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16章 軍餉

“吳三桂,你好大的膽子那!”

熊明遇的這聲怒斥,並沒有讓吳三桂驚慌:“熊大人,吳三桂說的乃是實話。御林軍養尊處優,多少時候沒有打過仗了?可我們這些邊軍,每天都和金虜浴血廝殺,是提著腦袋在過日子。吳三桂大膽放言,若邊軍和御林軍對陣,一個衝鋒便可將御林軍沖垮!”

原以爲吳三桂的大膽言論,會再度激怒崇禎,但沒有想到崇禎卻並沒有發怒的意思,而是在那沉思許久,忽然說道:“丁雲毅來了沒有?”

“臣在!”站在最後的丁雲毅應道。

那些臣子不由注意到了這個年輕人。

早聽說皇上新提拔了一個年輕人,原來是駐守在澎湖的,沒有想到今天一班權高位重的大臣在開會,這麼個年輕人卻也被皇上宣來了。

崇禎朝他看了眼:“丁雲毅,你老老實實的告訴朕,御林軍真的那麼不堪一擊嗎?若是和你的士兵作戰,勝敗如何?”

丁雲毅想了下,也把膽子放了出去:“陛下,若是在兵力相等,甚至是御林軍人數稍勝的情況下,臣以爲勝負和吳三桂說的是一樣的。其實道理非常簡單,無論是邊軍還是鎮守海疆的士兵,每天都是拿命在拼,兩軍接陣,你要不了敵人的命,敵人便要了你的命。但是御林軍呢?他們便拿不出這種以命換命的勇氣來。”

崇禎臉上露出了一絲苦澀,嘆息一聲:“以命換命,以命換命。是啊,朕以爲御林軍是天下最精銳之師,但其實他們卻沒有這樣的勇氣。”

氣氛一時尷尬下來。

終究還是崇禎先開了口:“熊明遇,你先說,兵部爲何不給軍餉?足足拖欠了半年那?”

熊明遇立刻道:“兵部拖欠半年軍餉,臣承認,但戶部卻足足十個月沒有足額給兵部銀子了,臣到哪裡去找銀子給遼東?”

一聽熊明遇把矛頭直接對準自己,侯恂趕緊說道:“本朝開元以來,始終是入不不敷出。全國每年的稅收加在一起,光是邊餉一項就不足以支付,戶部哪裡有銀子?戶部捉襟見肘,挖東牆補西牆,軍費這個大窟窿臣實在是沒有辦法。”

崇禎也知道他說的是實話。

大明自從嘉靖年間開始,軍費不斷增加,歲入全部用於軍費,缺額尚大。崇禎時,僅三餉加派就達到一千二百萬兩。兵餉大幅度增長造成財政入不敷出,民窮財盡。戶部尚書孫應奎講到庚戌之變前後的財政困難情形說道:“今歲入二百萬,而諸邊費六百餘萬,一切取財法行之已盡。”

崇禎六年,國家稅收一千一百萬兩,但邊餉卻高達一千二百萬兩,等於全國的稅收加在一起還欠著邊餉一百多萬兩銀子。

丁雲毅更是清楚,明朝政府爲解決財政困難,不得不從百姓身上下手。嘉靖三十年向南畿、浙江等州縣增賦百二十萬。萬曆中期,明神宗朱翊鈞實行開礦榷稅,八年時間徵收三百萬兩。萬曆四十六年,**哈赤反明,明廷遼餉驟增三百萬兩,明廷賦稅“畝加三釐五毫,天下之賦增二百萬有奇。明年復加三釐五毫。明年,以兵工二部請,復加二釐。通前後九釐,增賦無百二十萬,遂爲歲額”。

崇禎三年,在九釐外畝又增加三釐,後又徵“助餉”、“練餉”。但是即便所有賦稅累加起來,也不過百姓收入的二成,正常來說百姓是完全可以承受的,但事實上,百姓確實到了無法生活的地步。

究其原因,主要是這些軍費負擔都加在普通老百姓的頭上,而那些皇親貴戚、官僚豪強、地主等侵吞大量土地屯田,不納稅或很少納稅,故而使百姓無法生活。

所以說大明目前的窘迫狀況是一分天災,九分人禍。

崇禎問道:“吳三桂,你需要多少銀子?”

