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六十三章鳳山見聞6
二樓陳列的都是這些年來,蕭明乾特意收集的一些國外的書籍。其中除了少數(shù)的阿拉伯和印度書籍外,大部分都是歐洲幾千來流傳下來的各個類型的書籍,囊括了宗教,歷史,哲學,天文,地理,數(shù)學,物理,機械,造船,建築,繪畫,詩歌,軍事,甚至是植物學等等各個方面,雖然不敢保證所有歐洲書籍都能夠在臺灣找到,但是大部分影響力巨大的書籍都能夠在臺灣找到。
爲了這些書籍,蕭明乾可以說是下了血本了,僅僅是支付給翻譯這些書籍的那些英國人和一些後來的意大利,希臘,德意志人的人工費用,就多達五十多萬兩。
當然,在鳳山的這個書店裡,很多的國外書籍因爲銷售狀況不是很好而不存在,但即使是這樣,也讓大明的那些個僅僅只有幾本因個人興趣而翻譯過來的數(shù)學,物理方面的書籍要全得多。
沈有容靠近仔細的看了看那副巨幅世界地圖,發(fā)現(xiàn)地圖的側面寫著一段話,其:
自古以來,天圓地方是我們先人對我們所在的這個世界的思考和詮釋,是爲先人對這個世界的積極探索和論證。雖然由今天的實際可知,先人的論證是錯誤的。但是這錯誤是因爲先人的眼界,知識儲備以及落後的工具所造成的,並不能因此而抹殺先人們大膽探索這個世界的激情和勇氣。
但是漢亡之後,天時成爲了祭祀祈福的依據(jù),地利成爲了尋龍?zhí)窖ǖ募妓嚒8裎镏轮@方面,後人不僅沒有進步與先人,反而大步伐的退步到夏商之前。今人豈不愧對先人?
今有西來之歐羅巴人,其文明於秦漢,甚至是唐宋之時均遠落後於我華夏。但今時今日,其鉅艦已橫行全球。不僅正以行動探索著這個世界,更以其更加開闊的眼界推動著其文明的進步。
在我華夏原地踏步,甚至是微有後退之時,歐羅巴人之文明卻在不斷的發(fā)展進步。今我華夏雖仍有部分技藝仍領先於歐羅巴人,但再過百年,我華夏文明仍能同歐羅巴人相抗衡否。此情此景,我華夏孫,有何面目直面祖先之靈。
故今我臺灣耗資十數(shù)萬兩,廣集全世界之資料,繪製此世界地圖,旨在開拓我華夏之眼界,激勵我華夏兄弟姐妹探索天地之激情。我等相信,我華夏探索天地之心尚未沉淪,我華夏探索天地之腳步不會停止。總有一天,整個世界都會烙上我華夏的印記。臺灣督軍,蕭明乾敬上。
篇文字,毫無文采可言,更是以士大夫階層所不恥爲之的白話寫就,但是配合這一副巨大的世界地圖,其內容真正是振聾發(fā)聵,發(fā)人深省。讓人不自覺的就想,以實際行動去探索這個世界。
雖然沈有容本人也是在傳統(tǒng)的儒家教育之下長大的,但是幾十年的軍旅生涯使得其對儒家的一些思想並不是十分的認同。所以,他對蕭明乾的這段明顯違背儒家教義的文字,並沒有產(chǎn)生太多的反感,反而隱隱有些認同。
當然,認同歸認同。思想上面的認同,並不代表沈有容就能容忍蕭明乾反叛大明,雖然在大明官員的心裡來說,臺灣並不是大明的一部分。但是對大明的忠貞,使得沈有容對蕭明乾的戒備更加的深了。
神情複雜的看了一眼這幅巨大的世界地圖,沈有容將自己的視線轉移到了第二層的這些書籍上來。
這些書籍很容易就能知道其關於哪一方面的,因爲同第一層一樣,在書櫃的上方都有一塊醒目的紙板,上面寫著這些書籍的類型。
沈有容首先來到的那幾個書櫃旁邊。而拿到手中的首先也是歐羅巴地理介紹。因爲從那副世界地圖上看來,除了大明和周邊的國家,歐羅巴的地圖繪製最爲詳細,而且也是歐羅巴人最先探索出這個世界的大致輪廓。
由於郭邢正在外面等著自己,沈有容只是大致的翻看了一番,但是這的圖文並茂的講述,還是讓沈有容有欲罷不能的感覺。所以,在合上這本書的時候,沈有容輕輕的嘆了口氣。
“無論如何,這些書都要買回去?!鄙蛴腥菘戳丝囱矍暗倪@些數(shù)量龐大的書籍,下定決心道。
由於時間原因,沈有容並沒有在這裡逗留太久,僅僅買了一本世界地圖簡介,一本歐羅巴簡史,還有一本蕭明乾著作的地理大發(fā)現(xiàn),便離開了書店。
“知隆,不得不說,臺灣在一些方面,值得大明去學習?。 ?
了車以後,不管是沈有容還是郭邢,心裡都像是堵了什麼東西似的。所以,一直到了福建商館,兩人都沒有主動的說話,更是失去了繼續(xù)逛下去的**。直到進了福建商館,找到了相熟的海商以後,沈有容才深有感觸的說道。
“或許吧!但是聖人之言,纔是華夏真正的精華所在,其餘皆爲旁門,輔之尚可,主之必將禮崩樂壞?!?
郭邢的這句話表明他還算是個思想開放一些的文人,如果是那些已經(jīng)頭腦徹底僵化了的人,根本不可能接受任何的改變。
“如隆,教化方面的事情,我並不是很懂。但是這臺灣憑藉著這些東西越來越強盛,如果大明不給予足夠的重視,其害必盛於建奴?!鄙蛴腥輵n慮的說道。
這個時候,遼東的局勢還沒有徹底的崩壞,所以在大明的百姓心中,女真的威脅並不是那麼嚴重,至少還不到亡大明的地步。所以,對臺灣有了初步瞭解的沈有容得出了這樣的一個結論。
“不錯,如若臺灣不滅,則華夏必亡?!?
到這裡,郭邢的眼中冒出了森然殺氣,其對臺灣的敵意已經(jīng)極度旺盛了。因爲他已經(jīng)看到了,如果讓臺灣奪得天下,那麼儒家將徹底的失去統(tǒng)治地位。而失去了儒家統(tǒng)治的華夏,在郭邢看來就是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