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13章 戰略部署

(求收藏)

李煜大軍抵達成都府已經是七月中旬,正是天氣燥熱之時,天氣炎熱,再加上身邊帶著兩個女人,行軍速度一直快不起來。照著這個速度走下去,距離前沿陣地至少還要一月時間,李煜雖然迫不及待的想飛過去,直接砍掉李光儼的狗頭,但天氣原因居多,他也不得不放緩行軍速度。

從唐國與宋朝簽訂協議,宋軍開始退出邠州、涇州、鄜州和延州那日起,林仁肇也將大軍向四州開去,不過一直看著兩國動向的李光儼卻是佔了先機,趁著林仁肇從鳳翔府出兵不及時,他直接派兩萬人將延州搶了去。

李光儼雖然長得五大三粗,可人腦子卻是十分的活泛,唐宋兩國同盟,宋朝讓出邠州、涇州、鄜州以及延州給唐國,目的已經很明顯,李光儼若是再不動,那麼他就只能等死了。

對於李光儼搶佔延州,宋朝和唐國都沒有直接的動作,宋朝將土地給了唐國,那就與他們沒了關係。而林仁肇想搶回延州,李煜卻是要他等著自己趕到,一起用兵。不過之前李煜想除去李光儼,只能沒有藉口的先出兵,如今卻是直接找到了理由。

李光儼得知唐宋兩國同盟,宋朝將四州出讓給唐國,唐國的目的已經是昭然若揭,而他最近又聽說河西某些小部落有暗中動作,原本河西一些小部落都被河西軍節度使申甫明以武力壓著,但是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動作頻繁,有很多李光儼未聽說過的人殺了部落首領取而代之,幾個小部落擰成一箇中型部落,然後幾個中型部落又不知給哪股力量結成一個大部落,遊離在河西節度之外。

而申甫明也不出兵鎮壓,他們也沒有與六穀蕃部和甘肅二州的回鶻軍也有任何的聯繫。

李光儼很怕他們是直接衝自己來的,畢竟相對申甫明的武力壓制,他做的可是殺人越貨的勾當,他是經常帶著一干人馬去騷擾那些弱小的部落。

當然比李光儼更爲惡劣的是朔方節度使馮繼業,這個殺了自己老子上位的人,對手下士兵從不愛惜,更不將少數民族放在眼裡,他可隔三差五的就率領大軍襲擾部落,惹得那些部落以及生活在河西的漢人怨聲載道。

李光儼雖然也經常做這樣的事情,但之前河西諸部都被申甫明壓制著沒有統一,可是如今統一下來他也看到了威脅。李光儼不得不想辦法來安撫河西新聚集起來的部落,趁著唐軍未到,他將延州的防守扔給部下,親率大軍去征討馮繼業以安撫河西部,希望能改善一下兩方面的關係,不希望他與唐國作戰時給河西部落偷了後方。

李光儼帶兵出發靈州,李煜已經從成都出發向鄜州而去,他要先打下李光儼搶下的延州,然後再逐一的吞併夏州、銀州等地。

宋朝國內對此時西部的局面比較關注,雖然說與唐國同盟,但是趙匡胤也不敢放下心將西部的兵力全部撤走,名義上爲了防著李光儼,其實也是在防著唐軍。

河西諸多小部的統一正是張衡的傑作,他從江寧府出來只帶著十數人,憑著自己的聰慧謀略將不信任自己的人利用部落間的爭鬥除去,又拋給他們一個巨大的誘惑,將其整合在一起。

半年時間下來,張衡手中已經集結了八萬人的大軍,其中有少數民族佔了一半,另一半則是河西軍申甫明手下的漢人士兵。

河西的漢人不在少數,涼州、瓜州、沙洲等十一州皆有大量的漢人,而歸義軍沙洲和瓜州如今就給漢人控制著,節度使就是曹元忠。除去甘州和肅州被回鶻控制之外,其他都在漢人的手中,當然也是因爲甘州和肅州,將河西軍和歸義軍分隔開來。

但也因爲唐朝時吐蕃殺到長安城下,河西涼州就成了唐朝和吐蕃的邊境之地,涼州以西甘州和肅州以東的很多漢人被故國丟棄,多年以後都給藏化,逐漸的與生活在這一帶的藏人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以陽妃谷藏人爲主的六穀蕃部。

六穀蕃部與甘肅二州的回鶻人來往密切,時刻威脅著涼州的安全,申甫明也因爲此才同意歸附唐國。

李光儼殺向靈州,同時也給申甫明以及被張衡控制下的部落送去書信,說是爲了幫助他們剿滅風繼續,試圖安撫河西這些可能對他產生威脅的人。

張衡和申甫明接到書信時正在與諸多小部落的首領一起飲酒,張衡當著衆人的面將自己的想法說出,衆人早就對馮繼業和李光儼恨之入骨,不做任何猶豫都紛紛表示同意。

張衡的想法便是先按兵不動,待李光儼和馮繼業兩軍消耗差不多時主動進攻,一舉將兩人全部消滅,也順勢將靈州拿下。

*************

李煜離開江南一路奔波入蜀,再由蜀地進入鄜州共計用了三月時間,進城之後李煜先將傾城和符靜姝兩人在驛館安頓下來,然後便將林仁肇、鄭元華、崔福、申屠令堅等人召集到一起商議何時出兵。

