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48章 叩闕

形勢所迫,便是史可法也不得不再次妥協,因爲他擔負不起北伐失利這樣巨大的責任。

而人只要妥協過一次便會無限的妥協下去,想當初在陳越率軍回師南京“清君側”時,史可法選擇了妥協,他的腰桿便再也無法直起。

而陳越和路振飛等人也把史可法的脾氣秉性摸得清清楚楚,知道他爲名利所困一心相當大明中興之臣,身爲東林的一員,卻不像其他東林黨官員那樣只有家沒有國,而史可法卻是心中有大明的,而且他把自己的名節看的很重。

所以在當前這個形勢下,山東收復明軍大勝,正是北伐的關鍵時候,無論從那個方面說,史可法也絕對會想法穩定住朝局,哪怕自己受到絕大的委屈。

和北伐大業,和大明中興相比,高宏圖被罷免乃至更多的東林官員被罷免,史可法雖然無法接受,卻絕對會忍下來。

回到內閣之後,史可法召集幾位閣老開始就賣地籌餉之事各自寫出自己的條陳見解。等衆人各回自己的值房時,史可法把錢謙益叫進了自己的房間。

“元輔!”錢謙益拱手道。

史可法嘆了口氣,問道:“牧齋公,在暖閣的時候爲何一言不發?”

錢謙益苦笑道:“元輔,非是我要一言不發,實在是我不知道該說什麼好。監國公主已經拿定了主意,我若是違拗她的的話,恐怕要和高閣老一個下場。倒不是我貪戀權位,而是若連我也下了野,內閣便只有元輔您一個人了,孤掌難鳴啊。而且恐怕會使監國公主對咱們東林一脈的官員印象更差。”

史可法點點頭:“我沒有埋怨牧齋公的意思,只是現在怎麼辦?高閣老被罷官的事情很快便會傳遍朝堂,可以想象那些年輕的御史言官們該是如何的憤怒,若是他們羣起忤逆監國公主的話,恐怕一場風暴即將來臨。”

錢謙益道:“那元輔您的意思?”

史可法:“我身爲首輔,必須得值守內宮,處理各項事務,特別是賣地籌餉之事監國催的緊,必須儘快拿個章程。既要能夠籌集到足夠的銀子,又不引起北方百姓震盪,實在是脫身不得。

所以,就拜託牧齋公出宮以後,好好勸勸那些御史們,這個時候不要聚衆鬧事,要以大局爲重!牧齋公您威望很高,您說話他們會聽的。”

錢謙益點點頭:“元輔放心,此事包在我的身上,我這就出宮!”

另外一處值房,路振飛和王寅也在商議。

“見白兄你把咱們的計劃透露給了元輔,他必定會想法勸止外面的官員異動,豈不是讓咱們的計劃功敗垂成。”王寅抱怨道。

路振飛笑道:“橫山兄,難道你還想把外朝那麼多官員一網打盡不成?整個南京朝堂,三分之二是他們的人,若是真的把他們一網打盡,造成的動盪可太大了。咱們也拿不出那麼多人去填補空缺啊。”

王寅道:“我明白這個道理,可就是不甘心啊,明明是很好的機會,只要他們肯跳出來,便可以統統趕出朝堂,如此咱們齊王一系一家獨大,朝堂上再也沒有異己之聲,咱們以後想怎麼幹就能怎麼幹。”

路振飛道:“朝堂上從來就沒有誰能一家獨大,此長彼消纔是正經。況且現在是齊王北伐的關鍵時期,朝堂不易動盪過大。

經此一役,能把那些最能跳的東林黨御史們趕出朝堂,便是一個很大的勝利,等到齊王北伐勝利之後,攜著無上戰功歸來之時,便是咱們一統朝堂的時候。”

王寅點點頭,笑道:“元輔他爲了避嫌,今晚絕對不會出宮的,要出宮的只有錢牧齋,見白兄,您認爲錢牧齋能阻止那些御史嗎?”

路振飛道:“有咱們安插的釘子在,別說錢牧齋,便是元輔他親自出宮,想勸住那些頭腦發熱的御史也不是容易的事情吧!

好了,咱們還是想想該怎麼把王爺的賣地籌餉辦好纔是。”

......

高宏圖罷官的消息如同一陣疾風一般迅速傳遍了南京官場。

督察院,一羣御史們在叫囂著。

“諸位同僚,高閣老乃是道德君子向來清正廉明,這樣的君子竟然被罷免,而像王寅這種連舉人都不是的人、路振飛這種喪師辱國的罪臣卻能位居中樞,這樣的朝廷真是聞所未聞!諸位同僚,你們能忍嗎?”御史郭維經叫道。

御史喬可聘也站了出來:“忍不了。正人君子不能得其位,奸邪小人卻位居朝堂中樞。如此下去我大明亡國不遠了。我等身爲御史言官,秉承祖制有風聞奏事之權,這種事情我們不出聲還指望誰人?

