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56章 亂起蕭牆

聽到張良這麼一說,扶蘇立刻便看向了他,自己正在爲還要連續攻打九江和會稽兩座堅城而犯愁,若是能夠少攻一座對秦軍上下來說都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子房有何妙計,便說出來吧。你這一計或能使數以萬計的將士不必戰死沙場啊。”

張良道:“其實從楚地傳來的消息來看雖然項羽已經控制了楚國上下,但是其實楚國內部與他爲敵的人應該還不在少數。特別是那楚王,也是因爲兵馬都在項羽的手中才不得以之下才會受他的擺佈。但若是項羽在與我軍交鋒當中連連失利,那他在楚人中的威信便會大減,那些原來就與他有仇的人更會趁此機會在他的背後做一些手腳,到時他內部不穩,就不可能再死守九江了。他或會爲了挽回自己在楚人心目中的威望而出城與我再戰,想著一戰而勝從而杜絕這傳言,當然他也會帶兵返回會稽,先將根基之地穩住。這樣一來我們便不用強攻這九江城了。”

扶蘇仔細地聽了張良的話,過了半晌才道:“子房說的很對,這的確是一個可以使楚軍無法死守九江城的好計策。而我們也不須什麼人馬,只要將這些消息通過信鴿傳給在楚地的探子,由他們在那裡傳播便可,到那時整個會稽就會全部知曉項羽在泗水大敗的消息了。”既然認爲這是一個好計策,扶蘇便立刻將彭洪叫了過來,讓他即可傳信給會稽以及其他各郡縣的楚地探子,讓他們將項羽大敗的消息傳播開去,同時更要說上一些危言聳聽的話,務必要讓楚地百姓感覺到威脅之大,讓他們人心惶惶,這樣對那些反項羽的人來說也會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而扶蘇他們的大軍則是繼續向九江進發,在與那裡的蒙恬等人會合之後對這九江城以圍困爲主,以減少自身的損失,靜等楚軍內部的動亂的出現。

當扶蘇帶著大軍趕到九江城下的時候,會稽郡中已經傳開了一個消息:項羽帶著人馬與秦軍交戰於泗水城,一戰下來不但泗水城被秦軍取了下來,便是那十萬楚軍也有一大半喪生在泗水城外。項羽最只得帶了幾萬殘兵逃到了九江城中,死守不出,但是從情況來看這九江城怕也是守不了幾日了。伴隨著這個消息的還有坊間的一些更離譜的傳聞,說是項羽已經有了投降秦人的打算,現在之所以在九江是在與秦人談條件,一旦談好了條件他就將楚軍拱手送到秦人的手中……等等傳聞,真假難辨,在會稽等地傳得人盡皆知,百姓們已經開始很不安了,就連一些留在城中的楚軍士卒也開始相信這些傳聞了。

范增在第一次聽到這個傳聞的時候只是不屑地一笑,認爲這不過是一些從泗水逃來的百姓因爲心中害怕才傳出來的話,但是隨著謠言的版本越來越多,事情越來越嚴重,范增終於看出了事態的不妙。“來人,速速去城中查一查,這些關於我軍大敗,九江也要不保的消息究竟是從哪裡最先傳出來的。老夫一定要將這些人就地正法,以安我楚人之心。”范增下令道。

但是到了這個時候,那傳消息的人究竟是誰已經沒有人能夠搞的清楚了,反正百姓們都在傳這些話,人人臉上都是驚惶之色,好象秦人已經殺到了會稽城下一般。

見根本無法從根源上尋找傳言始作俑者,范增只得下令讓士卒在城中宣傳一些有利於自己的消息,比如雖然秦軍取下了泗水城,但是他們的傷亡很大,而項羽雖然敗退到了九江,但是靠著那裡的高牆厚壁足可以抵抗秦人的進攻,秦軍想要殺到會稽來並沒有那麼簡單。但是縱然他說得再好,百姓們已經先入爲主地相信了前面的話,再加上泗水被秦人所佔也是一個事實,這就讓他的解釋變成了掩飾,城中百姓依舊是驚慌不已。

就在這個會稽里人心不穩的時候,幾個久不曾有動作的人再一次聚到了一起,開始商量著如何在這亂局中再加上一把火,讓這亂子更大一些,他們便是周勃、曹參和夏侯嬰三人。

在劉邦帶兵出去的時候,因爲和屈鬥有著同盟的關係,又爲了能夠在會稽城中留下自己的勢力,所以便沒有將這三人帶去。這樣一來在泗水城中范增猝然發難就只殺了劉邦和蕭何二人,劉邦最忠心的三人卻得以活了下來。後來項羽挾著大軍來到會稽也只是將屈鬥等一直與自己結仇的人給除去了,卻並沒有爲難周勃他們幾人。他們幾人見情況已經這樣了,也只能先自保,各自本本分分地在崗位上做著自己應當做的事情。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項羽等人也將他們三人給忘在了腦後,只當他們一心一意成了楚臣,或者是成了項羽的手下。可是這次的事情的出現卻讓他們三人覺得一個機會終於來到了。

