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章 天一真水

這幾天,暫且每日兩更,存些稿子,爲了下個月更好的爆發

下個星期就恢復!

自從那日元江回山之後,綠袍將捉回的幾人,統統肉身煉化,元神攝入百鬼夜行圖內。使其生受七七四十九日的百鬼裂心分神之刑,方纔讓百鬼將之吞食。

至於從元江金船取回的寶物,那些古兵戈之類的,多半長大,均須煉過,始能應用。不過綠袍業已悟通些九疑鼎的妙用,藉此將所得各類寶器重新祭煉一番,然後一一分發給門下弟子。

本來綠袍便想就此閉關,籍由金船取回的一件戊己之寶,強催土行。不料事情卻是沒有這般簡單。原先五行分化練就,初始上手雖然容易,但是等到練至三行之時,便會被前面剋制。

要知五行生剋,如果同練,按照合沙奇書裡面的法門自然沒有問題,但是如果像綠袍這般另闢蹊徑之法,書內卻也是有了記載。說是初始二行可以分別練就,但是剩下的三行必須要一齊練,否則五行紊亂,自行逆轉剋制。

綠袍本未曾放在心上,想借助黃帝軒轅氏遺留的寶物---裡圭,強練土行之力。不想青木、戊土本就相剋,大意之下,差點連那青木道基都被裡圭毀去,這才知曉厲害,不敢再妄動土行。

那裡圭乃是黃帝軒轅氏平治水土時濟川之寶,便是綠袍後來追趕金船,從裡面取出的那個看似金鐵所鑄的圓球,其實乃是千萬年前一塊寶玉,廣成子道妙通玄,早已洞悉未來,特意用作鎮船之寶。

此寶內含土行戊己之力,傳說能夠能夠駕馭地脈,號令百嶽山川,端是厲害無比。而且此寶甚有靈性,那在人手中時,輕若無物,一旦離手便自重愈山川五嶽。

綠袍便是爲此寶放出的五嶽神光反克青木,差點毀去青木道基。他是以青木爲本,生化五行,如果青木道基毀卻,不啻於法力被廢,到那時恐怕真個就是生不如死了。經此一來,綠袍也是愈發的謹慎,日後修行卻也不能在這般兒戲。正所謂,一步踏錯,萬劫不復,絕非妄言。

不過幸好綠袍先自從金船裡面的那個玉匣中,將裡面的東西取出,從中得知了裡圭的一些用法,否則後果真個不堪設想。

那玉匣之中共有兩樣東西,其中一個是件兩寸大小,色作土黃的錦囊;另外一個卻是本道書,不過內中記載的不是什麼修行秘法,而是一些前古至寶的傳承、威力以及部分用法和一些上古的奇文逸趣。

但在綠袍看來這部道書卻是比什麼修行秘法都要珍貴得多,因爲書內不僅記載了廣成子所有法寶的用法,更還有九疑鼎的部分用法,所以綠袍也才能夠輕易的運用九疑鼎來重新祭煉寶物。至於跟這部道書收藏在一起的那個錦囊,按照書中所說,裡面是秘藏了一些龍腦香,也甚是珍貴。

只是按照合沙奇書所說,五行真氣餘下的三行必須同時練習,此刻手中卻是還缺少了金水二行的寶物。綠袍翻遍腦海,水行倒是知曉,東海紫雲宮內收藏的天一真水,乃是水中精華,號稱一滴之數便可化爲湖泊。雖然言辭不免有些誇大,卻也可見其威力之一斑。只是不知那金行寶物卻是該往何處尋找。

不過反正兩行都缺,知道一處,便先去將那天一真水搞到手,至於金行,到時候再另想他法好了。正所謂,船到橋頭自然直,誰不定到那時機緣之下,金行也可輕易到手。

那紫雲宮深有百里,上下共分六十三層,到處都是珠宮貝闕,金殿瑤階,瓊林玉樹,異草奇葩,不但景物奇麗,更藏有無數奇珍秘寶。

最初乃是天一金母修行練道之所,後來金母飛昇天闕,方纔就此空蕩下來。因爲宮外禁法神奇,不知過了多久,才爲一水仙發現,自此盤踞。經此兩代主人苦心經營,紫雲宮內繁華無極,真可算得上是神仙妙境。

