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十一章 論勢收大賢

田豐說完便邀宇信進屋一敘,宇信也不客氣,面帶笑容,欣然應邀,大步走進田豐的屋子。田豐一直在仔細觀察宇信的言行舉止,而宇信的不卑不亢讓田豐對他又多了一絲好感。

甄姜本來也想跟著宇信進屋,卻被守在門口的田豐擋住,田豐面色一沉:“姜兒,先生與子賢兄弟要辯論學問,今日不能教你,放你半天假,你先回屋去吧。”

自田豐入住甄府以來,就一直擔當甄家的老師,因而甄姜平時最怕田豐。現在見田豐繃著臉面,也不敢無禮,只能帶著遺憾行禮離開。田豐見甄宓走遠後,才轉身進屋,隨即關緊大門。

宇信見田豐一臉緊張地關緊房門,不由微微一笑:“元皓先生,何故做得如此神秘?在下只是想請教先生一些學問罷了?”

田豐也不避諱,面色沉靜地回答道:“子賢小兄弟若真想討教學問,恐怕也不會找我田豐吧?冀州有才學之人那可是多如牛毛,我田豐雖自負,可平心而論,比他們還是差上一些,要不然我也不會主動跑到這商賈之家來當先生,不是嗎?如今子賢小兄弟遠道而來,不會只想找像我一樣學識膚淺之人談論學問吧?”

宇信聞言,心中佩服不已,不愧是三國頂級謀士,分析得果然有水平。宇信滿臉堆笑,抱拳致歉道:“看來元皓先生已知我此來的目的了,那信也不再隱藏什麼了。”

田豐微笑著緩慢坐下,笑著點頭示意宇信坐下再談。宇信也不推辭,當即與田豐促膝而坐,開始一番對天下大事的縱論。

宇信本就是衝著田豐那過人的智慧而來,此刻只見田豐悠然地喝著茶水,他那沉著冷靜的面容,似乎在向來人透露著天下所有難事都不能難住他的信息。

宇信當下也不客氣,率先請教道:“不知元皓先生對當今天下形勢有什麼看法?”

田豐一聽,身軀略微一震,隨即又恢復了常態。想不到眼前這位來訪之人一言就點到當今天下之勢,看來其志果真不小,他難道就是我田豐這些年苦苦等待的主公?

田豐若有所思,兩眼卻悠閒地望著宇信,並不急於開口。他此刻正仔細地觀察著宇信,以確認他心中所想。

宇信自然也清楚田豐在審視自己,要想讓此等大賢歸心,必須得具備超出常人的才能才行,而在這些才能當中,最被智者看重的就是沉穩的心。是故宇信也不著急,靜下心來坐等田豐回答。

雙方對視了小半個時辰,田豐見宇信一副泰然自若的樣子,看不出半點心急,不由得暗暗讚歎:“此子果然心性沉穩。”

見再僵持下去只是徒費時間,田豐終於開口了,他笑著反問道:“不知子賢兄對如今的天下之勢有何見解?”

宇信聞言心中一樂,他早就猜到田豐會反問自己,想借此來考察自己的戰略眼光。早有準備的宇信鎮定地望著田豐,泰然答道:“本朝自高祖斬白蛇起義始,滅秦敗楚,而終有天下,江山復歸一統而百業日漸復興,雖有權臣王莽亂國,但光武皇帝廣聚天下英豪,勵志重整朝綱,後興社稷於洛陽,傳至靈帝,已近四百年。”

宇信說到這裡,不禁慨嘆一聲:“無奈桓帝在位時,遠賢臣,親小人,致使朝堂之上宦官弄權。待到靈帝繼位,君臣相疑,明爭暗鬥,政治昏暗,苛捐雜稅日益沉重,弄得天下民不聊生,更不堪的是,當今聖上又不幸受蒙,竟認宦官張讓爲父,縱容外戚爭權。恕信直言,長此下去,恐怕會官逼民反,天下不久將會再出禍亂,中原一地更是首當其衝。到那時,漢家江山也許就會徹底崩塌。”

