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魯肅前來拜訪,似是來打探消息。
我照舊盞好了茶乖乖站於一側(cè)聆聽。起先是先生熱忱地與子敬暢談軍法兵術(shù),後來聊著聊著先生竟告訴子敬說他已知道蔡、張二人已死之事,還叫子敬萬萬不可告知周瑜。也不知道先生是故意還是無意的。雖說他已叮嚀過子敬,但子敬畢竟是東吳那邊的人,怎麼可能幫著諸葛亮來欺騙周瑜?唉,真不明白先生是怎麼想的。
果然,不到中午,周瑜便傳話來說要見諸葛亮。我當然又與之前往。
軍營中,周瑜身著銀絲盔甲坐於正中,魯肅坐於左側(cè),先生坐於右側(cè),我則立於他身後。
周瑜冷冷看了我一眼後便與孔明寒暄起來,他繞著圈子說要我家先生在十日之內(nèi)鑄造十萬支箭。這明顯是在故意刁難人,然而我家亮哥非但不怕,而且還說只要三日便可完成;更猛的是他還當場立下了軍令狀。我看到子敬在一旁拼命地給諸葛亮使眼色。心想要不是這丫的老愛打亮哥的小報告,周瑜恐怕也沒那麼嫉恨諸葛亮了。所以說,周瑜的死,罪魁禍首就是你——魯肅子敬!!(衆(zhòng):喂喂,你不要老是欺負忠厚老實的子敬兄了好不?)
離開周營之後先生便帶我來到了那所涼亭,涼亭旁有一艘小船,甲板上有一架古琴。待我們上船後先生便吩咐要我躲在艙簾之後(垂簾聽政?)。我照做了。剛進入我便聽到耳邊傳來悠揚的琴音,我就這樣沉浸在了我家先生的琴技之中。
過了一會兒,我聽到了子敬上甲板的聲響,於是孔明又一次地動用了他的腹黑之力,成功地將計謀“套”在了子敬身上——叫子敬支配二十艘小船,在船上扎滿稻草人,三日後的子時來此地按計行事。我在艙裡偷笑,我終於能親眼目睹這令我心儀已久的“草船借箭”的風(fēng)采了!
“出來吧,櫻若,子敬已去矣。”聽到先生的叫喚,我這才掀開布簾鑽了出來。
“先生,你爲何叫子敬準備船隻草人,還叫他三日後共來此地?”我一出來便脫口問道。
諸葛亮笑而不答。
“先生~”
“此亦爲亮之計,你可猜猜看!”諸葛亮狡黠地笑道。
看著孔明自信的笑顏,我裝模作樣地來回踱著步喃喃:“若在此地造箭,周瑜必會阻攔而監(jiān)視。莫非……先生不在此地鑄箭?”我擡起頭瞥了諸葛亮一眼,他正饒有興致地看著我。
“並非此地……船隻……草人……三日後……”我想著想著,突然靈光一現(xiàn)。我嘴角微揚,恍然大悟道,“噢,原來如此!先生真不愧爲‘臥龍先生’,此計真乃絕計也!”
“哦?莫非汝已知曉?”諸葛亮有點興奮,“且說於亮聽!”
“唔……”我轉(zhuǎn)了轉(zhuǎn)眼珠,說,“若是櫻若沒猜錯的話,先生是想向曹操要箭吧?!”只見孔明眼光一亮,“說下去!”
“三日後,江上會起大霧,若先生此時乘船至江北,生性多疑的曹孟德絕不敢擅自出兵攻擊。而最好的守衛(wèi)之法便是放暗箭。到時先生只要將那二十隻船逼近曹營,別說是才十萬支箭,恐還多多有餘吧!”說完我轉(zhuǎn)過身笑著看向孔明,“先生之計是否爲此呀?”
孔明注視著我,許久,脣邊掛起一抹似有非無的笑意,“分毫不差!”
“真的?櫻若真的猜對了?Yeah!”一時太過激動,不小心連英文也說了出來。我急忙扯開話題,問,“既然如此,先生是否三日後傍晚便與子敬前往曹營要箭?”
孔明點了點頭,道:“正是。”
“那櫻若也會同去吧!”我興奮地雙手合十望著諸葛亮。
“櫻若,此次之行汝不能前往!”孔明想都沒想就一口拒絕了我。
“爲何?”我怔了怔。
“在亮出行之時若是公瑾來訪該如何是好?汝定要留於營中以防變故。”
“不會有變故的!公瑾他不會來的啦!就讓我去嘛,先生!”我輕扯著諸葛亮的衣袖乞求道。
不知從何時起,我與諸葛亮的關(guān)係已然如此要好,甚至已遠遠超過了劉備哥哥他們。
“此可是關(guān)乎亮之性命矣!櫻若果真不顧一切要與我同行?”孔明突然用一種可憐兮兮的語氣望著我說道。
“……”完了,看來我果真是不能和頂尖腹黑對抗的。
“好吧……櫻若聽先生的,留下便是……”我最終還是妥協(xié)了。隨後一臉認真地凝視著孔明道,“那請先生一定要小心行事,若此舉不成,櫻若就算拼了性命也會保護先生安全,絕不讓周都督動先生一分一毫!”