三人以爲了怕項羽的人懷疑,所以並不曾私下相見,但是三人間的聯繫還是不斷的,現在有周勃提出要相見一下,其他二人便也不推辭,在一個晚上三人便相見於一家普通的會稽城的百姓家中。這家人以前也是劉邦的屬下,只因爲男主人受了傷不能再上戰場了,劉邦纔將他安頓在這裡。而這人知道自己能夠有這一天多得劉邦的提攜,對他一直都是忠心耿耿。在爲他們三人準備了一些酒水之後,那男主人就一瘸一拐地走到了外面爲他們放風去了。

周勃爲其他兩人斟上了酒後道:“自從沛公命喪項羽之手,我們三人便不曾私下相見,想來你我當真是汗顏哪。作爲沛公的生死兄弟,在他被項羽所害之後不但不能替他報仇,還要在仇人的帳下效力。”

曹參道:“這也是無奈之舉,項羽在楚地的地位實在是太高了,只以我們三人和那些忠於我們的士卒是無法與項羽一拼的,若不這樣我們三人就活不到今日了。”

周勃將酒水灑在了地上道:“這第一杯酒就祭沛公和老蕭的在天之靈吧,望他們能夠助我們這次的事情能夠成功。”其他兩人也將杯中酒灑在了地上。

在沉默了一會之後,夏侯嬰才道:“周勃,我們幾人中除了老蕭之外就數你最有計謀,你說一說這次我們該怎麼辦吧。”

周勃又爲三人倒上了酒,這才說道:“兩位想必也聽說了那個傳言了吧,項羽終於敗在了秦人手上。雖然其中會有一些誇大的地方,我們不可盡信,但是一向不曾敗過的項羽失敗了總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而這就給了我們一個機會,一個在會稽擾亂他後方的機會。”

“你的意思是我們在這裡起事?讓楚國內部也出現大亂,從而讓身在九江的項羽失去後盾,從而完全敗倒在秦人的手上?”曹參問道。

“這可太難了。”夏侯嬰道,“自從沛公身死之後,原來忠於我們的人已經越來越少了,現在我們可以動用的人馬不過一兩千,但是現在會稽忠於項羽的人馬卻遠遠大過這個數,我們一旦作亂,必然會被他的人除掉的。”

周勃搖頭道:“一開始我也有過這樣的打算,但是後來就將這個辦法給否定了。其實我們一直忘了一個人,只要有他出面,即使城中還有十萬大軍,只要項羽不在這裡就可以讓他們都附首聽命。”

“什麼人?”曹參與夏侯嬰同聲問道,兩人實在想不到有這麼一個人。

“那就是一直被項羽軟禁在宮中的楚王。雖然他已經有很長一段時日不曾發佈什麼詔命了,但是他畢竟還是我楚國的大王。他一開口,城中的百姓自然會跟著他了,而那些士卒,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也必然會投向我們這邊,到時候會稽就會在我們手中。”周勃說道。

夏侯嬰二人一聽眼睛一亮,他們的確已經將楚國還有一個大王的事情,現在經周勃一說纔想起這個楚王其實也是一個很有用的棋子。於是便都同意了周勃的話,三人便又商量了一下細節,以及三人可以信任以及調動的人手。

當三人將一切都已經商討完之後,東方已經泛起了魚肚白,看著即將發亮的天空,三人再一次將酒水倒在了地上:“沛公,老蕭,老樊,我們幾人一同從泗水殺出來,但你們卻都被項羽所害,現在我們就要趁著這個機會,在項羽的心腹要地插上一刀,讓他也嚐嚐失敗的滋味。還望你們三人在天之靈能夠保佑我們。”說完這話,三人拜倒在地,陽光在這個時候照在了窗子上,窗櫺的黑影投到了那跪在地上的三人的身上,顯得斑斑駁駁。

在這個時候,身在九江的項羽也接到了會稽郡送來的消息,知道了那邊已經要起亂子了。項羽看著城外的秦軍,腦子裡卻滿是會稽的事情,他不知道自己是否應該回去,范增又能否幫他穩定後方。

