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卷_第一二七章 進境半神

隨著義兄的話,舌根之下,左右金井和石泉果然源源不斷的生出香甜之津來,很快便填滿整個口腔之中,由義兄所說的話,我也不敢吐,只等著那津液快要破脣而出時,才引吞而下,直入任脈,是爲造精血之妙途,盈內息之捷徑!

義兄的導引之語繼續不停,道:“呼吸綿綿,微降丹田。調呼理吸,閉口用鼻!至虛極,守靜篤,呼吸頓斷!”

這便是調息,我知道這調息是要求人深、細、長、勻的,不論是順呼吸還是逆呼吸,都要求腹式呼吸,這樣才能做到“深”。

自己也聽不到自己的呼吸聲,便是“細”。

呼吸拉長,要息息歸根,下降丹田,不能憋氣,要放鬆自然,這便是“長”。

節奏快慢均勻,務要心息相依,不即不離,達到息不調而自調的境界,便是“勻”!

這四點,我從以前練氣的時候都在做,因此,即便是義兄不加導引,我也能堪堪做到,只是,在義兄的導引之下,這四點,竟似是做的更順暢,更輕鬆,更成功了!

歡喜之際,義兄又是一道口訣唸誦而出:“天下地上安祖竅,日西月東聚先天!玄關之後穀神前,正中有個空不空!此即爲——心神意守,意守祖竅!知而不守是正功,有心有相則落空!”

所謂“心神意守,意守祖竅”,關鍵在於“祖竅”!但是,何爲“祖竅”?

“祖竅”在二目中心,是歷代經書不載,古今祖師秘而不傳的一竅!

《義山公錄》有言曰:“此竅乃是玄關出人、明心見性之門戶,是爲鎖心猿,拴意馬之砥柱!初步煉性,必定要先守此竅!所謂含眼光,則兩眼觀此竅!凝耳韻,則兩耳聽此竅!訣曰:常有欲以觀其竅,常無慾以觀其妙!”

所以說,守竅是爲了忘竅,就如義兄口中所說的:“無忘無助,似守非守。性要自悟,命要師傳。心靜念止是先天,意動神馳是後天!”

只有守定了祖竅,才能使瞬息萬變的心猿意馬給安定下來,纔會壓伏心魔雜念,讓自己的修爲境界百尺竿頭再進一步!

如何纔算是守定了祖竅?

有個跡象,那便是——心靜念止,身如槁木,心若止水,意似寒灰,一念不起,一意歸中,萬籟俱寂,身心兩忘,恍恍惚惚,杳杳冥冥!

在義兄的導引之中,我漸漸感覺到恍惚之中,似乎有一股溫暖的熱流,以澎湃浩蕩的勢頭,在我周身百骸。奇經八脈裡奔騰咆哮!

那感覺,猶如觸電卻觸至恰到好處——全身酥麻,妙不可言!

但是這感覺

並沒有一直持續下來,而是過了千百息之後,那感覺漸漸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微閉著的雙眼,一陣明亮,心胸開闊,神清氣爽,魂魄振奮!之前所有的疲勞困頓,在這一刻,悉數消失!

又過了片刻後,我漸漸感覺自己已經手腳出汗,丹田發曖,臉上麻癢似蟻蟲亂爬,頭頂氤氳如水氣騰旋!

我內心不由得大喜過望,因爲我知道,這些現象,都是今番受義兄導引之力而得來的收穫!

這般下去,日積月累,祖炁修足,水到渠成,自然玄關出現,神境得入!

也不知道過去了多久,我漸漸感覺到體內一股怪氣蒸騰,就好似是壓抑了許久的情緒,剎那間,全都重見了天日!

而且,這股怪氣,源源不斷,綿綿不息,充斥著各處血脈,一時間,讓我漲得難受,又感覺充盈的舒服!

恍恍惚惚,又不知道過去了多久,這股怪氣漸漸和我體內原本的氣息融爲一體,相互貫穿流通,循環往復,源源不斷!

“好!”

義兄突然稱讚了我一聲,道:“進境很快,不負我望!五行根基盡數被你化解掉了,鬼木郎的木之氣已經全然開發出來!”

這話說的我精神一震,差點就要從地上跳起來了,一股大力卻猛地傳來,壓伏住我不能動彈,接著便是義兄嚴厲的聲音:“得意莫忘形!到時候,走火入魔,前功盡棄!成不了大帝,反而成大邪!”

