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5章 漢像明畫

葛鳳蘭好奇的說:“西王母好象無生老母嗦,啷個又種桃哩?聽著象孫悟空偷吃的仙桃?!?

趙如琢呵呵一笑:“你別再提無生老母了,被人聽去惹麻煩,不過你說的也不錯,這西王母聽上去官大,其實權力並不大,可能只是個種桃的女人。”

馬丙篤也樂了:“那你們倆就去這樹上摘兩個桃子吃了,一定長生不老。”

趙如琢趕快岔開話題:“怪不得唐伯虎寫的桃花塢裡桃花庵,古人確有因桃近仙的傳統?!?

曲珍聽不懂這些,心下不住讚歎桃樹的精美,看了一陣又把電筒移開四處觀察,當黃色光柱移到桃樹背後的石壁上時,在青森森的石壁中多出一塊黑影,原來是石壁中鑿出的一個低矮石龕,石龕裡探出半個人頭,斜向下趴著對著曲珍,表似笑非笑。曲珍驚嚇的啊出聲來,趕快拉著馬丙篤指著石龕。

馬丙篤和衆人都把電筒照了上去,光亮大增後,纔看清這是一具傀儡的頭,面施白堊眉描丹青,五官俱在栩栩如生,尤其是一雙眼睛似用某種黑色晶石雕成,在電筒的照下反著幽光,雪白的臉上嘴角微微翹起,說不出的邪門,就連自幼狩獵山林的曲珍都被嚇了一跳,若放在普通女子可能立時就得癱軟。

伍泰西看著直皺眉:“求仙祭禮的地方,怎麼會有這種奇怪的造像,極是不妥??!”

估計石龕離地三米左右,馬丙篤就讓小道士和黑頭等搭起人梯,自己踩著攀了上去,這纔看清了龕中的一應事物。

石龕極小,長寬深均不到一米,這具傀儡原本是坐在龕中,輕易不能看到,不知什麼原因倒下才伸出頭來,傀儡下壓著一塊牌子,馬丙篤用力掏出,再看了看並無他物就下到地上。

這是一塊白玉雕成的靈位牌,上面寫著繁雜的大篆文字,伍泰西藉著火光輕聲念出:“白玉龜臺九靈太真金母元君,臣太中大夫平原朔奉?!?

不待衆人相問,伍泰西就解釋道:“這個白玉龜臺九靈太真金母元君就是西王母的民間祀號,而這個太中大夫平原朔,便是東方朔了,太中大夫是官職,平原是原籍,這裡確是漢初的遺蹟。”

趙如琢奇道:“老師,東方朔是武帝時的方士,這裡難道是他修建祭祀西王母的?可是這種規模的營造絕對不是他個人行爲,應該是奉武帝旨意的,怎麼又會有他自己的造像呢?這可是違制死罪??!”

馬丙篤猜測道:“東方朔是上書自薦於武帝的,一時風光無兩,卻又自詡爲大隱隱於朝,民間也以智聖稱之,行事乖張很難琢磨?!?

幾人猜測來去均無法令自己信服,白先生這時開了口:“伍先生,馬隊長,咱看這東方朔就是借雞下蛋!咱以前學戲當徒弟時,大角給把銅錢讓買吃食,咱跑完腿也從裡頭抽上兩三個,事雖然小,道理一樣的?!?

白先生這話雖糙,卻在在理,反而最能符合現場形。馬丙篤剛要訓斥白先生沒有根據亂開口,伍泰西卻哈哈一笑對白先生說:“你說得對!我們作學問時只顧著有字有據,考古中更是隻依著正統典籍,卻把人世故扔在一邊,往往造成許多無法解釋和考證的懸案,你的話極有道理,多謝賜教!”說完就要施禮,白先生唬得趕快阻攔。

伍泰西虛心謙學的姿態讓衆人深感佩服,衆人又把旋轉的地面和桃樹樂曲討論了一番,伍泰西也不知這兩樣是遵循何制,甚至從未聽說過,只能讓趙如琢多聽幾遍勉強記下曲式,考察返回後再行考證。

