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四百三十八章 沈有容的臺灣印象

四百三十八章沈有容的臺灣印象(第一更)

“如隆,我們到這臺灣也已經有十年了吧!”在沈有容原先被軟禁的小院子裡,七十歲高齡的沈有容一臉憔悴的同坐在他旁邊的郭邢說道。

“是啊!十年了!”郭邢現在也五十多了,這些年的所看到的臺灣種種給他的衝擊非常的大。以至於如此頑固的他,在思想上也出現了一些鬆動。

“本來,我還想著今年年底回到老家等死,可沒想到大明會突然海禁。海路斷絕,想回去都難了!”沈有容苦笑著說道。

對沈有容的軟禁在天啓四年末就解除了,但是當沈有容和郭邢返回大明之後,他們才發現大明已經沒有了他們的容身之地。大明從上到下都大罵他沈有容叛離了大明,沈有容的家鄉都以有沈有容爲恥。萬般無奈之下,沈有容和郭邢只能又返回了臺灣。而他臨走前留下的一本描述臺灣政治經濟軍事的書,還被沈有容的一個往日好友給燒成了灰燼。

朋友的不理解,讓沈有容心中非常的悲傷。所以回的臺灣之後,沈有容雖然已經恢復了自由之身,但是他的內心卻比之前被軟禁的時候還要痛苦。

無奈之下,沈有容便通過前往臺灣所控制下的各地看看來舒緩這種痛苦。也正是這近三年的遊歷使得沈有容看到了臺灣的強大,自己所寫的那本書中的描述不及萬一。這讓沈有容深感慚愧的同時,也感到深深的悲哀,爲大明而悲哀。

沈有容有的時候都不知道該怎麼描述臺灣的強大,但是臺灣的富庶他是看得非常的確切,臺灣百姓的生活比之大明強上百倍,他更是心中清楚。

臺灣的百姓其實就是大明百姓,雖說是臺灣將他們帶離大明的,但更確切的說應該是大明將他們給拋棄了的。這一點在沈有容返回安徽之後,感受就更加的強烈了。

當年他離開大明的時候,大明的百姓還能勉強活得下去,至少他的家鄉是這樣的。但是當他在天啓四年返回安徽的時候,那種強烈的對比,讓他都難以相信那裡是自己的家鄉。

朱‘門’酒‘肉’路邊骨,是沈有容真真切切的看到了的。而那些已經麻木了的百姓對路邊不時能夠看到的白骨竟然已經到了習以爲常的地步了。

根據臺灣報紙上的說法,安徽還算是好一點的,西北的陝西,山西,甚至京師附近都比之還要恐怖。如果不是因爲臺灣在沿海地帶的貿易和一部分的糧食輸入,山東江蘇等地也不會好到哪去。

這完全是一副末世之相啊!而造成這種末世之相的原因是什麼,沈有容心中有數。雖然明間都說是因爲閹黨霍‘亂’天下,但是佔據天下那麼多良田,使得百姓無立錐之地的那些人可絕大部分都不是閹黨。

就拿魏忠賢數次查出的那些個貪污腐敗的大案,如遼東貪腐案,南京錢案等等,哪個不是那些被認爲是正直之士所爲。

在臺灣的時候,看到臺灣報紙對大明內部政治的報道,沈有容曾大罵臺灣無恥,因爲他們的那種將東林黨等‘正直’之士同閹黨相提並論,不分好壞的評述感到憤怒。

但是經過這些年自己派人收集到的情報,在不知不覺之中用上了臺灣最喜歡的數據對比之後,才發現原來閹黨只是霍‘亂’一時,而那些掌握著天下絕大多數的田地和所有權利的士大夫階層纔是大明的衰落之源。

沈有容很傷心,真的很傷心。他的內心其實一直都對大明保持著絕對的忠誠,但卻無人能知。他曾經滿懷著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大明擺脫眼前的困境,效仿臺灣的部分政策實現富國強兵,最終擺脫被臺灣覆滅的命運。

但是他還是低估了傳統的儒家文化的頑固‘性’。當他將自己‘花’費了數年寫就的那本關於臺灣的一切和一些他自認爲可以在大明施行的東西的書拿個自己的一個多年的好友的時候,對方只是看了不到十分鐘,便將他的那本書給扔進了火盆,然後將自己給轟了出來。