監國公主年幼無知,必定受到了奸人的蠱惑,才做出罷斥老臣的舉動。我們應該集體前往承天門勸諫監國,讓她收回成命,近賢臣遠小人。”

“對,我們還要請監國公主收回賣地籌餉這等荒唐的旨意。天下土地本有主,賣地籌餉實乃掠奪民財,若是施行下去必然使得北方百姓哀鴻遍野民不聊生,如是恐怕百萬流民之時再現!”御史郭維經繼續道。

“走,咱們現在便去承天門,跪請監國收回成命!”便有其他御史跟著喊道。

“李中丞,您身爲左都御史,理應帶領我等一起行事。”喬可聘向聞訊趕來的督察院左都御史李沾道。

李沾面沉似水,怒聲斥責道:“胡鬧,現在是什麼時候,北方齊王正領著大軍和滿躂對陣,福建,西賊張能奇部攻陷了數府,遲遲不能剿滅。四川,張可望張定國賊軍合流,屢敗官軍。我大明內憂外患,豈是你們鬧事的時候!”

喬可聘冷笑道:“聽中丞您的意思,這大明內憂外患是我等惹出的嗎?既然西賊未平,齊王爲何要匆匆進行北伐?去年整個秋季的稅賦都被齊王拿去北伐,我等官員欠了兩三個月的薪水,我等說什麼了嗎?可有人卻還嫌不足,竟然要妄圖奪取民財,試圖把天下土地財富都納入自己懷中。若是我等再不發聲,豈不是任由奸邪爲所欲爲?那朝廷養我們這些言官何用?我們還有何臉面位居朝堂,有何臉面去見先賢?”

郭維經也道:“中丞大人您要是不敢也就罷了,我們自己去便是!”

“對,我們都去承天門!”一羣御史鼓譟著。

“諸位,諸位!”御史朱國昌站出來道,“只有咱們這些人可不行,承天門勸諫監國,自然要聲勢越大越好。咱們應該聯合六部翰林院其他同僚,一起前往承天門纔是!”

“對,朱兄說得對。這種事人越多越好,越能引起監國公主的重視。”

於是,便有好些御史自發的前往六部衙門前去串聯去了。左都御史李沾試圖阻止衆人,除了幾個心腹御史以外,卻根本沒人肯聽他的。幾個年輕的御史故意從他身邊擠過,一股大力傳來,李沾踉蹌著摔倒在地上。

錢謙益剛出皇宮沒多久,便聽到了這個消息,立刻大驚,招來身邊的長隨幕僚吩咐道:“你們速速前往六部衙門,告訴六部的尚書堂官們,就說我和元輔說的,嚴禁任何屬下官員出來鬧事!”

“是,大人。”他手下的幕僚們長隨們答應著去了。

錢謙益如同熱鍋上的螞蟻一般,轉個不停。

雖然暗地裡和陳越勾勾搭搭,在一些關鍵問題上暗中支持陳越,但錢謙益立身之本卻是東林黨,沒有東林黨,他這個內閣大學士存在也沒有什麼意義。

而現在這件事明擺著是針對東林一系的官員。從坤興公主怒斥高宏圖,到王寅路振飛異常的表現,這一切說明有一個巨大的陰謀籠罩而來。

東林黨的官員們雖然佔據了朝廷的絕大多數,可是卻有一個天然劣勢的存在,那便是齊王一系掌握著錦衣衛掌握著軍隊,監國公主更是他們的傀儡。

錢謙益可以想象,現在錦衣衛絕對已經準備好了,若是有官員們敢鬧事的話,下場幾乎已經確定,會被抓入錦衣衛大牢之中。

而這個時候便是天下的百姓們也不會同情他們,因爲在國難之時鬧事,便是被抓也是咎由自取。

可錢謙益偏偏知道,那些御史言官們都是一些自傲自以爲是的年輕官員,他們自以爲有著風聞奏事之權,很多時候根本看不清朝廷的局勢,很多時候總是自以爲是。

特別是前些時候六科給事中們封駁了監國公主的聖旨,便是齊王陳越也忍了下去,這讓這些御史們更是覺得自己了不得。

所以,只要有人出來振臂一呼,肯定便會有很多人跟著鬧事,這簡直是一定的。

而在齊王北伐的關鍵時刻,監國公主再軟弱再好脾氣,也絕不會容忍在這個時刻胡鬧。所以一場風暴在所難免,而陷入風暴中的便是東林黨人。

錢謙益不能看著這種嚴重的後果出現,他必須得儘自己的全力,制止這件事情發生。

隨著錢謙益的指示傳到六部,六部尚書們也都知道了事情的嚴重性,除了刑部尚書呂大器不滿好友高宏圖被罷官跳的比誰都高以外,其他五部的尚書都嚴格約束本部的官員,不許他們跟著那些言官們鬧事。

