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學而遠行之----明朝十六帝(四)

朱元璋這樣費盡苦心地更張制度,反覆斟酌定都問題,無非是因爲天下得之不易,希望能世代固守,傳之久遠。因此,他不會允許任何人對其統治和權力構成威脅,甚至那些被他認爲會對其子孫的統治構成威脅的人,他都會毫不手軟,必欲除之而後快。

屢興大獄:濫殺功臣和剛猛治國清代史學家趙翼說過這樣的話:"獨至明祖,藉諸功臣以取天下,及天下既定,即盡取天下之人而殺之,其殘忍實千古所未有。蓋雄猜好殺,本其天性。"趙翼的這種評價雖有過激之處,卻指出了朱元璋濫殺的事實。朱元璋做了皇帝后,興起了幾個大案,殺了許多人。

胡藍案。洪武十三年(1380)正月,御史中丞塗節、商嵩告發胡惟庸南通倭寇北接舊元,意欲謀反。朱元璋命羽林軍將胡抓捕,審問得實,磔於市,牽連被殺達3萬人。洪武二十三年(1390),有人告發李善長交通胡惟庸情狀,朱元璋又將當時已經77歲的李善長賜死,並誅殺其家。吉安侯陸仲亨、延安侯唐勝宗、靖寧侯葉升因牽連於此案亦被殺。

洪武二十六年(1393)正月,又興藍玉案。藍玉以謀逆罪被殺,連坐被誅殺者達15萬人。有人認爲藍玉案與燕王朱棣有著關聯。藍玉是太子妃舅父,因極力維護太子朱標的儲君地位,與早已覬覦皇位的燕王交惡。燕王爲竊取儲君之位,伺機在太祖面前挑唆,致使朱元璋在猜疑的心態下製造了藍玉黨案。

胡藍案使得大明的開國功臣被屠戮殆盡。

朱元璋和功臣的關係有一個逐漸變化的過程。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封李善長、徐達、常茂、李文忠、馮勝、鄧愈等6人爲公爵,另外28人爲侯爵,並賜給大量土地,同時頒有鐵券,如果本人或子孫犯罪,可以免死數次。朱元璋還使皇室與功臣聯姻,如郭英之妹爲朱元璋寧妃,馮勝、藍玉、徐達之女皆爲王妃。李善長、傅友德、胡海、張龍等勳貴之子皆尚公主,與他結成了兒女親家。朱元璋是希望通過這些方式確保功臣忠心,鞏固自己的皇位,使大明江山傳祚無窮。

然而沒過幾年,這段短暫而甜美的政治婚姻就宣告結束。洪武五年(1372),朱元璋頒佈《洪武青花執壺鐵榜文》,對文武功臣嚴加戒飭,嚴厲指責他們違法亂紀的行徑。這可以看作是朱元璋對驕傲放縱的功臣的一種警告,也是他們關係緊張的一個信號。洪武八年(1375),朱元璋製作《資世通訓》,洪武十三年(1380)製作《臣戒錄》,警告大臣們如果對天子不忠、逾越禮制,將受到嚴懲。這些功臣們也許沒有意識到,朱元璋已經將屠刀舉起。

廖永忠是最早被殺的功臣。廖永忠在很多戰鬥中立有功勳,特別是在鄱陽湖之戰中殊死戰鬥,建國後被封爲德慶侯。洪武八年(1375),朱元璋以其私自穿著繡有龍鳳圖案的衣服逾製爲由將其殺死。其實這只是藉口,真正導致廖永忠丟失性命的原因在於一個政治隱秘,當年正是他執行了朱元璋謀殺小明王韓林兒的任務。在他之後,朱亮祖、李文忠、徐達先後死於非命。

