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456寶應縣的流民

只是到了湖邊時他們卻發現,原本寬廣無邊的洪澤湖,此時因爲缺少水源,也已經縮減了許多,岸邊的一片淤泥卻還有人佔據。

這裡能夠找到的食物畢竟有限,如果人多了便不夠分,至於到底如何分配,當然要憑拳頭來商量了。

最終在湖邊上艱難留下來的人們挖掘野菜、蘆根、蒲草根,從湖裡捕捉魚蝦,從乾裂的泥巴中挖掘藏在正面的泥鰍、黃鱔等,終於熬到了冬天。

期間也有人想辦法渡過這洪澤湖,到湖東的高郵、寶應一帶尋找一線生機,卻無一不是一去不回,就此斷了消息。

只是今年的冬天竟然出奇的冷,十月底一場北風颳過之後,守在湖邊的這些飢寒交迫的流民們便此斷了生計。野菜之類固然早已沒有,湖中的魚蝦也絕了蹤跡。

伴隨這壞消息而來的,則是一個好消息,至少暫時算是好消息吧——多年不曾結冰的湖面上竟然被冰完全封凍住了!

滯留在洪澤湖以西的數千流民再也顧不得湖東的危險,紛紛踏上冰面,越過洪澤湖與高郵湖之間比較狹窄的水道,一股腦地涌入高郵縣境內。

高郵和寶應這一年卻是風調雨順,收成不錯。章維仍舊沿用去年運糧的路線,將寶應縣的浮收糧全數賣給章家商行,交由章家艦隊運回青島由章澤天處置,而青島特產的各種產品則源源不斷地被販運到寶應。

不算去年清查田畝稅賦時的一次性收穫,在這一年多時間裡,章維僅從這糧賦之中就弄到了超過兩萬兩白銀,其他物資尚且不論。

章維出身豪富之家,並不在意這些銀兩,除了打點上官之外,把多餘的銀兩全部用在了寶應縣的建設之中,開挖水渠、修建義莊、選育良種、推廣先進農業技術,又借湖畔荒草灘養殖牲畜,在湖中栽種蓮藕,把寶應的農業經濟推上了一個新高度,著實讓一部分人率先富裕了起來。

與此同時,章維從青島採購大量文具書籍,在縣學旁邊先後建起一座藏書樓和一所義學。

那藏書樓的藏書數量並不太多,珍本圖書更是幾乎沒有,其中所藏書籍更多是各級教育考試用書,以及歷年科舉考試墨卷集錦和點評等,絕對是學子生員用得到的。另外就是一些古今名著之類。

最著名的,則要數歷代書法碑貼。這些碑貼數量衆多,涵蓋了從漢代到當代的大部分書法名家作品,總數多達幾百種,書體齊全。其中不乏《平復貼》、《蘭亭集序》、《祭侄文稿》這樣的紙本傳世佳作。

自從發明了石印字帖技術之後,章家的桃李書社便藉助商路上的各方關係大力蒐購名家書貼,甚至還會從不肯出售的藏家那裡高價租賃用來印刷,然後將印刷出來的字帖行銷到大江南北各地,成爲書社收益最高的核心業務之一。

要說特色,這藏書樓便是藏書數量多了。平均每一種書都有十冊以上的存量,遠比一般藏書樓多得多。

而更大的特點則是絕不像其他藏書家那樣敝帚自珍,而是把全部圖書對外開放。任何人只要交上三錢銀子的押金,再找一個保人,便可以辦上一張會員卡。會員每年只需要交納一錢銀子,便可以隨時到這裡讀書,更可以將不超過兩本的書籍借回家閱讀,與後世的圖書館極爲相似。

這個時代的讀書人除了筆墨紙硯之類花費之外,最大筆的支出就是買書了。此時書價極高,令很多讀書人根本買不起,嚴重影響了學識的淵博性。

章維的藏書樓解決了貧家學子的讀書問題,以至於這藏書樓自開張之日起就每天滿座。

章維所建的義學同樣在縣學旁邊。義學裡面教授的孩子從剛剛開蒙到未進學的童生都有,按照進度分爲五個班,分別有不同的老師教授。這座義學是不收學費的,甚至就連文具紙張和書籍都有的發。只要是寶應本縣孩子都可以免費入學,只需兩個保人即可。

義學的先生多由縣學裡面的生員——也就是秀才——擔任,縣學的老教諭和縣令章維本人有時也會去講一次,每次開講都能吸引不少人來聽。

寶應富裕,饒是章維已經減少了田稅浮收數額,每年的收益在辦好了藏書樓和義學之後,縣衙的銀錢用度仍舊十分寬裕。章維讓人在湖邊開闢的養殖場、藕田等還有額外的稅收進賬,他還嘗試對全縣的商戶和作坊按年收取“服務費”,實際上就是變形了的商稅,銀子就更多了。

章維利用這些銀子,招募了數百名民團,並請跟隨他來上任的自衛隊幫他訓練,此時這些民團已經有300多人,可以做到令行禁止,算是章維手下一支不錯的力量了。

鄉民是純樸的,大家喜歡這樣的縣令,因爲章維年輕,被當地鄉民稱爲“小章青天”。

由於民團的存在威懾了周邊的賊人,現在已經很少有賊人到寶應來做案。

就在這一片熱火朝天的建設之中,寶應縣迎來了寶豐六年的冬天。

天氣冷下來之前,章維還算是放鬆,洪澤湖對岸的旱情雖然嚴重,但也礙不到寶應這邊。他讓人在備荒庫中存滿了糧食,即使有旱情也能應付得過去。有一些渡水而來的流民,被他派人在湖邊就收攏起來,裝船送到山東去了。

