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991章旁帝國時代

這種老狐貍的忍耐式的戰略,可是非常的成功的,當年的司馬懿就是靠了這一招,熬死了所有的人,他就成爲了頂級的大佬,成爲了無人能制的人了,在諸葛亮等名將在的時候,司馬懿他可是被搞慘了,但這些人死了,他就飛天了。

近的則有日本的德川家康,如果德川家康他在豐田秀吉的時候造反,看看他會死得多慘,等到豐田秀吉這些老狐貍們都死光了,他才跳出來,就是無人能制的大佬了,就可就可以倚老賣老,壓制其他人了。

朱由校有什麼能力去對付葉向高這種人,讓他去對付朝中那些成了精的老狐貍們,估計是會很難,死得很慘,論起政治上的手腕和手段,他們根本就不是這些人的對手,會被他們玩死,但是如果讓皇帝對付年輕一些的,稚嫩一些的人那就不同了。

這些朝中的大佬們,他們已經成了勢,輕易不會被收買,也都不會輕易的屈服,想收拾他們可是不容易,要知道萬曆皇帝那麼強勢的一個人,只不過是想改立太子,都被這些人死死的扛住了,弄得自己手忙腳亂的,名聲掃地,現在他朱由校玩的可是更大,直接的從這裡這些人的嘴裡面挖肉吃,這該有多難。

可想而知,這已經是觸及他們的利益底線了,他們這些人就是發動政變,弄死了朱由校,另外立一個人爲皇帝都做得出來。

如果跟他們硬扛的話,這跟趕老虎入窮巷都沒有什麼分別,很容易就會讓自己受傷害,但是如果用一些巧妙的方法,這就不同了,他們可以把猛虎變成了老老虎、病虎,再把老老虎和病虎弄掉,換上小老虎來,他們就好對付了,他們就完全可以在小老虎長成之前把他收拾了,這樣就容易多了。

如果小老虎不聽從他們的話,直接就把他們弄死了,這也是可以的。

有了米柱的指點以後,朱由校他就有辦法多了,對付這些人他就有手段,遊刃有餘了。

他收拾不了葉向高,對付不了其他的那些大臣們,對付不了這些重臣們,但是如果要對付那些朝中的少壯派和中青派,卻不是什麼難事。

他們想要升官,離不開吏部尚書的點頭,也離不開皇帝的點頭,與皇帝改見不同的,他們是不會點頭的。

就算是朝中的內閣首輔們,他們大多是從翰林院出來的,但是這些翰林院的清流官員,想要冒頭,如果不獲得皇帝的認可,那也是不可能的,皇帝只要不提拔他,他身出身雖然好,雖然清貴,但是讓他做一輩子的學問,也都是有可能的。

翰林學士這麼多,真正能夠脫穎而出,進入內閣的又有幾個?皇帝只要一律的壓著,不讓他上,他想冒頭,不可能的,任何一位進入內閣的,如果得不到皇帝的點頭,他想進入內閣,刻掌握權力,這也都是不可能的。

朱由校他大權在握,對朝中官員的任命,擁有很大的話語權,並且他擁有一個對他言聽計從的吏部尚書,可以說不入他法眼的,與他政見不同的,一律被他拒之門外,這其實也沒有什麼,而且也能做得很好。

在這一方面朱由校他擁有很大的優勢,他最大的優勢在於他年輕,就以首輔葉向高來說,他已經60多了,朱由校年紀很他的孫子一樣,差了幾十年,如果雙方熬年齡,根本就不是他對手。

又比如說另外一個強勢的人物,韓爌他可是丁優回去了,很快就準備起復了,但是他起復也有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沒有位置,朝廷裡面重要的位置,講究的是一個蘿蔔,一個坑。

而且還是朝中內閣重臣,更不可能一刻有缺,誰會把位置讓給他?以韓爌的身份,如果讓他當一個小的官員,他也不樂意,不單止內閣沒有空位,就連六部尚書、院寺的大佬,還有各地的總督都沒有空缺,所以他起伏註定只能是落空了。

可以這麼說,任何一個官員只要是皇帝不想讓他升,他就升不了官。

這一招就像當年萬曆皇帝治理朝臣一樣,他拿這些當官的沒有辦法,但是卻可以不宣佈任命新的官員,凡是與他政見不同,與他對著幹的,他就是不下旨,皇帝不點頭,就不是聖旨,沒有聖旨,就不算是朝廷命官,那時候朝廷可是空缺了許多的官員。