當對方大罵自己妖言‘惑’衆,意圖霍‘亂’天下的時候,沈有容的心都涼了。如果不是看在是多年的至‘交’好友,沈有容又救過對方的命的話,可能都報官將沈有容給抓起來了。

哀,莫大於心死!沈有容的一顆拳拳報國之心就在這樣的打擊中徹底的死了。回到臺灣之後,沈有容一度渾渾噩噩不知所爲,連一句話都不想說。最後還是蕭明乾向他提議到臺灣的各個地方看看,才讓他恢復過來。

幅員遼闊遠超大明,軍事鼎盛冠絕天下,百姓富庶曠古爍今!這是沈有容三年遊歷而得出的印象。

僅僅一個澳洲便的面積便已經比現在的大明要大了,臺灣佔據著這個世界上最爲龐大的領土,其上的資源是數不勝數。而且最重要的是,臺灣將他們現在能夠用到的資源全部都給充分的利用了起來。

沈有容這三年來,走遍了臺灣除了庫頁島和蝦夷島之外的各個地方。商業的繁榮那是無需贅述的,單說那一船船從澳洲運回臺灣的鐵礦石和煤炭就讓沈有容看出了臺灣的強大。因爲即使整個大明的鐵生產量也不及這裡一個月的量。

再加上沈有容對臺灣的武器的瞭解,沈有容相信,即使不使用那種不可思議的先進火槍,單憑大刀長槍,臺灣也能打得大明毫無還手之力。

現在,沈有容在南洋的叢林和澳洲的草原上,已經能夠看到那些拿著在大明神機營都裝備不上的後裝燧發槍在伐木或是放牧。

說起來,沈有容都不明白蕭明乾會那麼放心將這種武器在平民百姓中氾濫開來。難道他就不怕有人藉此造反嗎?

不過,這不是他能夠擔心的,事實上,雖然臺灣將這些武器給流了出去,但是卻從來都沒有發生一次造反。雖然民間有拿著火槍殺人的,但是算起來,比之大明,這種個人的犯罪行爲反而更少。或許是因爲臺灣的律法太過嚴苛了吧!沈有容只能找出這麼個理由來說服自己。

臺灣的律法是嚴苛,特別是對殺人這一方面,犯了就必死無疑。不過這根本不是在武器在民間氾濫,而犯罪率並不高的原因。其根本原因還在於百姓生活的富庶穩定,誰會捨得放棄好日子不過而找死啊!

當然這只是針對臺灣公民的,包括那些歸化的土著。對那些對臺灣敵視的土著,臺灣根本沒將其當‘成’人,發放給百姓刀箭槍支,就是爲了讓他們在墾殖的時候,能夠保護自己。因此,每年死在臺灣公民手中的土著數以十萬計。

領土的廣大,在遊歷過程中,沈有容是深有體會。而軍事的強盛,沈有容更是印象深刻。作爲一個軍人,他對軍隊的理解是深入骨髓的。

數十年的南征北戰,沈有容對大明甚至是大明以往的那些周邊國家的軍事實力是瞭如指掌。

但是在親眼見識了一次海戰和一次陸戰之後,他爲那些正在同臺灣‘交’戰和即將同臺灣‘交’戰的國家感到悲哀。

在沈有容出了馬六甲,跟隨商船隊前往印度,也就是以前所說的那個天竺的時候,親眼目睹了兩艘臺灣的一千八百噸的戰艦,將八艘孫新海盜集團的戰艦給送進了大海深處。

那隔著六七裡遠便能夠做到大命中率的火炮,讓沈有容覺得,如果這兩艘戰艦出現在大明水師面前,即使有千艘戰艦,大明水師也沒有勝算。那種來自心靈深處的震撼,沈有容是終生難忘。

這還只是兩艘戰艦,據臺灣公佈出來的數據,臺灣擁有近四百艘戰艦,其中有多少這種等級的戰艦,沈有容不知道。但哪怕有隻有十分之一,臺灣也能夠征服任何沿海的國家。

而陸戰,沈有容同樣是在印度看到的。臺灣沒有佔領印度的打算,但是爲了商業利益,臺灣和那些西洋國家一樣,在印度建立了六個商業據點。在這些商業據點,臺灣沒有進行移民,只派駐了一個守備師,每個商業據點也就是三千人左右,其他的都是僱傭當地人去辦。

