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鳥清鳴,一隻白皙的手伸出握住蓮花冠。】
【你看著手中的這頂蓮花冠,只是元神之力侵入。】
【其中蘊含的靈氣似乎無窮無盡,四十九道先天禁制如天書般晦澀難明,縱是學(xué)究天人的夫子亦未能參透其中玄機。】
【可是隻是簡單運用,便有突破天地大限的能力。】
【此物確是重寶。】
【夫子的肉身被毀,只留下一道陽神,本命被破,蓮花觀被奪。】
【一切,似乎塵埃落定!】
【你收起劍,擡頭看向四座璀璨的飛昇臺。】
【夫子原本應(yīng)該絕望的他,此時卻望向飛昇臺上。】
【魔師等人也是緩緩擡頭,在飛昇臺邊上出現(xiàn)兩位身披黑袍的身影悄然而至。】
【這兩人黑袍緊裹,長髮披肩,卻難以辨其性別。】
【臉上戴著青銅的面具,透露者古老的味道。】
【面具下透露出一股莫名的呆板與冷漠,彷彿世間萬物皆與他們無關(guān)。】
【這二人無論從裝扮到身材,乃至舉手投足間流露出的氣質(zhì),都如出一轍,宛如一對雙胞胎。】
【二人手合力,自虛空深處抽出一冊厚重的青銅古籍。】
【此古籍宛若蘊藏浩瀚之力,甫一現(xiàn)世,便散發(fā)出幽幽微光。】
【古籍自行展卷,書頁間流淌著嫋嫋清氣。】
【文字時隱時現(xiàn),恍若仙境中的飄渺雲(yún)煙。】
【書頁悠然翻動,最終定格於兩頁之間。】
【左側(cè)紙頁上,文字模糊不清,難以辨識。】
【而右側(cè)紙頁上,卻隱約有一行流動的字跡,宛如游魚穿梭,閃爍著神秘光輝:】
【“遂明氏,鏡,修行圓滿,可馭龍飛昇!”】
【“聖墟之境,靈泉,歷練結(jié)束,可引飛昇!”】
【古籍上又自行凝聚出新的文字:】
【“今歲歷,太皇紀(jì)元二萬一千八百三十載,重啓靈潮六千年。”】
【“百羽族,巢烏,歷練結(jié)束,可引飛昇!”】
【“蓬玄洞天,山陰,歷練結(jié)束,可引飛昇。”】
【“青天大鶴天,道洲,歷練結(jié)束可引飛昇。”】
【“當(dāng)歸上界!”】
【這些文字彷彿蘊含了天地間的無盡奧秘,令人心生崇敬。】
【二人一同昂首望向蒼穹,似乎有一個至高存在,虔誠道:】
【“已見證!”】
【隨著他們的低吟,青銅古籍也緩緩閉合,最終消逝無蹤。】
【天地似有迴應(yīng),似乎有梵音輕輕響。】
【“百羽族,巢烏,歷練結(jié)束,可引飛昇!”】
【天音未落,一道虛幻的身影自虛空漣漪中緩緩凝聚。】
【一個模樣俊朗的中年人,只有淡淡的靈魂氣息。】
【蘇景等人驀然一驚——“謝鴻”,他不是早在前一日已經(jīng)死去,怎麼又重新復(fù)活了過去。】
【不過原本落魄的中年人,眉宇間多了幾分意氣。】
【謝鴻掃視衆(zhòng)人一眼後,對著虛空之中青銅面具兩人,恭敬行禮,深深拜伏。】
【“巢烏,見過玄水、玄火兩位道君。”】
【兩位頭戴青銅面具之人,還是默不作聲。】
【忽然,九天之上傳來琉璃破碎之聲,一道鎏金天梯破開雲(yún)層,裹挾著萬千道則垂落。】
【謝鴻的魂軀在聖光中漸漸透明,衣袂翻飛間隨著光柱冉冉上升。
【他回頭看了你一眼,對你行了一個儒家禮。】
【衆(zhòng)人感覺莫名,突然出現(xiàn)的青銅面具兩人,還有“死而復(fù)生”的謝鴻。】
【謝鴻雖是飛昇卻沒有佔據(jù)四座飛昇臺。】
【大先生卻想到了什麼,“外鄉(xiāng)人?”】
【這些本不屬於此界之人,此時迴歸上界嗎?】
【虛空之中又梵音響起。】
【“蓬玄洞天,山陰,歷練結(jié)束,可引飛昇。”】
【又一道人影在凝聚,衆(zhòng)人還在推測是誰之時!】
【大先生已經(jīng)認(rèn)出,“老三?”】
【一道儒衫人影只剩下靈魂,緩緩出現(xiàn),臉上有得償所願之色。】
【他同樣對著青銅面具兩人行禮,沒有絲毫馬虎。】
【“山陰,見過兩位妖聖。”】
【衆(zhòng)人捕捉道,三先生的稱呼有所不同,“妖聖!”】
【青銅兩人還是沒有反應(yīng),靜靜淵立在空中。】
