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64章 直指暹羅大軍

未時,周曹率領近八萬明軍鐵騎兵臨東籲城下。

“報——”

“啓稟元帥,探子傳來消息,不久前,有三萬緬甸大軍從東籲城內撤出,緬甸國王及其王室可能已經逃離東籲城!”探子將將打探到的消息告訴周曹,並且猜測緬甸國王很可能混在那三萬緬甸大軍當中離開了東籲城。

緬甸國王雖然極力隱藏消息,但到底是三萬軍隊護送王室和不少官員極其家室的隊伍,明軍探子再瞎也能知道這樣的消息。

“什麼?緬甸國王可能已經不再東籲城中?”周曹皺了皺眉。

在曼德勒之戰(zhàn)中沒有直接將緬甸國王炸死,原本以爲攻打東籲城能夠將緬甸國王擒獲,看來是不可能了。

“緬甸國王往什麼地方去了?”周曹定了定心神問道。

“回元帥,往南方去了,具體目的地不明!”探子回答道。在緬甸國王還沒有到達仰光之前,明軍不可能知道緬甸國王逃到的具體位置。

“繼續(xù)探查,一有情況,立刻來報!”周曹下令道。

“遵令!”探子隨即策馬離去。

周曹盯著探子消失的背影,神色頗爲有些陰沉,緬甸國王竟然選擇了放棄都城,棄城而逃,這倒是有些出乎他的意料,在沒有抓到緬甸國王或者擊斃緬甸國王之前,哪怕攻佔了緬甸的都城,緬甸的戰(zhàn)事也依舊沒有結束。

不過,緬甸就這麼大,就算這一次緬甸國王逃了,那麼隨著繼續(xù)南下,也必然有一天能夠抓住或者擊斃緬甸國王,當務之急,是先攻佔眼下的東籲城。

“傳令,炸開城門洞,大軍殺入城中!”周曹下令道。

既然得知緬甸國王和三萬緬甸大軍已經離開東籲城,那麼可以猜測,東籲城內剩下的守軍必然都是一些老弱病殘,哪怕巷戰(zhàn)也不會給大軍造成什麼傷亡,既然如此,連城內都不需要轟炸了,直接用炸藥炸開一條道路供大軍殺入城中即可。

先是一隊明軍騎兵策馬來到城牆下百餘米處,用步槍壓制城牆上的緬甸軍老弱殘兵不能伸首出來朝城下射箭。

緊接著,一小隊明軍騎兵拿著炸藥快速堆放到被封堵的城門洞口外。

“轟!”一聲巨響後,火光沖天,碎石飛射。

炸藥強大的威力直接將被封堵的城門洞口炸通出一條道路出來。

“衝!”明軍騎兵展開衝鋒,從炸開的城門洞口直接殺入城內。

城內果然如周曹所料的一樣,都是一些老弱殘兵,明軍騎兵一衝進來,這些老弱殘兵自知不可能是明軍騎兵的對手,甚至都不抵抗,見到明軍騎兵便直接跪地投降。

由於沒有多少抵抗,明軍很快就完全攻佔了東籲城。

攻佔東籲城的同時,一則消息傳來,讓周曹暫時放棄了立刻南下追殺緬甸國王的打算。

“報——”

“啓稟元帥,派往東面的探子傳回消息,緬甸東南部重鎮(zhèn)東枝正在被暹羅國大軍圍攻!”

這則消息無疑令在場的明軍將領無比吃驚,這豈不是說明暹羅國趁火打劫。

“嗯?消息準確嗎?暹羅國大軍確實正在圍攻東枝?”周曹還沒有說話,副元帥之一的紅娘子便先開口問道。

“回副元帥,消息屬實,緬甸大軍超過二十萬,另攜一千餘頭戰(zhàn)象!”探子回答道。

“出動這麼多大軍,暹羅國豈不是傾國之力,這可有意思了。”馬月娥也有些玩味的說道。

周曹想了想,大明軍隊重兵雲集雲南,準備進攻緬甸之前,其實便有消息傳來,緬甸國王傾國之力攻打暹羅國,不過大明重兵雲集,緬甸國王不得不把大軍撤了回來。但暹羅國原先爲了對抗緬甸的入侵,想來也聚集了傾國之力,緬甸國王一撤退,暹羅國王便做好了趁火打劫的準備,這是要報復緬甸的主動入侵。

想到暹羅國大軍趁火打劫可能的原因,周曹也一臉玩味。

原先大明此戰(zhàn)就準備一舉覆滅東南四國,而四國當中,又以緬甸和暹羅國最爲強大。如今緬甸的主力大軍已經被擊潰,都城東籲也被攻佔,而暹羅國竟然也在這個時候將他們傾國之力的主力大軍送上門來。

