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九十七章:恩賞

蕭敬沉默著,覺得自己的額頭已滲出了細汗。

他是弘治皇帝身邊的老人,是看著弘治皇帝長大的。

能深得弘治皇帝的信任,自是將皇上的脾氣摸透了。

陛下對張皇后是極好的,後宮之中,獨寵張皇后嘛。

所以若是在暖閣還好,只要到了坤寧宮裡,當著自己妻子和女兒的面,歷來是盡力去避免談一些外朝的事。

可今日,特意的將自己從司禮監緊急召喚來,問這什麼土豆,理由只會有一個,那便是……土豆是極重要的東西。

可是……土豆是啥呢?

東廠這些日子,不好過啊,錦州出事之後,幾乎是傾巢而出,去探查韃靼人的蹤跡,嚴密的監視關外事務。

畢竟,在錦州那兒,東廠已經遇到一個坑了,本著愚公移山,也要將坑填了的精神,東廠精銳盡出,這一次定要將整個關外摸個清清楚楚。

可……怎麼又出了個土豆了。

蕭敬反應不過來?

土豆是作物嗎?能吃?

他不敢輕易回答,因爲沒聽過,稍稍答錯了,就是欺君罔上,所以最後,他決定緘默不言。

“你不知道?”弘治皇帝一挑眉。

蕭敬良久,才嘶啞著嗓子道:“奴婢……萬死!”

最近真的是過得戰戰兢兢的呀,陛下的問題特別多,且問題一個比一個尖銳,東緝事廠雖說無孔不入,可又不是神仙,雖然在民間,人們將廠衛的恐怖不斷的誇大,可所謂的探查,那也得埋伏好人手,日夜的打探才能出結果的啊。

何況,即便你是安排了人,也未必就一定能出什麼成果。

弘治皇帝搖搖頭,揮揮手道:“去探一探,打探清楚了,立即報朕。”

蕭敬如蒙大赦,臨走時,又有些擔心,只一個土豆,一點頭緒都沒有,打探個啥?

他心裡掙扎了一下,還是厚著臉皮道:“還請陛下明示,這土豆是遼東,還是韃靼人……”

弘治皇帝嘆了口氣,看著蕭敬爲難的樣子,既不願苛責,卻又對東廠頗爲失望,道:“太子,方繼藩。”

又是方繼藩?

蕭敬想死,咱咋就總坑在這個小子手上呢?

他勉強擠出了笑容:“奴婢明白了,奴婢一定查探清楚,不負陛下所望。”

擦了擦額上的汗,天坑哪。

待蕭敬告退而出,朱秀榮還想吃薯條,張皇后意味深長地道:“秀榮,女孩兒夜裡不可饞嘴,及早去睡,你身子可不好。”

“兒臣……告退。”朱秀榮朝父皇看了一眼,又看了看母后,端莊地行禮而去。

弘治皇帝倒是笑了:“她是孩子嘛,饞嘴也是應當的,你待她太苛刻了。”

張皇后若有所思,恍若不覺的樣子。

弘治皇帝咳嗽一聲。

張皇后這才收回了思緒,弘治皇帝便不由道:“怎麼,你有心事?”

張皇后微微一笑,道:“陛下多慮了,臣妾沒有什麼心事。”

弘治皇帝頷首,不疑有他。

………………

歐陽志回京了。

這位翰林修撰剛剛抵達了京師,立即蒙受了皇帝的親自召見。

弘治皇帝在暖閣,耐心的等候著這位從錦州回來的君子和大英雄,似乎對於歐陽志的回京,大爲期待。

歐陽志一臉倦容,畢竟是千里迢迢的趕回來,連沐浴都沒有,便先到禮部覆命,隨後,禮部請他入宮。

歐陽志穩步進了暖閣,不疾不徐地行了大禮。

弘治重新打量著歐陽志,他依舊還是老樣子,並沒有因爲大功而露出絲毫的喜悅,這樣的人,真是君子啊。

弘治皇帝心裡感慨,臉上露出了隨和的微笑,道:“卿家免禮,平身,賜座。”

翰林修撰,區區從六品而已,在皇帝面前,無論如何清貴,卻也不過是芝麻綠豆大,直接賜座,足見優榮。

歐陽志倒也泰然的站了起來,欠身坐下。

只是……依舊還是木著臉。

弘治皇帝卻是忍不住爲之欣慰,好定力。

弘治皇帝依舊帶著微笑道:“卿保全十萬軍民百姓,捷報入朝,朕與文武,無不振奮,此戰誅胡七千,錦州之事,朕已瞭然於胸,此卿之大功。”

