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八千萬兩銀子賠款
第248章
幾乎大部分鄭氏艦隊的戰(zhàn)艦,如釋重負,爭先恐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掛起白旗,生怕寧海軍海軍反悔,不接受他們的投降。
這其實並不能怪他們不夠勇敢,在海面上的戰(zhàn)爭,很少可以用勇氣來改變,寧海軍的戰(zhàn)艦速度比他們快,也就意味著逃跑可不是什麼好主意,,這仗根本就沒法打,甚至連逃都沒法逃,何必繼續(xù)死扛著讓人家當豬宰?
在接到程世傑的命令後,寧海軍水師停止了攻擊,部份戰(zhàn)艦把投降的戰(zhàn)艦押往椰城港,另一部份則放下小船開始營救落海的水手,看到他們並不打算趕盡殺絕,鄭大瑄、宋輔國等人暗暗鬆了一口氣,也斷了最後一絲念想,老老實實當俘虜吧,這樣對他,對他的部下都是件好事!
投降的戰(zhàn)艦多達其實並不算多,只有一百六十四艘。也就是說,在短暫的交戰(zhàn)中,有接近二百艘戰(zhàn)艦被寧海軍海軍擊沉了,這樣的效率,讓人不寒而慄。
跟著鄭芝龍?zhí)优艿膽?zhàn)艦充其量不會超過兩句四十艘,可以說鄭芝龍已經(jīng)失去了捲土重來的機會。
隨著寧海軍營救落水水手行動展開,這場舉國矚目的大海戰(zhàn)落下了帷幕。
在這場大海戰(zhàn)中,鄭芝龍押上了自己絕大部份的家當,六百零四艘火力最猛、防禦能力最強的戰(zhàn)艦一艘都沒留,全部出戰(zhàn),而寧海軍水師同樣是精銳盡出,六十八艘還能繼續(xù)戰(zhàn)鬥的戰(zhàn)艦全部上陣,殺得血肉橫飛。
這是一場實力看似懸殊,實際更加懸殊的海戰(zhàn),可以視作東亞地區(qū)古典海軍與近代海軍之間的對決,而戰(zhàn)役的結果也證明,古典海軍哪怕?lián)碛惺秲?yōu)勢也敵不過近代海軍,在慘烈的較量中,寧海軍有十五艘戰(zhàn)艦被重創(chuàng)之後不得不放棄,死傷水手多達一千六百餘人,著實讓程世傑痛心疾首。
但是跟鄭芝龍比起來,他這點損失不值一提,鄭芝龍六百零四艘戰(zhàn)艦有一百六十艘在絕望中向登來水師投降,有命跟他逃出跑的僅三十八艘而已,也就是說,足有三百二十多艘戰(zhàn)艦被寧海軍一仗報銷,一萬五千名水手葬身魚腹,還有兩萬多人成了俘虜,可以說,貌似強大的鄭氏集團現(xiàn)在已經(jīng)被打斷了脊樑骨了。
“什麼?鄭芝龍又戰(zhàn)敗了?”
巴達維亞荷蘭東印度總督府內,布魯爾眼珠子瞪得滾圓,一臉不敢置信的瞪著回來報信的探子,那模樣簡直就想吃人!
“是的!鄭芝龍在戰(zhàn)敗之後不知所蹤,鄭氏艦隊超過一百多艘主力戰(zhàn)艦,還有將近兩萬人水名被寧海軍俘虜,這一場仗,寧海軍贏了……”
“不!”
布魯爾發(fā)出一聲怒吼,一腳踹翻了紫檀木製造的茶幾,擺在茶幾上那套精美絕倫,放到歐洲哪怕是王室貴族都不見得有這個福氣享用的茶具滾落一地,摔了個粉碎。
布魯爾無暇心疼自己無意之中造成的慘重損失,渾身都迸發(fā)著駭人的怒火,連聲怒吼,一連摔了好幾件名貴餐具。
“該死的鄭芝龍,他怎麼就這麼快敗了呢?”
