車等。這次衝出去的是雙轅戰(zhàn)車,本來這上谷是沒有配備戰(zhàn)車的,他們以守城爲(wèi)主,也沒有指望他們出城殺敵,但蒙恬的大軍是配備了這種在現(xiàn)在的軍事實力上屬於高端武器的東西。

扶蘇只是在歷史片中見過這種東西,看到它大部分是用木頭做的,只是前後左右包了銅,車上三人,中間的駕著馬車,一邊拿著長戈,另一邊的人則拿著一架弩。看得他的眼都直了。

剛想要撤退的匈奴人突然看到城門大開,從裡面衝出了這麼多人,知道自己不是對方的敵手忙駕馬欲走。但是弩箭和弓箭已經(jīng)向他們射來了。在最後的匈奴騎兵連招架都來不及已經(jīng)被亂箭連人帶馬射死在了地上。

就在他們一愣神的工夫,秦人的騎兵已經(jīng)追了上來,手中雪亮的銅刀舉了起來,砍向了他們的脖子,緊跟在後面的則是那十多輛戰(zhàn)車。

在這種肉搏戰(zhàn)中,戰(zhàn)車的作用實在不亞於當(dāng)今的坦克,在它龐大的車身和巨大的衝擊下很難有人能夠在正面抵擋住它。而戰(zhàn)車的兩邊則是武戈的力士和射箭的弩兵,它就象是一輛拖拉機一樣在田地上開墾出一條路來,而戰(zhàn)車則是在匈奴人中開墾出了一條血路。

因爲(wèi)有前面的戰(zhàn)車和騎兵的衝擊,後面的步兵就變成了撿便宜的了。他們排著整齊的方陣向前推去,只要有倒下沒有死去的敵人,就給他一戈。

只半刻鐘的工夫,那三千多匈奴人就被殺了一千多人,其他的人仗著馬術(shù)比秦國騎兵高超,速度又比那笨重的戰(zhàn)車快從而得以脫生。

“他們這樣把倒地的敵人殺掉是不是太過於殘忍了?”扶蘇看著一面倒的屠殺,不禁問自己,“不,他們這麼做是對的,對待這些侵入的蠻人就應(yīng)該要叫他們恐懼,這樣才能讓他們以後不敢來犯。如果他們真的攻入了上谷,我們的下場可能連他們也比不上。”扶蘇想到了後世的某個國家就因爲(wèi)我們太過於仁慈,才讓他們一直叫囂。或許在這個儒家文明還沒有得到大力發(fā)揚的年代的中國纔是四夷懼怕的中國吧。

“想不到匈奴人如此不堪一擊啊。”一個守城的兵士不屑地說道。

“不,不是他們無能而是我們佔了先機的緣故。”蒙恬發(fā)現(xiàn)軍中有輕敵的跡象出來,忙打斷了他們的話頭。

我會努力的,努力的。。。。。。。。(回聲):)

