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一十章 國號

五德之說自兩宋以後開始衰落,在兩宋之時,當時官方自認爲是“宋以火德王”。甚至在《宋史·五行志》中可以看到很多有關(guān)火德的讖語。

但是,自元朝後,終元朝之世,也沒有定本朝德運;說元朝爲水德也就是民間流傳罷了,直到明朝,還是有很多人也認爲元朝爲水德。

那麼元朝爲什麼不定德運呢?

一個是因爲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大一統(tǒng)政權(quán),漢化不深;

還有一個關(guān)鍵的原因,就是與當時的知識體系發(fā)展有關(guān),像秦漢時期的天文曆法、算學(xué)、地學(xué)等跟讖緯這種政治神學(xué)都被歸入數(shù)術(shù)名下。

而唐宋開始,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天文曆法、算學(xué)、地學(xué)等逐漸都從數(shù)術(shù)中分化了出來。此後數(shù)術(shù)的地位日益低下,只在民間和術(shù)士中。

所以自宋朝以後,由於這個加之改朝換代的其他種種原因,就沒有朝代再定德運,不只是元朝和清朝,還有明朝也沒有定。

當然這種傳統(tǒng)也不是一時半會可以改變的,像元末農(nóng)民戰(zhàn)爭時,很多人還是喜歡以傳統(tǒng)思想爲自己造勢,諸如紅巾軍一開始就打得是反元復(fù)宋的旗號,韓山童自稱是宋徽宗八世孫,後來韓林兒建立的政權(quán)都定國號爲“大宋”。

因爲民間有著元朝爲水德的流傳,所以明太祖朱元璋爲了方便反元順勢稱自己這方爲火德,以示自己繼承宋朝火德之意,同時要以火德克元朝的水德。

不過明太祖朱元璋成立建立明朝以後,就沒有堅持火德之說,有明一代朝廷也沒有講過德運這說。

當張瑞命朝廷的大臣們商議選取國號時,各方亦是在爭論不休。

有人認爲當選土德,因爲清爲水德。所謂水來土掩,以土德克清之水,是爲正道;

不過有人卻認爲清是木德才對,因爲元屬水德,明就是土德,那清肯定是木德,所以當用金德;

但是有人覺得清應(yīng)該是屬金纔對,首先他們稱自己爲後金,其次,明是大順滅的,清滅的是大順。宋爲火德,則元爲水德,那明就是屬土德,而大順是爲木德,畢竟李闖也是屬木,那清肯定是屬金德。克金自然是火,所以應(yīng)該爲火德;

可是有人卻覺得當以木德才對,畢竟宋以火德居之,那明當是水德,而大順則是土德,所以我朝自然以木德才對,木克土。至於元以及清,這是蒙古人跟滿人的朝廷,於我漢室何干?

於是,有人就這麼想:既然元以及清不算,那李自成以西夏子孫自稱,自然也不能算。明,光明之意,自然是火德。所以我們應(yīng)該是用水德;

而又人稱,這五德始終說不過是戰(zhàn)國時期陰陽家鄒衍胡編亂造之說,國家大運又豈是少少五行能說得明瞭的事情。所以完全沒有必要理會這所謂的五德始終一說;

……

衆(zhòng)說紛紜,爭議不斷,吵吵嚷嚷了好幾天。最後張瑞決定綜合他們各方的看法,自己拍板選了一個“燚”①字作爲國號。

張瑞之所以選擇此字爲國號,蓋因“燚”,首先爲火神,它是遠古時期高級別的神。

張瑞借火神的名義,以火器之利起家,此字正好貼切彰示出剿匪軍的起義模式。同時,它在圓了四方百姓對於剿匪軍的各種想法之際,又寓意著朝廷向上天祈求火神的庇佑,剿匪軍的火器能繼續(xù)無往不利,無敵於天下。

於此同時,“燚”還泛指一種景象或者也可以說是一種富麗、華貴之意。大有華夏二字的意思,象徵著張瑞對未來的國度追求。

“燚”爲火,爲火德,以明太祖朱元璋反元時號稱火德類似。他們剿匪軍反抗清朝亦是“驅(qū)除韃虜,恢復(fù)中華”。

“明”承“宋”之火德,那他剿匪軍則是承“明”之火德。事實上,以張瑞目前的身份而言,剿匪軍談承“明”之火德並無不對。

同時,張瑞還認爲,若“清”爲水,那“清”的那三點水,剿匪軍就用四把火把它燒乾得了。

而“燚”與易經(jīng)中的“易”是同音字,很是相符,相稱。

《易經(jīng)》是漢民族思想、智慧的結(jié)晶,是中國傳統(tǒng)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學(xué)與人文實踐的理論根源,被譽爲“羣經(jīng)之首,大道之源”。《易經(jīng)》含蓋萬有,綱紀羣倫,是漢族傳統(tǒng)文化的傑出代表;它廣大精微,包羅萬象,亦是中華文明的源頭活水。