“這是絕好的機會,能一舉殲滅暹羅國主力大軍,不能放過!”周曹立刻做出決定。

紅娘子和馬月娥兩位副帥均點頭贊同,確實不能放過這樣絕好的良機。

東枝距離東籲城並不算遠,經過商議,明軍很快做好了出兵東枝,圍殲那裡的暹羅國主力大軍的準備。

“轟隆隆——”戰(zhàn)馬奔馳。八月二十二日,周曹等人不等守備軍到來接收東籲的防禦,只留少數千餘大軍駐守東籲,便帶著剩下的大約七萬六千大軍馬不停蹄的殺往東枝,直撲在那裡的暹羅國主力大軍——

東枝城,經過三天時間的圍困和攻打,暹羅國大軍終於攻進了僅有不到萬人駐守的東枝城。

“殺——”暹羅國士兵呼喊著殺入東枝城中。

“殺——”城內殘餘的緬甸士兵也衝出來和殺進城內的暹羅國士兵展開激戰(zhàn)。

這一對出現的暹羅國士兵面對的是數量差不多的緬甸士兵的阻擋。

雙方一時激戰(zhàn)正酣,一名暹羅國士兵才砍殺一名緬甸軍士兵,立刻又被其他緬甸軍士兵殺死,雙方死傷的數量竟然相差無幾。

要說兩國也是幾百年的老冤家了,雙方士兵一對一的話倒是半斤八兩,不過終究暹羅國大軍人多勢衆(zhòng),很快就又有一隊暹羅國士兵前來支援,暹羅國士兵絕對的數量完全碾壓城內殘餘的緬甸軍士兵。