【三先生轉(zhuǎn)過身,對著衆(zhòng)人,臉上都是笑意,看了一眼夫子,目光又落在你的身上。】
【“我賭對了,大恩難謝!”】
【“願你得償所願……終證大道!”】
【隨著又一道金霞貫破九霄,他的身影接引而上。】
【天門外似有玉磬清響,恍若仙班相迎。】
【大先生雖早有猜測,此刻真相揭曉,仍覺心神震盪。】
【他望著逐漸消散的接引神光,書院之內(nèi)著兩位外鄉(xiāng)人。】
【難怪老三行事總是與衆(zhòng)不同。】
【蘇景見此,只剩下陽神的他,只留下釋懷和苦笑。】
【梵音又再次響。】
【“青天大鶴天,道洲,歷練結(jié)束可引飛昇。”】
【衆(zhòng)人再次看去,猜測此人是誰之時。】
【只見三真衆(zhòng)人之中,本應(yīng)魂飛魄散的李青牛,殘破陽神突然綻放青玉光華。】
【他頭頂裂開一道細(xì)痕,如卵殼破碎,他面露痛苦,瞬間無數(shù)記憶涌上心頭。】
【李青牛再次睜開眼,眼神之中多了不一樣的意味,如同大夢初醒。】
【李青牛起身,走向飛昇臺下,看著戴著面具的兩人,執(zhí)道家稽首禮。】
【“道州,見過兩位童子。”】
【出奇的是,戴著面具的兩神秘人,此刻竟微微頷首迴應(yīng)。】
【班勝見此,想到說書人所說的,“除此之外,還有一部分是來歷不凡之人,並沒有罪,而是來此地歷練渡劫……或是爭奪這改命的仙緣。”】
【“只待機緣一到,這些人便能破界飛昇。”】
【謝鴻、三先生、李青牛應(yīng)該屬於此列。】
【而一直未能參破胎中之謎的李青牛,來歷可能還要大一點,說書人講過,正因他根腳太深,因果太重,反而遲遲勘不破這胎中之謎。】
【李青牛看向三真一門,最後目光落在玄微真人身上。】【他看向青銅面具的二人,擡頭道,“兩位童子,我願意在靈氣大潮之後的兵解再修三千年,留下道統(tǒng)。”】
【“換一人飛昇!”】
【青銅面具兩人,微微沉默之後,又重新抽出青銅古書翻開。】
【書頁翻動間,鎏金文字如龍蛇遊走,最終化作一道梵音。】
【“鯤虛界·玄微,可飛昇!”】
【“青天大鶴天,道洲,三千年後可引飛昇。”】
【李青牛再度行禮,他身影瞬間黯淡如風(fēng)中殘燭。】
【而一道七彩霞光卻穿透雲(yún)層,將怔在原地的玄微真人籠罩其中。】
【這位已經(jīng)修行兩個甲子的玄微真人,此刻竟露出孩童般的茫然神色。】
【李青牛卻看著她笑道,“弟子,終不負(fù)師傅所託。”】
【玄微被雲(yún)霞接引,看著下面一衆(zhòng)之人。】
【玄微踏著接引雲(yún)霞緩緩升起,下方三真教衆(zhòng)齊齊拜倒。】
【洞玄真人鬚髮皆顫,高聲道:“恭賀玄微真人,羽化登真!”】
【霞光中的玄微肅然整冠,向著宗門方向稽首:“玄微先一步得見祖師。”】
【待三道飛昇光柱相繼消散,青銅古籍再度浮現(xiàn),鎏金文字在書頁上形成。】
【“鯤虛界·黃吉,當(dāng)歷千年善果,劫滿飛昇!”】
【夫子陽神飛出,向兩位面具人鄭重行禮。】
【這一次,那兩位神秘存在,也是微微頷首迴應(yīng)。】
【夫子的身影也開始淡去時,他回首望向你,眸中似有萬千未盡之言,最終沒有說出,隨著魂光消散。】
【青銅古書再落下文字。】
【“此界之中,當(dāng)有四人飛昇。”】
【青銅面具兩人虔誠道,“已見證!”】
【四座飛昇臺轟然震動,噴薄出萬丈霞光,將整個蒼穹染成琉璃色。】
【仙音縹緲中,接引金橋自臺頂延伸至牆頭。】
【只留下在場衆(zhòng)人,戰(zhàn)場上一片死寂。】
【魔師等人重傷萎頓在地,只能眼睜睜望著那通天仙路——此刻唯你執(zhí)劍而立,衣袂翻飛間已是當(dāng)世唯一有資格踏天之人。】
【兩位青銅面具人靜立虛空,宛如天道化身般漠然。他們袖手旁觀的態(tài)度已然表明:飛昇臺的歸屬,終究要由紅塵中的刀劍來決定。】
【魔師等人都注視於你,不知你如何抉擇?】
【你執(zhí)劍而立,劍鋒映照九天霞光,擡頭看向天際,又轉(zhuǎn)向汴京方向,眼神逐漸溫柔。】
