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046 昆陽掃敵(二)

新軍一艘艘戰(zhàn)船越過滍河,緩緩向岸邊靠攏,從這裡登岸,行有兩個時辰的路程,便可以抵達昆陽北門,而一旁,長長的浮橋,一名名新軍士兵也在急速渡河,他們將會在南岸集合,列陣後向昆陽進發(fā)。

岸邊百步外,新軍拉起了長長的鹿角,鹿角長達一里之遠,三千名弓弩手已控制了河岸,在鹿角旁,一桿桿新軍旗幟迎風飄揚,不久,平靜的河面上,三艘大船緩緩行來,爲首船隻,插著高高的纛旗,上書王字,他就是這支先鋒軍的主將王尋,在他身旁,嚴尤和陳茂擔憂的看著對岸,雖然新軍控制了河岸,但如何與漢軍一戰(zhàn),是最大的難題,漢軍依城固守,絕對不是五萬新軍能夠動搖的,但嚴尤似乎有些過分輕敵,這讓他們很擔心。

很快,船隻漸漸靠岸,在三艘大船後面,數(shù)千艘運輸船承載著士兵,開始向岸旁靠攏,這已是第三波軍隊了,再有兩撥,五萬新軍和一萬五千匹戰(zhàn)馬將會全部輸送完。

就在王尋登岸的不久,他來到了臨時搭建的瞭望塔上,看著遠處山林和層層環(huán)繞的馳道,他似乎看到了勝利的曙光,微風吹過,他微微瞇起眼睛,銳利的目光盯著前方,就在這時,他發(fā)現(xiàn)了疑點,漢軍爲何不趁著他們渡河的時候偷襲他們呢?難道是他們沒有意識到自己會從這個位置渡河嗎?

如果他們真的沒有意識到自己渡河,那自己爲何不立刻率兵奇襲昆陽,殺他們一個措手不及呢?想到這,王尋心中不由生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他回身看向嚴尤,朗笑道:“這裡交給將軍了,我要率兵奇襲昆陽。”

“奇襲昆陽?”嚴尤愣住了,王尋這是演的哪一齣?腳跟還沒站穩(wěn),他就想奔跑嗎?想到漢軍有可能會在半路設(shè)伏,或者已嚴守昆陽,就等著新軍殺來,然後伏兵四起,將新軍先鋒部隊吞掉,他渾身的汗毛都要豎起來了,他趕忙伸手阻擋王尋的去路,急道:“將軍不可魯莽!”

王尋見自己的去路被嚴尤擋住,略顯不悅:“你這是爲何?”

“將軍,漢軍主將劉演並非等閒之輩,將軍切不可輕敵,還是在河岸上扎住營寨,等待主力部隊的到來纔是上計!”

見嚴尤如此說,王尋大怒,一把撥開嚴尤的胳膊,怒吼道:“就是因爲你們這些貪生怕死的人,新朝今日纔會如此狼狽,如果不剷除新軍,我王尋便死在這滍河之中!”

王尋憤怒的走了,嚴尤看著王尋離去的背影,不由輕嘆,不久,一聲低鳴的號角聲響起,一萬騎兵和兩萬步兵列陣向南行去,這一戰(zhàn),王尋恐怕兇多吉少。

???

寬寬的馳道,煙塵滾滾,三萬新軍先鋒部隊急速向昆陽進發(fā),他們此時已急奔了一個時辰,眼看昆陽就在不遠處,卻與漢軍的主力部隊相遇了。

一支兩萬人的漢軍部隊,他們多以步兵爲主,在最前排,可以看出,漢軍沒有受過嚴格的訓練,他們隊伍不齊,老弱參差,羸弱不堪,這樣的部隊就是嚴尤眼中的不可小覷嗎?王尋雙眼微瞇,不由咯咯大笑起來。

在短暫的列陣之後,漢軍的主將和副將緩緩走出,一人是王常,在他旁邊,是副將馬武,也是一個不可小覷的將領(lǐng),馬武的功夫不再臧宮之下,只因爲他出身綠林軍,所以,在漢軍的地位並不高,出戰(zhàn)的次數(shù)相對較少。

此時兩軍對陣,各自擂鼓,鼓聲轟隆隆,猶如晴天忽起炸雷,震動四野,四旁山林中的飛禽走獸被鼓聲驚動,四竄逃去,很快,鼓聲戛然而止,馬武手提紅纓槍,來到陣前,將紅纓槍高高舉起,這時,漢軍陣內(nèi)響起了高呼聲:“威武??”

