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你不知道的事 附文 一些詞彙解釋 加入書籤 我的書架
本小說裡可能帶有一些詞彙,不屬於原版籃球定義詞彙或者說詞彙比較難懂的或者說事蘋果周圍朋友們一起習慣認同的一種詞彙,蘋果在此進行下解讀。
進攻方與防守方:持球一方爲進攻方,反之爲防守方。
半場賽:有3v3以及4v4兩種,其中3v3比較普遍,原因是4v4人多,過於擁擠,不利於個人的發(fā)揮。
全場賽:標準的5v5,有分上下半場各二十分鐘,半場期間不休息,還有半場分爲兩節(jié)各十分鐘,中間休息兩分鐘。另外美國籃球分四節(jié),每節(jié)12分鐘。蘋果在學校打比賽以及看比賽時,一般是四節(jié)10分鐘以及半場二十分鐘式的比賽,所以書中多半會是這些總時間爲40分鐘的,而不是48分鐘製得比賽。
跳投:球員接到隊友的傳球或者是自己做了一些擺脫防守的投籃,一般離籃筐較遠。
幹拔跳投:持球隊員在運動的過程中直接起跳的投籃。
勾手:分爲大勾手以及小勾手。大勾手離籃筐較遠,球員手勾球?qū)⑶虿涟寤蚩招臄S入籃筐,擺幅較大,爲大勾手,反之爲小勾手,至於擺幅多大,離籃筐多遠,這些界限真的不好定奪,也只能這麼說,你覺得球員勾手的精巧度怎樣,你就可以來判奪了。
上籃:將球非投籃姿勢,手拖球進行擦板或空心進網(wǎng)。
拉桿上籃:和上籃沒太大差距,不過動作更美,擺幅大,人多爲在籃下一邊被防守球員封蓋住,換手在另一邊上籃,要求技術(shù)高。
擦板:又名爲打板,標準動作爲鄧肯45度角打板進球動作。擦板是基礎(chǔ)的進球手段,可以融合到不同的得分手段中,爲新生球員必學課之一。
空心:不通過籃板的彈擊,不磕碰籃筐的進球。
沒毛:或許好多人習慣叫麪包球,就是連網(wǎng)都沒有沾到的不進球。蘋果周圍的哥們大多喜歡稱沒毛,帶諷刺性質(zhì)的稱呼。
回場:一種違規(guī)動作,在全場比賽中,運球隊員自己持球過半場線時來回過線的違規(guī)動作,或者是在進行半場進攻的過稱中,進攻隊員迫於防守而踩線或過線。一般處理方式是該隊進攻權(quán)利取消。
犯規(guī):分進攻犯規(guī)和防守犯規(guī)兩種,至於一些基礎(chǔ)的犯規(guī),我就不羅列出來了。一般懲罰是對該球員記錄一次犯規(guī),球權(quán)交換或罰球,嚴重的犯規(guī)可能會有兩罰一擲和一罰一擲的懲罰。
違例:非犯規(guī)性質(zhì)的,但又違背籃球準則的。比如踢球、翻腕、回線、踩線等。
聯(lián)防:防守戰(zhàn)略的一種,主要有32類型以及212類型。當持球隊員拿球準備突破的時候,外側(cè)兩個人對持球隊員包夾,致使其失誤丟球,接下來防守球員可以利用其發(fā)起快攻。致命弱點:容易空位,假如進攻球員中有外線能力,那麼這種防守極易被打破。另外中鋒的作用很大。
盯人防守:防守戰(zhàn)略一種,顧名思義,每一個人防守的球員不會輕易改變。可以有多種走位和組合,完全是見招拆招型的。破防關(guān)鍵:擋拆配合成功率和次數(shù)。
半場進攻:普通的進攻,十名球員完全落位,再通過傳遞球和擋拆配合的過場中需找機會進攻,爲基礎(chǔ)中得進攻。
跑轟:快攻類型的進攻,取決於傳球的準確性以及籃板的保護程度。經(jīng)典球隊戰(zhàn)術(shù)——太陽隊的跑轟。得分主要由一至三個球員配合進攻,該戰(zhàn)術(shù)對個人的能力有很好的考驗。
8字型傳球:三個球員間的傳球。目的:最快的將球運到前場。優(yōu)點:快速、不易被搶斷。缺點:盲目性強。運用場合:快攻中。球的軌跡爲8字型,故許多人稱爲8字型傳球,還有人稱爲蝴蝶步傳球。
擋拆:分爲擋完後拆,只擋不拆兩種。另外還有多重擋拆一起,增加進攻成功率。
底線、弧頂:都爲三分線外,弧頂,爲三分線弧頂;底線呢,即爲三分線快和邊線平行的位置。感覺解釋的不好,額,好吧,如果不好,算我沒說。
技術(shù)犯規(guī):主要由裁判來決定。在籃球比賽中,很容易發(fā)生摩擦,球員的犯規(guī)動作大點,極容易照成惡意犯規(guī)。另外有些人對裁判的判罰不滿而嘮嘮叨叨,極可能得到技術(shù)犯規(guī)。一般一場比賽球員和教練最多隻能有兩次,否則會被請出場。
進攻三秒以及防守三秒:球員持球或擋拆的過程中,由於阻礙導致球的停滯,時間過長,即爲進攻三秒違例,還有就是在籃球下站得時間過長。同樣,防守球員轉(zhuǎn)換防守的過程中,由於配合度的問題,導致失誤。一般處理結(jié)果是交換球權(quán)。
前場與後場:一隊需要將球打進籃筐的那個半場爲該隊的前場,防守的半場爲後場。
貌似就這麼多吧,假如以後還會出現(xiàn)新的詞彙的話,加更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