而這個時候,凡是有腦子的官員也都知道事態嚴重,真正不聽話的人也並不是太多。

“儼若!你怎麼回事?”聽聞呂大器竟然要帶著刑部的官員前往承天門,錢謙益頓時坐不住了,立刻前往刑部把呂大器堵住。

“牧齋公,老高無辜被罷免,這事不能就這麼算了。咱們必須前往承天門叩闕請監國公主收回成命!”呂大器瞪著眼道。

“儼若,你糊塗啊!”錢謙益怒道,“現在是什麼時候,你這不是火上澆油嗎?你好歹也是刑部尚書二品大員,難道看不出此事的嚴重性,豈可如此胡鬧?你想讓我東林一系再次被從朝堂上統統趕出嗎?”

“把我們都趕出朝堂?”呂大器冷笑道:“那這朝堂上還有官嗎?監國公主她若是不怕朝政癱瘓儘可以如此!”

錢謙益簡直被氣樂了,“儼若,你真以爲離開了咱們這朝堂就沒人了?我問問你,你刑部的事務是你這尚書堂官做得多,還是那些下層的六七品郎中主事甚至不入流的官吏在幹?

這天下的舉人秀才多了,十年寒窗只爲官,沒了咱們東林黨,有的是人願意當官,你還真以爲離不開咱們?

齊王在江西以胥吏爲官,以小吏爲江西巡撫,現在江西不也沒出什麼亂子?”

錢謙益的叱罵讓呂大器冷靜了下來,他不得不承認錢謙益說的對。在大明現在這個情形,還真不是離不開他們東林黨。

“牧齋公,您說怎麼辦?”呂大器訕然道。

“約束屬下官員,不許摻和此事。本閣會親自前往承天門,勸住那些御史們。”錢謙益斷然道。

承天門外廣場,已經聚集了五六十個官員,面向北方城門,跪在了廣場之上。御史喬可聘、郭維經等跪在最前。而不時的,還有官員趕來加入其中。

承天門城門緊閉,城樓上侍衛林立劍拔弩張。

一隊數百名錦衣衛匆匆趕來承天門前,呈雁形把這些官員圍住,錦衣衛提督劉能站立衆官員側面,手提皮鞭冷笑著看著這羣官員。

“反了!他們是要造反嗎?”暖閣中,聽聞近百名官員叩闕承天門,坤興公主氣得臉色漲紅、怒氣勃發。

她當上監國以來,一直聽陳越的話對官員們諸多忍讓,沒想到現在這些官員竟然蹬鼻子上臉了,竟然敢如此挑釁與她。

“錦衣衛呢?劉能呢,他是幹什麼吃的?竟然讓人欺負到本宮的頭上了!”坤興怒氣衝衝的嬌喊道。

“錦衣衛提督劉能已經帶人到了承天門外。”馬翔低眉順眼的回稟道。

“讓劉能把這些人給本宮趕走!”坤興公主怒道。

承天門緩緩打開,一個小太監匆匆出來,附身劉能耳邊說著什麼。劉能臉上露出了微笑,“諸位大人,監國公主有旨,令爾等立刻離開承天門。”

