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位將軍!離木楊城已經只有三裡不到的路程了!”斥候來報時,邵雲與薛仁貴二人已經看好了地形,決定全軍休息一晚,次日起兵,攻打木華黎,斥候退去,二人又研究了一番作戰方針。
“將軍你看!前面有幾騎**!像是皇上的親兵!”親衛指著不遠處的幾匹快馬道。
沿著斥候所指看去,果真是李世民的親衛,“想必是從木楊城內突圍出來請救兵的人!我們去看看!”邵雲與薛仁貴二人架馬趕去。
“兩位可是邵將軍!薛將軍!?”那幾騎見了二人,忙下馬參拜。
“嗯!正是!你們是從城內來的?”二人同時問道。
“是的!”
“皇上在城內可好!?”
“將軍不用擔心!木華黎的兵馬只圍不攻,城內儲備充足,皇上無礙!皇上令兩位將軍暫且在城外隱蔽,不要急著與木華黎交戰!令李靖前去接應長孫大人!主持全局!”
“皇上被困!卻又不讓我們解圍?這是怎麼回事?”邵雲不解道,他以爲薛仁貴會知道,且料薛仁貴也不知道,“罷了!既然皇上有指!我等奉旨便是!傳令全軍隱蔽!”薛仁貴道。
“那皇上要我們何時與木華黎交戰?”邵雲問道。
“不知道!皇上只說,等城內狼煙一起,兩位將軍便可率軍與木華黎交戰,還說木華黎此人頗有才能,要二位將軍謹慎行事!”
“嗯!好吧!那你們且先留在軍中!一起等皇上消息吧!”邵雲伸了個懶腰,與薛仁貴一起進了樹林。
大唐貞觀年間,國富民強,依照華夏數千年的古風,世家門閥已經把觸角延伸到各個地方,即便是遠在塞外的**厥也不例外,寒門出身的英才很難進入朝廷中樞,即便在地方上也很難做到主官;而世家子弟卻有許多機會機會,受舉薦而在朝爲官。這也造成了許多人報國無門,只好退而求其次爲諸侯效勞一展其才華。木華黎就是舉薦制下被社會冷落的其中一名,他自小飽讀兵書,對於行軍打仗,瞭如指掌。
自小勤學苦練,長大後去富饒的中原求個一官半職,這幾乎是每個突厥人自小的理想,但番邦外族,能在朝爲官的卻少的可憐,即便你學富五車,也是投效無門,比如像鐵木真、普京、哲別、木華黎、這等人才,無不是猛將良相,但就因爲是外族人,出生不好,四處報效無門,最後也只得投靠在吉利可汗門下,與之相反的就極爲諷刺了,比如說秦懷玉,他父親是秦叔寶,依著父輩是開國功勳,即便他沒有多大的軍事才能,卻依舊可以領兵打仗,做一個萬人敬仰的大將軍。
但恰恰是因爲這樣,就人才方面而言也就造就了許多番邦外族的人才儲備大於朝廷中樞的局面,像普京、鐵木真、木華黎、哲別這等人中靈傑,他們的才能比起朝廷的許多命官,都有過之而無不及。就因爲這樣,許多優秀人才被排擠出了官道。
外族們的人才方面也就逐漸坐大了。任何人手裡捏著許多兵馬錢糧,和大量的優秀人才,都會漸漸滋生野心,而且會不斷膨脹。最終就會起兵謀反,造成天下大亂。
當然,歸根結底、這一切的根源都來源於貧富差距,戰爭的根源本來就是因爲貧富差距過大,這是從古至今的不便遺章。
大唐富饒,而控制著這片富饒土地的,先是皇家,再後就是朝廷各大小官員,而生活在這些人下面的平民也就會水漲船高,隨著主人的日夜富強而富強,但那些沒有生活在這些人下面的平民就沒那麼幸運了,官場幾乎被世家門閥壟斷,能賺錢的生意也被那些與官場門閥有半點關聯的人給佔據了,外族的人便只能種地了,但就是種地,那也是有區別的,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那些肥沃的土地也被地主們控制著,下發給那些有後臺的農民們去種了,剩下的也就是一些爛地,但上繳的稅務卻依舊沒變,這讓那些沒關係的人無法生存,最後就只能跟隨別人去謀反了,當然!貧富差距,也給了吉利可汗一個更爲有利的舞臺。