布魯爾壓根就沒有想過,他自己命令荷蘭聯(lián)合艦隊避而不戰(zhàn),全靠鄭氏艦隊跟寧海軍戰(zhàn)鬥,鄭氏集團雖然跟寧海軍打了幾個仗,不過全部失敗,雖然鄭氏擁有著豐厚本錢,卻失去了戰(zhàn)爭下令的信心。
布魯爾在鄭芝龍潰敗而逃後,很快就冷靜了下來,他下達了兩個命令,以普特曼斯與西德尼作爲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談判代表,準備重啓談判。
其次是下去動員整個東印度所有殖民地所有荷蘭人,武器東印度殖民土著部落,準備魚死網(wǎng)破。
巴達維亞的華人首先感覺到了明軍統(tǒng)治巴達維亞西港區(qū)與荷蘭人統(tǒng)治巴達維亞的區(qū)別。
在荷蘭殖民政府的統(tǒng)治下,巴達維亞港是一個繁忙的港口,每天都有很多船隻會停靠棉蘭港,大部分船隻都是經(jīng)過巴達維亞直接去獅城,或者是更遠的棉蘭,也有直接前往歐洲。
事實上,巴達維亞的貿易與華人們幾乎沒有關係,他們該窮的窮,該富的富,最多就是在港口扛包的力夫,賺錢的機會多一些,當然,他們那些擔任力夫扛包的華人也會被荷蘭人變著花樣剋扣工錢。
原本巴達維亞的西港區(qū),只有不到兩千名沒有居住權的華人力夫,然而在寧海軍佔領巴達維亞西港後,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椰城港從最初的三千餘名華人,現(xiàn)在增加到了五萬餘人。
除了居民增加之外,最大的變化則是港口的面貌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港口變得更乾淨整潔只是一方面。
最大的變化就是,整個港口建立了越來越多的木質房屋,雕樑畫棟,非常有大明特色,椰城港的擴建工作越來越大,居民的收入也越來越多,生活條件也越來越好,以前巴達維亞西港的大多數(shù)華人都是扛包爲生,少部分是依靠打漁爲生,根本沒有其他工作可供選擇,現(xiàn)在不一樣了,工作越來越多,機會也越來越多。
寧海軍雖然和荷蘭東印度公司一樣都要收稅,但是在稅種這方面有很大不同。以前東印度華人百姓出海打漁,漁船出入港口要收稅,捕到的魚帶回港口要收稅,把魚帶到市場上出售同樣要收稅,一圈下來,漁民捕到的那點魚,算到最後可能都還不夠稅錢。
寧海軍管理下的椰城港,漁民出海捕魚不需要交稅,把魚送到市場上出售要交的稅也不會超過總價的百分之五,縱然這樣出海捕魚的漁民也是越來越少,大部分人都到剛剛成立的港務局應聘,或者成爲一名建築工人,或者是成爲貨運工人,反正這方面的工作多得很。
成爲工人的好處很多,雖然和漁民相比,工人的工作時間沒有那麼自由,工作也比較辛苦,但是工作的危險性並不大,和出海捕魚相比天壤之別,而且寧海軍港務局支付的薪水還比較高,算下來維持一家老小生活還能略有結餘,這對於椰城港的居民來說簡直是夢寐以求。
寧海軍對於管理港口已經(jīng)非常有經(jīng)驗了,從金州港、旅順港、蓋州港、海州港、皮島港、濟州島港、以及呂宋港、鄭和港,以及現(xiàn)在的因爲椰城港,寧海軍管轄下的港口已經(jīng)數(shù)十個了。
幾乎是金州港的翻版,原本生活在港口的普通華人力夫,也就是扛包工,他們原本有港口的棚戶區(qū)居住,當然這種棚戶區(qū)的居住環(huán)境非常惡劣。寧海軍就採取置換的方式,將他們在棚戶區(qū)拆掉,在港口更遠的地方開闢了新的居住區(qū)。
這樣一來,扛包的力夫上下班就距離家裡更遠了,一來一回差不多十幾公里的樣子,對於扛包工來說,非常不方便。
寧海軍對他們解釋,距離棚戶距離港口太近,一旦打起仗,他們肯定會損失慘重,而在新建的居民區(qū),則擁有平整的街道,完善的下水道,垃圾存放處,不僅僅環(huán)境好,而且這些華人力夫都馬上擁有了自己的固定資產(chǎn)。
寧海軍的戰(zhàn)略經(jīng)營目的一直非常清晰而準確,哪怕是在呂宋,別看吳尚志、李國羣等華人富豪對寧海軍又是送禮又是送銀子,程世傑非常清楚,呂宋華人富商擁有的太多,他們只是盟友關係,而無法成爲最中堅的力量。