第320章 能臣第274章 霸者末路第273章 將計就計第15章 困獸鬥第239章 籌謀反擊(2)第175章 缺糧第172章 敗中求勝第279章 自刎第158章 不在鴻門的鴻門宴(1)第28章 咸陽風(fēng)雨第20章 聖旨到第27章 攻心爲(wèi)上第33章 戰(zhàn)後第273章 將計就計第151章 伏擊第345章 下場第34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232章 三城之戰(zhàn)(8)第5章 慶功宴第26章 計奪北地郡第219章 死裡逃生第314章 滅族第262章 冤家路窄第194章 新的威脅第226章 三城之戰(zhàn)(2)第24章 鐵了心第221章 草原風(fēng)暴第196章 自投羅網(wǎng)(2)第182章 兩地攻防(3)第173章 兵臨咸陽第245章 夜戰(zhàn)第172章 敗中求勝第272章 楚軍小勝第109章 戰(zhàn)後反映第82章 欲離難離第219章 死裡逃生第42章 禍起蕭牆第235章 攻守易勢(2)第244章 開戰(zhàn)第94章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第63章 矛盾激化第154章 刺趙(2)第139章 絕境第267章 舊相識第28章 咸陽風(fēng)雨第129章 計第300章 血戰(zhàn)延敵(1)第326章 匈奴再犯第274章 霸者末路第167章 最後的刺殺第78章 小戰(zhàn)第258章 叛亂第307章 亂中求勝第309章 犯秦必誅第61章 宴無好宴,脣槍舌劍第102章 蓄勢第275章 絕戶計第260章 秦人的機會第327章 匈奴再犯(2)第48章 李斯自盡第14章 截殺第175章 缺糧第188章 城破第95章 你不仁,我不義第268章 曾經(jīng)滄海難爲(wèi)水第280章 無奈的決定第25章 定計第68章 伏擊第117章 血戰(zhàn)無名谷第326章 匈奴再犯第130章 連下二城第26章 計奪北地郡第20章 聖旨到第23章 草原新主(2)第85章 對峙的開始第246章 出城第297章 姬讀的妙計第46章 平叛第37章 戰(zhàn)吳中(2)第134章 再戰(zhàn)東海第261章 圍城第258章 叛亂第176章 借鑑“後人”的經(jīng)驗第22章 草原新主(1)第25章 定計第208章 暗鬥第95章 你不仁,我不義第233章 三城之戰(zhàn)(9)第198章 喜事不斷第346章 坐山觀虎鬥第148章 亂中取利第36章 戰(zhàn)吳中(1)第166章 破三川(2)第345章 下場第95章 你不仁,我不義第305章 帝王之道(2)第185章 兩地攻防(6)第260章 秦人的機會第172章 敗中求勝第144章 亂紛紜
第320章 能臣第274章 霸者末路第273章 將計就計第15章 困獸鬥第239章 籌謀反擊(2)第175章 缺糧第172章 敗中求勝第279章 自刎第158章 不在鴻門的鴻門宴(1)第28章 咸陽風(fēng)雨第20章 聖旨到第27章 攻心爲(wèi)上第33章 戰(zhàn)後第273章 將計就計第151章 伏擊第345章 下場第34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232章 三城之戰(zhàn)(8)第5章 慶功宴第26章 計奪北地郡第219章 死裡逃生第314章 滅族第262章 冤家路窄第194章 新的威脅第226章 三城之戰(zhàn)(2)第24章 鐵了心第221章 草原風(fēng)暴第196章 自投羅網(wǎng)(2)第182章 兩地攻防(3)第173章 兵臨咸陽第245章 夜戰(zhàn)第172章 敗中求勝第272章 楚軍小勝第109章 戰(zhàn)後反映第82章 欲離難離第219章 死裡逃生第42章 禍起蕭牆第235章 攻守易勢(2)第244章 開戰(zhàn)第94章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第63章 矛盾激化第154章 刺趙(2)第139章 絕境第267章 舊相識第28章 咸陽風(fēng)雨第129章 計第300章 血戰(zhàn)延敵(1)第326章 匈奴再犯第274章 霸者末路第167章 最後的刺殺第78章 小戰(zhàn)第258章 叛亂第307章 亂中求勝第309章 犯秦必誅第61章 宴無好宴,脣槍舌劍第102章 蓄勢第275章 絕戶計第260章 秦人的機會第327章 匈奴再犯(2)第48章 李斯自盡第14章 截殺第175章 缺糧第188章 城破第95章 你不仁,我不義第268章 曾經(jīng)滄海難爲(wèi)水第280章 無奈的決定第25章 定計第68章 伏擊第117章 血戰(zhàn)無名谷第326章 匈奴再犯第130章 連下二城第26章 計奪北地郡第20章 聖旨到第23章 草原新主(2)第85章 對峙的開始第246章 出城第297章 姬讀的妙計第46章 平叛第37章 戰(zhàn)吳中(2)第134章 再戰(zhàn)東海第261章 圍城第258章 叛亂第176章 借鑑“後人”的經(jīng)驗第22章 草原新主(1)第25章 定計第208章 暗鬥第95章 你不仁,我不義第233章 三城之戰(zhàn)(9)第198章 喜事不斷第346章 坐山觀虎鬥第148章 亂中取利第36章 戰(zhàn)吳中(1)第166章 破三川(2)第345章 下場第95章 你不仁,我不義第305章 帝王之道(2)第185章 兩地攻防(6)第260章 秦人的機會第172章 敗中求勝第144章 亂紛紜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英超| 岢岚县| 阿拉善右旗| 延安市| 沙洋县| 滦南县| 农安县| 和顺县| 比如县| 陆河县| 洛南县| 竹北市| 区。| 玛沁县| 和硕县| 日喀则市| 淮阳县| 姜堰市| 会泽县| 峡江县| 山阴县| 永福县| 屏南县| 房产| 诸暨市| 开阳县| 高安市| 丹寨县| 揭东县| 八宿县| 宝鸡市| 同心县| 南开区| 丰县| 渝中区| 建昌县| 砀山县| 二连浩特市| 临潭县| 南溪县| 板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