一名新軍校尉見馬武如此自傲,馭馬而出,他直奔馬武殺去,口中喋喋不休的叫喊:“亂匪,納命來。”

這名新軍校尉很快奔到馬武身前,他橫舉大刀,如砍瓜般向馬武頭顱劈去,馬武不慌不忙,使勁扯動繮繩,戰(zhàn)馬忽然揚起前蹄,嘶鳴數(shù)聲,就是這忽然的舉動,使新軍校尉猛然一驚,他手中大刀力道忽然一頓,卻有一把冰冷的槍頭已迅雷的速度刺來,“噗嗤”一聲,刺入了校尉的心窩,校尉不甘的看著馬武,他伸出右手,想要說話,但渾身的無力使他很快墜落馬下,鮮血從口中噴出,四肢漸漸麻木,眼前一黑,死在了馬武身前。

很快,又一名裨將馭馬奔出,他手握長槊,直奔馬武殺去,新軍陣內(nèi)再次擂鼓,士兵們高呼爲這個裨將助威:“威武??”

馬武見裨將來時洶洶,比剛剛那個校尉要勇猛許多,他不敢疏忽,立刻將紅纓槍橫在身前,雙眼凝視那名裨將,見他離自己越來越近,雙腿用力,戰(zhàn)馬開始緩緩奔跑。

“鐺鐺”兩聲脆響,馬武的紅纓槍與那名裨將的長槊相撞,馬武只感覺虎口發(fā)麻,對方的力道很大,是個強敵,正當馬武回馬想要再戰(zhàn)那名裨將的時候,王常揮起長劍,指向前方,口中高喝:“殺過去,斬敵將首級者賞!”

漢軍陣內(nèi)的戰(zhàn)鼓再次敲響,低沉的號角聲在空中嗚咽,猶如老天對戰(zhàn)爭的憤恨和不滿,那名裨將意識到漢軍的進攻開始了,他怕孤身難以一戰(zhàn),勒馬向回奔跑,卻在路過馬武身邊時,馬武橫挺長槍,向前猛抽,將那名裨將打落馬下,裨將結(jié)結(jié)實實的摔了一跤,他咬牙起身,想要繼續(xù)向回逃,可他萬萬沒想到,就在他奔出兩步之後,馬武的紅纓槍已深深的插入了自己的背部,疼痛,冰冷遊走全身,裨將很快跪了下來,他看著眼前的新軍軍陣,他再也回不去了。

漢軍的突然發(fā)動,給王尋造成了很大的壓力,他這才意識到,自己已連損兩員戰(zhàn)將,他憤怒異常,看著奔來的漢軍,他們是那樣的羸弱,想要與自己這樣的正規(guī)軍一戰(zhàn),他們打錯算盤了,即使他的戰(zhàn)將再厲害,在勇猛,難道能殺得過自己的三萬軍隊嗎,王尋緩緩抽出長劍,指向前方,高聲吶喊:“殺過去!”

新軍在嚴尤的命令下,全力向前方衝去,最先運動的,是一萬騎兵,他們猛抽戰(zhàn)馬,橫舉長劍,吶喊著殺了過去,但是他們卻沒有發(fā)現(xiàn),在馳道右側(cè),由一座四米高的小山包,在山包後,忽然出現(xiàn)了一支數(shù)千人的弓弩羣,這支弓弩羣的忽然出現(xiàn),瞬間扭轉(zhuǎn)了戰(zhàn)局,他們密集如雨的羽箭射向了奔來的騎兵羣,不少騎兵中箭倒地,慘叫聲接二連三。

很快,王尋也衝到了羽箭的伏擊範圍,他意識到,漢軍是有備而來,他立刻看向一名校尉,厲聲道:“給我奪下那個土包。”

校尉領(lǐng)命去了,他們急速奔向土山後面,想要尋找上山的路,卻在這時,一支五千人的騎兵隊緩緩馳來,漸漸加速,爲首一人,乃是臧宮,他看著殺奔而來的新軍,嘴角不由露出了鄙夷的笑容,就在臧宮的部隊與新軍遭遇的時候,王尋的部隊也漸漸殺入了王常的陣中。