鑽過第二段山洞後豁然開朗,伍泰西和兩位姑娘雖然早有思想準備,但還是被這神奇的世外天地震懾驚呆了。站在洞口望著四周入雲的高峰,又瞻望了一陣吊橋對面那蔥鬱的臺地,耳邊只傳來深澗中流水的急響,面對此此景有萬種疑惑,卻問不出一個字。

在洞口盤桓了一會,依著前面定好的分工,小道士和黑頭、迷糊檢查吊橋,白先生持槍巡視警戒,三個藏族隊員修整從洞口下到吊橋平臺的這一段石階。馬丙篤扶著伍泰西,與趙如琢及兩個姑娘先下到橋柱的平臺,橋柱後一處兩人寬的山縫即是繪畫所在,山縫的石壁顯然經過打磨平整,繪著一整幅斑斕圖案,下面藍底白邊的浪花翻騰拍岸,水面上噴薄出一輪紅,即是趙如琢說的海水江崖圖了,葛鳳蘭看了就笑:“啥子海水江崖,這硬是戲臺上的官袍嗦!”

趙如琢嘿嘿一笑:“戲袍上的這種圖畫就叫海水江崖啊,難不成我說這裡畫著一戲袍?”

此處天光從濃厚的白雲裡透下,景物十分醒目,伍泰西不用電筒,貼在壁前仔細看著這幅圖,一會點頭一會搖頭,幾人也不打擾,在石縫外耐心等候,良久,伍泰西踱出石縫,趙如琢搬了塊石頭請伍泰西坐下,伍泰西坐定後摸出一支菸點上,吸了兩口才開言:“這處畫作是明早期風格,上面的青獅也的確是一品武官的儀制?!?

馬丙篤問道:“爲什麼青獅是一品武官呢?”

伍泰西答道:“朱明從元蒙手中恢復漢家河山,爲強正統,禮儀方面均仿效漢唐,官服上以文官飛禽、武官走獸加以區分,所以只要袍服上繡著走獸定是武將無疑,一品青獅,二品三品以下沿用虎豹熊彪等等?!?

馬丙篤又問:“師叔可知這幅圖應在哪位武將上?”

伍泰西沉吟道:“我剛纔觀察到,有一艘樓船隱藏在浪間,船頭立有一人,卻是著蟒服,如果這青獅暗合的一品武官和船頭著蟒服的是同一人,那就有答案了?!?

馬丙篤急問道:“會是誰呢?”

伍泰西答到:“鄭和?!?

馬丙篤思量著說:“師叔,爲何會是鄭和而不是別的武將?明代掌權太監衆多,爲何確定是鄭和呢?”

伍泰西解釋道:“答案就在這蟒服上,蟒服與皇帝所穿的袞龍服相似,看上去就是龍少了一爪,本不在官服制度之內,而是明朝特賞大宦官和宰輔的賜服,而宰輔不能任武將,普通武將又沒有蟒服,所以定是宦官無疑。”停了一下,伍泰西接著說:“宦官雖手握重權,但普遍品級不高,搏個四品就基本到頭了,歷代文官太監裡品級最高者莫過於李蓮英,被慈禧賞了個二品頂戴,魏忠賢雖然號稱九千歲,但那是胡來,更不是武將職份,所以能集武將職份和一品功名於一的,只有鄭和一人。另外,這畫上茫茫海水、船頭獨立的氣勢,也只有七下西洋的鄭和相配了。”

馬丙篤回憶道:“前晚妙空說過,本人曾得了一本《鄭和出使水程》,裡面提到鄭和也發現過這個地方的地圖,看來這幅畫即使不是鄭和所繪,也和他有莫大關聯?!?