沉默了一會兒,歐陽志不卑不亢地道:“臣不敢居功。”

好一個沉默寡言……

若是換做了方繼藩,只怕尾巴都要翹到了天上去了。

這樣的恩師,居然教出了個品德如此優秀的門生……真是咄咄怪事。

弘治皇帝眼中,不無欣賞之色。

畢竟,弘治皇帝打小受到的教育,一個賢臣,一個君子,就理當如此應對。

而眼前的這個歐陽志,不就是書中所言的典範嗎?

古大臣之風,講的不就是這樣的人?

“卿不必過謙。”他頓了頓道:“卿對遼東事務,如何看?”

他頗有考較的意思。

畢竟,此番歐陽志親自去了遼東,那麼自己給他一次陳述己見的機會,且看看歐陽志是否有什麼獨到的見解。

歐陽志沒有急於回答,而弘治皇帝也不急,他就喜歡這種說話過腦子的人,不,何止是喜歡,簡直就是欣賞極了。

那等說話不過腦子,凡事都脫口而出,不計後果的,簡直就不是東西。

大臣的一言一行,都關乎人們對朝廷的看法,更是關係到了黎民百姓的福祉,豈可隨意?

接著,歐陽志徐徐的說出了一句話:“臣去遼東,只有一個感觸,遼東的軍民百姓們……太苦了。”

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歐陽志眼裡竟有些溼潤。

“……”

弘治皇帝心頭一震,目光定定地看著難得露出了一點點動容的歐陽志。

這其實是他給歐陽志的一個機會,他曾召見過很多年輕有爲的大臣,希望能看他們有何獨到的見解。

每一個人,似乎都想極力抓住這個機會,因而侃侃而談,天花亂墜,爲了在陛下面前,顯出自己才能和學識,之乎者也,或是大談國家軍政,其中有人回答的好,有人回答的不好,有人的見解更是獨到,弘治皇帝也曾欣賞的頷首點頭,對有一些人的印象,定格爲‘大才’。

可無論是哪一個回答,都沒有如今日歐陽志的回答更令弘治皇帝震撼。

遼東軍民,太苦了。

真是君子啊,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在皇帝面前的表現,說什麼高屋建瓴的話,而是第一個反應,關注起遼東的軍民,這份情懷,非人所及也。

再往深裡想,這一句話,又何嘗不是別具智慧呢?

遼東的問題,本質在於人煙稀少,人煙稀少的本質,不就是軍民們太苦了嗎?他們活著都艱難,卻還要抵禦韃靼人,何其苦也,這既是在爲奮戰在錦州的軍民們請功,也是一下子點出了整個遼東問題至緊要的要害。

弘治皇帝眼裡放光,這還是年輕人嗎?這何嘗只是一個區區的小翰林啊,其仁心、其聰明才智,在自己所見的年輕人中,堪稱妖孽一般的存在啊。

“卿家所言甚是。”弘治皇帝道:“卿乃愛民之人,卿乃狀元出身,尚且關懷黎民百姓,實是難得,可見卿讀書讀的好,真正融會貫通到了聖人的真諦。”

歐陽志倒是這時才反應過來,對呀,自己現在可是在面聖呢,哎呀,有一點點小緊張呢。

不過……似乎反應過來已經遲了,總算,見陛下對他滿臉欣賞,倒也令他平靜了下來,他緩緩道:“臣愧不敢當。”

自始至終,他只簡潔的回答了區區幾句話,而且每一句話,都是寥寥數字。

可弘治皇帝已經足夠的眉飛色舞了,不驕不躁,又不急於表現,心裡只想著遼東軍民,卻不想著自己,這已不是高才這樣簡單,簡直是大臣的模範啊。

他滿心的欣賞,當即拍板道:“傳旨,記下翰林修撰歐陽志,此君子也,才智非凡,有軍政之才,朕覽翰林上下,無人可及,忠厚如此,世所罕見,敕翰林侍學,耀通議大夫,入待詔房御前聽用。”

那一旁記下的小宦官,心裡震撼無比。

這位修撰的屁股還未坐熱,就直接升侍學了,這是從從六品直接成爲了正五品,翰林院中的正五品啊,再熬幾年資歷,豈不成了學士?

