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0章 登陸琉球(一)

舟山羣島,?古稱“海中洲”,據(jù)史考古,早在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有人居住在舟山本島西北部的馬嶴鎮(zhèn)原始村落的99座土墩中,舟山羣島春秋時屬越國,稱“甬東”。戰(zhàn)國時楚滅越,便歸屬於楚國。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後實行郡縣制,甬東爲會稽郡鄮縣東境地。

宋朝以來,國勢又逐漸強盛。

時至明明洪武二年,太祖皇帝朱元璋命徵南將軍湯和處理東南防務。湯和部下的兩個指揮官在秀山島干預當?shù)鼐用竦拿袷录m紛,被人打死。湯和遷怒於舟山百姓,奏請朝廷說:“昌國居民外結倭寇,內(nèi)多盜賊。”是“不可教化之頑民”,是“邊防之大患”,執(zhí)意要撤廢縣治,驅(qū)遷島民。朱元璋聽信了湯和的奏報,下詔撤廢昌國縣,所有島民悉數(shù)驅(qū)遷到內(nèi)地。詔書下達後,昌國州紫微嶴人王國祚以爲大謬,奔赴南京向朱元璋說理,力陳舟山島民不可內(nèi)遷的理由。爲此,朱元璋作出調(diào)整,同意留下部分居民,即城區(qū)四里內(nèi)的547戶,8085人可以留下,其餘46島居民全部趕往內(nèi)地。這就是舟山歷史上著名的第一次海禁。

昌國縣廢后,史書開始稱昌國爲舟山。“舟山”一名來自民間,或以爲本島“山形如舟”而得名,或以爲“漁舟雲(yún)集於此”停泊而得名。

遷徙的命令雖然頒佈實施了,縣治也沒有了,但實際上不少居民陸續(xù)返島,逐漸打破了限制,沿海漁民也不可避免地到舟山靠泊,或爲避風,或爲淡水食品的補給。至明嘉靖年間舟山羣島又有居民6005戶

舟山羣島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氣候宜人,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境內(nèi)大小島嶼星羅棋佈,1390座島嶼,宛如撒落在碧波萬頃東海洋麪上的璀璨明珠,構成了“千島之城”的壯麗景色。海島特有的景緻賦予了這裡無窮的迷人魅力,藍天、碧海、綠島、金沙、白浪成爲舟山環(huán)境的主色調(diào)。

境內(nèi)山海景觀獨特,名勝古蹟衆(zhòng)多。有佛教文化景觀、山海文化景觀、歷史軍事文化景觀和海島漁俗景觀多出,?“海天佛國”普陀山、“睛沙列島”和“東海蓬萊”岱山島等。

舟山羣島地處長江三角洲,是長江水道和我國南北洋通道交匯的前沿,擁有獨特的深水岸線資源,以及豐富的海洋漁業(yè)資源。

廢除海禁政策之後,朝廷復又設昌國縣,同時東海艦隊第一支隊也進駐舟山,並在舟山北部新建一座大型深水軍港,至此舟山島便成爲東海艦隊第一支隊的主基地。

由於經(jīng)年海禁,諾大的島上只有居民不足萬人,朝廷將舟山島設爲東海艦隊的基地後,劃去三分之一的面積作爲基地建設之用,經(jīng)過兩年的建設,這個海軍最大的基地已經(jīng)初見規(guī)模,集修理、訓練、娛樂一體化的基地已經(jīng)成爲海軍東海艦隊嚮往的一個家。

三個月前,洪承疇和宋獻策帶著新的任命上了舟山島,同時還帶著軍機閣發(fā)佈的組建海軍陸戰(zhàn)隊的軍令。

海軍陸戰(zhàn)隊是一個全新陌生的兵種,雖然它的職能洪承疇和宋獻策都能倒背如流,可怎麼組建,兵員調(diào)配,還有如何訓練,這都是一個新的挑戰(zhàn),雖然不需要他們事必躬親,但他們都知道這個海軍陸戰(zhàn)隊是要上戰(zhàn)場的,可不是朝廷一時間心血來潮弄來玩玩的。

三個月,軍機閣只給了洪承疇和宋獻策三個月的時間,憑著敏銳的軍事觸覺,這支新組建的兵種可能就要走上戰(zhàn)場。

好在這個海軍陸戰(zhàn)隊不能等同於後世的那個,又是從老兵中抽調(diào),軍事素質(zhì)和作戰(zhàn)經(jīng)驗豐富,因此三個月形成戰(zhàn)鬥力還是有把握的,不然朱影龍也不可能讓軍機閣下達一個不可能完成命令給洪承疇他們,再說,這個海軍陸戰(zhàn)隊他也不知道如何去訓練,因此還是讓他們從戰(zhàn)爭中學習戰(zhàn)爭吧。