後來那位水仙也自飛昇,因之前受過峨嵋開山祖師長眉真人的恩惠,便將紫雲宮送給長眉真人,以作別府。不過長眉真人道行高深,實可稱當時宇內第一奇人,本該早就飛昇天闕,只是還有些許外功未能圓滿,這才滯留人間。以此老的功行,又怎會記掛這身外之物,所以雖然蒙人贈送,卻也從未去過。

待到長眉真人飛昇以後,門下弟子雖然也知此事,但覺得那紫雲宮深藏海底地竅之中,常人不得擅入,卻也沒有急於一時。不想這一耽誤,紫雲宮又生變故,爲三女所佔,峨嵋素來標榜正道,一時間自然也就不便再去行那爭奪之舉。

三女初生之際,母親難產而死,父親本是東海一處安樂島上的頭人,也爲人暗算所殺。那人殺死三女父親後,將三女捆於一麻袋裡,投入海中。幸得三女之父昔年無意中曾經放生過一隻大蚌,那大蚌本有數千年的修行,只爲那天劫數,方纔擱置淺灘。後來爲三女父親所救。老蚌一日在海底閒遊,看見落下兩個麻袋,珠光照處,看出是三個女嬰。老蚌因受過大恩,時思報答,曾在海面上看見過三女,在海灘邊上游玩,故此認得。忙張大口,將兩個麻袋一齊銜回海底。

老蚌早年被海中孽龜追急,一時無奈,打算掘通地竅藏躲,不料無心發現紫雲宮這個洞天福地,便就在此潛心修煉。後來救回的三女也就帶回紫雲宮撫養教導。

只是就此過了十數年,老蚌因爲功行緣故,尚需再轉一劫。便離開紫雲宮,轉世重修。

三女後來巧得仙緣,獲得一本地闕金章,自此修行,在紫雲宮已有百載。那天一真水,便是天一金母遺留的寶物,秘藏於金庭玉柱之內。雖然對一般人無有大用,卻是異類煉體化形的至寶。

