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世事難料,正因爲這一世出現了一個陸暢,導致李世民從西線戰場抽出腿進入中原,被陸暢一箭射穿了子孫根,導致李世民從此性情大變。
李世民進入中原牽制陸暢的發展,從戰略上講沒有錯。可他的計劃被陸暢所洞悉,進而將計就計痛殲李世民的軍隊。
李淵丟失了軍隊本來就不痛快,再加上李世民反常的舉動,引起李淵的厭惡將之打發到了遠遠的山西。
這算是李淵自毀城牆吧,可他也沒辦法,李世民留在京城的確已經不合適了,這傢伙太鬧騰了。
如果李建成帶兵不差於李世民也就罷了,可李建成畢竟不是李世民,他還差一些。
所以,原本很有希望的李唐,如今日薄西山。
這大概算是蝴蝶效應,一個陸暢將天下的形勢攪的亂了套,不再是沿著原來的歷史軌跡走下去了。
且不管李唐的形勢越來越惡劣,陸暢緊急發佈數條命令之後,大軍按兵不動,靜觀形式變化以待時機。
雖說陸暢這邊按兵不動,不代表在東線戰場,也就是半島的張愚那邊也停止行動。
這半年來張愚也沒有閒著,將整個半島搜刮了個遍,凡是男人統統集中起來編入輔軍。
經過半年的時間,四十萬輔軍訓練的有模有樣,完全可以勝任下一場戰爭。
不算江南軍隊自有的數量,光是輔軍就有四十萬,真要命哎。
張愚趁著河上的冰還沒有溶化的時候,十萬江南軍駕馭下的輔軍越過鴨綠江進入了遼東。
遼東地區本來就沒有多少高句麗軍隊了,原來駐紮在這一帶的軍隊在去年被吸引到南方,讓江南軍給一鍋端了。
如今,高句麗的榮留王高健武死了,高句麗王室以及大臣全部在去年被殺死了,能指揮打仗的大盧淵蓋蘇文也死了,一個沒有統一領導的高句麗殘餘。各自爲戰,如何是張愚的對手呢?
更何況輔軍就像是蝗蟲一樣鋪天蓋地涌來,嚇也嚇死了。
遼東之地,張愚摧城拔寨。攻擊十分迅猛。
凡是敢於抵抗的城堡,破城之後毫不留情地殘殺。
一時間遼東之地狼煙四起,風聲鶴唳。
遼東之地的高句麗殘餘軍隊總共也就萬把人,還是分散在廣闊的遼東,幾乎與沒有差不多。
投降的城堡還好說。不投降的城堡被大軍圍困住。張愚派人喊話,告訴他們如果不投降便要屠城。
現在可不是高句麗當初爲了抵抗大隋朝楊廣的時候,有組織、有軍隊,現在的城堡內沒有多少軍隊,也沒有其他城堡支援,你讓城堡裡的人怎麼辦?
站在城堡上往外一看,密密麻麻的全是軍隊。抵抗肯定是死路一條,投降說不定還有一線希望。
大多數城堡舉城投降,但不是全部,總有一些城堡負隅頑抗。
其實。那些輔軍還真希望他們反抗。
如果城堡投降了,這地方輔軍就算是白忙活了,江南軍不會讓他們亂來的。
但是,一旦城堡拒絕投降,對不起,破城之後江南軍往輔軍手裡一塞,愛咋樣咋樣,江南軍不管了。
江南軍已經把輔軍的獸性發掘出來了,他們不在乎生命,小小的城堡根本擋不住他們。
後世的人之所以文明。是因爲有道德、法律的約束,進而形成了一種世界觀。
戰亂時代沒有法律,陸暢再把道德這個枷鎖打碎,這些輔軍的獸性徹底被挖掘出來了。
確切地說。陸暢這種做法的確很邪,有點不人道。
可陸暢也有自己的道理,現在可不是高度文明的後世,你不做總有別人做,憑什麼只能讓外族人殘殺漢族人,而我們什麼都不能幹?
陸暢認爲自己是入鄉隨俗。適應這個時代的潮流。
當年美國人幾乎殺光了印第安人,佔領了北美大陸。美國人何曾懺悔過他們的罪惡行徑?美國人權當沒有印第安人這回事,把北美洲當成自己固有所在。
到了後來,似乎每個美國人都感覺好像本就是這片土地的主人。印第安人?沒聽說過。倒是希特勒屠殺猶太人,下一代的德國人謝罪悔過。
再說了,在半島那裡陸暢也沒有殺死這些俘虜,只是利用他們爲自己服務而已。
所以,每到一個城堡,幾乎所有的輔軍都瞪著像野獸一般的眼光望著城堡,同時,他們內心希望對方不投降,以便讓他們攻破城堡進而瘋狂滴放縱。
輔軍已經成爲一隻真正的野獸軍隊,他們心裡除了必須打仗,再就是盼望著放縱。
這樣一隻軍隊,又是數量無比龐大,在這個遼闊的土地上真是所向披靡,攻無不克。
隨著輔軍的快速推進,他們這支軍隊的名聲也很快傳偏了整個遼東地區,而且繼續往外擴散。
遼闊的白山黑水,地域廣闊、人煙稀少,十萬江南軍駕馭著四十萬輔軍按照次序從南往北推進,所過之處留下了空闊的土地。
輔軍的兇殘嚇壞了高句麗人,以至於那些離得遠的高句麗人趁輔軍還沒有到的時候,舉家往北逃竄。
那些來不及逃竄的人爲了保命只好投降,大多不敢據城反抗。
這樣一來,張愚的軍隊越打反倒越順利,往北推進的速度快了起來,到了四月下旬,最北面已經到了大興安嶺地區。
再往北是不能前進了,原始森林可不是鬧著玩的,進去以後不見得能出來。
至此,大的戰役不再有了,張愚開始整固佔領區,派出軍隊掃清偏遠的一些地方。
大概連張愚都沒有想到會如此順利地拿下整個高句麗全境,原本以爲這幾個月的時間能佔領遼東半島就不錯了。
至此,張愚停止了軍事行動,並把戰役的成果派人送到大將軍陸暢的手裡。
軍事行動雖然停止了,可張愚還是很忙。
俘虜的大批人需要進行甄別,將外族人集中起來並加入輔軍進行訓練,如此一來輔軍繼續擴大,估計再增加二十萬不成問題。
而民事上有些跟不上趟了,當初可沒有想到大軍進展如此順利,所以,現有的人手不夠用那是一定的。
這些事情張愚不管,也不是他應該管的事情,自有人專門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