就是這樣的商業據點,在沈有容到底的時候,發生了一次,印度當地王公組織的三萬人圍攻一個商業據點的事件。

三萬人對三千人,而且還不是臺灣最‘精’銳的野戰師,愣是在一個小時內,結束了這場一邊倒的戰爭。印度王公那邊,留下了一萬一千多具屍體倉惶逃離了那個商業據點的控制範圍,而臺灣這邊竟然只有四個人被流矢集中要害而死。

這樣的結果讓沈有容看得心中涼透了。雖然經過詢問,他們之所以不追擊那些印度人,就是因爲曾經有一個一千人的部隊在沒有城市的依託下被印度人以絕對的優勢兵力給圍攻而全軍覆沒,所以不敢貿然追擊。

但是這只是一千人而已,大明的百萬兵力能夠將臺灣的十萬‘精’銳給圍攻殲滅嗎?這根本不可能!

……

三百四十章 商路被斷第134章 失望的吳丙元四百四十四章 大明天使來臺灣了四百二十四章 要多長時間才能側地完成對整個大明的佔領二百七十七章 拿利益聯合第108章 讓林辛老忙起來二百零七章四百六十一章 鋼鐵殺戮第136章 光棍問題二百四十五章 大行動三百四十二章 逃離南洋印度洋之始四百四十九章 馬天波三百七十四章 越憤怒越清醒的伊達政宗一百五十五章 敗家的蕭理行未出生的堂兄妹第35章 南洋局勢二百四十八章 如何對待琉球百姓二百九十五章 土著等不及了第22章 緣由二百六十四章 鳳山見聞8第74章 在日本的麻煩四百七十九章 和親四百六十章 牛毛寨前四百六十二章 用炮彈換取人命合算的買賣四百五十九章 向赫圖阿拉推進二百零三章 臺灣島的發展5二百一十章第108章 讓林辛老忙起來二百四十五章 大行動五百章 孫傳庭的應對釜山的災難第92章 東番島內的發展二百四十章 交鋒三百八十章 日本之行的結束和這一年的成果第118章 合作第111章 沈有容三百四十六章 吳榮堂被訓四百五十七章 戰略部署和後勤佈置三百零七章 沒有懸念的開頭一百七十章 拒絕林鳳鉅額財產的原因二百七十八章 天府神兵計劃一百八十九章 向陳元贇道實情二百三十二章 放開對大明的糧食出口五百二十四章 思緒萬千的陳元贇第130章 風雲初起三百一六章 靈光一閃下的命令四百六十八章 一戰定遼東二百三十八章 派往遼東的情報人員四百七十九章 和親第142章 財帛動人心二百八十一章 碩鼠第139章 法律第80章 收錢不來事的海盜們四百七十五章 恐慌前所未有的恐慌四百六十一章 鋼鐵殺戮二百二十九章 順應情勢成立外交部二百二十九章 順應情勢成立外交部第40章 工作分配四百四十五章 國朝之論四百三十章 高迎祥造反第34章 八一建軍一百九十二章 紅樓詩會第87章 理想的對手戲對象一百五十章 揹負仇恨的林鳳一家第4章 震撼第124章 想想都讓人流口水的玻璃第31章 擬建聯合護衛隊三百五十九章 東施效顰般的反叛計劃第29章 凱旋迴歸三百五十二章 抹除日本的大義二百四十八章 如何對待琉球百姓一百九十j九章臺灣島的發展一百四十七章 策略三百六十八章 人稱'觀音座前小龍女'第87章 理想的對手戲對象一百八十五章 請求黃興雲寫書五百二十一章 楊過掛帥西北二百六十五章 鳳山見聞9三百三十八章 意欲不守規矩的南洋家族三百二十九章 大賢之人的安排和待遇二百九十章 荷蘭人的後悔三百零五章 戰後餘波二百九十二章 陷入困境第37章 讓海商幫忙買造船材料第18章 救援淡水二百九十二章 陷入困境四百一十三章 廣寧之戰不一樣的開端二百六十八章 對雷汞的渴望第83章 閻王也怕孔家,“自宮”的衍聖公四百四十六章 袁崇煥動手了三百三十一章 在臺灣搞邪教那是找死一百五十章 揹負仇恨的林鳳一家第114章 軍政府成立2二百八十二章 猛誇沈有容一百六十二章 巨大的二百九十章 荷蘭人的後悔二百五十四章 勸母二嫁五百二十五章 皇太極死了四百二十六章 義勇軍破除後金的封鎖一百六十章 異想天開的合作三百八十八章 濟州島遼東移民的中轉站和遼東攻略的前沿基地一百七十四章 陳元贇一個看透世事的智者