寧海軍的中堅力量,也就是基礎力量,來自是平民百姓,在重新獲得大明國籍以後的巴達維亞華人,最大變化的還是貧困平民階級,他們原本都是無產(chǎn)階級,而現(xiàn)在他們都成了有產(chǎn)階級,這個資產(chǎn),就是他們的房子。
椰城港百姓的宅基地分配原則跟遼東一樣,而且因爲華人更少,發(fā)放標準則更大,哪怕是一家只有一口人的普通單身漢,分配的宅基地也是兩畝地,一至五口,則爲三畝地,五至九口人,則爲五畝地。
除了房子以外的土,是用來種菜,還是用來種果樹,或者養(yǎng)殖牛羊,都是百姓自願的,建造的房屋,採取木質爲主。
這樣以來,位於巴達維亞的華人平民百姓自然願意跟著寧海軍一路走下去,因爲只有寧海軍才能保證他們過得像個人樣,而荷蘭人,肯定是不可能讓他們活成人樣的。
居民區(qū)也有相應的配套設施,學校和醫(yī)院,當然,現(xiàn)在學校和醫(yī)院都沒有建成,連路也沒有完全修好。
這些在港口區(qū)工作的華人百姓,每天下班之後,返回他們的新家,也主動要求加班工作,儘快修建好道路,排水渠,
椰城港,在十數(shù)艘海鯊級戰(zhàn)艦的護衛(wèi)下,直隸號巨鯊級“北直隸”戰(zhàn)艦開始緩緩進港,港口上,馬上就是鑼鼓喧天,鞭炮齊鳴。
程世傑抵達椰城港的時候,足足有數(shù)萬軍民前來迎接。不過數(shù)萬軍民百姓,也難以掩飾住椰城港是一副大亂之後重建的模樣。
此時程世傑沒有穿著官服,而是一身戎裝,身穿著被崇禎皇帝御賜的亮銀甲,其實這只是一副用銀漆漆成的紙甲,看得非常華麗,也非常亮眼,事實上防禦能力不強。別說火槍,就算是弓箭,也可能輕易射個窟窿。
程世傑一身戎裝主要目的也是爲了振奮大明的尚武精神,大明確實是需要尚武精神,受以文御武政策以及衛(wèi)所制度的影響,“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這個觀念已經(jīng)深入人心。
事實上,除非是在私下裡的會面,程世傑不穿軍裝,一般而言,出席莊重的場合,程世傑是必須穿軍裝的,他用這種方式來重振大明的尚武精神。
當然,還有遼東的政策,軍人和軍屬在稅收方面有著極大的優(yōu)惠力度,在以前,只要是有條件的人家,都想把閨女嫁給讀書人。現(xiàn)在在遼東,結婚第一選擇,肯定是寧海軍的軍人。
“拜見海國公,拜見大帥!”
此時的南洋,包括東印度,程世傑的名氣可以說是如雷貫耳,當然,所站的角度不同,針對程世傑的看法也不同。在荷蘭人看中,程世傑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魔鬼,但是在南洋華人眼中,程世傑簡直就是萬家升佛。
呂宋事件已經(jīng)加油添醋傳遍了南洋,當然還有巴達維亞事件,在這些傳言中,程石和李惟鸞的名氣也非常大,說什麼的都有,有的人說程石是程世傑的養(yǎng)子,程世傑麾下頭號大將,而李惟鸞更是不得了……
當然,現(xiàn)在的巴達維亞華人最想看看拯救他們的大救星是什麼樣的人,也有不少青年不願意成爲民團士兵,而是想直接投靠程世傑,成爲寧海軍軍人。
“拜見大帥,拜見海國公!”
巴達維亞的華人非常熱情,如果不是程世傑的親衛(wèi)都司士兵排成人牆,真怕他們衝到程世傑身邊。
程世傑率先來椰城民團一千六百餘士兵所在的位置,現(xiàn)在民團訓練時間太短,精氣神遠遠不如跳蕩營的士兵。
“歡迎大家加入寧海軍!”
程世傑望著民團士兵道:“你們都是難得的好兵,歡迎你們加入寧海軍這個大家庭裡,本帥來到這裡,這裡的百姓都來了,本帥知道他們關心的問題,我們來了,就不會走了,至少在寧海軍將士沒有死光之前,我們不會再走。”
程世傑的話,也說到了衆(zhòng)人的心裡。特別是巴達維亞的華人,他們最害怕的就是被寧海軍拋棄,一旦寧海軍撤退,以荷蘭人的性格,他們就算是想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從現(xiàn)在開始,你們都是光榮的寧海軍士兵,伱們真正的番號是寧海軍椰城守備團!”