王尋一馬當先,遇人便砍,很多漢軍倒在了他的馬下,但同時,他又發(fā)現(xiàn),漢軍並沒有他想的那樣羸弱,剛剛的老弱漢軍此時已不知去向,而與他正面交戰(zhàn)的,卻是一支無比精銳的隊伍,爲首一將,正是剛剛連斬自己兩將的馬武,王尋此時心中開始暗暗後悔,他後悔自己不應(yīng)該一意孤行,不應(yīng)該不聽嚴尤的建議,而自己的軍隊此時已折損大半,可自己已沒有退路,如果此時撤退,將有被敵軍尾追剿滅的可能。

馬武的紅纓槍力道十足,王尋左右抵擋,但他還是無法抵擋馬武的猛烈進攻,就在他分心的一剎那,紅纓槍挑開了他的鎧甲,將他右臂刺傷,負痛中,王尋勒轉(zhuǎn)馬頭,急速向來時的路奔去,他已顧不上自己的軍隊了,他必須趕快撤離這裡。

奔跑,無限制的奔跑,王尋居然把自己的親兵都拉得很遠,只有寥寥數(shù)十騎緊緊跟隨,他們繞過馳道,轉(zhuǎn)幾個彎,終於喊殺聲漸漸消失,但後面塵土大起,這是漢軍追來的節(jié)奏,他不敢停留,直奔滍河南岸逃去。

岸邊,長長的鉅鹿已被收回,兩萬新軍已登船離去,此時,最後一批士兵已緩緩登船,很快,這批士兵登上了船,船隻漸漸向河水中央行去,在岸邊,王尋終於活著逃了回來,可當他看到空空的河岸時,他愣住了。

是誰下的命令?軍隊居然偷偷的回撤了!王尋氣的渾身發(fā)抖,他將劍狠狠的插入土中,看著眼前的滍河,他開始絕望,這時,在河中央,一艘大船在四艘戰(zhàn)艦的護衛(wèi)下出現(xiàn)了,爲首一名將領(lǐng),鄙夷的看著南岸,王尋一眼認出了那人,他就是嚴尤。

王尋猶如抓到了救命稻草,他立刻奔到河邊,使勁吶喊:“嚴將軍,我在這裡,快來接我!”

但是大船卻沒有靠岸的舉動,許久之後,嚴尤冷冷回道:“王將軍,你不是立誓過嗎?你會戰(zhàn)死滍河,難道此時不是你盡忠的最好時機嗎?”

王尋簡直不敢相信,他嚴尤居然喧賓奪主,奪了他的部隊,還要讓自己戰(zhàn)死滍河,他憤怒到了極點,指著戰(zhàn)船,恨恨道:“如果我能回去,我第一個要殺的,就是你!”

憤怒中,王尋轉(zhuǎn)身去牽戰(zhàn)馬,準備從吊橋逃離,卻在這時,一支冰冷的羽箭刺入了王尋的後背,他感覺到了死亡的來臨,他緩緩回頭,無助的看向遠方,船上,嚴尤陰冷的目光射向自己,不久,嚴尤冷冷笑道:“恐怕你沒機會再回來了!”