這幾句話驚得我心頭突突亂跳,腦門上的汗水涔涔而下,趕緊又穩住了心神,重新坐定,漸漸恢復到方纔的境界。

“嗯。”義兄這才滿意的哼了一聲,道:“歸塵,你且聽好了,下一口訣乃是——道發三千六百門,門門各執一苗根,惟有些子玄關竅,不在三千六百門!”

我聽得心頭一震,猛然又聽到義兄做結道:“一心不散覓玄關,三花聚頂秋月圓!”

我登時有些醒悟了,所謂“三花”,那便是“精花”、“炁花”、“神花”。

只有精花、炁花、神花三花修足,纔有“三花聚頂秋月圓”的現象!

這裡的“秋月”不是秋天的月亮,而是指“玄關”。

玄關是什麼?

玄關與祖竅一樣,都是古今往來,修道者各門各派中三口不說、六耳不傳之秘!

有些不明其裡的人,往往把玄關誤認爲就是祖竅,其實大錯特錯!

這兩者關係緊密,可是卻絕不相同,一句話概括,那便是——祖竅乃玄關出入之門戶!

正所謂:玄關不在身上,祖竅不在身外!那要

在何處尋找?

義兄開始說了:“一竅玄關要路頭,非心非腎最深幽!膀胱穀道空勞力,脾腎泥丸實可羞!神氣根基常恍惚,虛無窟穴細搜求!原來只是靈明處,養就還丹跨鶴遊!”

一言點醒夢中人,劈破旁門見明月!

義兄的意思便是——玄關不在心腎,不在口鼻,不在肝肺,不在肚輪,不在尾閭,不在穀道,不在兩腎中間,不在腰間臍後,不在明堂泥丸,不在關元氣海,不在臍下一寸三分!

那玄關一竅,乃是人的生死大穴!無極之根,太極之母,是父母未生前先天真一之炁!

當下,我收心求靜,做到了盡頭,終於靜極而動,炁發則收炁,精動則煉精,煉精則化炁,化炁則補腦,補腦則養神!精炁神足之際,眼前突然出現一輪圓光,猶如日月,我心中不由得狂喜——這即是玄關!

玄關出現了!

“好!”義兄也大喜道:“歸塵,你的慧眼開了!”

那玄關一竅出時迸發出來的日月圓光,又叫慧光、神光,或者說是靈光!

看到這道光芒,即是三魂之力大圓滿,慧眼開目的象徵!

也是修道者道行進境到新的階段象徵!

在這一刻,我不但是開了慧眼,道行也從入聖後期突飛猛進,更上層樓!

義兄唯恐我再得意忘形,做出什麼禍事來,早已說道:“還有最後一步,收式!聽我口訣——下座拂面熨雙睛,伸臂長腰舒筋氣!”

這個我知道,我怕連忙將兩手搓熱,然後再趁熱捂住雙眼,待熱氣散盡之後,兩手猛然向兩側分開,雙目同時隨之使勁一睜!

如此這般,三至五次,再左右轉動眼珠,先左側九周,然後再右側九周。

這便是通眼腦氣,免得功成之後遭了反噬!

在此之後,我又伸出兩手,從頭部搓起,由天庭、太陽、迎香直貫大腦、小腦,後接風池、風府諸處穴道!兩臂內外至兩手背,再由胸前肺部、兩脅,並行至小腹兩側、肚臍、兩腰眼、兩腿外側內側、膝蓋、腳心!

當這一切都做完之後,我仍舊是把上身坐正,卻把兩腿伸直,舌頂上齶,然後上身後仰,兩臂隨之向上伸張,與此同時,鼻子吸氣,兩眼上翻,腳尖前繃,腳跟後收,仰臥而下,坐起前撲,以頭觸雙膝,兩手打兩腳涌泉穴,雙目下垂,鼻子呼氣,兩腳尖向裡勾,腳跟向前蹬!

如此,便是一仰一俯!

反覆七次之後,我一躍而起,大笑道:“大哥,多謝你的相助!兄弟我,如今也是半神的修爲了!”