“老洪,三個月時間就快到了,你說皇上和軍機閣接下來會讓咱麼這支海軍陸戰(zhàn)隊幹些啥?”宋獻策揣測的問道,從海軍陸戰(zhàn)隊的職能劃分來看,這分明就是一支進攻型的部隊,朝廷在這個時候組建這麼一支部隊不可能沒事找事,尤其是現(xiàn)在內(nèi)閣對軍機閣軍費年年上漲十分不滿,軍機閣和內(nèi)閣雖然不同系統(tǒng),但也是互相制約的。

洪承疇放下望遠鏡,這是一場登陸演習,在整合訓練了兩個月後,他與宋獻策二人便制定了一連串的登陸演戲,不同島嶼,不同地形不同氣候條件都過了一遍,發(fā)現(xiàn)登陸作戰(zhàn)原來也是有大學問的,演習中暴露出很多問題,有的問題看似很小,條件允許下,也許就能過去,但戰(zhàn)爭不同兒戲,一點小漏洞就可能輸?shù)粽麄€戰(zhàn)役,而且看皇上的意思對東面的那個島國很不滿,但卻沒有要對其動武的痕跡,這始終是他的一塊心病,難道這一支陸戰(zhàn)隊就是學當年的倭寇一樣,沿著對方的海岸燒殺搶掠、以牙還牙的報復不成?

“能幹啥,該幹啥就幹啥唄。”洪承疇隨口回了一句。

“朝廷遲早都要攻伐海外的,老洪,你難道沒看出來咱皇上他老人家的野心?”宋獻策疑惑的問道。

洪承疇苦笑一聲,道:“海上比陸地兇險千倍,而且氣候複雜,不但要與人鬥,還要與天鬥,與地鬥,皇上雄心勃勃,誓要將這兇險莫測的萬里海疆變成他老人家家裡的溫馴的小湖泊,就是苦了咱們這些做臣子的咯!”

“那有怎麼樣,那些紅毛的番子都能做到,爲什麼我們這些華夏子孫就做不到?”宋獻策反駁道。

“是呀,他們都做到了,我們爲什麼做不到?”洪承疇自言自語道。

“皇上雖然年輕氣盛,但絕對不是衝動任性之君,你我也算是遇上明主,當爲其建功立業(yè),報效君恩,最不濟也能博一個富貴榮華,封妻廕子。”宋獻策道。

“你說的對,我太杞人憂天了。”洪承疇心頭的憂慮一掃而空道。

“你們讀聖賢書的人就愛胡思亂想。”宋獻策不客氣的貶了洪承疇一句。

“什麼胡思亂想,我這是先天下之憂而憂!”洪承疇那張被海風吹成古銅色的臉有些脹紅的辯解道。

“說你胖,你還喘上了,謙虛可是你們讀書人的美德!”宋獻策毫不客氣的頂了回去。

“老宋頭,你這沒臉沒皮的傢伙,居然敢這麼說我,你可知道,當衆(zhòng)辱罵上司可是什麼罪過?”除了一開始,宋獻策被派到洪承疇手下,因爲不熟悉,雙方都保持一定的剋制,度過了南征的那一段“蜜月期”,當兩人正式搭檔之後,兩人都是驚採絕豔之輩,明裡洪承疇是上司,高宋獻策半級,外人看來洪承疇風度偏偏,儒雅謙讓,宋獻策雖然人長的醜些,但是妙語連珠,胸中丘壑萬千,不看臉面,也要看官面,因此堪稱“最佳拍檔”,暗地裡二人可是暗中較勁呢,像這種登陸演戲,二人還不放過比劃一番,洪承疇要是指揮登陸,宋獻策必然搶著去之後防守反登陸,反之亦然,兩個人關起門來那可是放開一切,除了不會大打出手之外,什麼詞都能從二人嘴裡吐出來,挖苦、諷刺、反語一樣一樣的來。

“我侮辱你了嗎,誰證明?”宋獻策一看甲板上一個外人都沒有,一副“沒有人證,你能奈我何”的模樣,咧著嘴笑呵呵的望著洪承疇。

“你,宋無賴,氣死我了。”洪承疇指著宋獻策罵道,“打不贏我,就用這樣下三濫的招數(shù)。”