第41章 驚悉第160章 不在鴻門的鴻門宴(3)第264章 危城第225章 三城之戰(1)第249章 連環逞威第145章 亂紛紜(2)第228章 三城之戰(4)第249章 連環逞威第193章 登基稱帝第247章 陣戰第283章 難題第5章 慶功宴第46章 平叛第43章 將計就計第132章 反間計第183章 兩地攻防(4)第1章 博物館裡的戰鬥第118章 血戰無名谷(2)第151章 伏擊第166章 破三川(2)第80章 露餡啦第37章 戰吳中(2)第192章 短暫的和平第22章 草原新主(1)第310章 雙管齊下第89章 秦楚激鬥第187章 門開第313章 屠殺第103章 爭論第194章 新的威脅第12章 秦相李斯第161章 世上再無漢第270章 再次開始第176章 借鑑“後人”的經驗第202章 草原風雲第28章 咸陽風雨第12章 秦相李斯第202章 草原風雲第34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95章 你不仁,我不義第63章 矛盾激化第81章 秦楚開戰第49章 兩個消息第1章 博物館裡的戰鬥第206章 奇襲(2)第268章 曾經滄海難爲水第106章 趙人援齊第25章 定計第125章 和議第337章 逆轉一百零八章 勝負一線第346章 坐山觀虎鬥第254章 章邯慘敗第5章 慶功宴第258章 叛亂第157章 將計就計第20章 聖旨到第135章 變數第65章 韓信第264章 危城第158章 不在鴻門的鴻門宴(1)第214章 縱橫之士第181章 兩地攻防(2)第122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第104章 拓展第320章 能臣第183章 兩地攻防(4)第75章 項羽攻城第213章 出使匈奴第24章 鐵了心第217章 暴露身份第79章 軍功之爭第35章 劉邦起義第287章 危機第198章 喜事不斷第287章 危機第252章 窮途第150章 攻心第289章 無衣第128章 各懷心思第342章 梟雄末路(2)第203章 兩難第114章 決裂第297章 姬讀的妙計第88章 救主第32章 攻與守(4)第209章 平衡第99章 叔侄嫌隙第304章 帝王之道第148章 亂中取利第78章 小戰第145章 亂紛紜(2)第55章 舟中有佳人第101章 滄海君第192章 短暫的和平第77章 聽君一席話第291章 援軍到第20章 聖旨到第275章 絕戶計第188章 城破
第41章 驚悉第160章 不在鴻門的鴻門宴(3)第264章 危城第225章 三城之戰(1)第249章 連環逞威第145章 亂紛紜(2)第228章 三城之戰(4)第249章 連環逞威第193章 登基稱帝第247章 陣戰第283章 難題第5章 慶功宴第46章 平叛第43章 將計就計第132章 反間計第183章 兩地攻防(4)第1章 博物館裡的戰鬥第118章 血戰無名谷(2)第151章 伏擊第166章 破三川(2)第80章 露餡啦第37章 戰吳中(2)第192章 短暫的和平第22章 草原新主(1)第310章 雙管齊下第89章 秦楚激鬥第187章 門開第313章 屠殺第103章 爭論第194章 新的威脅第12章 秦相李斯第161章 世上再無漢第270章 再次開始第176章 借鑑“後人”的經驗第202章 草原風雲第28章 咸陽風雨第12章 秦相李斯第202章 草原風雲第34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95章 你不仁,我不義第63章 矛盾激化第81章 秦楚開戰第49章 兩個消息第1章 博物館裡的戰鬥第206章 奇襲(2)第268章 曾經滄海難爲水第106章 趙人援齊第25章 定計第125章 和議第337章 逆轉一百零八章 勝負一線第346章 坐山觀虎鬥第254章 章邯慘敗第5章 慶功宴第258章 叛亂第157章 將計就計第20章 聖旨到第135章 變數第65章 韓信第264章 危城第158章 不在鴻門的鴻門宴(1)第214章 縱橫之士第181章 兩地攻防(2)第122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第104章 拓展第320章 能臣第183章 兩地攻防(4)第75章 項羽攻城第213章 出使匈奴第24章 鐵了心第217章 暴露身份第79章 軍功之爭第35章 劉邦起義第287章 危機第198章 喜事不斷第287章 危機第252章 窮途第150章 攻心第289章 無衣第128章 各懷心思第342章 梟雄末路(2)第203章 兩難第114章 決裂第297章 姬讀的妙計第88章 救主第32章 攻與守(4)第209章 平衡第99章 叔侄嫌隙第304章 帝王之道第148章 亂中取利第78章 小戰第145章 亂紛紜(2)第55章 舟中有佳人第101章 滄海君第192章 短暫的和平第77章 聽君一席話第291章 援軍到第20章 聖旨到第275章 絕戶計第188章 城破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明水县| 五寨县| 汉源县| 青河县| 册亨县| 平定县| 咸宁市| 东平县| 鄱阳县| 砚山县| 石狮市| 台南县| 青浦区| 利川市| 灵川县| 安宁市| 洱源县| 泾源县| 新密市| 牟定县| 江油市| 北安市| 珲春市| 左权县| 裕民县| 满洲里市| 万安县| 嘉定区| 兴安盟| 兴义市| 迭部县| 凯里市| 龙州县| 安义县| 华亭县| 德安县| 阳信县| 台南县| 河津市| 建湖县| 道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