第12章 以書易人第3章 百毒金蠶蠱第5章 古神鳩第6章 莽蒼山第8章 癸水元精第8章 海外散仙第22章 五行大成第8章 傳授秘寶第7章 一個人的戰役第4章 三遊洞第3章 渾水摸魚第5章 海外散仙第17章 東海三仙第3章 百毒金蠶蠱第16章 昊天之變(上)第4章 幻滅天羅第9章 無形飛劍第3章 百蠻集第7章 青龍木(一)第9章 青龍木(三)第17章 移山轉嶽第1章 毒龍丸第6章 玄陰神威(五)第16章 蛇王寺第1章 毒龍丸第10章 龍雀璇光(上)第15章 極光吐納元化書(中)第6章 莽蒼山第1章 紅蓮法會第8章 略輸一籌(下)第4章 玄陰神威(三)第18章 寒泉行宮(上)第9章 九天元陽尺第4章 幻滅天羅第16章 峨嵋來使第11章 情劫初顯第19章 合沙奇書第1章 離朱宮第16章 百毒寒光障(上)第2章 地脈精氣第七 卷東海締結木下第14章 山精木客第10章 金鐘島主第17章 初鳳變計(上)第12章 毒龍尊者第2章 青陽島第6章 百蠻兇威第12章 誕辰五寶第12章 假意尋仇第11章 青木催神法第11章 法圖初成第1章 萬載空青第2章 四八離魂陣(中)第6章 八卦教第16章 極光吐納元化書(下)第19章 洪都道人靈寶經第6章 拜訪紫雲宮(下)第2章 玄陰神威第1章 天一真水第19章 洪都道人第25章 孽緣天定第6章 玄陰神威(五)第2章 大阿修羅法咒第1章 上古金船第18章 身死神消第3章 四八離魂陣(下)第15章 相煎何太急(下)第5章 冰火兩重天第10章 金鐘島主第2章 青陽島第15章 寶鏡神威第7章 略輸一籌(上)第2章 四八離魂陣(中)第15章 心魔攝神法第4章 幻滅天羅第8章 連山寶藏第12章 前後顛倒第4章 幻滅天羅第12章 以書易人第8章 癸水元精第8章 天狐辛秘(上)第15章 相煎何太急(下)第5章 太乙五煙羅第2章 北邙山(下)第15章 相煎何太急(下)第12章 假意尋仇第15章 寶鏡神威第4章 百鬼夜行第13章 綠袍獻寶第3章 四八離魂陣(下)第1章 毒龍丸第7章 三目碧蟾第9章 赤目神光第2章 諸多算計第8章 虛空天魔大手印第17章 初鳳變計(上)第12章 前後顛倒第18章 身死神消
第12章 以書易人第3章 百毒金蠶蠱第5章 古神鳩第6章 莽蒼山第8章 癸水元精第8章 海外散仙第22章 五行大成第8章 傳授秘寶第7章 一個人的戰役第4章 三遊洞第3章 渾水摸魚第5章 海外散仙第17章 東海三仙第3章 百毒金蠶蠱第16章 昊天之變(上)第4章 幻滅天羅第9章 無形飛劍第3章 百蠻集第7章 青龍木(一)第9章 青龍木(三)第17章 移山轉嶽第1章 毒龍丸第6章 玄陰神威(五)第16章 蛇王寺第1章 毒龍丸第10章 龍雀璇光(上)第15章 極光吐納元化書(中)第6章 莽蒼山第1章 紅蓮法會第8章 略輸一籌(下)第4章 玄陰神威(三)第18章 寒泉行宮(上)第9章 九天元陽尺第4章 幻滅天羅第16章 峨嵋來使第11章 情劫初顯第19章 合沙奇書第1章 離朱宮第16章 百毒寒光障(上)第2章 地脈精氣第七 卷東海締結木下第14章 山精木客第10章 金鐘島主第17章 初鳳變計(上)第12章 毒龍尊者第2章 青陽島第6章 百蠻兇威第12章 誕辰五寶第12章 假意尋仇第11章 青木催神法第11章 法圖初成第1章 萬載空青第2章 四八離魂陣(中)第6章 八卦教第16章 極光吐納元化書(下)第19章 洪都道人靈寶經第6章 拜訪紫雲宮(下)第2章 玄陰神威第1章 天一真水第19章 洪都道人第25章 孽緣天定第6章 玄陰神威(五)第2章 大阿修羅法咒第1章 上古金船第18章 身死神消第3章 四八離魂陣(下)第15章 相煎何太急(下)第5章 冰火兩重天第10章 金鐘島主第2章 青陽島第15章 寶鏡神威第7章 略輸一籌(上)第2章 四八離魂陣(中)第15章 心魔攝神法第4章 幻滅天羅第8章 連山寶藏第12章 前後顛倒第4章 幻滅天羅第12章 以書易人第8章 癸水元精第8章 天狐辛秘(上)第15章 相煎何太急(下)第5章 太乙五煙羅第2章 北邙山(下)第15章 相煎何太急(下)第12章 假意尋仇第15章 寶鏡神威第4章 百鬼夜行第13章 綠袍獻寶第3章 四八離魂陣(下)第1章 毒龍丸第7章 三目碧蟾第9章 赤目神光第2章 諸多算計第8章 虛空天魔大手印第17章 初鳳變計(上)第12章 前後顛倒第18章 身死神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宁县| 吉林省| 伊川县| 闵行区| 建瓯市| 岱山县| 嵩明县| 凤山县| 内丘县| 寿光市| 白水县| 鲜城| 汝南县| 贵定县| 扬州市| 泰来县| 湘潭县| 舟曲县| 山阳县| 阜新市| 汨罗市| 渝中区| 宣汉县| 康马县| 双桥区| 徐汇区| 高碑店市| 南华县| 凤翔县| 恭城| 永城市| 天气| 郁南县| 特克斯县| 隆安县| 日照市| 历史| 江孜县| 淮南市| 噶尔县| 达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