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客人來了。羅吉的小酒館不只是賣酒,還賣日用品。圭亞那鄉(xiāng)下的小酒館都是這樣的,還不如叫百貨店更爲恰當。來人的是村子裡的芭芭拉阿姨,她來買沙拉醬,看到我在這裡喝酒欣喜地叫道:“早上好,小韋,我正要去找你,今天是索菲亞生日,麻煩你過來幫忙炒米飯好嗎?巴薩,羅吉你們兩個下午也一起來吃飯吧。”
索菲亞是芭芭拉阿姨的女兒,一個挺漂亮的印度女孩兒,平時跟我們幾個關係也都不錯。
“好的,芭芭拉阿姨,我準備一下就過去。”我應道。羅吉砸吧著嘴脣一臉饞相陶醉地說:“嘿嘿,咱們今天可以大飽口福了,芭芭拉阿姨的燒烤平時可是吃不到的,香噴噴的燒烤,還有咖喱鴨燴飯,黑布丁,白布丁,用玉米麪,白麪,豌豆麪,混上胡椒,鹽,少量咖喱粉炸制的金黃色的小丸子,吃的時候蘸上綠芒果跟辣椒做成的醬,饞死我了,還有小韋的炒飯,還有朗姆酒,還有音樂,還有漂亮姑娘。”羅吉顯然已經(jīng)沉浸在自己臆想出來的美好景象裡。
巴薩拍了他一巴掌道:“嗨嗨,你這個吃貨,醒醒,準備點禮物咱們跟小韋一起過去。”
羅吉嘿嘿笑著收拾著桌子上的酒瓶說:“我那裡還有兩箱海尼根啤酒,你們都不用帶禮物了,一會兒幫我搬過去就行了。”既然他們都帶禮物了,也省得我去買,對他們說:“好,那我先回去拿點東西,一會兒在這裡會合。”
十幾分鍾後,我取了做炒米飯的調(diào)料回來。巴薩手裡又拿了一瓶啤酒舒服的靠在羅吉小店前的躺椅上,看到我來了,他抓起桌上的一瓶酒遞給我道:“再來一瓶,時間還早,羅吉讓他老媽喊進去了,他讓我們等一會兒。”
我看看巴薩遞過來的酒,心裡也很鬱悶。這傢伙每次從林子裡回來都跟酒鬼轉(zhuǎn)世似的,從太陽升起喝到夕陽西下。不過讓我佩服的是極少見到他喝醉。我把酒又放回桌上道:“老兄,我可不想變成酒鬼,一會兒我還要幹活兒呢。”
正說著,羅吉出來招呼我們進去搬酒,我跟巴薩一人搬一箱海尼根,羅吉則抱著著一大盒他媽媽剛炸好送給芭芭拉阿姨的芭蕉片。來到芭芭拉阿姨家時,已是中午時分。
村子裡來了很多幫忙的人,空氣中盪漾著的印度宗教歌曲,有的擺桌椅,有的在院子後邊搭成的遮陽棚裡忙著備菜,川流不息的人們讓人怎麼都想不到這只是一個小姑娘的生日聚會而已。
在這個多民族多宗教混合的國家裡,節(jié)日多的不計其數(shù),他們要過基督教的節(jié)日,要過伊斯蘭教的節(jié)日,要過印度教的節(jié)日,還有圭亞那法定的獨立日,共和日,加勒比日,等等……我沒有具體統(tǒng)計過圭亞那有多少節(jié)日,據(jù)說一年中所有節(jié)日和休息的日子加起來有七十多天,再除去週末,他們實際工作的日子可想而知,這裡實在是懶人的理想國度。
我們與在燒烤爐旁忙著的芭芭拉阿姨問過好,放下禮物,巴薩跟羅吉就幫我開始煮米做炒飯。一番折騰後,我做好了一大鍋炒米飯,這次的炒米飯不用中國餐館常用的炸雞,用的是芭芭拉阿姨烤的雞腿。
他們的烤雞腿多汁美味,跟我在國內(nèi)吃的完全兩樣。我生活在南方,燒烤多數(shù)都很油膩,回國後偶然經(jīng)過新疆第一次吃到正宗的烤肉串才發(fā)現(xiàn),南方那些燒烤攤上所謂的羊肉串簡直味同嚼蠟。圭亞那的燒烤基本保持了肉類的原汁原味,他們非常熱衷於烤雞腿。在林子外面幾乎看不到烤別的東西。