第953章 兵敗如山倒(第一更)第294章 序幕第485章 殲滅第三章 木牛流馬盡忽悠第五十五章 要做生意的公主第923章 天理循環 報應不爽第853章 局勢第1035章 取澳門第760章 痛苦的答應 (第三更)第379章 手腳第492章 石橋激戰第849章 處置第656章 五省經略第518章 援兵到第497章 危如累卵的南京城第319章 兒子優秀也悲哀第三十五章 當衆打臉第811章 膠州灣水師上岸第204章 裡應外合第474章 該來的總歸會來第402章 糧船第564章 永王的消息第505章 兵發南京第279章 輩分亂了第六十章 鎩羽而歸第868章 寧遠第912章 攻城第一百五十八章第728章 俘虜和地盤第235章 絕望第695章 陽謀第445章 閱兵(第二更)第851章 戰正酣第933章 就等著種子生根發芽第757章 齊國公,難道你想做曹操?(第四更)第五十四章 再遇坤興公主第766章 精銳之師(加更)第八十一章 清兵打下房山縣第599章 李國助的建議第一百一十章 野心家就不能心善第477章 梟雄末日第395章 恐慌第279章 輩分亂了第1020章 剿滅叛軍指日可待第333章 破家爲國劉孔昭第374章 步入正規第一百六十三章 計中計第四十五章 打贏後的收穫第985章 史可法入九江第665章 碾壓第一百二十三章 陳青天第560章 含淚別公主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展宏圖的時候到了第1036章 鄭森的野望第515章 勸說第716章 火光沖天第912章 攻城第五十章 洗腦和編組第334章 激戰第513章 士氣低落蕪湖城第826章 略施小計第242章 荒誕第349章 各方反應第一百零四章 救人第555章 陳越論自立第732章 捷報傳南京第932章 從龍之功的誘惑第538章 敗局已定第678章 攻下吉水縣城第350章 巨大的繳獲第306章 崇禎的心思第六十九章 棟樑之材第355章 號脈第384章 對鹽商動手第490章 犯我大明者第一百六十九章 薊遼總督的官職沒了第一百章 滿韃被嚇跑了第六十章 鎩羽而歸第373章 幕府各司第234章 自縊(第二更)第669章 炮轟九江城第654章 要求過多第302章 慘勝第200章 漢奴第六章 前塵往事涌心頭第1025章 東林黨的分裂第395章 恐慌第999章 步步緊逼第427章 暗潮第778章 朝廷誰主?(第二更)第五十七章 小氣的周奎和大氣的吳三桂第一百二十五章 震驚的崇禎帝第453章 郝搖旗渡江第663章 各有盤算第648章 安排第738章 內閣的決定第749章 清君側、安社稷(加更)第308章 崇禎駕臨揚州第1018章 君臣交心第600章 倭國武士與荷蘭人
第953章 兵敗如山倒(第一更)第294章 序幕第485章 殲滅第三章 木牛流馬盡忽悠第五十五章 要做生意的公主第923章 天理循環 報應不爽第853章 局勢第1035章 取澳門第760章 痛苦的答應 (第三更)第379章 手腳第492章 石橋激戰第849章 處置第656章 五省經略第518章 援兵到第497章 危如累卵的南京城第319章 兒子優秀也悲哀第三十五章 當衆打臉第811章 膠州灣水師上岸第204章 裡應外合第474章 該來的總歸會來第402章 糧船第564章 永王的消息第505章 兵發南京第279章 輩分亂了第六十章 鎩羽而歸第868章 寧遠第912章 攻城第一百五十八章第728章 俘虜和地盤第235章 絕望第695章 陽謀第445章 閱兵(第二更)第851章 戰正酣第933章 就等著種子生根發芽第757章 齊國公,難道你想做曹操?(第四更)第五十四章 再遇坤興公主第766章 精銳之師(加更)第八十一章 清兵打下房山縣第599章 李國助的建議第一百一十章 野心家就不能心善第477章 梟雄末日第395章 恐慌第279章 輩分亂了第1020章 剿滅叛軍指日可待第333章 破家爲國劉孔昭第374章 步入正規第一百六十三章 計中計第四十五章 打贏後的收穫第985章 史可法入九江第665章 碾壓第一百二十三章 陳青天第560章 含淚別公主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展宏圖的時候到了第1036章 鄭森的野望第515章 勸說第716章 火光沖天第912章 攻城第五十章 洗腦和編組第334章 激戰第513章 士氣低落蕪湖城第826章 略施小計第242章 荒誕第349章 各方反應第一百零四章 救人第555章 陳越論自立第732章 捷報傳南京第932章 從龍之功的誘惑第538章 敗局已定第678章 攻下吉水縣城第350章 巨大的繳獲第306章 崇禎的心思第六十九章 棟樑之材第355章 號脈第384章 對鹽商動手第490章 犯我大明者第一百六十九章 薊遼總督的官職沒了第一百章 滿韃被嚇跑了第六十章 鎩羽而歸第373章 幕府各司第234章 自縊(第二更)第669章 炮轟九江城第654章 要求過多第302章 慘勝第200章 漢奴第六章 前塵往事涌心頭第1025章 東林黨的分裂第395章 恐慌第999章 步步緊逼第427章 暗潮第778章 朝廷誰主?(第二更)第五十七章 小氣的周奎和大氣的吳三桂第一百二十五章 震驚的崇禎帝第453章 郝搖旗渡江第663章 各有盤算第648章 安排第738章 內閣的決定第749章 清君側、安社稷(加更)第308章 崇禎駕臨揚州第1018章 君臣交心第600章 倭國武士與荷蘭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呼伦贝尔市| 城市| 陕西省| 浦北县| 融水| 贺兰县| 肇州县| 东明县| 随州市| 宜川县| 武胜县| 蒙城县| 商都县| 金溪县| 克东县| 武安市| 陇西县| 和龙市| 辽宁省| 澜沧| 湘潭市| 佛山市| 平潭县| 济源市| 阳城县| 连南| 洪雅县| 民权县| 常州市| 蓬莱市| 汾阳市| 巴马| 台山市| 锦州市| 自贡市| 蕲春县| 福安市| 容城县| 紫阳县| 建德市| 鄄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