083 大戰(zhàn)在即004 兗州誓師076 劉睿佈陣114 引蛇出洞(五)040 北軍作亂041 南陽求援085 反擊匈奴(一)117 忠勇婁奔040 北軍作亂019 這是誤會043 宛城之爭(初)035 退軍風波(六)071 奪權(quán)風波(五)009 安知非僕020 青徐之戰(zhàn)(一)008 出發(fā)前夕(下)058 董忠卸職026 抑虜失守012 調(diào)虎離山030 退軍風波(一)117 忠勇婁奔037 河北大捷092 李焉之謀013 逄安入京022 青徐之戰(zhàn)(三)003 洛陽會師003 初入軍中(上)105 分權(quán)之計007 揚州起義058 董忠卸職111 引蛇出洞(二)003 洛陽會師003 兩雄之爭(上)002 緣來緣去(上)055 王臨奪權(quán)069 奪權(quán)風波(三)008 出發(fā)前夕(下)117 忠勇婁奔047 昆陽掃敵(三)029 排兵佈陣105 分權(quán)之計027 初戰(zhàn)告捷003 緣來緣去(下)018 舂陵之亂066 王邑敗北007 出發(fā)前夕(上)086 反擊匈奴(二)053 匈奴來使026 青徐之戰(zhàn)(七)008 鄧禹詭謀049 劉玄害賢014 風助火勢091 引虎入室003 洛陽會師042 河北義士(上)002 我非奸細(下)094 劉雅泣別024 青徐之戰(zhàn)(五)033 退軍風波(四)016 朝廷興師084 亞關(guān)兵變014 風助火勢030 奇襲馬嶺(上)043 宛城之爭(初)057 五原告警066 王邑敗北005 軍中較量(上)077 兵臨城下004 兗州誓師040 北軍作亂048 仗劍除奸024 房勇叛離(上)103 伏兵四起(中)053 匈奴來使030 奇襲馬嶺(上)022 誰與爭鋒(下)021 青徐之戰(zhàn)(二)062 房毅獻謀033 龍虎之爭(初)045 昆陽掃敵(一)036 意外消息005 洛陽登基006 家宴設(shè)謀(下)031 退軍風波(二)061 五原失守099 君子之約032 退軍風波(三)050 王臨歸京037 河北大捷050 王臨歸京001 北方來客003 兩雄之爭(上)032 遠方來客092 李焉之謀031 退軍風波(二)030 奇襲馬嶺(上)006 再遇故人125 婁奔枉死086 反擊匈奴(二)053 匈奴來使
083 大戰(zhàn)在即004 兗州誓師076 劉睿佈陣114 引蛇出洞(五)040 北軍作亂041 南陽求援085 反擊匈奴(一)117 忠勇婁奔040 北軍作亂019 這是誤會043 宛城之爭(初)035 退軍風波(六)071 奪權(quán)風波(五)009 安知非僕020 青徐之戰(zhàn)(一)008 出發(fā)前夕(下)058 董忠卸職026 抑虜失守012 調(diào)虎離山030 退軍風波(一)117 忠勇婁奔037 河北大捷092 李焉之謀013 逄安入京022 青徐之戰(zhàn)(三)003 洛陽會師003 初入軍中(上)105 分權(quán)之計007 揚州起義058 董忠卸職111 引蛇出洞(二)003 洛陽會師003 兩雄之爭(上)002 緣來緣去(上)055 王臨奪權(quán)069 奪權(quán)風波(三)008 出發(fā)前夕(下)117 忠勇婁奔047 昆陽掃敵(三)029 排兵佈陣105 分權(quán)之計027 初戰(zhàn)告捷003 緣來緣去(下)018 舂陵之亂066 王邑敗北007 出發(fā)前夕(上)086 反擊匈奴(二)053 匈奴來使026 青徐之戰(zhàn)(七)008 鄧禹詭謀049 劉玄害賢014 風助火勢091 引虎入室003 洛陽會師042 河北義士(上)002 我非奸細(下)094 劉雅泣別024 青徐之戰(zhàn)(五)033 退軍風波(四)016 朝廷興師084 亞關(guān)兵變014 風助火勢030 奇襲馬嶺(上)043 宛城之爭(初)057 五原告警066 王邑敗北005 軍中較量(上)077 兵臨城下004 兗州誓師040 北軍作亂048 仗劍除奸024 房勇叛離(上)103 伏兵四起(中)053 匈奴來使030 奇襲馬嶺(上)022 誰與爭鋒(下)021 青徐之戰(zhàn)(二)062 房毅獻謀033 龍虎之爭(初)045 昆陽掃敵(一)036 意外消息005 洛陽登基006 家宴設(shè)謀(下)031 退軍風波(二)061 五原失守099 君子之約032 退軍風波(三)050 王臨歸京037 河北大捷050 王臨歸京001 北方來客003 兩雄之爭(上)032 遠方來客092 李焉之謀031 退軍風波(二)030 奇襲馬嶺(上)006 再遇故人125 婁奔枉死086 反擊匈奴(二)053 匈奴來使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门县| 富裕县| 金阳县| 晋城| 郧西县| 凤山县| 韶关市| 广元市| 美姑县| 登封市| 定襄县| 富锦市| 永顺县| 乐平市| 黎城县| 永昌县| 邹平县| 竹溪县| 德江县| 扎囊县| 镇赉县| 营山县| 顺昌县| 迁西县| 金昌市| 寿光市| 饶河县| 临洮县| 台州市| 山阳县| 怀安县| 吴川市| 台江县| 丹江口市| 绥德县| 新竹市| 北票市| 平远县| 耿马| 涡阳县| 梧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