朱由校他現在不至於讓官員不升官,不至於讓六部空缺,但是他卻可以對人員進行選擇,只有與皇帝政見一致的,纔可以獲得信任和上位,如果是那些與皇帝政見不同的,他們是不可能獲得信任的。

有鑑於此,朱由校他已經開始逐步的實行這一條,他相信等朝中的文武大臣都熬死,他信任的官員上位以後,他就可以完全的實行官高一體收稅的了。

這一件事關重大,關係大明千秋萬代以後的事情,所以他必須謀定而後動,徐徐而圖之。

用米柱的建議,那就是此事不能急,可以折騰個二三十年都行,最終必須在他退位之前把這件事給完了就可以了,大明皇朝既缺錢,又不缺那一點錢,只要他們開始搞了,就是良性發展的開始,所以他們朱由校他得到了米柱的指點以後,就變得有條理很多了,在處理這些問題方面,也顯得遊刃有餘,絲毫不慌亂。

朱由校他年紀很輕,加上喜歡習武,所以他的身體一直都很好,就連感冒發燒都少,如果他不犯渾的話,搞那些奇怪的癖好,比如說是吃丹藥或者是沉迷於女色,他的壽命估計不比萬曆皇帝差,在位時間不會比萬曆皇帝少,有了40多年的時間,讓他管理朝政,整頓朝綱,應該可以把事情給解決好。

每一個皇帝都是龍種,正所謂龍有逆鱗,觸之必死,就是這個原因。

朱由校他既然身爲皇帝,就必須全力以赴的爲他們朱氏子孫進行考量,爭取他們的利益,保證皇族的利益,他所思量和思考的問題,就是在想如何的才能讓他的皇朝千秋萬代。

朱由校他也喜歡讀史,讀史就會發現一點,那就是中原王朝過去幾千年,都有一個不可避免的東西,那是皇朝經過了幾百年以後就會走向滅亡。

強盛的大漢帝國,大唐帝國都不免如此,他們大明也經歷過了200多年的歷史,也走向走上了晚期,這也讓朱由校他深以爲憂。

朱由校他聽過通過明查暗訪,可是發現了一點,那就是大明應該有的各種問題全部都有,這令他非常的震驚,非常的感到不安。

如果有人會勸說大明的江山千秋萬代,鐵桶永固來安慰他,他就會在想以前滅亡了的唐朝、宋朝、元朝的那些皇帝他們是怎麼想的,他們當時的臣子是怎麼告訴他的,肯定是告訴他,我們的國家是不會滅亡的,但是最終他們還是走向了滅亡,這該如何是好。

所以穩住大明,穩住他們的江山,就成爲了他所要考量的重要問題。

米柱也曾寫過一篇文章給他,那就是《皇朝興亡論》,其得出的結論,不外事三點,這幾個總結起來的,就不外是土地兼併、人口危機、稅收問題等等,這些問題好像他都記在心裡,他也都明白,這是人之常情,這就相當於人人有七情六慾,人吃五穀雜糧離不開柴米油鹽茶等等東西,作爲一個皇朝,也都離不開這些東西,他就在十分的爲難。

他一直都在研究如何的延續大明王朝,這纔是他所要關心,所要想做的事情。

自從他的事情做到了這些地步以後,他現在也都發現自己越做越有幹勁了,雖然他沒有像太祖皇帝這麼努力,也沒有像他的皇爺爺萬曆皇帝這麼的懶惰,但是他所取得的成績,卻是非常的好,大明一天天的好,這也讓他心裡面感到欣慰,要知道大明能有今天,可是通過他們不懈的努力的,在他剛剛接任的時候,大明的財政和各方面都沒有這般的好,都非常的困難。

但是到了今天,大明開始走向欣欣向榮了,他們度過了他們的貸款危機以後,大明就走向了前所未有的繁榮,因爲大明王朝成功的接收接收了大明皇家銀行,米利堅商行以後,大明朝廷也非常的富裕的。

至少大明皇朝他國庫上的擁有的數字就可以說是正統年以來最好的階段。

要知道大明除了開國的兩代皇帝以後,後來要動員超過20萬軍隊出去打仗都變成了非常困難,這就是因爲受困於財政的問題,現在好了,他們財政問題得到了徹底的解決,大明又恢復了強大的動員能力和戰爭能力。

這種能力就是開國時候有的,許多人都大膽的認爲大明王朝應該是走向繁榮的時候了。

就連朱由校他也都在想,大明王朝在經歷過了這麼多風風雨雨以後,已經開始扭轉了大明不利的局面。

所以朱由校纔會有足夠的信心去想更多的事情,去考慮大明以後的東西,以前的皇帝,所考量的就是眼前的問題,他們連錢的問題都解決不了,更就不用說是要解決以後的問題。

也就是因爲他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他纔敢說想向仕大夫們收稅,想向這些人收稅,這沒有十分強大的實力不行。