程世傑現(xiàn)在其實也在考慮一個問題,那就是寧海軍採取大明的軍事制度有些混亂,特別是寧海軍的海軍部隊,像李志祥、沈世魁,他們的級別是總兵,可問題是總兵之下,如果讓統(tǒng)領十二艘戰(zhàn)艦的打擊分艦隊司令有的是參將軍銜,有的則是副總兵軍銜,這就造成了極大的混亂。
程世傑在與鄭芝龍決戰(zhàn)的時候,就一直思考這個問題。
寧海軍的軍制需要改變了。特別是像巨鯊級戰(zhàn)艦,每艘戰(zhàn)艦全員編制是三百八十五人,而海鯊級則三百人。編制不一樣,統(tǒng)領的士兵人數(shù)也不一樣。
而且戰(zhàn)艦需要靈活編制,那麼按照軍隊的傳統(tǒng),自然是誰的級別高那就聽誰的,可是寧海軍的海軍的百總、把總、千總本身編制就不一樣,也存在著嚴重的混亂。
程世傑決定針對寧海軍進行全面的軍事改革,當然,陸軍部隊暫時還不能像後世一樣,採取營、連、排、班級別,程世傑決定將原來各地的守備局改爲守備團。
椰城守備團,算是寧海軍第一個成立團級單位的地方守禦部隊。
“願爲大帥效死!”
“你們不是爲本帥效死,你們要爲……”
程世傑伸手指向港口上密密麻麻的華人百姓道:“在土著大軍或者荷蘭人大軍向我們華人舉起屠刀,當他們的炮彈遮住天空的時候,你們可以義無反顧的衝上去,爲了這片土地,爲了這片土地上那些用血汗供養(yǎng)著我們的人民,義無反顧地去死!”
“爲了這片土地,爲了這片土地上那些用血汗供養(yǎng)著我們的人民,義無反顧地去死!”
激昂的吼聲猶如一個驚雷,震撼著每個士兵的耳膜,也震撼著他們的心靈。
李四喜和林不凡對視一眼,雙方都露出狂喜之色。
在現(xiàn)在的華人,其實都是在大明混不下去,爲了避稅,爲了發(fā)財,遠渡重洋來到南洋,在他們心中,無論是朝廷,還是官府,從來沒有人在意他們。只有程世傑命令他的軍隊,要爲了他們去死。
簡短的演講之後,謝景林帶著林不凡、李四喜、李士驥、郭炳仁等向程世傑見禮:“大帥,請容我給您介紹,這位林不凡,在椰城執(zhí)委會擔任副主任!”
“幸會!”
程世傑與李四喜、李士驥、郭炳仁等華人代表親切的握手。
程世傑的原則向來在辦公室裡看報告,在抵達某地以後,肯定是想先轉轉,謝景林在主持修建椰城港的時候,考慮到寧海軍海軍不可能一直在這裡駐守大量的戰(zhàn)艦,爲了避免制海權消失,所以,椰城的港務區(qū)、生活區(qū)包括倉庫裡,距離海岸線都超過十公里的直線距離。
就在程世傑前往港務區(qū)臨時行轅休息的時候,布魯爾派出來的談判代表來到了椰城港,李惟鸞隨便在港口找一個間小型倉庫,將其放在這裡。
這是一間面積不超過五十平方的小型倉庫,而且是破舊的倉庫,雖然已經(jīng)被修繕一新,可屋裡卻有一股黴味。
謝景林與程世傑坐在一輛馬車上前往港務區(qū),程世傑則是準備針對寧海軍軍進行改革,龐大的馬車上,坐在李志祥、沈世魁等人。
“志祥,我們海軍需要改革!”
“不知大帥怎麼改革!”
“目前咱們有六支打擊分艦隊,這六支打擊分艦隊按照建造時間不同,統(tǒng)一整編而成,現(xiàn)在都是新艦問題不大,可是時間越長,老舊艦船暴露的問題也會越來越多!”
程世傑沉吟道:“本帥感覺需要將全部戰(zhàn)艦打亂整編!”
李志祥道:“可以,末將沒有意見!”