南邊的高郵距離安徽更近,流民更多。應對流民高郵可沒有寶應這麼充足的準備,不過高郵縣令倒也有辦法,他聽說寶應這邊有處置流民的辦法,便也把流民驅趕過來,章維來者不拒,在入冬之前向山東輸送了足足兩千多人口。

可是湖面這一封凍,問題就嚴重起來,踏冰而來的流民成羣結隊,章維在不到十天裡就收攏起來一千多人。此時運河水路已經無法行船,這些流民的輸送就成了問題。

章維仿照去年的辦法,在洪澤湖邊與高郵鄰近的地方修建了一座流民營,派手下的民團和幕僚負責管理,同時等待著青島那邊的消息。他已經派人把情況向青島進行了說明?!跋氡厝迥茄e會有辦法吧。”他心裡暗道。

347泥沙裡的鐵礦168龔其富12肥料問題539馮闖去青島9454海軍大擴張485叛軍的惟一戰機242再訪和義源365建設和偵察347泥沙裡的鐵礦123戰後總結463章緒失蹤143海上遭遇戰262師本昌的船隊72吃一肚子悶氣109上了任巡按的當了183好像出事了262師本昌的船隊307差遣477一次把他打疼386黑龍江口基地350情報工作331鄉巴佬進城147關鍵時刻喝多了255帶著鳥糞去青島187鳴冤鼓415第一次鐵山保衛戰8441海參崴38三百年一輪迴263大開眼界89夜行人371鄉民上學那些事2298東江島的官軍和女真人118繪畫教學183好像出事了115李舍人莊慘案208一個人有多大精力纔夠用?368章家的貨物114先停下來78泡妞賺錢兩不誤137林家集372五經魁首143海上遭遇戰222遭遇戰262師本昌的船隊11六藝教學354糧食與鐵料562讓他們試試310重逢188請老父母做主361三支北上船隊36毛氏十三英24晚上的安排512佔領熱蘭遮城569互助會的人口問題197解救4302營救樑鬆46子弟兵441海參崴359磁選機232收稅從丈量土地開始2價值觀511分水海戰3499準備出兵16章澤天的屋子539馮闖去青島9265大開眼界3230拂堤楊柳醉春煙94章家考生344徐光啓的病376第一波客人230拂堤楊柳醉春煙127二老爺出事了248黟縣代收點453大靜海戰3296勞改犯們的教育503寧波水師104貴人開杯40關於軍隊的設想150刺槍術120土匪264大開眼界2509分水海戰184時間緊迫93果然出事了439談判109上了任巡按的當了522耿仲明與孫元化200利用犯人管犯人515朝廷對山東兵亂的處斷544淮安剿匪157會談39短期規劃164新物種458書生帶劍裝樣子354糧食與鐵料58書生帶劍裝樣子34臨別98野豬窪營地458膠南的荒地1活著真好
347泥沙裡的鐵礦168龔其富12肥料問題539馮闖去青島9454海軍大擴張485叛軍的惟一戰機242再訪和義源365建設和偵察347泥沙裡的鐵礦123戰後總結463章緒失蹤143海上遭遇戰262師本昌的船隊72吃一肚子悶氣109上了任巡按的當了183好像出事了262師本昌的船隊307差遣477一次把他打疼386黑龍江口基地350情報工作331鄉巴佬進城147關鍵時刻喝多了255帶著鳥糞去青島187鳴冤鼓415第一次鐵山保衛戰8441海參崴38三百年一輪迴263大開眼界89夜行人371鄉民上學那些事2298東江島的官軍和女真人118繪畫教學183好像出事了115李舍人莊慘案208一個人有多大精力纔夠用?368章家的貨物114先停下來78泡妞賺錢兩不誤137林家集372五經魁首143海上遭遇戰222遭遇戰262師本昌的船隊11六藝教學354糧食與鐵料562讓他們試試310重逢188請老父母做主361三支北上船隊36毛氏十三英24晚上的安排512佔領熱蘭遮城569互助會的人口問題197解救4302營救樑鬆46子弟兵441海參崴359磁選機232收稅從丈量土地開始2價值觀511分水海戰3499準備出兵16章澤天的屋子539馮闖去青島9265大開眼界3230拂堤楊柳醉春煙94章家考生344徐光啓的病376第一波客人230拂堤楊柳醉春煙127二老爺出事了248黟縣代收點453大靜海戰3296勞改犯們的教育503寧波水師104貴人開杯40關於軍隊的設想150刺槍術120土匪264大開眼界2509分水海戰184時間緊迫93果然出事了439談判109上了任巡按的當了522耿仲明與孫元化200利用犯人管犯人515朝廷對山東兵亂的處斷544淮安剿匪157會談39短期規劃164新物種458書生帶劍裝樣子354糧食與鐵料58書生帶劍裝樣子34臨別98野豬窪營地458膠南的荒地1活著真好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宝鸡市| 梓潼县| 田林县| 新源县| 浮山县| 新河县| 沙河市| 紫阳县| 江西省| 碌曲县| 通城县| 永泰县| 广德县| 开阳县| 常州市| 从江县| 朝阳区| 慈利县| 湖口县| 哈巴河县| 通许县| 喀喇| 泉州市| 九寨沟县| 屏东县| 舞阳县| 拉孜县| 疏勒县| 东山县| 黄山市| 康保县| 济宁市| 华阴市| 怀柔区| 九龙城区| 晋宁县| 济源市| 怀化市| 浦城县| 木兰县| 故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