由於山縫內狹小無法拍照,趙如琢在縫間鋪開架板準備臨摹這幅畫,葛鳳蘭和曲珍拿了皮尺幫忙測量,即將畫完時,小道士過來報告說吊橋已經全部檢查好,通行無虞。

馬丙篤將隊伍集合起來依次過橋,爲怕吊橋不穩每次只過一人,橋上木板雖沒有全部腐朽,腳下卻感覺酥軟,好在小道士等人仔細檢查過,承受百餘斤重量還是不成問題。

過橋後衆人站在了密林跟前,在洞口遠望時一片綠蔭十分清翠,現在卻覺得濃重森,青煙狀的薄霧無緒飄,時隱時現。馬丙篤發現林間似乎有一條石板道路,雖然被樹木和雜草掩蓋,但還能依希辨認,有路就好辦,迷糊和黑頭繼續開路,一行人保持警惕徐徐進入了叢林。

進去不足二十米,光線就暗了下來,樹高草深,藤條攀援,幾乎沒有立足之地,樹木也與外界大不相同,奇花異草數不勝數,即便馬丙篤自小在草藥堆中長大,也不看花了眼。

首烏、黃芪、靈芝、天麻、杜仲、丹蔘……任何一株的品相都在上上之選,若能作爲培育母本,則對中藥是極大的促進,父親馬印恆經常說起人力種藥後藥退化的現象,若以後能從此移植,雖路遠艱難但也有價值。

馬丙篤思考著藥材有些走神,猛一擡頭髮現林子更深,黑色愈重,幾乎看不清周遭十米距離,溫度卻是越來越高,林間沒有一絲風,溽難當,伍泰西已經大口喘息了,隊伍中除了小道士,也只有曲珍和葛鳳蘭沒有任何疲備模樣,前方不時傳來迷糊的平安哨聲,還有黑頭伐樹開路的劈砍聲,不過這聲音也是越來越小,看來這二人力氣也消乏了。

馬丙篤乾脆喊了一聲停,考察並非行軍,不求一味趕路,只要平安抵達即可,衆人湊在一起休息,找幾根斷木坐下吸菸喝水。

黑頭擦擦汗說道:“這林子難走,不象大山裡還有個溝溝坎坎,讓人得不行?!?

曲珍這時也說:“馬大哥,這裡樹和我們波密大山象的有了,一樣,可是,沒有動物,也沒有鳥。”

迷糊也反應過來:“就是啊,餓在前頭啥也麼看見,這地方麼有一個活物?!?

&nnsp;

?...??

