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08章 俘虜的問題

??決定了南京城爲今後大明正統京城的地位後,還有另一件事情要解決,那便是崇禎皇帝陵墓一事。

當年崇禎皇帝鐵骨錚錚,不願投降,自縊於煤山。李自成發(fā)現崇禎皇帝的屍體後,雖然安葬了崇禎皇帝,但也不過將崇禎皇帝草草安葬於天壽山腳下的田妃墓中。

本是一個妃子的墓卻葬入帝王,而且沒有任何陪葬,明顯不合皇帝的規(guī)格,再則,當今周太后是崇禎皇帝的原配皇后,將來死後是要跟崇禎皇帝合葬在一起的,一個妃子的墓,如何敢容納帝后合葬,這是對帝后的侮辱,所以按道理來說,如今大明收復北京城,重新安葬崇禎皇帝是理所應當的。

“父皇爲大明江山社稷而死,朕身爲其子,理當盡孝。”朱慈踉點了點頭,算是同意了重新安葬崇禎皇帝之事。

“對了,此事你們可有稟明太后?”朱慈踉忽然想到此事,便問了出來,畢竟重新安葬崇禎皇帝的事情,當今太后最有發(fā)言權。

“回皇上,老臣等已經稟明太后,太后的意思是打算親自前來北京城參與此事,此時或許鑾駕已經北行!”錢謙益回答道。

“太后的鑾駕已經北上?”聽到這樣的事情,朱慈踉不滿的憋了一眼錢謙益和劉宗周,兩個老東西,這麼重要的事情,剛纔怎麼不早說出來,是不是他不問,兩個老東西都不打算說什麼怎麼的,想死啊。

收到朱慈踉神情中不滿的信號,錢謙益和劉宗周頭皮有些發(fā)麻,老臉發(fā)紅,天可憐見,他們並不是不打算說出來,而是正要開口,皇上已經先一步問出來了。

既然決定了重新安葬崇禎皇帝,並且太后也會親自北上,一段時間內,朱慈踉還將繼續(xù)留在北京城,這個時間或許不少於兩個月。

錢謙益和劉宗周走後不久,李巖便來了,向朱慈踉稟報俘虜安置問題。

“皇上,滿人和科爾沁俘虜已經全部看押在北京城南,敢問皇上打算最終如何處理這些俘虜?是否按照歷來的慣例?”李巖恭敬的對著朱慈踉問道。

總數近五十萬人的外族俘虜,整個歷史都不多年,而且還是幾乎都是老弱婦孺居多,青壯都沒有幾個,要處理他們並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若是按照歷來的慣例,小孩則賣掉,將來養(yǎng)大的爲奴,年輕的女子則賞賜給有功的將士,青壯則送到各地做努力,至於那些年老體衰的老人,要麼直接殺了,買麼連同小孩一起拉到市場上賣掉,要麼也是送去做苦力,直到身體承受不住死掉。

朱慈踉也不是沒有考慮過怎麼處理俘虜的問題。

近二十萬滿人俘虜,他打算跟西遷的滿人換銀子,二十萬滿人老弱婦孺換一億兩銀子,平均每人五百兩,在沒有得到多爾袞的回覆之前,朱慈踉暫時不會分開滿人俘虜。

剩下的便是科爾沁蒙古的近三十萬老弱婦孺了,將其中年輕的女子直接賞給有功的將士他是不考慮的,大明本就內外戰(zhàn)亂數十年,青年男子戰(zhàn)死無數,喪夫者甚多,未嫁年輕女子更多,近三十萬科爾沁老弱婦孺中,至少有三分之一以上是十四歲到四十歲一下的女子,也就是超過十萬,幾十萬將士的精力還是留給漢人自身爲好,浪費在外族女子身上損害的是漢人女子自身的利益。

再則,賞賜了其中的年輕女子出去,剩下的孩童和老人就必須按照歷來的慣例賣掉處理。

奴隸制什麼的朱慈踉是很牴觸的,其中最牴觸的便是買賣人口,不管是外族人口還是漢人自身,他本就有著廢除當前販賣人口合法的律例,又怎麼還會在這樣的關頭開下買賣奴隸的例子。

雖說是外族俘虜,可是這樣的例子朱慈踉同樣不想開,因爲大明今後是一定會不斷向四方拓土。大明南方因爲沒有遭受戰(zhàn)亂,人口並未減少,這六年已經從他剛剛登基時的七千萬人口增長到了八千萬人口,加上如今統一北方的人口,大明的人口超過上億,將來還將迅猛增長,勞動人口多的是,大明不需要用奴隸來充作勞動人口。