諸葛亮莞爾頷首。
等到了第四天正午我才知道我被諸葛亮耍了。
那天晚上我在先生的營帳中守到十二點多才回去睡覺,本以爲真的會如先生所說,周瑜會突然來襲,但事實上壓根兒連個鬼影都沒有見到。於是在聽到他們回來的消息後我就直接先去找了魯肅打探,他告訴我說那晚周瑜有要事待辦,而且他也提前告知了孔明,所以他纔會毫不畏懼地瞞了周瑜跟隨著諸葛亮去曹營。
我聽後便石化在了原地,魯肅叫了我好幾聲我才反應(yīng)過來。
我客氣地與他施禮道別後就鬱悶地往回走去。
真是個大腹黑!!居然利用了我的慈悲心和愛心(汗),將我騙留在了營中。可恨吶~害得我錯過了這麼一場好戲!
我之所以耗費我六年的生命不顧一切地穿越至此地,除了想親自見到丞相,能夠默默陪在他身邊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爲了能夠欣賞三國中的精彩場面。而草船借箭就是我無限期盼的其中之一,沒想到,居然就這樣錯過了。
一心專注於內(nèi)心的憤憤不平,不知不覺間竟到了孔明的帳外。
我猶豫了片刻後,鼓起勇氣掀開簾徑自走入了帳內(nèi)。此時諸葛亮正倚於中位品茗,見我突然而入微微一詫。我走到他跟前停住了腳步,凝望著他。
諸葛亮擡起頭疑慮地看著我,問:“櫻若,何事不快?”
“……”
諸葛亮神色微變,起身下座道:“莫非昨夜公瑾真來訪於此,對汝做出無禮之事?”
他不提還好,一提我心裡更是不爽。我側(cè)頭冷然道:“先生何必明知故問?昨夜並無任何人來此。”
“既是如此,櫻若何故如此神情啊?”
“昨夜周都督有要事纏身,根本無暇顧及他事。先生亦已知曉,爲何還要欺瞞櫻若留我於營?”我說完後回頭看向諸葛亮,只見孔明嘴角微揚,轉(zhuǎn)身重新回坐到了塌上。
“櫻若就是爲此而心感不快?”諸葛亮看著我緩緩問道,神色難辨。
我沒有說話。只覺他的眼中散發(fā)出些微攝人心魄的氣息。
“婦人終究乃婦人,竟會爲此等螻蟻之事而耿懷。倘若衆(zhòng)將士如爾一般,如何能夠成就大業(yè)?!”諸葛亮略帶輕諷的聲音傳入我耳際,我只覺心下一沉,一時間竟無法開口。
我不由爲自己剛纔的衝動之舉頓感後悔——古時,唯有心胸寬廣,識大體之人方能得到衆(zhòng)人賞識,而我卻爲了這麼點雞毛蒜皮的小事而斤斤計較,豈不是太讓孔明恥笑了?想到這裡,不覺鼻子一酸,眼淚在眼眶中旋繞不定。不行,我得想個脫身的法子來化解他的誤會。而眼下唯有動之以情!
“先生教訓(xùn)得極是……”我哽咽著緩緩開口道,“只是,櫻若並非是因耿懷此事而來尋先生的……櫻若只是希望今後,先生不要再欺騙櫻若了……”說完後,我強忍著淚水飛快地掃了孔明一眼,便轉(zhuǎn)身速速離去。留下了諸葛亮一人若有所思地遙望著我的背影。
而我這次也終於真正深刻地認識到——衝動果然是魔鬼!
自那件事之後,我也想了很多:古代不比現(xiàn)代,在現(xiàn)在看來,小女生的任性嬌縱也許純真可愛,但若是到了古代的話便是小肚雞腸了。所以,以後耍小脾氣一定要適量而行,否則就會落得今天這種下場。
之後的這幾日,我常常獨自一人呆在帳中不理人事,也沒去找諸葛亮,因爲我實在是覺得沒臉見他。而諸葛亮也沒有來找我,我想他一定是不屑和我計較吧!
在此期間,我錯過了周黃的苦肉計和二蔡的詐降事件,心中不禁惋惜不已。
【穿越法則六:弈者在異域所生之事皆爲虛幻,只是繞樑一夢,不會對其歷史或原作產(chǎn)生任何影響及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