(本章完)

第四卷_第六十一章 酆都大帝第三卷_第五十五章 五脈齊全第二卷_第六十五章 詭事之源第二卷_第九十八章 失聯第五卷_第一八二章 分飾兩角第三卷_第七十七章 仇人相見第三卷_第九章 吸祟第四卷_第七十二章 神相之名第二卷_第八十章 嗜血金牙第五卷_第一一零章 八大高手第五卷_第四十九章 水堂堂主第四卷_第五十三章 陰間第一護第三卷_第二十七章 天下第一癡第三卷_第四十五章 五行魁魂,移魂煉魄第四卷_第五章 找替身第二卷_第四十二章 暗夜笛聲第五卷_第九十六章 打魂釘第五卷_第十章 瞞天過海第五卷_第三十四章 日遊神龔謙第五卷_第一四六章 歸來第一卷_第七十二章 神相遣人,御靈有術第五卷_第二十一章 嗜血狂刀第一卷_第六十二章 在劫難逃,無妄之災第三卷_第四十四章 山命相合第五卷_第一章 誤會第五卷_第一六六章 兵困奈何橋第二卷_第六十九章 神醫出手第四卷_第六十二章 大帝轉世第二卷_第十二章 戮屍殞落,木魅遠遁第二卷_第九十三章 不人不鬼第三卷_第一一四章 木怪第五卷_第一一九章 武極聖人第五卷_第七十二章 乘風破浪第二卷_第五章 四海之內,皆兄弟也第二卷_第九十八章 失聯第五卷_第一百章 萬惡和尚第三卷_第八十二章 敬鬼神而遠之第五卷_第一一四章 覬覦大道第一卷_第九十六章 市井之中,藏龍臥虎第五卷_第一百章 萬惡和尚第三卷_第八十五章 鬼潮第三卷_第一四三章 雲霄觀再見!第一卷_第十四章 福禍相依,大難不死第五卷_第一八一章 嫁禍之計第四卷_第二十六章 慕芊芊第四卷_第五十二章 終見陳護法第三卷_第一二三章 癲狂之相第四卷_第十章 陰山鬼手釦第五卷_第九十七章 招魂術第五卷_第一二九章 聽天由命第三卷_第七十二章 越看越薄的命第三卷_第三章 移魂煉魄第五卷_第五十六章 滔天巨浪第一卷_第一零一章 冤家易結,孽債難還第三卷_第六十七章 奔赴土堂第一卷_第九十七章 五行之下,四辰星君第三卷_第二十九章 用智不用力第三卷_第一三零章 羣鼠逐蛇第一卷_第六十七章 無恥秀才,瞞天過海第二卷_第六十七章 蟲邪發作第三卷_第九十四章 夜遊神第一卷_第五十五章 命懸一線,祟氣再侵第二卷_第一章 悟以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第四卷_第四十一章 奈何橋下嘆奈何第三卷_第五十四章 山門合雲鐺第三卷_第十五章 金屋藏嬌第三卷_第十一章 墓場鏖戰第二卷_第七十二章 車毀人亡,瓷盤女像第一卷_第八十九章 卜門聖物,鬼手手段第一卷_第五章神婆手段,異樣母親第五卷_第三十八章 重見弱水之海第二卷_第九十八章 失聯第三卷_第四十四章 山命相合第四卷_第十五章 動了真情的鬼第二卷_第八十六章 空手而回第四卷_第八十一章 無形中的進步第一卷_第四十三章 厲祟現身,邪人吸魂第一卷_第四十五章 相味追蹤,相字辨向第三卷_第一一八章 魂木人的偷襲第二卷_第七十章 石下土洞第二卷_第七十九章 內有乾坤第三卷_第八十二章 敬鬼神而遠之第二卷_第二十七章 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第五卷_第九十一章 心懷鬼胎第三卷_第一二二章 邪不勝正?第一卷_第四十七章 淹死鬼出,無名氣入第一卷_第七十三章 夜半請鬼,求卜問蓍第一卷_第六十六章 腌臢秀才,貞烈閨秀第四卷_第五十一章 孟婆店第四卷_第五十四章 孟婆現身第四卷_第二十章 千里傳音第四卷_第三十一章 搶走孟婆湯的女子第五卷_第一五七章 點將(中)第四卷_第二十九章 蓮城姑爺第三卷_第一零三章 冥神戲人第五卷_第一零三章 最後一戰第五卷_第一二四章 元帝導氣第二卷_第五章 四海之內,皆兄弟也第五卷_第八十八章 一敗塗地