再則,朱慈踉實在無法保證今日是蒙古俘虜被買賣,後日會不會是其他各族的俘虜被買賣,更有甚者,將來會不會有商人爲了利益,直接將無數黑皮膚抓回來當俘虜販賣,朱慈踉還記得後世的m國,那遍佈國土各處的黑皮膚,朱慈踉無論如何是不想那一幕出現在中華的大地上的。

所以,他只有從根源上打斷這一切,禁止販賣任何人口。

當然,雖然不會直接拉到市面上販賣,但科爾沁蒙古俘虜也是要處理的,今後大軍四方征戰(zhàn)抓回來的俘虜同樣要處理,也爲了後世中華大地上的青山綠水著想,朱慈踉想到了一個辦法。

後世黃河連年氾濫,危害兩岸的無數百姓,幾乎沒有治理的方法,其真正的泛濫爆發(fā)期,其實便是從這大明末年開始形成的。

陝西關內,古來便是爭霸天下最重要的根基之所。

除了因爲有黃河天塹,以及函谷關易守難攻之外,更重要的是,陝西還是一個天然的糧倉,可以養(yǎng)育無數百姓。只可惜這個糧倉從宋時便開始變味了。

宋朝最巔峰時,人口超過一億兩千萬人口,僅陝西就有一千餘萬人口,區(qū)區(qū)陝西平原,如何養(yǎng)得起如此多的人口,於是大量人口往北或往東的黃河邊緣遷移,靠著黃河兩岸的水土生存,大量的人口不斷砍伐黃河兩岸的樹木,於是,陝西北部的黃土高原上的樹木越砍越少,到了大明時期,更是嚴重,大明前期的時候,黃河便開始連年氾濫了,而到了大明末年,特別是崇禎年間連續(xù)十幾年的小冰河時期,陝西乾旱十年,更多的樹木被旱死,黃土高原變成了真正難見一樹的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再也無法可阻,以至於後世黃土高原每年都有十幾億立方的黃土流入黃河當中,河牀不斷增高,大海都因爲黃河而變成黃海。

此時此刻,離後世最嚴重的時候,還有三百多年,黃土高原的環(huán)境若從現在開始改造,黃河並非沒有救!近五十萬滿人和科爾沁蒙古人俘虜便是第一波改造黃土高原和黃河的苦力。

“將所有俘虜分批安置到黃河兩岸種樹!”朱慈踉說出這句話的時候,語氣很堅定。

“以種樹換生存下去的糧食,每種活一棵樹可換一斤糧食!今後按照具體情況進行削減!另外,派人教他們漢字,漢俗,漢禮,告訴他們二十年後,會有考覈,學好漢字,漢禮者可恢復自由身!”給人希望,纔會讓人有動力,今後的所有俘虜朱慈踉都打算先這麼處理,在怎麼,黃河兩岸的樹要先大量種起來,不能到後世簡直要到了絕境纔開始治理,留給後世子孫無盡的煩惱,朱慈踉要留,就留一個真正的盛世大明給後世。

“種樹?”李巖眼中微微大睜,他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皇上竟然這樣處理。

幾十萬俘虜,若換成銀子的話,至少也是幾百萬兩銀子,而且還不需要朝廷再管,可是將俘虜分批貶去黃河兩岸種樹的話,朝廷還得每年花費大量的糧食養(yǎng)著,歷年下去,所加在一起的花費不可想象啊。

“不錯,就是種樹,與其年年撥款上百萬兩銀子治理黃河,不如從朕之一代開始,從根源上解決黃河的問題,朕想過了,前期花費或許巨大,但留給後世子孫的卻是實實在在的好處?!敝齑弱詧远ǖ馈?