“哪個打不贏你了,你也不想想,我守這個海島,地勢平坦,四周光禿禿的,岸防火炮只有不到十門,沒有縱深,怎麼打?”宋獻策想起來就窩囊,分明是故意找了這個島來蹂躪自己,以報復上一次他輸了的仇。

“打不贏就打不贏,狡辯什麼!”洪承疇老臉一紅,厚臉皮道。

“嘎嘎……”宋獻策怪笑道,“殺豬的,你別得意,等下次,嘿嘿……”

“臭道士,誰是殺豬的?”洪承疇一聽,頓時抓狂了,就是因爲他這個“屠夫”的外號,宋獻策就把他定了個“殺豬的”稱號,每次聽到宋獻策稱呼他“殺豬的”他就來火,好歹他是進士出身,怎麼能跟這種下等營生的人扯上關係?

“誰答應,誰就是!”宋獻策趕緊腳底抹油,跑了開去。

“算你這宋矮子溜得快!”洪承疇恨恨的鬆開了攥緊的拳頭,齜牙咧咧的朝跑進艙中的宋獻策道。

“總司令,皇上密詔。”

密詔是不宣讀的,這是規(guī)矩,不過密詔是不能隨隨便便打開的,洪承疇趕緊的回到自己的艙房中,命人嚴守艙房之後,這纔將盛放密詔的竹筒錫封用匕首撬開,發(fā)現(xiàn)裡面不但有一道密詔,還有一道聖旨,洪承疇先打開密詔,看了之後已是滿面的驚容,待將那道聖旨展開,驚容已然褪去。

