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或業(yè)餘愛好者想當編劇,應該向誰學習?誰是可以信賴的老師?這是被問到最多的問題。
無非有幾種:第一,前輩高人;第二,經(jīng)典成功作品;第三,理論指導書籍。
前輩高人不必說,能碰到是你的福氣,但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機會的(假冒高人倒有不少,包括自己,哈哈),因此後兩種是大多數(shù)朋友的必然選擇。
最好的老師,莫過於經(jīng)典成功的作品。怎麼纔算經(jīng)典成功呢?可以參考每年的收視率,在排除政策等干擾後,根據(jù)口碑選定。比如《半路夫妻》、《亮劍》、《麻辣婆媳》、《貧嘴張大民》等。根據(jù)自己的擅長,結(jié)合市場的需要,確定題材範圍,重點分析。
問問自己和身邊的親友朋友,爲什麼喜歡這部劇?喜歡劇中哪個人物?哪個情節(jié)印象最深刻?哪裡與衆(zhòng)不同?對故事有什麼感想?……等等,越詳細越好。根據(jù)“抽樣調(diào)查”的結(jié)果,抓住成功作品的真正閃光點。
之後,具體分析人物關係是怎樣設計的?故事情節(jié)是如果鋪陳的?那些觀衆(zhòng)最熱愛的閃光之處,究竟是如何展現(xiàn)出來的?不要怕麻煩,反覆“拉片”,列出人物關係表,自己總結(jié)分集梗概,總結(jié)戲眼在哪裡,體會其自身的節(jié)奏感……最後,在爛熟於心之後,設想自己如果來寫同樣的故事,會有什麼不同?
多看,多想,多學習,擺正心態(tài),努力提高基本功和眼光。別總想一口吃個胖子,寫出個《紅樓夢》來,誰都不是曹雪芹。
經(jīng)常還有朋友問,看編劇教材好不好。的觀點,好萊塢的,適當看一些,明確一些基本概念,掌握基本技能還是很必要的;至於國內(nèi)出版的電視劇編劇類教材就算了,全是大而不當,理論上頭頭是道,乾貨一點沒有,而且與市場嚴重脫節(jié)。其實看看作者的簡歷就知道,多半自己也沒寫過什麼成功的東西。如果不是爲了裝點書櫃門面,與其花冤枉錢看廢話加空話,還不如買點D版好劇回家自己看著有用。
各行各業(yè),都是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各人。幹編劇,早就沒師傅領進門了,究竟能像孫猴子七十二變還只是豬八戒三十六變,都看自己的造化。天賦是一方面,虛心的態(tài)度和正確的學習方法,才更重要。孔老二說過,“學而不思”與“思而不學”都是要不得的。
看完您的貼子,我的收穫實在太大了。
我不知道該如何形容我的感受,這麼說吧——就如同在黑暗中摸索的戰(zhàn)士,終於擡頭望見了北斗星,終於找到了組織的那種感覺。
幹編劇我是自學的。就如同以前做主持人也是自學的一樣,居然還幹得不算太差,在某個城市還是極紅的那種。
但在我國,主持無疑是吃青春飯的。此時正好一個朋友說他要拍情景喜劇,見我以前在雜誌上發(fā)表那麼多的文章就問我願不願意幹,我說我太願意了!《我愛我家》、《武林外傳》、《炊事班的故事》甚至臭得要命的一些情景喜劇我也看,所以就寫了策劃和本子給他。但那傢伙後來根本沒找到資金,一切就只好作罷。但這次意外卻使我喜歡上編劇這個工作——至少可以在家裡就上班。現(xiàn)在爲許多電視臺寫情景短劇,總算還能度日。但還是不甘心,到底還是想寫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