大明從三年前便推廣了產量極高的甘薯,玉米,馬鈴薯等種子,幾年下來,產生的大量的糧食,糧食價格不高,用一斤糧食換黃河兩岸的一棵樹,朱慈踉覺得值得。

李巖心裡震動,原來皇上是這樣想的,皇上無時無刻不在爲大明百姓著想,果然是明君聖主啊。

“皇上聖明!”李巖跪拜道。

朱慈踉點了點頭,憋了一眼跪拜在地上的李巖,心裡忽然有些不怎麼舒服,一直以來對於跪禮,朱慈踉都是有些反感的,考慮著今後是不是也要找一個時間廢除跪禮,這個想法在朱慈踉心裡紮了根。

既然決定好了如何處理滿人和蒙古人俘虜問題,朱慈踉便下旨執(zhí)行。

不僅是科爾沁蒙古人,近二十萬滿人老弱婦孺在多爾袞沒有送來一億兩贖金之前,他們同樣也只能在黃河兩岸種樹。

朱慈踉的這道聖旨並沒有在俘虜當中引起任何動亂,因爲這樣的結果對於他們而言,已經是很好的了,至少家人沒有被分散爲奴,而且他們也不是沒有希望了,至少聖旨上說了,讓他們學好漢字,漢禮,二十年後大明便有考覈,通過者便能獲得自由身,他們或許等不到了,可他們的孩子那時候正值壯年,有希望獲得自由。