吳三桂也知道話說得不能太過分:“陛下,所謂遼東兵變,其實並不準確,兵變主要發生在寧遠,但一旦寧遠兵變無法解決,那麼很可能引起一連串的影響。臣也知道朝廷困難,不求立刻補足全部軍餉,只要給臣帶回去三十萬,不,二十萬兩銀子,就可以暫時度過困難!”

“二十萬,好大的口氣啊。”侯恂冷哼一聲:“我戶部一共還剩下五十萬兩銀子,那還是縮衣節食好不容易省下來的,難得就只顧著你寧遠一家嗎?”

“侯大人!”吳三桂有些急了:“兵部一刻不能耽誤啊,我只要二十萬兩,只要二十萬兩那!”

崇禎眼神有些遊離:“兵變一刻不能耽誤,士兵們賣命流血打仗,卻拿不到餉銀,怎麼能夠甘心爲朝廷賣命?這麼著吧,戶部拿十五萬兩出來,朕再去和皇后說說,讓**裡今年一切能免則免,從皇銀裡拿五萬兩出來,一齊交給吳三桂帶回去吧。”

“陛下啊。”崇禎的話好像剜了侯恂的心一般:“戶部拿出十五萬兩,那便真的空了啊。中原剿匪怎麼辦?各部需要的銀子怎麼辦?朝廷正常運轉怎麼辦?”

“朕不管,朕管不了那麼多了!”崇禎一下惱怒起來:“朕現在管不了那麼多,只能頭疼醫頭,腳疼醫疼,朕連皇銀都拿出來了,難道還要朕命令皇后不吃飯嗎?”

侯恂見皇上決心已定,再不敢分辨半句。

他心裡異常擔心,倒不是因爲銀子問題,而是這之後引起的一連串的反應。寧遠拖欠的軍餉是拿到了,但其它地方呢?只要一鬧餉就能拿到銀子,那會不會讓其它地方羣起效仿?但這話卻是斷然不敢說出來的。

“銀子朕是拿出來了,但那些兵變的士兵卻不可輕饒。”崇禎的語氣再度變得嚴厲起來:“領頭鬧事的士兵,必須給朕殺掉幾個,告訴所有的人,朕心裡想著那些士兵,念著他們的功勞,但絕不允許兵變,絕不容忍兵變!”

吳三桂心裡長長鬆了口氣,丁雲毅給自己出的這個辦法果然管用了,等軍餉到手之後,隨便找幾個人殺了也就是了,當下站了出來,恭恭敬敬地道:

“是,吳三桂明白了,吳三桂一定狠狠的殺掉幾個帶頭鬧事的兵丁以警示所有的人。”