田豐聞言一驚,他沒想到眼前之人對當今天下形勢看得如此透徹,連他自己都不敢得出這樣的結論,儘管他也覺得這個結論是正確的,可能還是唯一的。

此時田豐內心已隱隱感覺到宇信也許就是他命中註定的主公,眼前的少年雖然還有些稚氣,但田豐卻感覺他將帶領著自己這樣的一羣人才去開闢新的天地。

宇信見田豐仍能穩坐於席,而沒有立即拜服,心中對田豐又高看了一眼,殊不知田豐是被他的一番高論給震懵了,故而一時神色陷入了呆滯。

爲了促使田豐歸心,宇信又拋出一個話題:“若亂世到來,先生這般大賢之人,不知當如何自處?”

田豐聞聽此話,周身又是一顫,暗道宇信果然胸有大志,略加思索後才堅定地回答道:“屆時若果如子賢所言,豐雖才淺學疏,也願爲天下蒼生之存亡而盡綿薄之力。豐當擇一明主盡心輔佐,竭盡平生所學,助其一掃混亂,共創太平之世。”

宇信見田豐一副慷慨就義的神情,知其已經上了自己的當,急忙大呼道:“痛快,元皓先生真乃忠義之人,信能結識先生,可謂三生有幸。”

田豐雖然涉世較深,可也經不住宇信這掏心的一捧,心中熱血頓時沸騰起來,似有所盼地問道:“我觀子賢亦非常人,不知子賢之志如何?”

田豐問出此話的時候也是緊握雙拳,靜待宇信回答的同時也充滿了期待。宇信見狀,暗中自喜,知我志向者,誰人不服?

宇信撐手離席,踱步走向窗戶,背對著田豐,望著浩瀚的天際,片刻過後才緩緩而又沉重地說道:“亂世既至,我當效仿周公,廣聚能人異士,使其各盡其才,然後高舉義旗,除暴安良,屆時旌旗所向,必能勢如破竹,重整山河還天下百姓一個太平。”

宇信越說越激昂,言語之間流露出他堅定的信念。短暫的沉寂過後,宇信忽一轉身,猛然向田豐下拜,誠懇地請求道:“信自知德才淺薄,欲申大義於天下,救百姓於水火,然卻感到心有餘而力不足,先生大才,信不自量力,想請先生助我一臂之力。”說完便三連叩首,以頭觸地,等待田豐的答覆。

田豐被宇信這一番作爲驚得呆立當場,他想不到眼前這個年不滿二十的少年竟然能有如此抱負,等他漸漸回過神來之時,望著匍匐在地的宇信,不禁感動得雙眼一紅。

生性剛直忠義的田豐再也堅持不住,當即翻身跪拜,泣不成聲:“豐雖不才,今日得遇明主,願效犬馬之勞,以報主公知遇之恩。”

宇信聞言心中大喜,心想演義中田豐侍奉袁紹,雖忠心不二,但性剛言直,屢犯上威,終引殺身之禍,要贏得此人真心歸附,必以大志感之,以真情動之,方能成功,如今看來果然不假。

宇信雙手扶住田豐,喜極而泣:“今日我得元皓相助,如漢得張良也。”

兩人相互扶起,一時屋內傳出痛快的笑聲,那暢快的笑聲似乎在向天下英雄宣告,他宇信將與諸位英雄在這片土地上一較高低。

田豐投靠宇信後,知宇信胸懷大志,便向宇信舉薦好友廣平沮授,道此人少有大才,擅於謀略。

宇信聽後言善,本欲親往求之,卻被田豐阻止:“主公不必親至,昔日我與則注有約,此生共扶一主,今豐已尋得明主,正好去信召他前來拜見主公。”

宇信聞言不禁喜笑顏開,忙催促田豐去信請沮授前來,又自言自語道:“我早聞沮先生有大才,不曾想今日便能得之,真天憐信也。”

