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02章 大秦兵造

敗局已經無可挽回。

王陵左支右擋,面對戰意熊熊的李原軍將士,士氣低落的劉軍士卒僅抵擋了一會,即不支敗逃。

與戚鰓毫無保留的全力出手不同,一開始就對戰局順利抱有懷疑的王陵好歹給自己留了一點保命的本錢。

從漢中一路跟著王陵的本部兵卒護著王陵從陳倉一路敗歸藍田,四千餘將兵在李原軍的追殺下,最終逃回的不過區區五百餘人,這讓王陵在看到劉邦駐守藍田關的將領周緤時,不禁悲從中來。

李原大獲全勝。

是役,歷時短短的十天時間,共殲滅來犯的劉軍兵卒約八千餘人,斬殺敵主將戚鰓等將校共二十一人,其中羌人蠻將三人,敵將之中,僅有王陵等三、四人逃脫。

取得陳倉大捷之後,李原即馬不停蹄揮師直撲姜水、姬水,這兩處地方的羌人部落被戚鰓鼓惑,發動叛亂,現在,該是羌人自食惡果的時候了。

五月間,李原率軍橫掃兩水流域,姜氏部落負隅頑抗,結果被李原軍全族誅滅,姬氏見勢不妙,遣了族中父老前往雍州說項,還算保全了一脈傳承。

在李原軍不講情面的鐵血掃蕩面前,但凡不降的羌人部落無不被滅族,面對李原報復性的殺戮,有見機早的部落早早的捲起帳篷向西遷移,而那些捨不得走的,又不想投降歸順的,則羌人男丁被殺戮一空,女子則充當侍婢。

民族之間爭奪生存權和土地權的戰鬥,從來都是血腥赤裸裸的,在這一點上,李原崇尚的不是後世那樣融合懷柔的做法,而是無情的鐵血與征服。

聽話的,讓你生存下去。

不聽話的,那麼就徹底的抹去,這纔是這個世界生存的法則。

競爭殘酷無比。

不想掉隊,不想被殺,就必須冷得下心腸,拿得起屠刀。

羌人一敗,雍州、上卦、武功諸縣皆爲李原所有,有了榜樣的力量,從關中一帶遷移而來的少年、健婦開始沿著河谷豐沃的土地開墾、播種,灑下希望,期待來日收穫累累果實。

與往年播種粟稷不同,這一年,在李原的堅持下,雍州一帶的百姓播種下的糧食作物是剛剛試點推廣的小麥。

小麥最早種植始於中東一帶,傳入中國並開始推廣是在戰國時期,到了秦統一六國之後,在關中平原一帶,小麥的種植面積相比以往,已經有了不小的擴大,不過,由於小麥的穎果呈漿狀,要想磨成粉狀,連需要有一種磨小麥的石盤才行。

相比其它複雜的發明,磨面的石盤對於李原來說,要製作出來不算困難,從咸陽一路與李原撤退到雍州的大秦兵造有足夠多的工匠,他們對於李原的提議,自然不會有什麼反抗的想法,實際上,能夠爲李原這位秦國力挽狂瀾的大英雄做點事,是工匠們的榮幸。

歧山,西。

兵造。

聚集了秦國最有天賦,最爲幹練的一羣工匠。司馬印從雒陽撤回的一部分郡匠、加上咸陽大兵造的二百餘名匠師,在歧山重起爐火,伐薪鍊鐵。

兵造的匠師,一般分爲四類:大匠師、匠師、工匠、匠人。其中的區分是以技術的高低來衡量的,這方面絕對不可能造假。

他們籍籍無名,唯一留下名字的地方,就是在武器上刻錄下年份、編號和自己的名字,這樣做並不是爲了炫耀,而是防止出現質量問題無法追查。

在秦國這個龐大的戰爭機器中,兵造起到的作用非同尋常。它的存在,讓百萬秦軍有了統一的武器,有了統一的裝備。這使得秦軍在與關東六國軍隊的交戰中,有了更多的榮譽感,更強烈的取勝欲。

五月中旬的一天,在李原的親自指點下,兵造的石匠開始打製一種奇怪的石磨盤。

根據李原的敘述,他見到的這種轉石盤,是用兩個被鑿成圓形的一大一小石盤疊加在一起,然後石盤中心的位置被挖成球狀,在中軸的地方裝上一個石質的實心球體,在小石盤上鑽上幾個漏斗狀的小孔,如此一來,當上方的竹管內的小麥穎果從小孔裡掉落時,在兩塊石盤的擠壓之下,穎果殼被擠破,裡面的粉狀果仁就被一點一點的擠出石盤外。