通常而言,開國皇帝與功臣之間產生矛盾不乏先例,關鍵是皇帝如何化解這種矛盾。漢代的劉邦心存猜忌,大殺功臣;唐太宗李世民氣量宏大,處理較爲妥當;宋太祖趙匡胤則採取了另外一種模式,即"杯酒釋兵權",和平解除功臣的兵權。朱元璋的情況與劉邦有些相似,卻又不同。幫助朱元璋打天下的功臣,多是他的同鄉,甚至湯和與周德興還是他的同村,是幼時遊戲的玩伴。正是這些人在戰鬥中出生入死,東征西討,爲朱元璋奪得天下。待到朱元璋登基成爲皇帝后,他們之間卻有了君臣的名分,凡事不可逾制。這些功臣心裡也許難以及時適應這種改變,而朱元璋卻是一個多有顧忌的君主,矛盾於是不可化解。朱元璋之所以大開殺戒,史家通常認爲是他爲繼位者掃清障礙,永保大明江山。據史書記載,太子朱標對他大開殺戒不以爲然,曾數次勸諫。一次,朱元璋命人找來一根長滿尖刺的荊棘放到朱標面前,讓太子朱標去拿,朱標畏懼不敢伸手。於是朱元璋就對自己大殺文武功臣進行解釋:"汝弗能執與,使我潤琢以遺汝,豈不美哉?今所誅者皆天下之險人也,除以燕汝,福莫大焉!"意孝陵神功聖德碑思就是說,我殺人就是像去掉荊棘上的尖刺一樣,這樣你將來纔可以安坐天下??墒?,他在爲子孫掃除障礙的同時,也埋下了禍根。後來,他的孫子建文帝銳意削藩,燕王朱棣立即起兵"靖難",奪取天下。假使當時藍玉等能征慣戰的開國功臣還在,朱棣未必敢興兵,建文帝也不用"遜國"了。

朱元璋不僅屠戮功臣,也注意嚴肅整頓吏治。這與他來自底層,看到元朝因吏治導致滅亡的教訓有關。他在明初實行以猛治國的政策,認爲亂世須用重典,法外用刑的情況很嚴重,遭到懲處的官吏很多。

空印案。按照規定,每年各布政使司和各府、州、縣都要派遣官吏到戶部報告地方財務情況,戶部審覈清楚纔算了結。戶部的審覈很嚴格,錢穀數字如稍有不合就得重新造冊填報。重新造冊不算困難,主要是賬冊上要有地方衙門的印信才行,而從中央到地方重新蓋印往返要很長時間,因此地方官員習慣帶些備用的空白文冊,一旦遇到駁回的情況,只須重新填寫而不必往返了。這種做法已經成爲一種慣例,戶部也很清楚,照例默認,沒有人去追究。再說,這種文冊蓋的是騎縫印,也不能用作他圖,沒有什麼危害。洪武十五年(1382),朱元璋發現這種情況,非常震怒,認爲是故意欺騙他,下令將各地衙門長官主印的一律處死,佐貳官杖一百充軍邊地。很多人蒙冤受死,其中就包括方孝孺的父親方克勤,他是當時人公認的好官。

郭桓案。洪武十八年(1385),御史餘敏等人告發戶部侍郎郭桓等人串通舞弊,吞盜官糧。朱元璋十分重視,將他們全部逮捕。禮部尚書趙瑁、刑部尚書王惠迪、兵部侍郎王志等人亦牽連在內。最後追贓糧700萬石,郭桓等數百人被處死,各地布政使官員入獄被殺者又有數洪武刻本《御製大誥》萬人。追贓牽連到全國各地的地主,因此破產者不計其數。

不難發現,朱元璋所處置的大多數都是官吏,而對小民則很信任,甚至親自接見糧長,被賞識的馬上授予官職。這又體現出了朱元璋自身的小農情結。

從洪武十八年(1385)開始,朱元璋親自制定、頒佈《大誥》、《大誥續編》、《大誥三編》和《大誥武臣》,其內容主要是懲治貪官污吏、地方豪強以及侵擾百姓等問題。四編大誥共236條,其中懲治貪官污吏的竟達150條之多,而且極其嚴厲,共羅列有凌遲、梟首太祖諡冊、夷族等懲罰,其嚴酷程度超過了歷史上任何一個封建王朝。由於朱元璋採取的一系列懲貪倡廉的有力措施,明初的吏治改變了元末"賂遺權要"、"蠹政厲民"的風氣,日趨清明。他實行"以猛治國"的政策,雖然殺戮過重,但確實整飭了吏治,同時強化了中央集權,從而爲明朝前期的繁榮鋪平了道路。