李煜一路上幾乎每天都能收到前方送來的消息,張衡每日都會將河西的消息給他送來,林仁肇也會每日都將延州的情況送出。

因此他人還未到就已經知道李光儼率領四萬大軍殺向靈州,與馮繼業大戰三天三夜,剛剛將靈州打下一個缺口,城兩軍還在廝殺之際,就給張衡和申甫明帶兵抄了後路,在八萬大軍的合力進攻之下馮繼業被當場射殺,而李光儼只帶著不足百人的殘兵逃了回去。

張衡與申甫明只用很微小的損失便取得了靈州,同時在李光儼逃跑之後也將附近其他小城控制在自己的手中,全軍休整隻等與李煜一同進攻夏州。

李光儼帶著輕傷逃回夏州,延州他便打算放棄了,之前他帶著四萬人出征靈州如今回來不足百人,延州兩萬人,夏州和銀州等地還有六萬軍隊,還有一些拿上武器就可以參戰的百姓,算在一起也要十萬人。李光儼也曾聽說李煜大軍的勇猛,他不想將兩萬人留在延州白白的消耗掉,意圖將兵力集合在一起共同抵抗唐國大軍。

李煜正在與衆人討論是否應該趁著李光儼戰敗逃回立即出兵,便接到李光儼定難軍從延州撤出的消息。李煜深怕有詐,派斥候過去打探,然後說道:“李光儼在靈州被張衡和申甫明擊敗,四萬人只回來不足百人,若是延州的兩萬人都退了,那他就是想穩守了。”

林仁肇附和道:“陛下,臣認爲應該立即發兵延州,將我軍的陣線提前,然後再與張衡共同出兵夏州。”

李煜淡淡一笑,說道:“叫張衡和申甫明回涼州,準備進攻六穀蕃部和甘肅二州回鶻部,李光儼這裡有我們就夠了,此次出兵最主要的目的還是伐遼,李光儼、馮繼業以及甘肅二州的回鶻部和曹元忠等等都是微不足道的,張衡和申甫明若是能打下六穀蕃部,再消滅甘肅二州的回鶻人之後,歸義軍曹元忠若是不歸附,那就也將他消滅,用自己人……。”

對李煜的說法衆人都很認可,李光儼總體人數雖然多餘銀槍都,可是他軍中皆是騎兵,守城對他們來說根本就不是優勢,進攻纔是真正的優勢,而李煜手中的騎兵和陌刀兵都能剋制他的騎兵,無論是李光儼出兵還是死守,他都很難有勝蹟。

事情商議完畢,李煜叫衆人先回去休息,等待明日斥候送回的消息再決定是否向延州進發。回到鄜州驛館,李煜見傾城和符靜姝連日行軍勞累,兩人已經睡下,他也不去打擾兩人,看過地圖之後也沉沉睡去。

天色將亮,從延州送回來的消息便傳到了鄜州,李煜早起接到消息便命令林仁肇先行帶著四萬人去延州,又安排他帶來的兩萬神武禁軍留下一萬防守鄜州,不要被宋朝趁亂偷了城,他則是率領五萬人隨林仁肇之後向延州進發。

兩天之後,九萬大軍大軍先後趕到延州,李煜剛剛進城,見城內一片慘象,不知道林仁肇坐下的錯事還是李光儼,直接將林仁肇找來問了清楚。得知這一切都是被李光儼部搞的,李煜對戰事更有了一些信心。

一個軍隊能否打勝仗,從最基本的細節就看出來,李光儼不節制部下,沒有任何軍紀,從延州城內的慘象就能看得出來。事實也是如此,李光儼兩萬大軍從進入延州之後就開始爲禍百姓,燒殺搶掠無惡不作,離開時又裹挾了大量的錢財和漢族女子。

李煜親自下馬安撫了一衆百姓,許諾爲他們報仇,然後又命令張洎帶人逐一安撫百姓,同時又將斥候放出,查探李光儼在夏州的動向。

李光儼從靈州逃回受了一些輕傷,此刻正在夏州城中養傷,此時夏州城中有四萬守軍,李光儼認爲應該可以應對李煜的大軍了,只要自己穩守不出,夏州雖然不是大城,但在西北爲了防禦敵襲,但城池也修建的很高很厚,李光儼認爲唐軍應該沒有任何辦法。他卻是不知李煜手中此時除去幾年之前的炸藥包之外,已經研製出了簡易的火炮,當然這個時候所謂的火炮還是根據投石機原理製出,不過卻是比投石機輕便簡易了很多。