**厥本來也只是遊牧民族,本來應該與大唐毫無干系,但隨著大唐的日益富強,自推行貞觀以來,大唐對周邊國家部族採取開放政策,允許自由買賣,允許相互通婚,等各項優質條件,這些年來,許多突厥人因爲與大唐有來往,最後賺夠了府庫,衣錦還鄉。
**厥與大唐距離最近,受到漢文化影響也很深,隨著那些有先見之名的商人的融合,許多漢人也相互融合了進來,這也就讓**厥也變成了世家門閥集中的地方。
生產方面的優劣,商業買賣的利弊,都夾雜著權貴的影響。
**厥與大唐的商業往來,主要突出在布匹,和馬匹兩方面,**厥不掌握布匹的生產,但卻掌握著馬匹的生產,這樣許多漢人便會那一些布料衣物來換購草原上的駿馬,吉利可汗的眼光很準很獨到,他看出這方面的預兆,早早在部族中大量養馬,將馬匹與中原換購許多銀兩,結交的也往往是在個方面很有影響力的人,他自己在草原上的名聲也很大。隨著部族的不斷富強,逐漸也就多了許多部衆的追隨,跟隨他,有錢拿,有飯吃,也就成了許多報效無門的人才們展現自己的平臺。
吉利可汗的部落壯大的十分快,很快就吞遍了整個草原,人才方面就更不用說了,就連許多西域方面的人才也都紛紛投靠了他,普京就是其中的一個,他本是波斯的一名讀書人,但四處報效無門,最後投效大唐,也沒能得逞,最後不得已投靠了吉利可汗。
木華黎本來是西突厥的一名有勇有謀的勇士,在東西突厥發生衝突,分化兩部的過程中,他與哲別一起投靠在了吉利可汗門下。這次他領兵圍困木楊城,目的不是要殺掉李世民,而是拖住一些大唐方面的重要人才,皇上被困,唐朝方面肯定會排出重要將領與大量兵馬來救駕,這樣在草原上與他們對峙的的**,無論是統兵,還是兵馬數量上,都會大打折扣,這個計策是木華黎本人與普京一起研究出來,所以他圍困木楊城許久,也沒有發動攻擊,爲的是能從草原上調開跟多的兵馬和重要將領。
木華黎的兵馬已經圍困木楊城數月了,但長孫無忌卻依舊沒有從戰場上調配重要將領和重兵來救駕,長孫無忌的大軍不動,滅唐法王與吉利可汗也不敢輕舉妄動,他們只在第一次發動攻擊取得少許勝利後,便按兵不動,居高臨下,等待長孫無忌的兵馬調動,在邵雲、薛仁貴、燕南天、李靖等人沒有北上之前,北伐的大軍中,可以說是沒有什麼重要將領,唯獨有大將軍武安國,和中途趕來的秦懷玉,他二人武藝不凡,統兵方面也極佳,又加上房玄齡、杜如晦這等人中靈傑到處出陰招,突厥兵馬一時也啃不動他們,只好等待他們分兵救援木楊城,但現在終於等到了,可是戰場上的將領和兵馬依舊沒有減少,反而增加,李靖燕南天二人從西征軍中帶來了許多兵馬,讓**數量上的劣勢爲之一振,再加上燕南天這等猛將,和李靖統兵方面的威名,**厥逐漸有些躁動不安了。
邵雲與薛仁貴身邊的七萬六千兵馬也是額外增加的,他們現在就守候在木楊城外三裡之外,等待李世民號令,他們一路從西域趕來,路途遙遠,兵馬睏乏,又加上北上過程中遭遇了許多伏擊,情況不佳,但守在木楊城外的這些日子,已然讓他們恢復了元氣,這會就只等待城內起狼煙。
一望無際的草原上,武安國與秦懷玉分兵把守前軍,與突厥大軍形成對立之勢,那邊滅唐法王在吉利可汗耳邊細語了一番,隨後,令大軍擂鼓叫陣,同時也傳令木華黎攻城。
敵軍之勢擂鼓叫陣,並未出兵攻打,李靖到了戰場,與長孫無忌共領兵馬,他也沉得住氣,木楊城方面沒有消息,他也不想出兵,畢竟對方擺出的是龍門陣,那龍門陣雖然不是極爲*真,但李靖看得出,要破龍門陣,必須有邵雲與薛仁貴在場,否則,單憑武安國與秦懷玉二人,是斷然破不了陣的。所以,他只管敵軍叫罵,依舊按兵不動。