【長劍嗡鳴震顫,似在應(yīng)和著你心中所念。】
【倏然間,一道超脫因果的劍意自劍尖迸發(fā),正是二先生的“落紅塵斬前身”!】
【在場衆(zhòng)人無不駭然,此刻你已無敵於天下,這一劍究竟要斬向何方?】
【你望著夫子消散的虛空,輕聲道:“可惜,你終究未能見我本命。”】
【此言一出,魔師等人才驚覺,方纔那場驚天決戰(zhàn)中,你竟始終未用處本命。】
【擡首望向渺遠(yuǎn)天際,你元神綻放出前所未有的清光:】
【“謝觀此生所求,不過一副自由身。”】
【“讀遍人間萬卷書,行盡天地快意事。”】
【“過去種種,當(dāng)煙消雲(yún)散!”】
【話音未落,元神之力盡數(shù)灌注劍身。】
【這一劍不斬山河,不誅仇敵,竟朝著自己悍然斬下!】
【陸華眼神震驚之下,劍光已劃開時空長河。衆(zhòng)人看見無數(shù)幻影流轉(zhuǎn),幼時燈下苦讀的你,小院讀書的,月色修行的你,每一個身影都如鏡花水月般在劍光中破碎。】
【“這是……”,衆(zhòng)人越發(fā)不解。】
【你的元神之身突然熊熊燃燒起來,此劍斬斷了回去,乃是過去之身,斬過去之因果。】
【元神之身也隨之消散。】
【你手中劍意不減,一道劍意再度出現(xiàn),不同於剛剛的玄妙。】
【你的元神驟然燃起琉璃淨(jìng)火,那一劍斬斷的不僅是前塵,更是與這方天地的所有因果羈絆。】
【元神在熾焰中漸漸透明,卻映照出更爲(wèi)璀璨的道韻。】
【劍勢未衰,反而分化未有的劍意。】
【第一道劍光中走出青衫落拓的,一身儒雅的青年。】
【第二道劍意凝成一個的灰衣中年道人。】
【下一道劍虹裡浮現(xiàn)白髮蕭疏的老者,手上是魔氣森森。】
【驀然間梵唱震天,你身後浮現(xiàn)一尊通天徹地的如來金身。】
【那寶相竟與你容貌一般無二,或指天觸地唯我獨尊,或拈花含笑慈悲衆(zhòng)生,或結(jié)金剛印降服心魔。】
【三十二相流轉(zhuǎn)生滅,八十種好如露如電,最終都化作“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的衆(zhòng)生相。】
【分化劍意越來越多,一個個人影如同走馬燈般,在你眼前依次排列開來。】
【在魔師等人眼中,就如同你面前立起來了一道道門。】
【陸華瞠目結(jié)舌地望著這奇景——無數(shù)個“你“在列隊而立,有讀書青衫少年與學(xué)魔白髮老叟比肩,仗劍遊俠與燈下書生對望,彷彿把千世輪迴都壓縮在此刻。】
【劍影越來越多,城牆開始顫動,衆(zhòng)人身形搖晃,只覺天地都在爲(wèi)之動搖。】
【魔師等人初時還以爲(wèi)是錯覺,但隨即察覺,這天地之動搖,似乎並非虛幻。】
【汴京城外,攻城大軍也逐漸停歇,士兵們驚慌失措,大聲呼喊:“地龍翻身了!”】
【大先生疑惑,“地震嗎?”】
【你已經(jīng)緩緩睜開眼,心靈與璇丹相合而誕生的本命。】
【以幼年的不甘、悲痛、仇恨、絕望、想求自由,交織而成的本命。】
【“這一劍等了十四年!”】
【“萬里寫進(jìn)胸懷間,千古化境一念同!”】
【一道劍光,推開面前的所門一般,斬滅所有未來變化。】
【天地裂開一道口子,其中破碎而出霞光萬道灑落金輝。】
【你的聲音越發(fā)清晰,似乎天地可聞。】
【“我有一劍,還請?zhí)斓刈鞔?”】
【“謝觀這一生,不求來世。”】
【“只求天地,任我自在逍遙!”】
【本命——預(yù)取未來萬世身!】
~
大鼎轟然劇震,鼎身迸發(fā)出萬道金霞,那些銘刻千年的古老銘文竟如活物般遊動起來。
花鳥振翅欲飛,魚蟲昂首擺尾,山川起伏如浪,草木舒展新芽。
整座鼎彷彿要掙脫束縛,化作一方真實天地!
“當(dāng)——”
“當(dāng)——”
渾厚的鼎鳴如黃鐘大呂。
俞客,從未見過鯤虛鼎有如此反應(y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