張瑞取其意爲,勿忘本源。

除了國號外,張瑞還特別“創(chuàng)立”了國旗,其設(shè)計與後世的國旗類似,不過卻是在五星的星裡面加了“燚”字以及四個“火”字。

主星裡面的“燚”字代表的人“燚”朝廷,圍在它後面的四個星星的“火”字代表在“燚”朝下的士農(nóng)工商。示意著在“燚”朝下的百姓,士農(nóng)工商日子都會過得紅紅火火。

圖案以星爲代表,一是指爲“燚”朝犧牲的人,即便他們犧牲了,燚朝也不會忘記他們的功勞。其二,則表示燚朝未來的目標將會是星辰大海(當然,這個張瑞還不敢說出來,怕太驚世駭俗。)。

國旗的底色爲紅色,它除了顯示著燚朝的火德,更重要的是爲紀念那些敢於爲“燚”朝流血犧牲的人。

這紅色,彰顯著燚朝所領(lǐng)的國家神聖不可侵犯,任何敢無視這個國家的人都是在玩火自焚,必付出慘痛的代價。

正所謂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張瑞所定的這個國號自然是不能讓所有人滿意,但是它表現(xiàn)出來的氣勢卻是讓衆(zhòng)多的百姓們歡呼雀躍了起來,一份從來沒有過的榮譽感在他們的心中默默的浮顯了出來。

自他們認識以來,清朝給他們灌輸?shù)亩际牵耗銈冎皇窍伱瘢@一切都是你們的命,想要改變只能等來世再投胎。你們能活著已經(jīng)是朝廷的恩典,不可以再考慮其他。

他們從來沒有想過一個朝廷的國號會把百姓放在其上;他們也沒有試過可以在朝廷那裡獲得如此強烈的自豪感。他們甚至沒有考慮過自己也是這朝廷的一份子。

而這當中,以商人最爲感慨。

由古自今,他們商人都朝廷視爲賤業(yè),最爲看不起。商人之子弟,甚至不可參加科舉。卻沒想,這燚朝卻是在如此重要的國旗上留下他們的一席之地,實在讓他們感到受寵若驚。