木楊城外,吉利可汗的親衛已經將攻城的指令傳達下來了,五萬攻城兵在督戰隊的監督下,個個叫囂著開始攻城。
城內李世民已經下令點狼煙了,三裡外的七萬六千盾州兵,在邵雲與薛仁貴的帶領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的速度殺過來。
木華黎的五萬主力部隊正在攻城,邵雲的七萬人馬卻又趕了過來,後方變前方,首先與盾州軍交火的自然是那一萬督戰隊,六萬突厥兵迎戰邵雲的七萬虎狼之師,這絕對是自取滅亡的舉動,但木華黎是什麼人,他起先下令攻城的五萬兵馬原來只是佯攻,爲的就是要引邵雲的兵馬出來,野戰方面,是他突厥人的絕對優勢,他料定邵雲麾下的盾州兵盡皆來自南方,要在開闊的草地,騎在馬背上打贏他,那是不可能的,他一聲令下,攻城的五萬人馬瞬息轉化爲野戰部隊,調轉馬頭,與一萬督戰隊合併一處,主動出擊,與邵雲的兵馬激戰起來。
情況果然像木華黎想象那樣,六萬兵馬在邵雲的七萬六千人面前,顯得格外奮勇,苦戰了一個時辰,依舊不落下風。
棋逢敵手,薛仁貴的指揮能力雖強,但木華黎的指揮能力更強,在他的指令下,突厥兵井然有序的將盾州兵阻擋在外,半步前進不得,邵雲雖勇,但他卻只是一個普通人,在戰場上,幾萬幾萬的數目中,他顯得異常的普通,龍吟槍橫掃直挑,最多也只能一次擊退一二十人,但對方是幾萬人馬,加上木華黎井然有序的指揮,邵雲再強,也是被纏得寸步難移。
情況不對,邵雲在混戰中一撇,發現城門不知何時已經被打開,城內的李世民兵馬不足兩千,他斷然不會主動出兵開城出擊,、、、、、、。
正遲疑間,木華黎身後,不知何時又多出了一路人馬,他們徑直朝城內殺去,氣勢浩蕩,人數不少,起碼也在兩三萬以上,要是讓這些人馬進了城,那李世民就危險了。
不假思索,邵雲在混亂中令張遼繼續領兵衝殺,自己回馬來到薛仁貴身邊道:“薛將軍!對方還有兵馬,他們已經進城了!”
薛仁貴正忙著指揮戰陣,聽邵雲這話,急忙向城門看去,果然見到黑壓壓的一片兵馬向城內殺去,一時之間,竟然也拿不出主意。
“薛將軍!皇上城內兵微將寡!斷然抵擋不住這批人馬!要是讓他們進了城!皇上就危險了!”邵雲急喊話道。
薛仁貴更著急,但前面有五萬敵軍阻擋,他也沒有辦法,:“那怎麼辦!?”
“薛將軍快領兵馬只管衝進城去!能帶走多少就帶多少,剩下的人與我拖住木華黎的六萬人馬!”
“也只好這樣了!你自己小心!”話音剛落,薛仁貴胡亂聚集一批人馬,向城門殺去,許多人馬見大隊人馬衝了過去,也緊隨其後,殺了進去,時間倉促,薛仁貴只帶走了五六萬人馬,成功進入了木楊城。但這五六萬人馬一走,剩下的就只有被木華黎死死咬住的一萬六千人了,這種場面,邵雲早就預料到了,畢竟讓薛仁貴走的人是他自己。他現在也沒時間去考慮這一萬六千人的安危,這一萬六千人的任務是拖住木華黎的大軍,好讓薛仁貴成功進城,但現在他們只完成了一半的任務,薛仁貴的兵馬成功進城了,但剩下還有更艱難的任務,那就是用一萬六千人的力量,與木華黎六萬人周旋,以求自保。
邵雲的心中只默默祈禱薛仁貴的五六萬兵馬能戰勝剛剛進城的突厥兵,至於自己眼前的戰陣,他也只能盡力而爲,能保住多少,算多少,能殺多少算多少。木華黎這傢伙怎麼不知道邵雲的心思,但城內的情況,自然有進城的兵馬去處理,他只管咬住邵雲,不讓這一萬六千人進城,給城內兵馬增加負擔,他不斷下達命令,誓要吃幹邵雲的全部兵馬。
邵雲見自己的兵馬不斷減少,心中也是痛苦難當,突然他想出了一記,大喊一聲:“紫金陣法!”