“平時巡邏十六艘戰(zhàn)艦的編隊有些大了,大海太大,我們無法顧及太多地方!”
程世傑想了想道:“以荷蘭人的實力,暫時他們不會跟我們作戰(zhàn),至少在半年內他們沒有實力,本帥以爲可以將戰(zhàn)艦打亂重分。首先兩千料級別的海狼級戰(zhàn)艦,時常巡邏足夠用了,對付海盜綽綽有餘。而且這個海狼級戰(zhàn)艦,性價比比較高,巨鯊級和海鯊級戰(zhàn)艦太耗費大炮,陸軍將領們早就有意見了!”
經(jīng)過與李志祥、沈世魁、李方、陳有時等將領的討論,未來寧海軍海軍的整編計劃如下,首先是每艘海狼級戰(zhàn)艦,艦隊爲中尉軍銜,海鯊級艦隊爲上尉軍銜,巨鯊級艦長爲少校軍銜,每支巡邏分艦隊司令員由巨鯊級戰(zhàn)艦艦長兼任,指揮四艘海狼級、三艘海鯊級,加上一艘巨鯊級戰(zhàn)艦。
八艘戰(zhàn)艦組成一支巡邏艦隊,由四支巡邏艦隊包括,十六艘海狼級,十二艘巨鯊級,外加四艘巨鯊級戰(zhàn)艦,組成一支有三十二艘戰(zhàn)艦組成的艦隊。
艦隊司令員爲上校級別,暫時設立第一艦隊,常駐呂宋,第二艦隊常駐巴達維亞西港也就是椰城港。
第三艦隊則常駐大員,第四艦隊常駐旅順。
一旦戰(zhàn)時需要,四大艦隊可以到爲支援。
除了四大艦隊,還成立寧海軍主力艦隊,目前爲止,各艦隊斬缺海狼級戰(zhàn)艦,以及部分巨鯊級戰(zhàn)艦,至於海鯊級則多餘部分,劃歸主力艦隊。
就在海軍整編方案劃出眉目的時候,謝景林找到程世傑稟告道:“大帥,荷蘭人又過來談判了!我們要不要跟他們談判!”
“談談吧!”
程世傑倒沒有把話堵死,他在椰城待不了幾天,稍作休息,他必須馬上返回京城,這是第四道聖旨了,程世傑也不可能永遠待在南洋。
得到程世傑的許可,謝景林返回椰城港港口,準備與普特曼斯展開談判。
“謝先生,你好啊!”
當謝景林剛剛抵達港口,普特曼斯和西德尼就急忙迎了上來。
“你們,使者先生!”
謝景林淡淡地笑道:“你們有什麼事?難道是向我們送戰(zhàn)書!”
“謝先生,這個玩笑一點都不好笑!”
普特曼斯躬身道:“首先,我和西德尼代表荷蘭東印度總督閣下,祝賀你們取得一個非常的勝利……”
“謝謝!”
謝景林看著普特曼斯和西德尼面前,連個茶杯都沒有,故作憤怒地道:“來人,上茶,我們大明是禮儀之邦,兩國交兵還不斬來使呢,你們這是在做什麼?”
很快,一名侍從端過來兩碗茶,當然勉強可以算是高沫。
普特曼斯喝了一小口,滿嘴苦澀。
“謝先生,我們想跟你們商量一下,巴達維亞西港區(qū)的歸屬問題,巴達維亞西港區(qū),屬於荷蘭東印度,你們能不能還給我們荷蘭……”
“可以啊!”
謝景林淡淡一笑道:“把巴達維亞西港區(qū)還給你們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之前寧海軍呂宋移民局的損失,寧海軍出兵的費用,以及寧海軍這段時間的支出總要有個說法?對吧?”
“這是非常合理的要求!”
在普特曼斯看來,謝景林或者說程世傑願意談判,這是一個非常好的開始。現(xiàn)在荷蘭東印度殖民當局已經(jīng)沒有什麼牌可以打了。
在歐洲荷蘭本土,與西班牙帝國的獨立之戰(zhàn)已經(jīng)進入到了關鍵時刻,荷蘭國王就算可以頒佈國王詔令,發(fā)動全國動員。
可問題荷蘭本國才五百餘萬人,而大明帝國卻有兩萬萬人,是荷蘭王國的四百多倍,哪怕大明不進行全國動員,只是程世傑這個公爵在他的治下領土內進行戰(zhàn)爭動員,那也可以發(fā)動十數(shù)萬軍隊。
人口是荷蘭王國的致命傷。
現(xiàn)在唯有用談判的方式才能解決眼前的危機。
wWW⊙ TTKΛN⊙ ℃O
謝景林淡淡的道:“我們現(xiàn)在所在的椰城港區(qū),總面積是東西長二十五公里,南北寬約四十五公里,就算一千六百八十七萬畝,按照我們大明的地價,每畝地需要八至十二兩銀子,我們給你們打八折,按每畝地八兩銀子計算,就是一億三千五百萬兩銀子!”