幾十萬俘虜將分爲數百批次,有條不紊的前往黃河兩岸,當然,在這之前,那裡的漢奸殘餘勢力要先清剿乾淨。

第444章 關寧軍之殤(三)第241章 多鐸死!第557章 滿人與波斯帝國第571章 鴨綠江口海戰(zhàn)(一)第665章 哥薩克的悲劇(一)第229章 炮轟清軍大營(二)第750章 勢如破竹第226章 城外輪戰(zhàn)(三)第589章 決戰(zhàn)九雲嶺(四)第993章 盜取蒸汽機技術第378章 兵臨成都第176章 決戰(zhàn)開啓前的平靜(一)第210章 撤退之路上的血戰(zhàn)(三)第524章 錢謙益告老第119章 兵敗如山倒第516章 四方皆定第376章 四川局勢第90章 戲耍左良玉之計第406章 慘烈(一)第671章 殲滅沙俄大軍(三)第618章 登陸九州島第406章 慘烈(一)第658章 勸降(二)第500章 血洗蒙古草原(二)第369章 悲慘的李自成(三)第360章 中興四年第868章 馬六甲大海戰(zhàn)(六)第680章 庫爾要塞第854章 聯合艦隊劍指大明第247章 大勝!第454章 親征北伐(二)第144章 兩軍相遇第606章 炮擊河內第445章 吳三桂的去路(一)第298章 應龍軍出動第711章 滿人的憤怒與妥協(三)第226章 城外輪戰(zhàn)(三)第1032章 與歐洲合縱(二)第528章 巡察科技院第529章 全民教育(一)第319章 提倡經商(一)第797章 全殲西班牙軍隊(二)第817章 決戰(zhàn)巴拉平原(一)第4章 兵臨城下第184章 棄守泰安(下)第56章 吳三桂求援清兵第683章 攻陷庫爾要塞(一)第212章 撤退之路上的血戰(zhàn)(五)第957章 孟加拉灣大海戰(zhàn)(五)第977章 奧斯曼帝國的趙括(二)第66章 逼宮第859章 無懼生死第839章 沙皇的隱忍第255章 鐵血鋤奸隊第1083章 歐洲第二次反明聯盟軍第188章 騎兵對決(上)第237章 鏖戰(zhàn)徐州城(三)第354章 移民與漢化第520章 所謂朝貢第810章 大海戰(zhàn)陰雲(二)第636章 倭國滅亡第472章 登陸遼東第68章 暴風雨前夕(上)第566章 議和(二)第844章 莫臥兒帝國的悲劇第545章 中興七年第370章 李自成的陌路(一)第898章 中興二十三年(一)第589章 決戰(zhàn)九雲嶺(四)第614章 出兵倭國第593章 朝鮮國王投降(二)第553章 改造蒙古(一)第514章 漢奸殘餘之死第51章 火器製造局建立第364章 一石三鳥第668章 迎擊沙俄大軍第549章 蒙古人暴動(二)第1002章 對法戰(zhàn)爭第233章 雨夜驚變(二)第515章 收復長安城第963章 顫抖的歐洲大陸第192章 出征前夜(一)第534章 目標波斯帝國第906章 英軍敗逃第180章 絞殺滿清死士(中)第593章 朝鮮國王投降(二)第447章 北伐前夕(一)第302章 九江城外的大戰(zhàn)(三)第393章 黎州城外的大戰(zhàn)第196章 形勢!第1033章 悲慘的沙俄第420章 多爾袞的緊迫第855章 從容備戰(zhàn)第830章 攻陷巴格達第887章 說服莫臥兒皇帝第166章 劉宗敏戰(zhàn)死(中)第112章 形勢危急第866章 馬六甲大海戰(zhàn)(四)第609章 安南軍潰敗第282章 血腥清洗(二)
第444章 關寧軍之殤(三)第241章 多鐸死!第557章 滿人與波斯帝國第571章 鴨綠江口海戰(zhàn)(一)第665章 哥薩克的悲劇(一)第229章 炮轟清軍大營(二)第750章 勢如破竹第226章 城外輪戰(zhàn)(三)第589章 決戰(zhàn)九雲嶺(四)第993章 盜取蒸汽機技術第378章 兵臨成都第176章 決戰(zhàn)開啓前的平靜(一)第210章 撤退之路上的血戰(zhàn)(三)第524章 錢謙益告老第119章 兵敗如山倒第516章 四方皆定第376章 四川局勢第90章 戲耍左良玉之計第406章 慘烈(一)第671章 殲滅沙俄大軍(三)第618章 登陸九州島第406章 慘烈(一)第658章 勸降(二)第500章 血洗蒙古草原(二)第369章 悲慘的李自成(三)第360章 中興四年第868章 馬六甲大海戰(zhàn)(六)第680章 庫爾要塞第854章 聯合艦隊劍指大明第247章 大勝!第454章 親征北伐(二)第144章 兩軍相遇第606章 炮擊河內第445章 吳三桂的去路(一)第298章 應龍軍出動第711章 滿人的憤怒與妥協(三)第226章 城外輪戰(zhàn)(三)第1032章 與歐洲合縱(二)第528章 巡察科技院第529章 全民教育(一)第319章 提倡經商(一)第797章 全殲西班牙軍隊(二)第817章 決戰(zhàn)巴拉平原(一)第4章 兵臨城下第184章 棄守泰安(下)第56章 吳三桂求援清兵第683章 攻陷庫爾要塞(一)第212章 撤退之路上的血戰(zhàn)(五)第957章 孟加拉灣大海戰(zhàn)(五)第977章 奧斯曼帝國的趙括(二)第66章 逼宮第859章 無懼生死第839章 沙皇的隱忍第255章 鐵血鋤奸隊第1083章 歐洲第二次反明聯盟軍第188章 騎兵對決(上)第237章 鏖戰(zhàn)徐州城(三)第354章 移民與漢化第520章 所謂朝貢第810章 大海戰(zhàn)陰雲(二)第636章 倭國滅亡第472章 登陸遼東第68章 暴風雨前夕(上)第566章 議和(二)第844章 莫臥兒帝國的悲劇第545章 中興七年第370章 李自成的陌路(一)第898章 中興二十三年(一)第589章 決戰(zhàn)九雲嶺(四)第614章 出兵倭國第593章 朝鮮國王投降(二)第553章 改造蒙古(一)第514章 漢奸殘餘之死第51章 火器製造局建立第364章 一石三鳥第668章 迎擊沙俄大軍第549章 蒙古人暴動(二)第1002章 對法戰(zhàn)爭第233章 雨夜驚變(二)第515章 收復長安城第963章 顫抖的歐洲大陸第192章 出征前夜(一)第534章 目標波斯帝國第906章 英軍敗逃第180章 絞殺滿清死士(中)第593章 朝鮮國王投降(二)第447章 北伐前夕(一)第302章 九江城外的大戰(zhàn)(三)第393章 黎州城外的大戰(zhàn)第196章 形勢!第1033章 悲慘的沙俄第420章 多爾袞的緊迫第855章 從容備戰(zhàn)第830章 攻陷巴格達第887章 說服莫臥兒皇帝第166章 劉宗敏戰(zhàn)死(中)第112章 形勢危急第866章 馬六甲大海戰(zhàn)(四)第609章 安南軍潰敗第282章 血腥清洗(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祁连县| 湄潭县| 泾阳县| 湘阴县| 洱源县| 阳城县| 望江县| 双峰县| 琼海市| 广宁县| 姚安县| 纳雍县| 洞口县| 长沙市| 云龙县| 澄迈县| 罗平县| 八宿县| 四会市| 汾阳市| 武威市| 三穗县| 清远市| 石家庄市| 葵青区| 绥阳县| 永泰县| 大英县| 贵港市| 德州市| 乌什县| 蚌埠市| 景洪市| 锡林浩特市| 湟中县| 和田县| 葫芦岛市| 万源市| 新竹县| 乐安县| 炉霍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