明太祖朱元璋是歷史上了不起的皇帝,他由一個放牛娃、寺廟裡的小沙彌,經過十幾年的戎馬生涯,一舉掃蕩羣雄、推翻元朝,開創了大明基業。他深知,創業難,守業亦難,因此,明東陵(朱標墓)十分重視對接班人的培養。他登上皇位的同時,就冊立了長子朱標爲皇太子,並延請名儒宋濂等人爲太子之師,希望能將朱標培養成爲一代明主。由此可見,朱元璋其實也是一位十分有遠見之人。

五十八 原來如是(四)學而遠行之----明朝十六帝(十七)六十八 決戰,天池雲端(夢醒篇)(十八)三十九 蛇谷驚魂(二)三十 道雖高尺魔高丈(下)三十六 過眼雲煙情仇在(二)三十二 亡命天崖(上)學而遠行之----茶馬古道(上)學而遠行之----明朝十六帝(八)四十八 意料之外情理中(三)五十五 蕭瑟紅顏君何忍(三)學而遠行之----明朝十六帝(三)學而遠行之----巴渝之都重慶府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三十九)三十六 過眼雲煙情仇在(五)四十 僞善者(四)三 蓋世奇功(下)五十八 原來如是(三)後記(五)學而遠行之----明朝十六帝(三十三)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九十二)二十一 磐龍計(下)學而遠行之----明朝十六帝(十八)二十二 成王敗寇(上)尾聲(十四)四十六 雙重身份(一)五十一 情爲何物世難斷(一)尾聲(二)學而遠行之----揭開神秘的西域(上)四十九 蓉蓉危機(三)四十六 雙重身份(三)三十九 蛇谷驚魂(一)六十七 決戰,天池雲端(夢解篇)(三)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八十一)三十一 彈指神通(上)五十三 誘餌(五)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九十一)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四十四)六十五 決戰,天池雲端(夢魘篇)(一)後記(八)學而遠行之----明朝十六帝(九)二十 第三個選擇(下)六十三 香消玉殞(一)五十五 蕭瑟紅顏君何忍(四)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三十二)三十九 蛇谷驚魂(一)二十五 風雨怠盡梨花開(上)六十六 決戰,天池雲端(夢覺篇)(四)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四十八)學而遠行之----明朝十六帝(三)二十六 赤月追擊令(下)尾聲(五)四十五 逼嫁新娘(離別篇)(四)六十八 決戰,天池雲端(夢醒篇)(三)學而遠行之----明朝十六帝(三十八)六十七 決戰,天池雲端(夢解篇)(二)學而遠行之----明朝十六帝(二十)三十七 恩怨難泯話今朝(三)學而遠行之----明朝十六帝(八)五十八 原來如是(五)二 我是楚留香?(上)六十二 唐門行(二)十八 玉笛笙笙癡兒郎(中)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五十一)學而遠行之----明朝十六帝(十六)四十二 患難與共難度人(三)學而遠行之----明朝十六帝(三)三十九 蛇谷驚魂(四)四十九 蓉蓉危機(八)尾聲(九)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六十三)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三)六十一 抽絲剝繭(三)六十八 決戰,天池雲端(夢醒篇)(十九)學而遠行之----明朝十六帝(二十五)五十九 潛伏(三)三十七 恩怨難泯話今朝(三)三十八 揭秘了結黃金海(三)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九十四)十九 生死一線間(中)五十一 情爲何物世難斷(四)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五十九)二 我是楚留香?(上)六 請君入甕(中)六十六 決戰,天池雲端(夢覺篇)(四)三十九 蛇谷驚魂(二)二十九 禍起少林寺(上)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八十七)學而遠行之----明朝十六帝(三十九)六十四 踏雪尋源(五)二十三 塞外飄香(下)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十七)二十三 塞外飄香(下)學而遠行之----明朝十六帝(二十)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六十六)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六十九)五十 再聚首(五)學而遠行之----茶馬古道(上)學而遠行之----明朝十六帝(十七)遊編劇外之寫在下半部開篇之前