“一億三千五百萬兩銀子?哦上帝,你瘋了,還是我瘋了!”
“漢斯,你彆著急,我還沒有算完呢!”
謝景林道:“這只是椰城港土地的費用,我們寧海軍在椰城港建造了五百多幢宅子,還有修了兩條路,還有對航道進行了梳理,這都需要錢,不算多,三百萬兩銀子吧,還有你們扣押我們乘風號,造成乘風號二個月在港口,乘風號損失按一百萬兩銀子算,還有你們屠殺我們華人,共計四百二十一人,每個人十萬兩銀子不過份吧?”
“這……”
“還有炮彈,我們與你們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聯(lián)合艦隊作戰(zhàn),共開炮三百八十餘炮,每枚炮彈一千兩,抹掉零頭,姑且就算一億九千萬兩銀子吧!”
“這個結果,我們荷蘭東印度公司是不會接受的!”
“不同意沒有關係,我們大明是愛好和平的!我們可以採取第二個方案!”
“什麼方案?”
“我們就在椰城港收稅,什麼時候收夠一億九千萬兩銀子,什麼時候再把椰城港還給你們荷蘭人!”
“這不可能!”
“那就直接開戰(zhàn)!”
“上帝是仁慈的,謝,這不是解決問題的態(tài)度,我們各退一步!”
“好,你有什麼方案!”
“戰(zhàn)爭賠款,我們可以給你們支付黃金,一次性一噸黃金怎麼樣?”
“你們打發(fā)叫花子呢?”
一噸黃金聽上去不少,按照大明現(xiàn)在的錢莊匯率,差不比一比十二,也就是說,一噸黃金相當於三十二萬兩銀子。
三十二萬兩銀子雖然不少,顯然無法滿足程世傑的胃口。
謝景林望著普特曼斯道:“如果你沒有睡醒,我建議你去海里洗個澡,清醒清醒!”
“那也太多了,我們東印度公司雖然市值有六千多萬荷蘭盾,但是我們公司的現(xiàn)金流卻遠遠沒有這麼多。就算把荷蘭東印度公司賣了,也賠不起!”
謝景林想起程世傑說過要蘇門達臘,就說道:“現(xiàn)實點,如果你們不能滿足我們的要求,那就只有戰(zhàn)爭了,鄭芝龍已經(jīng)戰(zhàn)敗了,你們沒有任何勝算!”
“我們可以……“
普特曼斯的話沒有說出來,戰(zhàn)爭動員,對寧海軍發(fā)出戰(zhàn)爭威脅,那正中寧海軍的下懷。現(xiàn)在巴達維亞可以面對著數(shù)十艘三級戰(zhàn)列艦的威脅,一旦寧海軍海軍向巴達維亞東港區(qū)發(fā)起進攻,他們堅持不了多久。
“我們寧海把我們的財富全部燒掉,你們什麼也得不到!”
“可以,儘管請便,我們需要土地,更需要這裡的礦產(chǎn)資源,你們有本事全部燒光,嚇唬誰呢?”
“一億九千萬兩銀子也太多了!”
“那就退一步,只要一億五千萬兩銀子!”
“我們還是賠不起!”
“我的朋友,你們可以把蘇門達臘賣給我們!”
“這怎麼可能?這是我們荷蘭聯(lián)合王國的領土!”
“非常抱歉,這場談判看來沒有結果了,我建議我們還是中止談判吧,讓戰(zhàn)爭決定蘇門達臘的歸屬如何?”
“你們願意出多少錢購買蘇門達臘?”
“蘇門達臘到處都是不適合耕種的土地,經(jīng)過我們初步估計,勉強可以有一個億!”
謝景林的聲音充滿的蠱惑的味道:“把蘇門達臘島賣給我們,作價一億兩白銀,再賠我們八千萬兩銀子,此事就翻篇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