第四卷_第六十一章 酆都大帝第三卷_第五十五章 五脈齊全第二卷_第六十五章 詭事之源第二卷_第九十八章 失聯第五卷_第一八二章 分飾兩角第三卷_第七十七章 仇人相見第三卷_第九章 吸祟第四卷_第七十二章 神相之名第二卷_第八十章 嗜血金牙第五卷_第一一零章 八大高手第五卷_第四十九章 水堂堂主第四卷_第五十三章 陰間第一護第三卷_第二十七章 天下第一癡第三卷_第四十五章 五行魁魂,移魂煉魄第四卷_第五章 找替身第二卷_第四十二章 暗夜笛聲第五卷_第九十六章 打魂釘第五卷_第十章 瞞天過海第五卷_第三十四章 日遊神龔謙第五卷_第一四六章 歸來第一卷_第七十二章 神相遣人,御靈有術第五卷_第二十一章 嗜血狂刀第一卷_第六十二章 在劫難逃,無妄之災第三卷_第四十四章 山命相合第五卷_第一章 誤會第五卷_第一六六章 兵困奈何橋第二卷_第六十九章 神醫出手第四卷_第六十二章 大帝轉世第二卷_第十二章 戮屍殞落,木魅遠遁第二卷_第九十三章 不人不鬼第三卷_第一一四章 木怪第五卷_第一一九章 武極聖人第五卷_第七十二章 乘風破浪第二卷_第五章 四海之內,皆兄弟也第二卷_第九十八章 失聯第五卷_第一百章 萬惡和尚第三卷_第八十二章 敬鬼神而遠之第五卷_第一一四章 覬覦大道第一卷_第九十六章 市井之中,藏龍臥虎第五卷_第一百章 萬惡和尚第三卷_第八十五章 鬼潮第三卷_第一四三章 雲霄觀再見!第一卷_第十四章 福禍相依,大難不死第五卷_第一八一章 嫁禍之計第四卷_第二十六章 慕芊芊第四卷_第五十二章 終見陳護法第三卷_第一二三章 癲狂之相第四卷_第十章 陰山鬼手釦第五卷_第九十七章 招魂術第五卷_第一二九章 聽天由命第三卷_第七十二章 越看越薄的命第三卷_第三章 移魂煉魄第五卷_第五十六章 滔天巨浪第一卷_第一零一章 冤家易結,孽債難還第三卷_第六十七章 奔赴土堂第一卷_第九十七章 五行之下,四辰星君第三卷_第二十九章 用智不用力第三卷_第一三零章 羣鼠逐蛇第一卷_第六十七章 無恥秀才,瞞天過海第二卷_第六十七章 蟲邪發作第三卷_第九十四章 夜遊神第一卷_第五十五章 命懸一線,祟氣再侵第二卷_第一章 悟以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第四卷_第四十一章 奈何橋下嘆奈何第三卷_第五十四章 山門合雲鐺第三卷_第十五章 金屋藏嬌第三卷_第十一章 墓場鏖戰第二卷_第七十二章 車毀人亡,瓷盤女像第一卷_第八十九章 卜門聖物,鬼手手段第一卷_第五章神婆手段,異樣母親第五卷_第三十八章 重見弱水之海第二卷_第九十八章 失聯第三卷_第四十四章 山命相合第四卷_第十五章 動了真情的鬼第二卷_第八十六章 空手而回第四卷_第八十一章 無形中的進步第一卷_第四十三章 厲祟現身,邪人吸魂第一卷_第四十五章 相味追蹤,相字辨向第三卷_第一一八章 魂木人的偷襲第二卷_第七十章 石下土洞第二卷_第七十九章 內有乾坤第三卷_第八十二章 敬鬼神而遠之第二卷_第二十七章 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第五卷_第九十一章 心懷鬼胎第三卷_第一二二章 邪不勝正?第一卷_第四十七章 淹死鬼出,無名氣入第一卷_第七十三章 夜半請鬼,求卜問蓍第一卷_第六十六章 腌臢秀才,貞烈閨秀第四卷_第五十一章 孟婆店第四卷_第五十四章 孟婆現身第四卷_第二十章 千里傳音第四卷_第三十一章 搶走孟婆湯的女子第五卷_第一五七章 點將(中)第四卷_第二十九章 蓮城姑爺第三卷_第一零三章 冥神戲人第五卷_第一零三章 最後一戰第五卷_第一二四章 元帝導氣第二卷_第五章 四海之內,皆兄弟也第五卷_第八十八章 一敗塗地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岚皋县| 育儿| 昭通市| 邵阳市| 林州市| 大港区| 沁阳市| 巴东县| 施秉县| 林芝县| 浑源县| 白沙| 晋州市| 扬州市| 新干县| 吴堡县| 安庆市| 米林县| 济源市| 梨树县| 济源市| 四会市| 屯门区| 双江| 南川市| 云和县| 太康县| 利辛县| 渭南市| 滦南县| 安义县| 濮阳市| 凤城市| 共和县| 祁阳县| 汕尾市| 灌南县| 临武县| 沾化县| 周宁县| 巴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