第638章勢成第975章和親之議第955章形勢逆轉第199章以和爲貴第704章獨立政體第142章規劃第966章提議和談第793章無力第497章大宴羣臣第733章野心第83章反殺第72章欽差入城第196章成親第529章昏庸無能第215章呂宋王族第480章前朝秘聞第779章後悔第923章抵達錫蘭第158章營救第907章交涉第752章擴散第757章與衆不同第985章別無他法第489章南洋風雲上第505章調整第585章御前侍衛第400章巧合第843章登基大典無題第511章教化第391章畫虎不成反類犬第491章南洋風雲下第801章豬隊友第223章土司第136章第828章西洋聯盟第830章倒黴的荷蘭人第230章朝儀下第76章經略遼東第341章偷襲第231章新年第707章策反第415章奇兵突出第708章破城第322章權臣第488章關係第120章回京第777章針鋒相對第468章拖時間第458章生存不易第569章黑化第362章財政第38章東廠老大第622章橫掃海峽第801章豬隊友第219章番薯第968章臨危傳位第69章說客第411章反殺第354章爆發第912章分化第112章蓋世戰功第1014章天家難事第384章援軍第55章朝廷大勢第827章轟動天下第1019章印度皇帝第138章處治第570章國稅第835章惡劣後果。第23章紅丸進宮第576章丁憂第280章直取將首第666章文萊加盟第547章遊說第523章有權就用第39章接收東廠第1021章受命於皇第313章處理第117章遼東轟動第435章大殺招第196章成親第290章文青第441章攻下其城第956章危機突發第532章李代桃僵第211章攻下其城第844章大封羣臣第535章兵臨城下第144章老臣第481章先下手爲強第92章大戰前夕第389章開打第254章出征第1005章爭奪要地第288章平糧價第734章適時調整第321章交易合作第1030章蝗商餘孽第301章過關
第638章勢成第975章和親之議第955章形勢逆轉第199章以和爲貴第704章獨立政體第142章規劃第966章提議和談第793章無力第497章大宴羣臣第733章野心第83章反殺第72章欽差入城第196章成親第529章昏庸無能第215章呂宋王族第480章前朝秘聞第779章後悔第923章抵達錫蘭第158章營救第907章交涉第752章擴散第757章與衆不同第985章別無他法第489章南洋風雲上第505章調整第585章御前侍衛第400章巧合第843章登基大典無題第511章教化第391章畫虎不成反類犬第491章南洋風雲下第801章豬隊友第223章土司第136章第828章西洋聯盟第830章倒黴的荷蘭人第230章朝儀下第76章經略遼東第341章偷襲第231章新年第707章策反第415章奇兵突出第708章破城第322章權臣第488章關係第120章回京第777章針鋒相對第468章拖時間第458章生存不易第569章黑化第362章財政第38章東廠老大第622章橫掃海峽第801章豬隊友第219章番薯第968章臨危傳位第69章說客第411章反殺第354章爆發第912章分化第112章蓋世戰功第1014章天家難事第384章援軍第55章朝廷大勢第827章轟動天下第1019章印度皇帝第138章處治第570章國稅第835章惡劣後果。第23章紅丸進宮第576章丁憂第280章直取將首第666章文萊加盟第547章遊說第523章有權就用第39章接收東廠第1021章受命於皇第313章處理第117章遼東轟動第435章大殺招第196章成親第290章文青第441章攻下其城第956章危機突發第532章李代桃僵第211章攻下其城第844章大封羣臣第535章兵臨城下第144章老臣第481章先下手爲強第92章大戰前夕第389章開打第254章出征第1005章爭奪要地第288章平糧價第734章適時調整第321章交易合作第1030章蝗商餘孽第301章過關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洮南市| 德安县| 柘荣县| 高密市| 仁寿县| 闸北区| 云南省| 桐城市| 驻马店市| 通州区| 江源县| 常山县| 福安市| 麻江县| 中西区| 古浪县| 定兴县| 棋牌| 滦南县| 鄂托克前旗| 扶绥县| 萨迦县| 泸水县| 南江县| 自贡市| 桐梓县| 紫阳县| 唐河县| 林州市| 徐汇区| 徐水县| 郯城县| 霸州市| 余庆县| 鞍山市| 科技| 宿松县| 叙永县| 航空| 揭阳市| 天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