那隊緬甸軍士兵傷亡慘重之下,開始不敵,向後不斷敗退。

“哈哈哈哈,殺——”一名暹羅國將領大笑著帶領麾下的暹羅國士兵追殺敗退的緬甸殘兵。

隨著時間的推移,暹羅國士兵漸漸完全攻佔了東枝城——

第416章 張獻忠之死(四)第557章 滿人與波斯帝國第459章 泰安兵變(二)第766章 暹羅王的悲劇第296章 遍佈整片大地的火焰第806章 佔領澳洲(六)第537章 大明中央銀行(三)第400章 滅絕人性的張獻忠(一)第1054章 決戰(zhàn)巴格達(三)第414章 張獻忠之死(二)第410章 天降援軍第1064章 攻佔阿拉伯半島和印度第97章 九江攻防(上)第67章 錦衣衛(wèi)再立第964章 歐洲大陸的顫抖(二)第626章 倭寇的轉變第345章 荷蘭遠東艦隊的覆滅第137章 清軍撤退第692章 全線攻入伊斯法罕第834章 碾壓(二)第401章 滅絕人性的張獻忠(二)第240章 勤王援兵(一)第632章 奔襲長野第618章 登陸九州島第869章 馬六甲大海戰(zhàn)(七)第278章 雷霆開啓第831章 沙俄帝國的憤怒第194章 出征前夜(三)第739章 殺戮之夜(二)第414章 張獻忠之死(二)第1083章 歐洲第二次反明聯盟軍第210章 撤退之路上的血戰(zhàn)(三)第799章 全殲西班牙軍隊(四)第294章 舉旗造反(二)第988章 神聖羅馬皇帝的盤算第94章 戰(zhàn)雲密佈(上)第578章 攻陷平壤(上)第765章 合圍東枝第819章 決戰(zhàn)巴拉平原(三)第213章 徐州援兵第75章 誅滅徐家第308章 潞王之敗(三)第340章 收復臺灣(一)第753章 南渡河之戰(zhàn)(一)第457章 尚可喜的驚恐第547章 開始營建第863章 馬六甲大海戰(zhàn)(一)第587章 決戰(zhàn)九雲嶺(二)第499章 血洗蒙古草原(一)第482章 決戰(zhàn)燕碭山第106章 製造戰(zhàn)前輿論(上)第207章 濟寧城破(五)第845章 莫臥兒帝國的悲劇(二)第981章 奧斯曼帝國的慘敗(四)第374章 李自成敗亡(二)第679章 大清滅波斯之戰(zhàn)第173章 君臣談心第444章 關寧軍之殤(三)第234章 雨夜驚變(三)第326章 秋糧的大豐收(一)第1005章 進攻巴黎(二)第994章 查扣與驅逐(一)第742章 易服前夕(一)第252章 軍制革新(二)第10章 固安之戰(zhàn)第619章 決定倭寇命運的聖旨第1018章 奧斯曼帝國的滅亡(三)第1029章 血腥的非洲第425章 大街驚魂(一)第46章 隱忍(上)第658章 勸降(二)第614章 出兵倭國第622章 進攻四國島第864章 馬六甲大海戰(zhàn)(二)第641章 中興八年第100章 歷史變數第161章 中興元年第952章 鐵甲艦傾巢而出第1064章 攻佔阿拉伯半島和印度第144章 兩軍相遇第72章 契機(下)第556章 改造蒙古(四)第701章 鏖戰(zhàn)(二)第504章 血洗蒙古草原(六)第976章 奧斯曼帝國的趙括?第568章 鐵嶺衛(wèi)和咸興府第1039章 實力大增的滿清第111章 御駕親征第165章 劉宗敏戰(zhàn)死(上)第113章 龍旗飄揚第81章 考覈第276章 雷霆前夕第840章 日新月異的大明第739章 殺戮之夜(二)第835章 全軍覆沒第211章 撤退之路上的血戰(zhàn)(四)第411章 戰(zhàn)局扭轉第226章 城外輪戰(zhàn)(三)第875章 強勢撲滅第525章 首輔李巖
第416章 張獻忠之死(四)第557章 滿人與波斯帝國第459章 泰安兵變(二)第766章 暹羅王的悲劇第296章 遍佈整片大地的火焰第806章 佔領澳洲(六)第537章 大明中央銀行(三)第400章 滅絕人性的張獻忠(一)第1054章 決戰(zhàn)巴格達(三)第414章 張獻忠之死(二)第410章 天降援軍第1064章 攻佔阿拉伯半島和印度第97章 九江攻防(上)第67章 錦衣衛(wèi)再立第964章 歐洲大陸的顫抖(二)第626章 倭寇的轉變第345章 荷蘭遠東艦隊的覆滅第137章 清軍撤退第692章 全線攻入伊斯法罕第834章 碾壓(二)第401章 滅絕人性的張獻忠(二)第240章 勤王援兵(一)第632章 奔襲長野第618章 登陸九州島第869章 馬六甲大海戰(zhàn)(七)第278章 雷霆開啓第831章 沙俄帝國的憤怒第194章 出征前夜(三)第739章 殺戮之夜(二)第414章 張獻忠之死(二)第1083章 歐洲第二次反明聯盟軍第210章 撤退之路上的血戰(zhàn)(三)第799章 全殲西班牙軍隊(四)第294章 舉旗造反(二)第988章 神聖羅馬皇帝的盤算第94章 戰(zhàn)雲密佈(上)第578章 攻陷平壤(上)第765章 合圍東枝第819章 決戰(zhàn)巴拉平原(三)第213章 徐州援兵第75章 誅滅徐家第308章 潞王之敗(三)第340章 收復臺灣(一)第753章 南渡河之戰(zhàn)(一)第457章 尚可喜的驚恐第547章 開始營建第863章 馬六甲大海戰(zhàn)(一)第587章 決戰(zhàn)九雲嶺(二)第499章 血洗蒙古草原(一)第482章 決戰(zhàn)燕碭山第106章 製造戰(zhàn)前輿論(上)第207章 濟寧城破(五)第845章 莫臥兒帝國的悲劇(二)第981章 奧斯曼帝國的慘敗(四)第374章 李自成敗亡(二)第679章 大清滅波斯之戰(zhàn)第173章 君臣談心第444章 關寧軍之殤(三)第234章 雨夜驚變(三)第326章 秋糧的大豐收(一)第1005章 進攻巴黎(二)第994章 查扣與驅逐(一)第742章 易服前夕(一)第252章 軍制革新(二)第10章 固安之戰(zhàn)第619章 決定倭寇命運的聖旨第1018章 奧斯曼帝國的滅亡(三)第1029章 血腥的非洲第425章 大街驚魂(一)第46章 隱忍(上)第658章 勸降(二)第614章 出兵倭國第622章 進攻四國島第864章 馬六甲大海戰(zhàn)(二)第641章 中興八年第100章 歷史變數第161章 中興元年第952章 鐵甲艦傾巢而出第1064章 攻佔阿拉伯半島和印度第144章 兩軍相遇第72章 契機(下)第556章 改造蒙古(四)第701章 鏖戰(zhàn)(二)第504章 血洗蒙古草原(六)第976章 奧斯曼帝國的趙括?第568章 鐵嶺衛(wèi)和咸興府第1039章 實力大增的滿清第111章 御駕親征第165章 劉宗敏戰(zhàn)死(上)第113章 龍旗飄揚第81章 考覈第276章 雷霆前夕第840章 日新月異的大明第739章 殺戮之夜(二)第835章 全軍覆沒第211章 撤退之路上的血戰(zhàn)(四)第411章 戰(zhàn)局扭轉第226章 城外輪戰(zhàn)(三)第875章 強勢撲滅第525章 首輔李巖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都匀市| 威远县| 迁安市| 灵璧县| 瑞昌市| 灵武市| 商丘市| 疏勒县| 林口县| 东阳市| 东兰县| 顺平县| 汶上县| 镇沅| 县级市| 阳朔县| 汉沽区| 武清区| 格尔木市| 冕宁县| 陇南市| 石屏县| 丹棱县| 天全县| 平武县| 蒲江县| 长治县| 陵水| 泸西县| 无为县| 西和县| 铅山县| 交城县| 嵊州市| 洛川县| 开远市| 苍溪县| 突泉县| 会昌县| 报价| 峨眉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