當然,這還不是最可怕的,另外還賞賜了一個通議大夫,這雖是文官的‘爵位’,沒什麼用,卻也是一種殊榮。

真正可怕的,卻是直接進待詔房,這是掌握詔書撰寫,同時在皇帝身邊,扈從聽用的職責啊,譬如,以皇帝名義頒發的各種誥敕本應閣臣起草,但實際上一般性文件多由翰林代筆,這項工作有助於翰林官適應政務、加深閱歷、加強對國家事務的熟悉,說穿了,他們就是大臣的儲備人才。

翰林院是宮外的機構,大部分的職責,如文史館之類,都是在宮外,唯獨待詔房值班房,卻是設在宮內,皇帝隨時可能要召見,或者有什麼事要詢問。

因而……這翰林院中,最接近皇帝的,便是待詔房的翰林。

這歐陽志……的賞賜,其實對於清流而言,還是過重了,這豈不是再差一點,就要一飛沖天,將來要獨當一面了?

…………

抱歉,太累了,今早起晚了,又花了點時間構思了一下,這章更晚了點,希望大家理解一下哈!

第二百四十章:將軍百戰死第七百六十四章:學海無涯第四百零二章:本宮來教你們救災第六百三十六章:天崩地裂第一百二十五章:奇珍異寶第二百二十六章:大功於朝第二百六十六章:土豆熟了第一百五十八章:師命不可違第四百七十五章:萬國來朝第二百四十六章:鎮貴州第四百三十二章:方氏物理辯論法第七百五十九章:利國利民第三百二十八章:聖旨第一百七十九章:吾皇萬歲第五百八十六章:父皇聖明第一百八十四章:暗度陳倉第四百零九章:今兒,你有難了第二百七十六章:急報入宮第八百三十七章:風雨之後見彩虹第七百三十章:回家第一百一十七章:瓜熟了第三百七十六章:算無遺策第五百四十九章:吾皇聖德第八百一十章:公道自在人心第二百五十九章:同理之心第五百一十七章:不破樓蘭終不歸第一百六十七章:殿試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仁義之師第三百五十九章:喜訊第六十七章:誤交匪類第五百六十九章:走你的路,讓你無路可走第二百三十六章:破賊第二百零六章:聖賢第五百六十四章:放榜第八百六十九章:孫兒見過陛下第七百八十三章:草原上冉冉升起的新星第四百三十章:亞聖第八百零五章:大壽第二十四章:祖墳冒青煙第三百一十一章:簡在帝心第八百五十七章:幹一票大的第五百零八章:這是神器啊第三百四十八章:愛民如子朱厚照第七百七十八章:盡滅賊軍第三百五十章:我本將心向明月第八百六十二章:絕頂聰明朱厚照第五百一十八章:不堪一擊第四十八章:烏鴉嘴第八百二十九章:義薄雲天朱厚照第七百八十六章:斬首萬餘第七百四十五章:我們不一樣第四百六十六章:封狼居胥第八十五章:昏君第七百七十一章:千歲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敢笑黃巢不丈夫第一百七十章:閱卷第七百九十二章:真命天子第一百六十章: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三百三十六章:陛下,臣子感覺一切良好第七十三章:家事國事天下事第四百四十七章:我徐經 回來了第七百五十六章:雖死猶生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勢如破竹第五百章:找到了第三百零六章:天下大治第二百四十章:將軍百戰死第一百五十九章:太皇太后美滋滋第二百三十七章:聖意第六百一十五章:可憐天下父母心第一百九十四章:君憂臣辱第七十七章:江南才子第六百八十四章:我很看重你第四百六十九章:陛下哭了第十一章:少爺英明第三十一章:放榜第五百八十三章:好香第七百七十五章:炸第六百九十九章:大勝第八百六十五章:上陣父子兵第一百四十章:太皇太后大怒第一百七十章:閱卷第八百四十三章:定軍山第四百五十五章:滿載而歸第二百九十九章:報功第四百七十一章:他還是個孩子啊第一百一十三章:另請高明第三百二十六章:郎情妾意第四百二十二章:百無一用是書生第五百四十一章: 奇襲第九章:五花大綁第三百三十一章:令行禁止第二百六十六章:土豆熟了第二百零八章:心病還須心藥醫第七百四十二章:跑馬圈地第二百九十三章:神物現世第六百一十六章:神藥第四百二十章:遍地是朋友第八百零三章:不幸言中第六百三十三章:喜迎王師第五百二十四章:謝陛下恩典