後來,我到林子裡才發(fā)現(xiàn),我這個飲食大國出來的人,面對那些形形色色的甚至匪夷所思的燒烤製品時,震驚得讓我失去思考的能力,原來燒烤也可以這樣花樣百出,並非只是我在國內(nèi)見到的千篇一律的烤爐上架著的肉類,蔬菜和海鮮。
冷凍的美國雞腿四千圭幣一盒,摺合人民幣二百左右,裡面大概有三十到四十隻雞腿。烤制之前用刀劃一下,然後用鹽水泡小半天的時間才上爐烤制。他們的烤爐多數(shù)也是自制的。將大油桶割掉一半,中間放上鐵絲網(wǎng),下面再搭個架子。講究一點的將割掉的另一半油桶做成蓋子。
烤制過程中,要時不時的往雞腿上噴水和橄欖油,快出爐時抹上燒烤醬,再稍微烤制一會兒,撒上洋蔥,香草末,百里香後就可以出爐了。烤成的雞腿鮮嫩多汁,表皮很脆可不幹,因爲只有鹽,沒有味精等調(diào)料,充分保持雞肉原有的鮮美,配上燒烤醬香甜的味道,喜歡辣的可以刷一層圭亞那獨有的虎牙辣椒與青芒果,酸果,大蒜磨成的辣椒醬,再來一杯鮮橙汁與伏特加勾兌的酒,得嘗此美味,夫復何求。
芭芭拉阿姨的燒烤之所以特別好吃,還得益於他的伐木工丈夫帶來的白木炭。有一些當?shù)胤ツ竟ぴ诹肿友e砍木頭時會自己燒製那種少見的白木炭。說是白木炭,其實是灰白色的。木材大都是銀巴利或者南美花梨,小葉紫心木一類有特殊香氣的木頭,用特殊的工藝燒製出來的。我始終都沒弄明白,爲什麼黑木炭可以燒成灰白色,我嘗試過幾次都以失敗告終。
這種木炭之所以少見是因爲除了製作工藝只在職業(yè)伐木人之間流傳之外,他們所用的都是帶有汁液的新鮮原木,幹後就不能用了。新砍伐的原木外邊不容易弄到,也只在林子裡纔有那麼豐富的原材料可以利用。運輸?shù)睦щy也使這種木炭在外邊成了稀缺之物。除了使用這種木炭以外,芭芭拉阿姨烤制時還會抹一種自己調(diào)配的原料汁,因此她所做的燒烤味道就很特別。用巴薩的話說就是:“芭芭拉的燒烤咬一口,你能感覺到熱帶雨林裡的野性在裡面。”
宴會終於開始了。這是全村人的盛宴。村子裡大半的人都聚集到這裡。院前搭起一個大大的遮陽棚,村民們熙熙攘攘地相互問候著。芭芭拉阿姨和幾個幫忙的人穿梭桌椅間擺放著各種飯菜和酒肉,這情形讓我想起小時候參加過的農(nóng)村裡的百家宴。我們看到她忙得滿頭大汗的樣子,就過去幫忙上菜。
每桌菜都是相同的,一盤烤雞腿,一盤普勞瑞加芒果酸辣醬,一盤有辣醬的奶酪塊,一盤帶沙司的炒鷹嘴豆,一盤顏色分明的黑白布丁,還有一大盤咖喱鴨。然後就是鋪天蓋地的酒水,各種飲料,伏特加,帕鮑啤酒,朗姆酒,班克斯,薑汁啤酒,黑啤酒,麥芽漿,自釀的菠蘿酒,果子酒…………
圭亞那是一個愛酒的國度,而且人們平時喝酒極少吃菜,一般都是一小盤奶酪加上幾塊咖喱,就能喝上多半天。更多人平時喝酒只是喝酒,一瓶可樂或者一瓶水,一瓶朗姆或伏特加兌著喝,每一個喝酒的人都是真真正正的在喝酒。我可是受不了這種喝法。
人羣中游走著一位身穿白衣的女人。索菲亞身著印度宗教盛裝在接受村民們的祝福,烏黑的長髮,配上純白色長長的紗裙讓她看起來很飄逸。羅吉看得眼睛都直了,巴薩拍了拍他的肩膀嚷道:“夥計!醒醒!喝酒喝酒。”
“去,一邊去。”羅吉轉(zhuǎn)過頭沒搭理巴薩,問我道:“小韋,你們的物流公司快關閉了吧?你有何打算?是回國還是留在圭亞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