五十八 原來如是(四)學而遠行之----明朝十六帝(十七)六十八 決戰,天池雲端(夢醒篇)(十八)三十九 蛇谷驚魂(二)三十 道雖高尺魔高丈(下)三十六 過眼雲煙情仇在(二)三十二 亡命天崖(上)學而遠行之----茶馬古道(上)學而遠行之----明朝十六帝(八)四十八 意料之外情理中(三)五十五 蕭瑟紅顏君何忍(三)學而遠行之----明朝十六帝(三)學而遠行之----巴渝之都重慶府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三十九)三十六 過眼雲煙情仇在(五)四十 僞善者(四)三 蓋世奇功(下)五十八 原來如是(三)後記(五)學而遠行之----明朝十六帝(三十三)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九十二)二十一 磐龍計(下)學而遠行之----明朝十六帝(十八)二十二 成王敗寇(上)尾聲(十四)四十六 雙重身份(一)五十一 情爲何物世難斷(一)尾聲(二)學而遠行之----揭開神秘的西域(上)四十九 蓉蓉危機(三)四十六 雙重身份(三)三十九 蛇谷驚魂(一)六十七 決戰,天池雲端(夢解篇)(三)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八十一)三十一 彈指神通(上)五十三 誘餌(五)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九十一)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四十四)六十五 決戰,天池雲端(夢魘篇)(一)後記(八)學而遠行之----明朝十六帝(九)二十 第三個選擇(下)六十三 香消玉殞(一)五十五 蕭瑟紅顏君何忍(四)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三十二)三十九 蛇谷驚魂(一)二十五 風雨怠盡梨花開(上)六十六 決戰,天池雲端(夢覺篇)(四)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四十八)學而遠行之----明朝十六帝(三)二十六 赤月追擊令(下)尾聲(五)四十五 逼嫁新娘(離別篇)(四)六十八 決戰,天池雲端(夢醒篇)(三)學而遠行之----明朝十六帝(三十八)六十七 決戰,天池雲端(夢解篇)(二)學而遠行之----明朝十六帝(二十)三十七 恩怨難泯話今朝(三)學而遠行之----明朝十六帝(八)五十八 原來如是(五)二 我是楚留香?(上)六十二 唐門行(二)十八 玉笛笙笙癡兒郎(中)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五十一)學而遠行之----明朝十六帝(十六)四十二 患難與共難度人(三)學而遠行之----明朝十六帝(三)三十九 蛇谷驚魂(四)四十九 蓉蓉危機(八)尾聲(九)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六十三)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三)六十一 抽絲剝繭(三)六十八 決戰,天池雲端(夢醒篇)(十九)學而遠行之----明朝十六帝(二十五)五十九 潛伏(三)三十七 恩怨難泯話今朝(三)三十八 揭秘了結黃金海(三)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九十四)十九 生死一線間(中)五十一 情爲何物世難斷(四)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五十九)二 我是楚留香?(上)六 請君入甕(中)六十六 決戰,天池雲端(夢覺篇)(四)三十九 蛇谷驚魂(二)二十九 禍起少林寺(上)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八十七)學而遠行之----明朝十六帝(三十九)六十四 踏雪尋源(五)二十三 塞外飄香(下)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十七)二十三 塞外飄香(下)學而遠行之----明朝十六帝(二十)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六十六)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六十九)五十 再聚首(五)學而遠行之----茶馬古道(上)學而遠行之----明朝十六帝(十七)遊編劇外之寫在下半部開篇之前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若尔盖县| 抚顺县| 资溪县| 怀安县| 昌乐县| 南陵县| 团风县| 天峨县| 松潘县| 饶平县| 古蔺县| 松潘县| 明星| 留坝县| 丽水市| 红桥区| 时尚| 通许县| 讷河市| 永昌县| 米易县| 镇江市| 读书| 高唐县| 沙田区| 孟州市| 蓝山县| 怀来县| 乐平市| 津南区| 浮梁县| 上饶县| 绵竹市| 自治县| 门头沟区| 望都县| 于都县| 岳西县| 曲沃县| 赞皇县| 西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