等到十一月,春小麥的第一季成熟,雍州的百姓就可以用轉石盤將小麥磨成麪粉,用小麥的果粉攤制的大餅,在若干年之後,也是北方人的主要食物,對於李原來說,這就是一種難得的回味“家鄉”的美味。

在指點了石匠一番之後,細節方面,自有工匠去揣磨,不需要李原這個門外漢再去多說什麼,在司馬印的陪同下,李原隨後來到了打造兵器的工坊。

莫石是兵造的一名年輕匠師。

與其他匠師一樣,入了匠門,一般來說,就是世代傳承,生生不息,父輩將技術傳到下一代,然後,再傳到孫子一輩的手裡。

細數莫石的祖上,赫赫有名,春秋時著名的鑄劍大師歐冶子是他的先祖,干將、莫邪兩位有名的劍師是他的曾曾祖父母,隨著戰亂的頻頻,在傳承了數代之後,莫石一族開始從江南一帶遷移到關中,並最終成爲名噪一時的大秦兵造中的一員。

與莫石有相似經歷的匠師,在兵造不在少數,對於匠師來說,安定的環境、足夠的原材料、還有不錯的待遇,是他們首要考慮的因素。

不是每個匠師都會象干將、莫邪一樣爲了鑄一把絕世神兵而付出性命的,普通人,更多考慮的是好好的活下去。

莫石手裡,拿著一把環首大刀,在柄首握處,刀刃捲起處,都已經有些焦黑的地方,這是烈火灼燒後的痕跡。

姜叢死後,環首刀被秦軍繳獲,這樣一柄利器作爲最重要的戰利品,被蒙虎鄭重的送到了李原手裡,對於蒙虎來說,這一仗打得淋漓盡致,一掃幾個月前失敗的陰影,與重振邊軍將士的信心相比,一柄利器算不得什麼。

“莫師,你看看,這刀還能重新鍛鍊成型嗎?”李原在司馬印的陪同下,剛剛察看過新建的匠造坊,在知曉了莫石是莫邪、干將後人後,即命人將環首刀送了過來。

莫石一臉冷峻,不敬言笑,他的眼睛緊緊的釘著手裡有些變形的大刀:“重溫熔鍊,加上二十餘斤的上好鐵石,或可成,不過,有六成機率毀損。”

“如此,這刀且先放莫師處,等鐵石尋到,再行鍛造。”李原點了點頭,莫石沒有說大話,六成毀損的機率也是實實在在,這個時代相比後世大熔爐,手工作坊的形式在火候、時間、匠師的精氣神等方面,都有太多的不確定性。

據李原所知,內史郡雍州一帶,大型的鐵石礦幾乎沒有,距離雍州最近的一處鐵礦,是位於藍田縣一帶的柞水礦,柞水位於秦嶺以南,目前還被劉邦軍佔領著,至於上卦一帶,富有的鐵礦也是不多,在秦國的西陲邊境,真正的大鐵礦還要跨過大河,沿著往西的走廊纔會有斷裂的鐵礦石分佈。

