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21章 轉變對待屬國的方式

朱慈踉的突然發飆,打了錢謙益一個措手不及。

“可是,可是皇上,若不那樣做,不僅朝鮮,各個屬國看到大明如此,必然都對大明離心離德,不會再忠於我大明,對我大明不利啊皇上!”錢謙益覺得自己是爲了但著想,事實上這是歷朝歷代下來的傳統,賞賜至少跟貢品價值對等的金銀物件等,除了是拉攏屬國,也是爲了顯示中原的地大物博,顯示中原的強盛,錢謙益並不覺得自己前來勸解有什麼錯。

他不明白皇上爲什麼這麼生氣。

“哼!”朱慈踉冷哼一聲道:“錢謙益,是你自欺欺人還是以爲朕看不明白?”

朱慈踉冷笑道:“那些個屬國,所謂忠於大明,根本就是狗屁!就拿朝鮮和安南來說,朕不信你不知道,朝鮮直到大明重新一統天下才將年號改爲中興,原先他們一直用的是崇禎記年,當年北京城被流寇攻陷,父皇煤山蒙難,大明危在旦夕,可是大明並沒有滅!朕身爲大明正統太子,遵循父皇旨意在江南重建大明,當時朝鮮口口聲聲不承認滿清,卻仍然不肯該年號,也沒有派使臣前來祝賀,你可以說他們畏懼滿人,可是他們連封暗信都懶得送來,是不打算承認和朕在江南建立的大明嗎?朕看是不想過份刺激滿人吧?”

“你也可以說他們當時處於滿人的鐵騎威脅之下,所以不敢跟大明有任何來往!但就此也可以看出,這些個屬國所謂的忠心在遇到威脅自身利益的時候,同樣是可以改變的,還有洪武年間的鐵嶺衛一事,想必不用朕多說,愛卿也不會沒有半點了解吧。”說起當年的鐵嶺衛,朱慈踉臉上有著一絲諷刺。

說起鐵嶺衛,錢謙益愣了一下,隨即露出苦笑,身爲大明首輔,對於當年大明歷史有記載的一件不算小的事,他怎麼會沒有點了解。

要說當年的鐵嶺衛,位於鴨綠江東面,大約三縣十二鎮之地,人口三十餘萬,原爲大明領土。

洪武二十五年,李成桂取代高麗,建立朝鮮李氏王朝,同時對大明採取兩手方針,在外交上對明朝卑辭有禮,在軍事上則以武力對抗。如李成桂繼位後上表明朝,請求由明朝定其國號。朱元璋諭曰“東夷之號惟朝鮮之稱最美,且其來遠矣,宜更其國號曰朝鮮。“李成桂便根據朱元璋的旨意,將國名改稱朝鮮。

表面上大明對朝鮮有賜名之恩,朝鮮尊大明爲宗主國,看上去極爲忠心,可是,暗地裡李成桂又不斷製造邊界事端,蠶食大明在鴨綠江東面的鐵嶺衛,至成祖發動靖難之役的時候,朝鮮便趁大明內亂之際,直接出兵佔領了全部鐵嶺衛,當成祖靖難成功的時候,朝鮮和大明隔鴨綠江而治已經成了既成事實,成祖忙於清剿大明境內殘餘反對勢力,加上不想過度刺激朝鮮,便默認了此事,這才導致大明徹底喪失了鴨綠江東面的所有領土。

頓了頓,朱慈踉繼續說道:“還有安南,同樣是大明的屬國,表面上對大明忠心耿耿,可是李自成攻打北京城的時候,他們便出兵佔領了廣西境內的大明兩個縣城,並且還不斷製造事端向蠶食大明更多的領土,直至朕在南京城登基重建大明他們才收斂了些,哼,不過他們雖然不敢繼續蠶食大明領土,但仍然沒有主動吐出那兩個縣!朕遲早讓他們都知道後悔!”

朱慈踉說道這,滿臉都是森寒的笑容,要不是大明剛剛一統,還有太多的事情需要處理,此次朝鮮使臣他都懶得召見,更懶得睜著眼睛說瞎話的敷衍!

朝鮮太子帶來價值十幾萬兩銀子的貢品,是想讓大明賞賜更多價值的金銀財物給他們。別看那些個貢品估價十幾萬兩銀子,但那是因爲大多數朝鮮的特產,大明沒有,所以是按照大明的物價來估算的,若是在朝鮮,根本不可能值十幾萬兩銀子,有七八萬兩就不錯了,如果按照以往的慣例,朝鮮相當於讓大明高價購買他們的貢品,這一來一回產生的利益不下十幾萬兩銀子。

“朕不是傻子,早就看出來了,那些個屬國所謂的忠心,不過是大明不斷用損害自身利益的方式維護起來的,一旦大明沒有能力付出讓他們覺得他們應該得到的利益,他們就會化身成爲白眼狼,隨時反咬大明一口,錢謙益,朕告訴你一個至理名言,國與國之間,只有利益!沒有所謂的忠誠,朕不信那玩意,更不屑用損害大明利益的方式來維護大明宗主國的地位,大明的尊嚴,自有大明軍隊維護!任何膽敢冒犯,或者曾經冒犯過大明者,朕都不會放過!”