“來人,快將總參謀長請到小會議室。”洪承疇將聖旨和詔書還放回竹筒之內(nèi),然後藏於衣袖之中,出了自己的臥室艙房,前往小會議室。

第10章 佈局天下(一)第3章 圓桌擴大會議(二)第10章 扶桑行省(十三)第2章 捷報傳來(二)第2章 新科狀元(一)第7章 撲朔迷離(三)第10章 鄭芝龍的野心(二)第1章 鐵口斷宋(一)第10章 夜幕下的陰謀(三)第6章 圍困南京(二)第10章 浴火鳳凰(五)第3章 皇帝萬壽(一)第11章 張嫣第10章 順水推舟(二)第5章 血戰(zhàn)長江(四)第12章 大龍興寺(二)第7章 投桃報李(一)第5章 屠夫洪承疇(一)第9章 微服南巡(十)第8章 傳國玉璽(一)第9章 喋血龍王廟(四)第2章 人才第14章 年關(二)第5章 大清國亡(一)第1章 返回(二)第10章 扶桑行省(八)第9章 上元燈節(jié)(四)第4章 敲詐鹽商(三)第3章 家庭晚宴(一)第1章 鐵口斷宋(一)第1章 草原來客(二)第5章 金、蒙常駐公使(二)第12章 智取嶽州(一)第8章 翻牌子制度(一)第12章 這是或許就是緣分(一)第9章 風生水起(二)第6章 想不到的刺客(一)第1章 誰罪誰過(二)第10章 如瑩分娩(二)第12章 決戰(zhàn)山海關(一)第10章 梟雄遲暮(二)第5章 天子之怒(四)第3章 兩淮鹽商(四)第9章 上元燈節(jié)(三)第3章 再見張嫣(二)第1章 廢除八股(一)第3章 圓桌擴大會議(一)第12章 黃紅之爭(四)第8章 傳國玉璽(四)第7章 李瑤情動(一)第2章 盛京風雲(yún)(四)第12章 匆匆一年(二)第6章 喪家之犬(一)第1章 誰罪誰過(一)第10章 登陸琉球(三)第8章 干戈暫息(二)第7章 協(xié)理朝政(二)第4章 福建淪陷(二)第9章 血戰(zhàn)(二)第4章 被迫遷都(四)第6章 救美(二)第3章 將功贖罪(二)第5章 刺客現(xiàn)身(四)第3章 將功贖罪(一)第8章 搜府第11章 迷霧一般的局勢(三)第4章 被迫遷都(三)第3章 再見張嫣(二)第8章 整風運動(三)第2章 遭受軟禁(一)第11章 父女相見(二)第9章 美人婉若(一)第4章 大婚第9章 新的一年(二)第10章 浴火鳳凰(六)第1章 風吹草動(二)第6章 平定江南(四)第1章 三方會談(一)第8章 一網(wǎng)打盡(二)第2章 堅壁清野(二)第9章 微服南巡(二十)第8章 湘西長城(一)第9章 微服南巡(十五)第4章 敲登聞鼓,告御狀(二)第9章 兵鋒直指(一)第6章 圍困南京(二)第1章 不速之客(一)第5章 天子之怒(一)第3章 皇帝萬壽(二)第4章 真相(三)第11章 聖駕南下(四)第9章 滿漢通婚?(一)第6章 伏屍千里(二)第2章 三方備戰(zhàn)(二)第2章 出關(二)第10章 簽訂協(xié)議(二)第5章 傷勢惡化(二)第7章 屠夫到了(二)第2章 遭受軟禁(一)第1章 停戰(zhàn)和談(二)
第10章 佈局天下(一)第3章 圓桌擴大會議(二)第10章 扶桑行省(十三)第2章 捷報傳來(二)第2章 新科狀元(一)第7章 撲朔迷離(三)第10章 鄭芝龍的野心(二)第1章 鐵口斷宋(一)第10章 夜幕下的陰謀(三)第6章 圍困南京(二)第10章 浴火鳳凰(五)第3章 皇帝萬壽(一)第11章 張嫣第10章 順水推舟(二)第5章 血戰(zhàn)長江(四)第12章 大龍興寺(二)第7章 投桃報李(一)第5章 屠夫洪承疇(一)第9章 微服南巡(十)第8章 傳國玉璽(一)第9章 喋血龍王廟(四)第2章 人才第14章 年關(二)第5章 大清國亡(一)第1章 返回(二)第10章 扶桑行省(八)第9章 上元燈節(jié)(四)第4章 敲詐鹽商(三)第3章 家庭晚宴(一)第1章 鐵口斷宋(一)第1章 草原來客(二)第5章 金、蒙常駐公使(二)第12章 智取嶽州(一)第8章 翻牌子制度(一)第12章 這是或許就是緣分(一)第9章 風生水起(二)第6章 想不到的刺客(一)第1章 誰罪誰過(二)第10章 如瑩分娩(二)第12章 決戰(zhàn)山海關(一)第10章 梟雄遲暮(二)第5章 天子之怒(四)第3章 兩淮鹽商(四)第9章 上元燈節(jié)(三)第3章 再見張嫣(二)第1章 廢除八股(一)第3章 圓桌擴大會議(一)第12章 黃紅之爭(四)第8章 傳國玉璽(四)第7章 李瑤情動(一)第2章 盛京風雲(yún)(四)第12章 匆匆一年(二)第6章 喪家之犬(一)第1章 誰罪誰過(一)第10章 登陸琉球(三)第8章 干戈暫息(二)第7章 協(xié)理朝政(二)第4章 福建淪陷(二)第9章 血戰(zhàn)(二)第4章 被迫遷都(四)第6章 救美(二)第3章 將功贖罪(二)第5章 刺客現(xiàn)身(四)第3章 將功贖罪(一)第8章 搜府第11章 迷霧一般的局勢(三)第4章 被迫遷都(三)第3章 再見張嫣(二)第8章 整風運動(三)第2章 遭受軟禁(一)第11章 父女相見(二)第9章 美人婉若(一)第4章 大婚第9章 新的一年(二)第10章 浴火鳳凰(六)第1章 風吹草動(二)第6章 平定江南(四)第1章 三方會談(一)第8章 一網(wǎng)打盡(二)第2章 堅壁清野(二)第9章 微服南巡(二十)第8章 湘西長城(一)第9章 微服南巡(十五)第4章 敲登聞鼓,告御狀(二)第9章 兵鋒直指(一)第6章 圍困南京(二)第1章 不速之客(一)第5章 天子之怒(一)第3章 皇帝萬壽(二)第4章 真相(三)第11章 聖駕南下(四)第9章 滿漢通婚?(一)第6章 伏屍千里(二)第2章 三方備戰(zhàn)(二)第2章 出關(二)第10章 簽訂協(xié)議(二)第5章 傷勢惡化(二)第7章 屠夫到了(二)第2章 遭受軟禁(一)第1章 停戰(zhàn)和談(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资溪县| 灵台县| 罗城| 中西区| 泾源县| 富裕县| 镇康县| 盐源县| 平乡县| 内黄县| 丹巴县| 得荣县| 稻城县| 定日县| 上高县| 全椒县| 宁陕县| 杭锦后旗| 呼图壁县| 花垣县| 通河县| 万宁市| 建始县| 五莲县| 泰和县| 阿鲁科尔沁旗| 搜索| 太康县| 穆棱市| 林州市| 象州县| 行唐县| 文山县| 庆云县| 松潘县| 鄂州市| 武川县| 巴塘县| 长宁县| 叶城县| 芦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