第二百四十章:將軍百戰死第七百六十四章:學海無涯第四百零二章:本宮來教你們救災第六百三十六章:天崩地裂第一百二十五章:奇珍異寶第二百二十六章:大功於朝第二百六十六章:土豆熟了第一百五十八章:師命不可違第四百七十五章:萬國來朝第二百四十六章:鎮貴州第四百三十二章:方氏物理辯論法第七百五十九章:利國利民第三百二十八章:聖旨第一百七十九章:吾皇萬歲第五百八十六章:父皇聖明第一百八十四章:暗度陳倉第四百零九章:今兒,你有難了第二百七十六章:急報入宮第八百三十七章:風雨之後見彩虹第七百三十章:回家第一百一十七章:瓜熟了第三百七十六章:算無遺策第五百四十九章:吾皇聖德第八百一十章:公道自在人心第二百五十九章:同理之心第五百一十七章:不破樓蘭終不歸第一百六十七章:殿試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仁義之師第三百五十九章:喜訊第六十七章:誤交匪類第五百六十九章:走你的路,讓你無路可走第二百三十六章:破賊第二百零六章:聖賢第五百六十四章:放榜第八百六十九章:孫兒見過陛下第七百八十三章:草原上冉冉升起的新星第四百三十章:亞聖第八百零五章:大壽第二十四章:祖墳冒青煙第三百一十一章:簡在帝心第八百五十七章:幹一票大的第五百零八章:這是神器啊第三百四十八章:愛民如子朱厚照第七百七十八章:盡滅賊軍第三百五十章:我本將心向明月第八百六十二章:絕頂聰明朱厚照第五百一十八章:不堪一擊第四十八章:烏鴉嘴第八百二十九章:義薄雲天朱厚照第七百八十六章:斬首萬餘第七百四十五章:我們不一樣第四百六十六章:封狼居胥第八十五章:昏君第七百七十一章:千歲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敢笑黃巢不丈夫第一百七十章:閱卷第七百九十二章:真命天子第一百六十章: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三百三十六章:陛下,臣子感覺一切良好第七十三章:家事國事天下事第四百四十七章:我徐經 回來了第七百五十六章:雖死猶生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勢如破竹第五百章:找到了第三百零六章:天下大治第二百四十章:將軍百戰死第一百五十九章:太皇太后美滋滋第二百三十七章:聖意第六百一十五章:可憐天下父母心第一百九十四章:君憂臣辱第七十七章:江南才子第六百八十四章:我很看重你第四百六十九章:陛下哭了第十一章:少爺英明第三十一章:放榜第五百八十三章:好香第七百七十五章:炸第六百九十九章:大勝第八百六十五章:上陣父子兵第一百四十章:太皇太后大怒第一百七十章:閱卷第八百四十三章:定軍山第四百五十五章:滿載而歸第二百九十九章:報功第四百七十一章:他還是個孩子啊第一百一十三章:另請高明第三百二十六章:郎情妾意第四百二十二章:百無一用是書生第五百四十一章: 奇襲第九章:五花大綁第三百三十一章:令行禁止第二百六十六章:土豆熟了第二百零八章:心病還須心藥醫第七百四十二章:跑馬圈地第二百九十三章:神物現世第六百一十六章:神藥第四百二十章:遍地是朋友第八百零三章:不幸言中第六百三十三章:喜迎王師第五百二十四章:謝陛下恩典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从江县| 湟中县| 洪洞县| 徐闻县| 常山县| 台南县| 璧山县| 乌拉特前旗| 阳新县| 张北县| 青阳县| 弥勒县| 日喀则市| 合肥市| 桂平市| 南充市| 综艺| 安远县| 西昌市| 深水埗区| 肥东县| 三明市| 铜陵市| 建阳市| 乌兰察布市| 临清市| 太湖县| 梅州市| 阳信县| 新巴尔虎左旗| 自治县| 桂阳县| 荆门市| 郧西县| 霍林郭勒市| 镇宁| 南部县| 安义县| 泽州县| 建水县| 孙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