田豐遂去信喚沮授來投,信中盡言宇信之德才。不數日,沮授聞信後便辭別鄉友,單身而至,投效宇信。

第五十四章 小仲道的敵意(二)第四十一章 得勝歸第二十二章 以詩見蔡邕第一百九十二章 擒保華雄(二)第二百六十六章 “公平”交易(三)第九十章 有美來訪第二百一十一章 洛水會董卓第五章 河間揚名(二)第二百四十九章 雁門關絞肉機(二)第五十五章 英雄樓與英雄莊第一百五十五章 靈帝託孤第四十七章 自露馬腳第二百三十四章 火燒雲中(一)第一百五十八章 明爭暗鬥第二百六十三章 劉備三哭騙人心(二)第一百一十一章 張樑的報復第四十七章 自露馬腳第二百四十五章 火牛破胡騎(二)第二百七十二章 “毒士”用計第二百一十九章 董卓“大出血”(三)第一百四十七章 預謀蛟龍第一百四十五章 南陽文聘(二)第二百三十四章 火燒雲中(一)第一百三十四章 西涼起戰禍(二)第一百四十二章 流星惑敵第一百二十一章 快樂並痛苦著第七章 張府勝雙傑第二百一十一章 洛水會董卓第一百三十九章 董卓二掛帥(一)第一百五十七章 亂之本源第十七章 小“虎癡”第九十章 有美來訪第一百章 京師血案(二)第六章 河間揚名(三)第一百四十八章 文聘大戰周泰第二十五章 封官賜槍第一百七十五章 爾虞我詐(二)第二十二章 以詩見蔡邕第二十章 論儒驚四座(二)第一百八十七章 孫堅兵敗第三十九章 大局爲重第六十四章 新三英結義第七十六章 酒是個好東西第二百七十四章 論勝之道第一百五十一章 東二喬第五十一章 內憂外患第二十五章 封官賜槍第一百三十五章 西涼起戰禍(三)第一百章 京師血案(二)第二百六十七章 猜拳遊戲第四十六章 兵無鬥志第一百九十六章 飛將之威(三)第一百五十七章 亂之本源第一百六十七章 董丁不兩立第二百三十九章 力奪王旗第二百五十七章 一敗再敗第二百六十章 借刀殺人(一)第二百零九章 血夜虎牢(一)第二百五十二章 兄弟情深第六十二章 張飛拳打富家子第一百八十九章 拜見袁盟主第七章 張府勝雙傑第二百七十二章 “毒士”用計第二百二十三章 羣英會(一)第一百九十四章 飛將之威(一)第四十六章 兵無鬥志第二百五十六章 白馬騎的覆滅(三)第二百五十九章 那一刀的風情第九十四章 公私難分第二百六十一章 借刀殺人(二)第九章 單騎平山賊(二)第二百一十二章 裸衣大戰(一)第一百零七章 火燒長社第八十五章 別陽澗大戰(一)第二百四十六章 彈汗山大捷第三十二章 皇子伴讀(二)第一百八十七章 孫堅兵敗第一百六十一章 忠言逆耳第二十一章 縱橫棋盤間第二十章 論儒驚四座(二)第三十章 落魄的劍聖第二百三十一章 雲中險境第一百七十章 拯救廢帝第一百一十二章 一戰功成第二十四章 殿前顯神通(二)第二百四十四章 火牛破胡騎(一)第二百六十六章 “公平”交易(三)第四十九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一百七十七章 家國天下第八十二章 天馬急電第二百六十章 借刀殺人(一)第一百九十章 諸侯“情誼”第九十六章 密謀造反第一百九十六章 飛將之威(三)第四十三章 寺外攻防戰(一)第二百一十章 血夜虎牢(二)第二百四十一章 轉危爲安第四十九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