這燚朝廷還有很多不足,但僅是在它統(tǒng)治下不到一年的百姓們都能深深的感受到,滿清跟它比起來,是拍馬都比不上。

清朝一直是把百姓當做奴隸,當牛羊一樣對待。但是燚朝卻是真的把百姓當做子民。

在清朝時可以無法無天的官員,在燚朝皇帝設(shè)立的監(jiān)察監(jiān)管下,都只能是小心翼翼的,不敢露出貪念被人發(fā)現(xiàn)。

這燚朝還不完美,卻足以讓許多的百姓打心裡愛戴它,願意爲它努力,甚至爲它奉獻出自己的性命。

第三百六十二章 天神的武器第一百三十二章 開戰(zhàn)之際第四百一十章 國號第二十六章 與土匪的二三事第三十五章 他有如此魅力了?第三百九十一章 想不通第三百六十三章 鳴金撤第一百九十七章 直接面對第三百四十一章 火炮轟炸第三十六章 憤怒第三十一章 絕密的事第四百一十五章 驅(qū)狼吞虎第三百八十八章 抱歉第四十八章 傻子第三百九十章 天子第三十四章 下了直連山第三百五十四章 看它牙口好不好第二百六十九章 餛飩第三百零一章 愛找事第四十九章 一切的發(fā)展第二百七十八章 聞戰(zhàn)而喜第三百六十四章 練手第三十一章 絕密的事第四百零一章 警惕第四百三十二章 大戰(zhàn)之際第三百零五章 比賽第二百四十六章 臉面第一百一十一章 把這吃了第五十一章 再次招人第二百九十三章 暗衛(wèi)第四百零八章 敗得慘烈第二百三十章 笑第十四章 發(fā)米第一百六十章 前行殺敵第三百七十一章 吃肉第二百零二章 處置第三百零七章 他贏了第一百五十二章 那是什麼第二百六十章 後悔也沒用第二百六十八章 也要砍頭第三百三十一章 什麼狀況第八十六章 交易第一百二十六章 付出代價第三十九章 給你兩成第三百一十七章 戲第二十一章 賣了我你就可以有吃的了第一百四十四章 九妹第一百二十七 逃不了第二百六十二章 責(zé)任第八十二章 有人求見第三十九章 給你兩成第一百九十四章 進攻江西第三百八十九章 多加幾頓的問題第二百三十一章 回京第三百九十六章 危險第二百四十五章 密使第一百七十三章 支援第三百二十六章 議戰(zhàn)第二百九十章 怕不怕第一百一十二章 好消息第一百七十九章 荊州第三百七十五章 活捉愛新覺羅.永琪第二百八十章 大周?(求推薦票)第一百一十六章 爲什麼會這樣第十七章 糧第五十六章 埋伏(三)第八十八章 前進?第九十六章 捧殺第一百七十章 武昌第二百四十三章 改變第三百八十四章 言而無信第二百零三章 朱家鎮(zhèn)第三百七十四章 別人也這麼想第二十八章 土匪來了第四百二十六章 你覺得我是庸才嗎?第六十九章 神話第二百七十五章 劃時代的東西第二百四十四章 唐努烏梁海第三百零六章 作品第三百九十三章 骨氣第二百八十二章 那是沒遇到我第二百六十六章 江寧府急報第三百二十四章 淮北第三百三十五章 不要太過自以爲是第一百三十三章 請神上身?第一百一十七章 不值得一說第一百六十三章 道士下山第三百三十三章 爲了相城百姓第一百六十六章 火槍交易第三十六章 憤怒第一零九章 會過來嗎?(求首訂,謝謝)第九十三章 乾隆的惦記第三百九十五章 小目標 (求票票)第三百零三章 聽說還是聽曲?第一百二十三章 有這樣的世界?第二百三十一章 回京第一百三十一章 最佳時機第十四章 發(fā)米第三百九十一章 想不通第三百八十四章 言而無信
第三百六十二章 天神的武器第一百三十二章 開戰(zhàn)之際第四百一十章 國號第二十六章 與土匪的二三事第三十五章 他有如此魅力了?第三百九十一章 想不通第三百六十三章 鳴金撤第一百九十七章 直接面對第三百四十一章 火炮轟炸第三十六章 憤怒第三十一章 絕密的事第四百一十五章 驅(qū)狼吞虎第三百八十八章 抱歉第四十八章 傻子第三百九十章 天子第三十四章 下了直連山第三百五十四章 看它牙口好不好第二百六十九章 餛飩第三百零一章 愛找事第四十九章 一切的發(fā)展第二百七十八章 聞戰(zhàn)而喜第三百六十四章 練手第三十一章 絕密的事第四百零一章 警惕第四百三十二章 大戰(zhàn)之際第三百零五章 比賽第二百四十六章 臉面第一百一十一章 把這吃了第五十一章 再次招人第二百九十三章 暗衛(wèi)第四百零八章 敗得慘烈第二百三十章 笑第十四章 發(fā)米第一百六十章 前行殺敵第三百七十一章 吃肉第二百零二章 處置第三百零七章 他贏了第一百五十二章 那是什麼第二百六十章 後悔也沒用第二百六十八章 也要砍頭第三百三十一章 什麼狀況第八十六章 交易第一百二十六章 付出代價第三十九章 給你兩成第三百一十七章 戲第二十一章 賣了我你就可以有吃的了第一百四十四章 九妹第一百二十七 逃不了第二百六十二章 責(zé)任第八十二章 有人求見第三十九章 給你兩成第一百九十四章 進攻江西第三百八十九章 多加幾頓的問題第二百三十一章 回京第三百九十六章 危險第二百四十五章 密使第一百七十三章 支援第三百二十六章 議戰(zhàn)第二百九十章 怕不怕第一百一十二章 好消息第一百七十九章 荊州第三百七十五章 活捉愛新覺羅.永琪第二百八十章 大周?(求推薦票)第一百一十六章 爲什麼會這樣第十七章 糧第五十六章 埋伏(三)第八十八章 前進?第九十六章 捧殺第一百七十章 武昌第二百四十三章 改變第三百八十四章 言而無信第二百零三章 朱家鎮(zhèn)第三百七十四章 別人也這麼想第二十八章 土匪來了第四百二十六章 你覺得我是庸才嗎?第六十九章 神話第二百七十五章 劃時代的東西第二百四十四章 唐努烏梁海第三百零六章 作品第三百九十三章 骨氣第二百八十二章 那是沒遇到我第二百六十六章 江寧府急報第三百二十四章 淮北第三百三十五章 不要太過自以爲是第一百三十三章 請神上身?第一百一十七章 不值得一說第一百六十三章 道士下山第三百三十三章 爲了相城百姓第一百六十六章 火槍交易第三十六章 憤怒第一零九章 會過來嗎?(求首訂,謝謝)第九十三章 乾隆的惦記第三百九十五章 小目標 (求票票)第三百零三章 聽說還是聽曲?第一百二十三章 有這樣的世界?第二百三十一章 回京第一百三十一章 最佳時機第十四章 發(fā)米第三百九十一章 想不通第三百八十四章 言而無信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港区| 西充县| 弋阳县| 海丰县| 胶州市| 富锦市| 涞源县| 离岛区| 平陆县| 沅江市| 慈利县| 柯坪县| 蛟河市| 射阳县| 岢岚县| 西平县| 正镶白旗| 唐山市| 平顶山市| 天全县| 许昌市| 高要市| 花莲市| 建湖县| 类乌齐县| 遵义县| 淳安县| 信阳市| 清远市| 惠来县| 滨州市| 宜兰市| 饶平县| 常州市| 洪洞县| 江口县| 石城县| 烟台市| 贵定县| 安徽省| 临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