第19章 消極積極第36章 虛實之間第3章 故人來訪第91章 臨時集訓第21章 血腥屠村第50章 分頭準備第81章 大罵天皇第75章 開始裝車第48章 天葬無聲第15章 節後返京第30章 兼任巡視第31章 貢嘎一望第21章 陰陽兩隔第89章 瑪吉阿米第3章 林中現影第12章 初擬考察第82章 抵達拉薩第1章 正式進洞第1章 正式進洞第65章 盜洞試掘第88章 酒中笑話第48章 也論封建第74章 鄉音電信第78章 撤退之殤第46章 鎮國公爺第36章 虛實之間第14章 筆記被毀第9章 華北變局第39章 敦煌路上第61章 合葬舊事第82章 抵達拉薩第82章 抵達拉薩第67章 間諜經歷第17章 坑底彈殼第89章 交換要求第21章 陰陽兩隔第26章 立功授獎第3章 洞底秘像第99章 蓮籽作藥第53章 光緒龍船第59章 試圖招攬第43章 仿膳茶社第74章 玉京仙境第62章 連夜裝箱第13章 小組出發第74章 玉京仙境第26章 強持人質第49章 墓地也搶第37章 玉泉院中第72章 千秋功罪第45章 天橋聽書第78章 撤退之殤第23章 呆頭獻藥第9章 華北變局第8章 獵槍小隊第69章 袁林盜洞第11章 漢奸英雄第25章 臨陣磨炮第14章 筆記被毀第25章 地宮文物第80章 鞭炮戰法第18章 幻跡迷城第35章 塔公辯經第60章 兄弟重逢第46章 五人結義第69章 把你稀罕第102章 進軍魔國--第二卷完第12章 初擬考察第85章 奪舍還魂第84章 堵車偶遇第67章 疑似袁林第17章 履新二營第30章 兼任巡視第66章 地宮發現第65章 盤查審問第39章 敦煌路上第39章 老祖陳摶第38章 鎮嶽宮內第59章 試圖招攬第44章 如何救書第55章 湖心休整第26章 立功授獎第52章 趙家鬧劇第7章 軍史資料第25章 孤身救父第14章 筆記被毀第5章 人工藥園第13章 小組出發第23章 投鼠忌器第36章 虛實之間第56章 墨霧疑雲第69章 袁林盜洞第70章 又聞故人第40章 睡仙睡詩第73章 上古謎城第6章 荒冢手書第90章 日本手法第8章 獵槍小隊第12章 初擬考察
第19章 消極積極第36章 虛實之間第3章 故人來訪第91章 臨時集訓第21章 血腥屠村第50章 分頭準備第81章 大罵天皇第75章 開始裝車第48章 天葬無聲第15章 節後返京第30章 兼任巡視第31章 貢嘎一望第21章 陰陽兩隔第89章 瑪吉阿米第3章 林中現影第12章 初擬考察第82章 抵達拉薩第1章 正式進洞第1章 正式進洞第65章 盜洞試掘第88章 酒中笑話第48章 也論封建第74章 鄉音電信第78章 撤退之殤第46章 鎮國公爺第36章 虛實之間第14章 筆記被毀第9章 華北變局第39章 敦煌路上第61章 合葬舊事第82章 抵達拉薩第82章 抵達拉薩第67章 間諜經歷第17章 坑底彈殼第89章 交換要求第21章 陰陽兩隔第26章 立功授獎第3章 洞底秘像第99章 蓮籽作藥第53章 光緒龍船第59章 試圖招攬第43章 仿膳茶社第74章 玉京仙境第62章 連夜裝箱第13章 小組出發第74章 玉京仙境第26章 強持人質第49章 墓地也搶第37章 玉泉院中第72章 千秋功罪第45章 天橋聽書第78章 撤退之殤第23章 呆頭獻藥第9章 華北變局第8章 獵槍小隊第69章 袁林盜洞第11章 漢奸英雄第25章 臨陣磨炮第14章 筆記被毀第25章 地宮文物第80章 鞭炮戰法第18章 幻跡迷城第35章 塔公辯經第60章 兄弟重逢第46章 五人結義第69章 把你稀罕第102章 進軍魔國--第二卷完第12章 初擬考察第85章 奪舍還魂第84章 堵車偶遇第67章 疑似袁林第17章 履新二營第30章 兼任巡視第66章 地宮發現第65章 盤查審問第39章 敦煌路上第39章 老祖陳摶第38章 鎮嶽宮內第59章 試圖招攬第44章 如何救書第55章 湖心休整第26章 立功授獎第52章 趙家鬧劇第7章 軍史資料第25章 孤身救父第14章 筆記被毀第5章 人工藥園第13章 小組出發第23章 投鼠忌器第36章 虛實之間第56章 墨霧疑雲第69章 袁林盜洞第70章 又聞故人第40章 睡仙睡詩第73章 上古謎城第6章 荒冢手書第90章 日本手法第8章 獵槍小隊第12章 初擬考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兴县| 延庆县| 游戏| 黄梅县| 无为县| 滨海县| 钦州市| 湄潭县| 洪洞县| 澄迈县| 镇江市| 海丰县| 德州市| 西盟| 沙田区| 从江县| 高邮市| 师宗县| 沙田区| 静安区| 青冈县| 渭源县| 噶尔县| 江孜县| 蕉岭县| 封丘县| 仁布县| 宁明县| 龙山县| 三明市| 苏尼特左旗| 双鸭山市| 长治县| 波密县| 林甸县| 赫章县| 扎囊县| 永定县| 东乌| 民权县| 沁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