第五十四章 小仲道的敵意(二)第四十一章 得勝歸第二十二章 以詩見蔡邕第一百九十二章 擒保華雄(二)第二百六十六章 “公平”交易(三)第九十章 有美來訪第二百一十一章 洛水會董卓第五章 河間揚名(二)第二百四十九章 雁門關絞肉機(二)第五十五章 英雄樓與英雄莊第一百五十五章 靈帝託孤第四十七章 自露馬腳第二百三十四章 火燒雲中(一)第一百五十八章 明爭暗鬥第二百六十三章 劉備三哭騙人心(二)第一百一十一章 張樑的報復第四十七章 自露馬腳第二百四十五章 火牛破胡騎(二)第二百七十二章 “毒士”用計第二百一十九章 董卓“大出血”(三)第一百四十七章 預謀蛟龍第一百四十五章 南陽文聘(二)第二百三十四章 火燒雲中(一)第一百三十四章 西涼起戰禍(二)第一百四十二章 流星惑敵第一百二十一章 快樂並痛苦著第七章 張府勝雙傑第二百一十一章 洛水會董卓第一百三十九章 董卓二掛帥(一)第一百五十七章 亂之本源第十七章 小“虎癡”第九十章 有美來訪第一百章 京師血案(二)第六章 河間揚名(三)第一百四十八章 文聘大戰周泰第二十五章 封官賜槍第一百七十五章 爾虞我詐(二)第二十二章 以詩見蔡邕第二十章 論儒驚四座(二)第一百八十七章 孫堅兵敗第三十九章 大局爲重第六十四章 新三英結義第七十六章 酒是個好東西第二百七十四章 論勝之道第一百五十一章 東二喬第五十一章 內憂外患第二十五章 封官賜槍第一百三十五章 西涼起戰禍(三)第一百章 京師血案(二)第二百六十七章 猜拳遊戲第四十六章 兵無鬥志第一百九十六章 飛將之威(三)第一百五十七章 亂之本源第一百六十七章 董丁不兩立第二百三十九章 力奪王旗第二百五十七章 一敗再敗第二百六十章 借刀殺人(一)第二百零九章 血夜虎牢(一)第二百五十二章 兄弟情深第六十二章 張飛拳打富家子第一百八十九章 拜見袁盟主第七章 張府勝雙傑第二百七十二章 “毒士”用計第二百二十三章 羣英會(一)第一百九十四章 飛將之威(一)第四十六章 兵無鬥志第二百五十六章 白馬騎的覆滅(三)第二百五十九章 那一刀的風情第九十四章 公私難分第二百六十一章 借刀殺人(二)第九章 單騎平山賊(二)第二百一十二章 裸衣大戰(一)第一百零七章 火燒長社第八十五章 別陽澗大戰(一)第二百四十六章 彈汗山大捷第三十二章 皇子伴讀(二)第一百八十七章 孫堅兵敗第一百六十一章 忠言逆耳第二十一章 縱橫棋盤間第二十章 論儒驚四座(二)第三十章 落魄的劍聖第二百三十一章 雲中險境第一百七十章 拯救廢帝第一百一十二章 一戰功成第二十四章 殿前顯神通(二)第二百四十四章 火牛破胡騎(一)第二百六十六章 “公平”交易(三)第四十九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一百七十七章 家國天下第八十二章 天馬急電第二百六十章 借刀殺人(一)第一百九十章 諸侯“情誼”第九十六章 密謀造反第一百九十六章 飛將之威(三)第四十三章 寺外攻防戰(一)第二百一十章 血夜虎牢(二)第二百四十一章 轉危爲安第四十九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坪县| 远安县| 小金县| 阳泉市| 镇安县| 即墨市| 云和县| 涿鹿县| 安康市| 将乐县| 波密县| 平顺县| 商南县| 满洲里市| 吉安县| 湘潭市| 平度市| 望谟县| 延安市| 胶州市| 庆城县| 寻甸| 鄂托克前旗| 和林格尔县| 盐边县| 循化| 洞头县| 屯门区| 安仁县| 文登市| 太保市| 秀山| 辽源市| 越西县| 望江县| 兴仁县| 靖宇县| 项城市| 墨脱县| 阳泉市| 鄂托克前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