聽完朱慈踉的一番冷嘲熱諷,錢謙益等人已經驚駭得說不出話來了,原來皇上不是不懂得歷代對待屬國的方式,而是壓根就不打算沿用,皇上似乎要開始轉變對待屬國的方式了,而且似乎可能是要以武力強壓爲主。

錢謙益震驚了,做爲一個儒學大儒,他向來遵從以德服人,仁義治理天下,在他眼裡,好戰必亡,皇上這方面的傾向太重了。

“皇上,大明乃禮儀之邦,當以仁義治理天下,萬不可”錢謙益苦口婆心的勸說,可是朱慈踉懶得聽他廢話下去。

“禮儀之邦?”朱慈踉冷笑:“大明是禮儀之邦沒錯,但大明也不是任人欺負的懦夫!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大明的仁義換來了什麼,換來了朝鮮說一套做一套,換來了安南趁大明內憂外患反咬大明一口,你是不是打算讓朕忍著,讓全大明的百姓也一起忍著?”

有一點錢謙益想得沒有錯,朱慈踉確實準備改變大明以往對待屬國的方式,大明不需要用損害自身利益的方式來維護所謂屬國的忠心,朱慈踉始終相信,國與國之間拳頭大才是硬道理,安南與朝鮮不如大明纔會成爲大明的屬國,但並不代表他們就真的忠心大明,事事爲大明著想,只要給他們看到反抗的機會,他們便一定會反咬大明,將原本放在表面的所謂忠心狠狠的踩進爛泥裡,與其如此,大明爲什麼還要年年損害自身的利益來餵養一羣養不熟的白眼狼。

既然都是在強盛的時候才能壓得住屬國,那麼大明爲什麼不能在強盛的時候,讓屬國用真正的貢品來供養大明,而不是大明用更大的利益去換他們的貢品,朱慈踉不允許,大明百姓也不允許。

錢謙益臉色青白交加,卻又無法反駁朱慈踉,可是讓他認同朱慈踉又與自己所堅持的仁義相違背。

“行了,朕看愛卿年事已高,朝鮮的事情你就不要再費心了,早點回去休息吧!”朱慈踉揮了揮手道,心裡已經有些不耐了,他之所以跟錢謙益說這麼多,透露這麼多,是有一定的原因的,若是錢謙益能夠想通,並且轉變他心裡的不符合大明今後發展的一些理念,那麼他就還是大明的首輔,若是他仍堅持自己心裡的念想,那麼朱慈踉不介意在不久後爲大明換一任首輔。

大明一統天下之後,按照朱慈踉的規劃,用不了多久,必然開始四方拓土,朱慈踉不希望到時候朝堂上有太多的阻礙,特別是這種阻礙還來自首輔帶頭,錢謙益若不合適,大明朝堂便需要另一任首輔帶頭。