第287章 李景遂之死第321章 計謀第284章 原來是他第241章 證人第195章 關鍵人物第226章 密室內的發現第61章 真兇第203章 人才與故人第143章 不爭功第252章 拒絕第32章 喜鵲鬧枝頭第23章 沙河幫第143章 不爭功第195章 關鍵人物第121章 一邊倒的戰局第229章 以壽宴的名義第133章 砝碼第46章 農婦的心機第126章 姚君生第163章 雨夜偷城第16章 試探口風第93章 請教第258章 李璟授意下的變革第237章 三本奏章第69章 潛州第256章 蘇州之事第230章 分贓與手段第239章 內訌第127章 一對雙生子女第301章 死守第314章 招降第14章 江寧府晨景第113章 文化交流第200章 危情第2章 電影還是電視劇?第149章 秦晉之好第35章 傳說中的小周後第325章 仇恨第69章 潛州第243章 再見遇刺第289章 告密第294章 以攻代守第17章 投效第128章 高氏無賴第240章 請罪第79章 不倫之戀第228章 假死第131章 陌生人第9章 孺人意可第206章 奉命出征第302章 逼宮第51章 縱火者第294章 以攻代守第158章 意在長興第299章 告密第116章 給你看的表面第293章 應對第191章 談判與條件(一)第57章 韓熙載升官第158章 意在長興第84章 誰是兇手第271章 六年不知天下事第157章 抱孩子跳井第125章 俘虜第52章 銀槍都第150章 爲了國家利益第167章 屠夫之名第293章 應對第301章 死守第283章 右護法第9章 孺人意可第104章 擾了好事第195章 關鍵人物第147章 簡單世界第327章 談判第24章 是癡還是傻第20章 白麪小郎君第294章 以攻代守第252章 拒絕第333章 折玉霜的主動第297章 配合第7章 進宮第324章 烏蘭第217章 兄弟間的共識第144章 勢在必得第331章 折家的想法第310章 一致對外第95章 三人成虎第88章 金蟬脫殼第114章 覺察第113章 文化交流第61章 真兇第278章 製造機會第39章 江寧府尹鍾蒨第194章 措施第7章 進宮第297章 配合第277章 兩撥人第78章 唐朝公主
第287章 李景遂之死第321章 計謀第284章 原來是他第241章 證人第195章 關鍵人物第226章 密室內的發現第61章 真兇第203章 人才與故人第143章 不爭功第252章 拒絕第32章 喜鵲鬧枝頭第23章 沙河幫第143章 不爭功第195章 關鍵人物第121章 一邊倒的戰局第229章 以壽宴的名義第133章 砝碼第46章 農婦的心機第126章 姚君生第163章 雨夜偷城第16章 試探口風第93章 請教第258章 李璟授意下的變革第237章 三本奏章第69章 潛州第256章 蘇州之事第230章 分贓與手段第239章 內訌第127章 一對雙生子女第301章 死守第314章 招降第14章 江寧府晨景第113章 文化交流第200章 危情第2章 電影還是電視劇?第149章 秦晉之好第35章 傳說中的小周後第325章 仇恨第69章 潛州第243章 再見遇刺第289章 告密第294章 以攻代守第17章 投效第128章 高氏無賴第240章 請罪第79章 不倫之戀第228章 假死第131章 陌生人第9章 孺人意可第206章 奉命出征第302章 逼宮第51章 縱火者第294章 以攻代守第158章 意在長興第299章 告密第116章 給你看的表面第293章 應對第191章 談判與條件(一)第57章 韓熙載升官第158章 意在長興第84章 誰是兇手第271章 六年不知天下事第157章 抱孩子跳井第125章 俘虜第52章 銀槍都第150章 爲了國家利益第167章 屠夫之名第293章 應對第301章 死守第283章 右護法第9章 孺人意可第104章 擾了好事第195章 關鍵人物第147章 簡單世界第327章 談判第24章 是癡還是傻第20章 白麪小郎君第294章 以攻代守第252章 拒絕第333章 折玉霜的主動第297章 配合第7章 進宮第324章 烏蘭第217章 兄弟間的共識第144章 勢在必得第331章 折家的想法第310章 一致對外第95章 三人成虎第88章 金蟬脫殼第114章 覺察第113章 文化交流第61章 真兇第278章 製造機會第39章 江寧府尹鍾蒨第194章 措施第7章 進宮第297章 配合第277章 兩撥人第78章 唐朝公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京市| 镇江市| 二连浩特市| 科技| 杭锦后旗| 双城市| 通道| 海原县| 嘉峪关市| 六盘水市| 汾阳市| 汾阳市| 象山县| 昌都县| 托克托县| 吐鲁番市| 平昌县| 商南县| 德安县| 达孜县| 明光市| 岑溪市| 正安县| 错那县| 舒城县| 青冈县| 日喀则市| 铜鼓县| 双桥区| 醴陵市| 苍山县| 陆河县| 子长县| 崇义县| 敦化市| 绵阳市| 威远县| 东方市| 镇雄县| 锡林浩特市| 扶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