第305章 永浩第438章 料羅灣大海戰(中)第298章 張溥的怒氣第326章 耗子第363章 我會——血洗鶴丸城!第47章 中國札記第394章 浴血賈莊第584章 佈置南京第452章 狹路相逢第16章 操練第241章 麻將之父第240章 戰艦發展、旱災!第25章 紅夷第401章 再用洪承疇第224章 利害第388章 最後安排第295章 護身符第444章 瘟疫第472章 衆貝勒第476章 高壓鍋和新鮮的事物們第274章 無價之寶第388章 最後安排第250章 關寧鐵騎,出擊!第326章 耗子第236章 升了我也升你的官?第494章 皇宮小太監(上)第51章 紅夷第4章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第524章 田澤殺戮戰場(上)第244章 火器局第211章 送別第431章 長恨歌第86章 武田寶藏第57章 戚家軍第2章 海戰第164章 姓郭者,領檯灣第195章 這是大人的臺灣!第574章 怒斬鰲拜第581章 官員第357章 薩摩藩第348章 “情與法”第305章 永浩第11章 搶他們個狗日的!第211章 送別第555章 佔領濟南第464章 清官和貪官之間第466章 黃宗羲第489章 最後的希望(中)第306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13章 ,應也得應,不應也得應!第402章 “忠良”屬國第226章 潁州城破第151章 “特洛伊木馬”第151章 “特洛伊木馬”第52章 唐定王第187章 對策第339章 丁總鎮的一家人第432章 松山陷落第323章 賀逢聖第536章 “四大貴族”第223章 李定國第60章 “維京人”號第256章 黃覺新第549章 南遷?第480章 海盜來了(下)第148章 傳教士和傳教士的矛盾第252章 連環計(上)第92章 風雨聽雨樓(下)第569章 燃燒中的盛京(上)第174章 順風!第280章 爲臺灣,戰!第425章 大敗第202章 底線!第569章 燃燒中的盛京(上)第52章 唐定王第457章 青樓第299章 赴臺第94章 濟爾哈朗第307章 五路援軍第545章 皇太極之死(上)第247章 萊長縣第476章 高壓鍋和新鮮的事物們第85章 我需要炮第153章 決心已定,決不更改!第264章 伴君伴虎第8章 初到澎湖第183章 人才第307章 五路援軍第561章 重奪京城第424章 火槍、戰車第578章 山海關,山海關!第17章 海盜來了第294章 虎賁親軍和虎賁近軍第387章 破城第515章 澳門“司閣菲”號第306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419章 要反就真反了!!第393章 母女第100章 陳圓圓第47章 中國札記
第305章 永浩第438章 料羅灣大海戰(中)第298章 張溥的怒氣第326章 耗子第363章 我會——血洗鶴丸城!第47章 中國札記第394章 浴血賈莊第584章 佈置南京第452章 狹路相逢第16章 操練第241章 麻將之父第240章 戰艦發展、旱災!第25章 紅夷第401章 再用洪承疇第224章 利害第388章 最後安排第295章 護身符第444章 瘟疫第472章 衆貝勒第476章 高壓鍋和新鮮的事物們第274章 無價之寶第388章 最後安排第250章 關寧鐵騎,出擊!第326章 耗子第236章 升了我也升你的官?第494章 皇宮小太監(上)第51章 紅夷第4章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第524章 田澤殺戮戰場(上)第244章 火器局第211章 送別第431章 長恨歌第86章 武田寶藏第57章 戚家軍第2章 海戰第164章 姓郭者,領檯灣第195章 這是大人的臺灣!第574章 怒斬鰲拜第581章 官員第357章 薩摩藩第348章 “情與法”第305章 永浩第11章 搶他們個狗日的!第211章 送別第555章 佔領濟南第464章 清官和貪官之間第466章 黃宗羲第489章 最後的希望(中)第306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13章 ,應也得應,不應也得應!第402章 “忠良”屬國第226章 潁州城破第151章 “特洛伊木馬”第151章 “特洛伊木馬”第52章 唐定王第187章 對策第339章 丁總鎮的一家人第432章 松山陷落第323章 賀逢聖第536章 “四大貴族”第223章 李定國第60章 “維京人”號第256章 黃覺新第549章 南遷?第480章 海盜來了(下)第148章 傳教士和傳教士的矛盾第252章 連環計(上)第92章 風雨聽雨樓(下)第569章 燃燒中的盛京(上)第174章 順風!第280章 爲臺灣,戰!第425章 大敗第202章 底線!第569章 燃燒中的盛京(上)第52章 唐定王第457章 青樓第299章 赴臺第94章 濟爾哈朗第307章 五路援軍第545章 皇太極之死(上)第247章 萊長縣第476章 高壓鍋和新鮮的事物們第85章 我需要炮第153章 決心已定,決不更改!第264章 伴君伴虎第8章 初到澎湖第183章 人才第307章 五路援軍第561章 重奪京城第424章 火槍、戰車第578章 山海關,山海關!第17章 海盜來了第294章 虎賁親軍和虎賁近軍第387章 破城第515章 澳門“司閣菲”號第306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419章 要反就真反了!!第393章 母女第100章 陳圓圓第47章 中國札記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沅陵县| 辽宁省| 三台县| 库尔勒市| 永兴县| 垣曲县| 遂平县| 深圳市| 闸北区| 金坛市| 交口县| 永兴县| 招远市| 邮箱| 获嘉县| 侯马市| 河间市| 石嘴山市| 西吉县| 丹阳市| 兴国县| 柘城县| 孟村| 吴川市| 西乡县| 克拉玛依市| 邵阳县| 色达县| 砚山县| 扎赉特旗| 竹溪县| 阿坝县| 江永县| 奉贤区| 伊吾县| 青冈县| 龙陵县| 辽中县| 蒲城县| 万安县| 宣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