他這已聲吶喊如雷貫耳,衝殺在前方的張遼聽到後,急忙聚集兵馬,快速形成了戰陣,時間倉促,許多人馬還在加入陣法之前就已經被斬殺,能勉強聚集的人馬,不足一萬。邵雲一看,*千人簡單的形成了紫金花陣勢,心中暗自佩服盾州軍的應變能力。他自己也快速加入到了陣中,戰陣由張遼佈局,紫金花型的兵馬時而伸展,時而收縮,很快便形成了戰鬥力,由於人數太少,張遼只能把紫金花戰陣縮小,這樣一來,盾州兵馬雖然不能反擊,卻也足夠自保,許多繼續衝殺上來的突厥兵盡數被紫金戰陣如同運行中的絞肉機一般,快速將衝殺上來的人馬絞碎。
情況良好,木華黎的兵馬每次衝上來,都被紫金戰陣擊退,木華黎的六萬兵馬在短時間內,竟只剩下四萬五千人,僅僅衝殺幾次,就損失了一萬五千人。
邵雲的兵馬一共就*千,不足一萬,就一個簡單的陣法就在這麼短時間內,就吃掉他一萬五千人,木華黎自然知道箇中有問題,不能再仗著人多衝殺,再衝殺幾次,搞不好剩下的四萬五千人就都要折在這裡了,木華黎不再下令衝擊戰陣,邵雲的紫金戰陣卻不能停下來,只要稍有停頓,對方就會乘機吃掉這僅有的*千人,邵雲明白這個道理,張遼也明白這個道理,木華黎也明白這個道理。
現在邵雲不怕敵人衝擊,就怕他按兵不動,這樣一來,他的戰陣就只有一直運轉下去,遲早會因爲體力透支而失去戰鬥力,隨著戰鬥力的喪失,敵人就會在那時衝過來輕而易舉屠殺掉這*千人。
“放箭!”木華黎不想等待,他要儘快解決邵雲的人馬,好進城拿了李世民的人頭,回到主要戰場上去。
“嗖嗖嗖嗖嗖!”一陣陣箭雨射擊過來,邵雲兵馬被殺了個措手不及。
從來都只有**用弓弩壓制別人,這次卻輪到別人用弓弩來射殺**了,雖然突厥人在弓弩上的研發還不怎麼樣。但在這近距離來說,只要瞄的準,一箭一人,絕對沒有問題。
“撤!”*千人盡數是騎兵,手中沒有盾牌,他們就這樣*裸的在敵人面前箭雨洗禮,看著*千人瞬息變成四五千,張遼與邵雲同時喊出“撤!”的指令。四五千人像木偶一樣隨著張遼、邵雲撤退,木華黎下令追擊,又在追殺過程中斬殺了許多人馬,邵雲一回頭,原本整整齊齊的*千人,竟只剩下幾百、上前人,兵敗如山倒,邵雲次算是真正領悟到了這句話的含義,剩餘的幾百人依舊在不斷減少,木華黎兵鋒所向,依舊不依不饒追擊。
邵雲有些絕望了,他想獨自一人衝回去,擒賊先擒王,單獨拿下木華黎,但就在這時,一陣箭雨從邵雲前方襲來,那種箭雨不像後面木華黎的弓箭,它們是朝天空飛出,再由天空落下。邵雲能分辨得出這些箭雨不是衝著他來的,否則,即便你再好的武功,面對前後黑壓壓的箭雨,恐怕你也是插翅難飛了。
那陣箭雨徑直飛出,又從天空降落,射倒了許多追兵,木華黎的兵馬暫時與邵雲的兩三百兵馬拉開了距離,但依舊緊隨其後。便在箭雨下完後,前面忽然出現一隻軍馬,不下五萬之衆,領頭的人正是餘詩曼。
邵雲大驚,餘詩曼是八寶的妹妹,他曾立誓要斬殺八寶,怎麼餘詩曼出現後又不爲難自己,反而來幫助自己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