第640章 第六百三十七 東亞統一(二)第736章 多爾袞的屈辱(二)第384章 羅汝才之敗(四)第391章 巾幗英烈第806章 佔領澳洲(六)第366章 龍鳳彎之戰(二)第71章 契機(上)第552章 蒙古各部投降第429章 陳鑫被擒第150章 啓程回京第863章 馬六甲大海戰(一)第677章 定王與啊蜜兒公主(三)第946章 鐵甲艦初顯威(三)第171章 紅娘子入河南第321章 海軍(一)第448章 北伐前夕(二)第335章 俘虜荷蘭船隊第577章 平壤城下第514章 漢奸殘餘之死第619章 決定倭寇命運的聖旨第918章 攻佔加拿大第448章 北伐前夕(二)第331章 炮擊荷蘭人(二)第22章 誅殺劉澤清(上)第38章 壯士周曹第1041章 重兵雲集第716章 藏富於民第811章 大海戰陰雲(三)第894章 屍橫遍野的莫臥兒帝國(三)第856章 土著之亂的前奏第109章 出征前的溫情(上)第581章 求助倭寇第442章 關寧軍之殤(一)第970章 清奧十年之戰(二)第782章 緬甸國王投降第225章 城外輪戰(二)第105章 觀兵第510章 勢如破竹第732章 極盡羞辱(一)第859章 無懼生死第120章 凋零的湖北第732章 極盡羞辱(一)第77章 事後第305章 福王之死第249章 皇子第808章 英西荷三國來使第588章 決戰九雲嶺(三)第311章 潞王戰敗第318章 播種第9章 騙走追兵第545章 中興七年第362章 多爾袞的命令第491章 鑲紅旗的末路第1025章 多爾袞的憂慮第284章 大明科技的蓬勃發展第387章 炮彈被毀第8章 生擒李巖第422章 滿人版的‘應龍軍’(二)第610章 叢林血戰(一)第986章 難以爲繼的奧斯曼帝國第389章 清軍偷襲黎州城第674章 啊蜜兒公主入京第904章 進攻北美十三州(一)第431章 追擊(二)第616章 全殲倭寇水軍第725章 敞開心扉(一)第228章 炮轟清軍大營(一)第136章 阿濟格吐血第683章 攻陷庫爾要塞(一)第213章 徐州援兵第205章 濟寧城破(三)第209章 撤退之路上的血戰(二)第747章 血流成河(二)第132章 最後一戰到來第754章 南渡河之戰(三)第808章 英西荷三國來使第594章 倭寇本性第149章 川貴總督第944章 鐵甲艦初顯威(一)第1070章 君士坦丁堡之戰第80章 招兵第1082章 第二次反明聯盟第580章 朝鮮人的恐懼第783章 進攻暹羅國第737章 衝突之始第1082章 第二次反明聯盟第1064章 攻佔阿拉伯半島和印度第682章 攻破第一道防線第988章 神聖羅馬皇帝的盤算第297章 民心第482章 決戰燕碭山第281章 血腥清洗(一)第284章 大明科技的蓬勃發展第63章 高宏圖的野望第372章 李自成的陌路(三)第281章 血腥清洗(一)第547章 開始營建第256章 鋤奸(一)第932章 決戰巴拿馬(七)第410章 天降援軍
第640章 第六百三十七 東亞統一(二)第736章 多爾袞的屈辱(二)第384章 羅汝才之敗(四)第391章 巾幗英烈第806章 佔領澳洲(六)第366章 龍鳳彎之戰(二)第71章 契機(上)第552章 蒙古各部投降第429章 陳鑫被擒第150章 啓程回京第863章 馬六甲大海戰(一)第677章 定王與啊蜜兒公主(三)第946章 鐵甲艦初顯威(三)第171章 紅娘子入河南第321章 海軍(一)第448章 北伐前夕(二)第335章 俘虜荷蘭船隊第577章 平壤城下第514章 漢奸殘餘之死第619章 決定倭寇命運的聖旨第918章 攻佔加拿大第448章 北伐前夕(二)第331章 炮擊荷蘭人(二)第22章 誅殺劉澤清(上)第38章 壯士周曹第1041章 重兵雲集第716章 藏富於民第811章 大海戰陰雲(三)第894章 屍橫遍野的莫臥兒帝國(三)第856章 土著之亂的前奏第109章 出征前的溫情(上)第581章 求助倭寇第442章 關寧軍之殤(一)第970章 清奧十年之戰(二)第782章 緬甸國王投降第225章 城外輪戰(二)第105章 觀兵第510章 勢如破竹第732章 極盡羞辱(一)第859章 無懼生死第120章 凋零的湖北第732章 極盡羞辱(一)第77章 事後第305章 福王之死第249章 皇子第808章 英西荷三國來使第588章 決戰九雲嶺(三)第311章 潞王戰敗第318章 播種第9章 騙走追兵第545章 中興七年第362章 多爾袞的命令第491章 鑲紅旗的末路第1025章 多爾袞的憂慮第284章 大明科技的蓬勃發展第387章 炮彈被毀第8章 生擒李巖第422章 滿人版的‘應龍軍’(二)第610章 叢林血戰(一)第986章 難以爲繼的奧斯曼帝國第389章 清軍偷襲黎州城第674章 啊蜜兒公主入京第904章 進攻北美十三州(一)第431章 追擊(二)第616章 全殲倭寇水軍第725章 敞開心扉(一)第228章 炮轟清軍大營(一)第136章 阿濟格吐血第683章 攻陷庫爾要塞(一)第213章 徐州援兵第205章 濟寧城破(三)第209章 撤退之路上的血戰(二)第747章 血流成河(二)第132章 最後一戰到來第754章 南渡河之戰(三)第808章 英西荷三國來使第594章 倭寇本性第149章 川貴總督第944章 鐵甲艦初顯威(一)第1070章 君士坦丁堡之戰第80章 招兵第1082章 第二次反明聯盟第580章 朝鮮人的恐懼第783章 進攻暹羅國第737章 衝突之始第1082章 第二次反明聯盟第1064章 攻佔阿拉伯半島和印度第682章 攻破第一道防線第988章 神聖羅馬皇帝的盤算第297章 民心第482章 決戰燕碭山第281章 血腥清洗(一)第284章 大明科技的蓬勃發展第63章 高宏圖的野望第372章 李自成的陌路(三)第281章 血腥清洗(一)第547章 開始營建第256章 鋤奸(一)第932章 決戰巴拿馬(七)第410章 天降援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岐山县| 横峰县| 新泰市| 房山区| 英山县| 海南省| 酉阳| 乌恰县| 佛教| 且末县| 富顺县| 陆河县| 沅陵县| 五常市| 甘德县| 高陵县| 大新县| 衢州市| 元江| 郴州市| 遵化市| 贡嘎县| 固镇县| 黔南| 峨眉山市| 壤塘县| 绥宁县| 固安县| 奉节县| 红桥区| 绥德县| 沈阳市| 兴国县| 紫金县| 嘉黎县| 龙南县| 秭归县| 社会| 车致| 玉环县| 宁波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