三百四十章 商路被斷第134章 失望的吳丙元四百四十四章 大明天使來臺灣了四百二十四章 要多長時間才能側地完成對整個大明的佔領二百七十七章 拿利益聯合第108章 讓林辛老忙起來二百零七章四百六十一章 鋼鐵殺戮第136章 光棍問題二百四十五章 大行動三百四十二章 逃離南洋印度洋之始四百四十九章 馬天波三百七十四章 越憤怒越清醒的伊達政宗一百五十五章 敗家的蕭理行未出生的堂兄妹第35章 南洋局勢二百四十八章 如何對待琉球百姓二百九十五章 土著等不及了第22章 緣由二百六十四章 鳳山見聞8第74章 在日本的麻煩四百七十九章 和親四百六十章 牛毛寨前四百六十二章 用炮彈換取人命合算的買賣四百五十九章 向赫圖阿拉推進二百零三章 臺灣島的發展5二百一十章第108章 讓林辛老忙起來二百四十五章 大行動五百章 孫傳庭的應對釜山的災難第92章 東番島內的發展二百四十章 交鋒三百八十章 日本之行的結束和這一年的成果第118章 合作第111章 沈有容三百四十六章 吳榮堂被訓四百五十七章 戰略部署和後勤佈置三百零七章 沒有懸念的開頭一百七十章 拒絕林鳳鉅額財產的原因二百七十八章 天府神兵計劃一百八十九章 向陳元贇道實情二百三十二章 放開對大明的糧食出口五百二十四章 思緒萬千的陳元贇第130章 風雲初起三百一六章 靈光一閃下的命令四百六十八章 一戰定遼東二百三十八章 派往遼東的情報人員四百七十九章 和親第142章 財帛動人心二百八十一章 碩鼠第139章 法律第80章 收錢不來事的海盜們四百七十五章 恐慌前所未有的恐慌四百六十一章 鋼鐵殺戮二百二十九章 順應情勢成立外交部二百二十九章 順應情勢成立外交部第40章 工作分配四百四十五章 國朝之論四百三十章 高迎祥造反第34章 八一建軍一百九十二章 紅樓詩會第87章 理想的對手戲對象一百五十章 揹負仇恨的林鳳一家第4章 震撼第124章 想想都讓人流口水的玻璃第31章 擬建聯合護衛隊三百五十九章 東施效顰般的反叛計劃第29章 凱旋迴歸三百五十二章 抹除日本的大義二百四十八章 如何對待琉球百姓一百九十j九章臺灣島的發展一百四十七章 策略三百六十八章 人稱'觀音座前小龍女'第87章 理想的對手戲對象一百八十五章 請求黃興雲寫書五百二十一章 楊過掛帥西北二百六十五章 鳳山見聞9三百三十八章 意欲不守規矩的南洋家族三百二十九章 大賢之人的安排和待遇二百九十章 荷蘭人的後悔三百零五章 戰後餘波二百九十二章 陷入困境第37章 讓海商幫忙買造船材料第18章 救援淡水二百九十二章 陷入困境四百一十三章 廣寧之戰不一樣的開端二百六十八章 對雷汞的渴望第83章 閻王也怕孔家,“自宮”的衍聖公四百四十六章 袁崇煥動手了三百三十一章 在臺灣搞邪教那是找死一百五十章 揹負仇恨的林鳳一家第114章 軍政府成立2二百八十二章 猛誇沈有容一百六十二章 巨大的二百九十章 荷蘭人的後悔二百五十四章 勸母二嫁五百二十五章 皇太極死了四百二十六章 義勇軍破除後金的封鎖一百六十章 異想天開的合作三百八十八章 濟州島遼東移民的中轉站和遼東攻略的前沿基地一百七十四章 陳元贇一個看透世事的智者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君县| 蓬溪县| 无极县| 乡城县| 东宁县| 昆山市| 双辽市| 元氏县| 大同市| 九台市| 和林格尔县| 呼玛县| 铜梁县| 江山市| 庆云县| 开化县| 四会市| 阿拉善左旗| 赫章县| 韩城市| 北票市| 亳州市| 灵宝市| 永新县| 扶沟县| 梅州市| 彝良县| 盐亭县| 建平县| 建德市| 阿拉尔市| 封丘县| 聊城市| 分宜县| 苍山县| 文山县| 广南县| 顺平县| 遂平县| 白朗县| 金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