鍊鐵,鑄劍,同時,也是一個耗量極大的活計,以李原現有的條件,開採成熟的銅礦,打造一批青銅製式武器和農具,纔是現實的策略。

第219章 半渡第187章 收編彭越第442章 第一次西征第340章 呂雉殞命第335章 雲夢大澤第400章 河套大戰(五)第468章 “**”的危險第453章 第二波西征第436章 神武大帝第270章 曹信VS韓王信第235章 層層阻截第56章 少年李原第143章 遊說章邯第103章 李斯低頭第185章 獨立的誘惑第264章 幸災樂禍第388章 折服烏孫第480章 小公主第293章 左車獻計第506章 印度阿三的窺伺第87章 黃雀在後第63章 美男計第182章 虎牢關大戰(七)第200章 司馬家族第261章 李必的私心第356章 力拔山兮氣蓋世第104章 火上加薪第435章 不嫁小人第464章 標槍棱堡俱成灰第477章 城市平民暴動第334章 三軍用命第84章 趙賁趙成第115章 見色起意第349章 破楚之人第201章 鐵器時代第135章 親兄弟第33章 玉漱公主第508章 四千勇士第234章 天誅地滅第368章 衣錦還鄉第53章 風暴眼第328章 天火第133章 威武之師第499章 窮追不捨第153章 不打了和談第219章 半渡第209章 巴人內訌第200章 司馬家族第87章 黃雀在後第278章 俘卒生死第408章 相位之爭第383章 北戰南和第234章 天誅地滅第487章 骷髏海盜來了第449章 天池之戰(一)第114章 斷尾求生第94章 再遇故人第215章 瘟疫第120章 背水一戰(四)第259章 雄心猶在第483章 馮唐未老第344章 酒後亂性第15章 運籌帷幄第178章 虎牢關大戰(三)第154章 李原VS張良第403章 傷亡慘重第422章 同歸於盡第301章 開疆拓土第469章 君士坦丁堡危機第276章 蕭何投秦?第88章 逃亡在即第169章 水淹七軍第40章 親兵營第421章 血流成河第450章 天池之戰(二)第482章 淮南八駿第124章 背水一戰(八)第233章 背叛第87章 黃雀在後第225章 出使西域第315章 逼退匈奴第318章 四大名士第258章 禪讓漢王第426章 絕處逢生第312章 楚軍突圍第189章 難消美人恩第213章 真真假假第115章 見色起意第191章 匈奴來襲第142章 陳平之謀第153章 不打了和談第10章 顧蕓娘第73章 風捲殘雲第152章 漢軍大敗第249章 末路狂奔第396章 河套大戰(一)第290章 三十六使第292章 海市蜃樓第501章 熱血從未止熄
第219章 半渡第187章 收編彭越第442章 第一次西征第340章 呂雉殞命第335章 雲夢大澤第400章 河套大戰(五)第468章 “**”的危險第453章 第二波西征第436章 神武大帝第270章 曹信VS韓王信第235章 層層阻截第56章 少年李原第143章 遊說章邯第103章 李斯低頭第185章 獨立的誘惑第264章 幸災樂禍第388章 折服烏孫第480章 小公主第293章 左車獻計第506章 印度阿三的窺伺第87章 黃雀在後第63章 美男計第182章 虎牢關大戰(七)第200章 司馬家族第261章 李必的私心第356章 力拔山兮氣蓋世第104章 火上加薪第435章 不嫁小人第464章 標槍棱堡俱成灰第477章 城市平民暴動第334章 三軍用命第84章 趙賁趙成第115章 見色起意第349章 破楚之人第201章 鐵器時代第135章 親兄弟第33章 玉漱公主第508章 四千勇士第234章 天誅地滅第368章 衣錦還鄉第53章 風暴眼第328章 天火第133章 威武之師第499章 窮追不捨第153章 不打了和談第219章 半渡第209章 巴人內訌第200章 司馬家族第87章 黃雀在後第278章 俘卒生死第408章 相位之爭第383章 北戰南和第234章 天誅地滅第487章 骷髏海盜來了第449章 天池之戰(一)第114章 斷尾求生第94章 再遇故人第215章 瘟疫第120章 背水一戰(四)第259章 雄心猶在第483章 馮唐未老第344章 酒後亂性第15章 運籌帷幄第178章 虎牢關大戰(三)第154章 李原VS張良第403章 傷亡慘重第422章 同歸於盡第301章 開疆拓土第469章 君士坦丁堡危機第276章 蕭何投秦?第88章 逃亡在即第169章 水淹七軍第40章 親兵營第421章 血流成河第450章 天池之戰(二)第482章 淮南八駿第124章 背水一戰(八)第233章 背叛第87章 黃雀在後第225章 出使西域第315章 逼退匈奴第318章 四大名士第258章 禪讓漢王第426章 絕處逢生第312章 楚軍突圍第189章 難消美人恩第213章 真真假假第115章 見色起意第191章 匈奴來襲第142章 陳平之謀第153章 不打了和談第10章 顧蕓娘第73章 風捲殘雲第152章 漢軍大敗第249章 末路狂奔第396章 河套大戰(一)第290章 三十六使第292章 海市蜃樓第501章 熱血從未止熄
主站蜘蛛池模板: 呼伦贝尔市| 锦屏县| 准格尔旗| 措勤县| 会昌县| 舒兰市| 宜黄县| 三亚市| 上杭县| 海宁市| 同德县| 崇义县| 上杭县| 宾阳县| 凭祥市| 那坡县| 江津市| 青海省| 财经| 金川县| 安阳县| 无棣县| 苏州市| 德令哈市| 重庆市| 石渠县| 长顺县| 静乐县| 惠水县| 温州市| 高青县| 杨浦区| 平远县| 德江县| 彭水| 湖北省| 青海省| 镇雄县| 寿阳县| 内丘县| 澄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