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章 承爵大事

周繼林腳步一滯,哪裡還敢再走,躬身賠笑道:“母親怎麼親自到兒子這裡來了,有什麼話,母親只管叫兒子過去吩咐就是了,若是勞動著了,兒子怎麼當(dāng)?shù)闷稹!?

靜和大長公主雖是望六十的人了,身子倒是硬朗,也不用丫鬟攙扶,只有周寶璐拉著她的袖子,先前的平靜早不知哪裡去了,淚流滿面,低著頭只是哭泣。

正屋裡跑出來一個丫鬟,一臉急切:“夫人……夫人撞著頭了。”

靜和大長公主竟然面色一變,狠狠的瞪了周繼林一眼,回頭對周寶璐說:“去看看你娘,我打發(fā)人請?zhí)t(yī)院的太醫(yī)來瞧瞧。”

周寶璐點(diǎn)點(diǎn)頭,又低聲說了一句話,靜和大長公主點(diǎn)點(diǎn)頭,摸了摸她的頭:“去吧。”

看母親對女兒的態(tài)度和那一眼,周繼林知道此事自己做的不合母親的心意,不由的便有點(diǎn)出汗了,而王姨娘早在看到靜和大長公主駕臨,就知道不妙,悄悄的帶著周安華躲到後頭去了。

靜和大長公主並沒有打算在這人來人往的地方教子,只是簡單的說:“到我屋裡來。”

周繼林惴惴不安的跟了過去。

到了公主起居的寧德院,靜和大長公主並沒有叫周繼林坐下,周繼林自然不敢坐,小心的接過丫鬟送上來的熱茶,恭敬的雙手遞給靜和大長公主。

靜和大長公主並沒有立即說話,等了一會兒,後頭有個婦人掀了簾子進(jìn)來,周繼林認(rèn)得,這是母親身邊伺候的女官黃女史,黃女史腳步是宮中女史那種長期訓(xùn)練出的慣有的輕捷無聲的,可靜和大長公主卻似乎聽到了似的,微微偏了偏頭。

黃女史輕聲回道:“世子爺院子裡頭的事,奴婢已經(jīng)查清楚了。”

靜和大長公主點(diǎn)點(diǎn)頭,黃女史便當(dāng)著周繼林的面,原原本本從王姨娘在院子裡說話開始,進(jìn)屋後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細(xì)細(xì)的說了一遍。

聽了這些話,周繼林反倒鬆了一口氣,他擔(dān)心的是王姨娘有對陳氏和周寶璐明顯不敬的舉動,他雖能夠容忍,但母親是最重規(guī)矩的人,必然是不肯的。

如今聽說,不過是周寶璐故意發(fā)難,是她欺到王姨娘頭上,而唯一有點(diǎn)問題的,便是周安華衝撞姐姐那裡,但想到周安華不過才七歲,也無非就落個今後好生教導(dǎo)便是。

靜和大長公主見周繼林的臉色一鬆,心中先就嘆了一口氣,自己怎麼就養(yǎng)了個這樣的蠢貨!

她問:“世子夫人可要緊不要緊?”

黃女史道:“世子夫人也還罷了,只是摔到了地上,略碰到一點(diǎn)兒,並不要緊,只是夫人本來身子弱,只怕還得請大夫看看纔是。”

靜和大長公主點(diǎn)點(diǎn)頭,叫黃女史帶著屋裡的丫鬟都退下去了,纔對周繼林道:“我聽說你先前竟要請家法?”

周繼林賠笑道:“母親,黃姑姑說的那些,和兒子先前聽到的也差不離兒,兒子也並不是先前就要請家法的,原也只是念著璐姐兒行爲(wèi)魯莽,不知貞靜,任意妄爲(wèi),只想著教導(dǎo)她,沒想到她如今性子越發(fā)野了,母親也聽到了,兒子說一句,她就要回十句,哪有一點(diǎn)兒做女兒的樣子,這纔想著請家法,好生教訓(xùn)她!只是母親若是疼璐姐兒,這家法也就罷了。”

“蠢貨!”

靜和大長公主這句斷喝讓周繼林整個都懵了,他自覺自己的處置無大錯,女兒不孝忤逆,必是要懲戒纔是。

不過靜和大長公主積威之下,周繼林哪裡敢辯解,立時噗通一聲跪在地上:“請母親訓(xùn)示。”

靜和大長公主道:“我問你,璐兒哪句話說錯了?”

周繼林有點(diǎn)期期艾艾的說:“她不該帶人去抄屋子,這哪裡像一個女孩兒……”

“你昏聵!”靜和大長公主斷然道:“璐兒是我公主府嫡長孫女,身份貴重,她要王氏交出對牌,便是再無理,王氏也得交出來,不得有絲毫推諉,更罔論說個不字了,王氏既然不交,她自可以叫人去搜出來,抄出來,你記清楚,璐兒是小姐,王氏只是個妾侍,她有什麼資格駁小姐的話?你如今爲(wèi)著姨娘庶子,要打嫡女,又打正室夫人,這是哪家的規(guī)矩?”

周繼林頓時明白,周寶璐今日之事看著雖魯莽,可她從頭到尾是在規(guī)矩之下行事,而王氏卻是錯了規(guī)矩,怪不得母親要爲(wèi)周寶璐出頭。

周繼林忙道:“是,是兒子糊塗了,璐姐兒並沒有什麼不對,只是兒子覺得,雖說規(guī)矩在那裡,璐姐兒到底是女孩兒,這樣魯莽嬌縱,又敢頂撞父親,只怕這禮法規(guī)矩上還是有些不足,還要爲(wèi)她請教養(yǎng)嬤嬤好生教導(dǎo)纔是。且便是打她,也是因著這個,並不是因著王氏。”

靜和大長公主嘆口氣:“你呀!你還是沒有明白,這哪裡是這樣簡單,我問你,這一次接陳氏回來是做什麼的?”

周繼林一愣,他這才記起來,這一次是父母商量過了,接了陳氏回來,開了祠堂,把周安華記到陳氏的名下,充作嫡子。

周繼林這才終於把今日的事與這件事連在了一起,他臉色慢慢的變了,開始有點(diǎn)紅,隨後就變得又青又白,還越來越青,好一會兒,才終於說:“難道……難道……,她一個小孩子,哪裡懂這些事,母親是不是多慮了?”

靜和大長公主道:“她自是不懂,可武安侯世子也不懂?我看最遲明日,武安侯世子夫人就會上門來看陳氏了,你想想怎麼說纔好。”

周繼林咬牙道:“咱們家爵位傳承的事,與他武安侯世子有什麼相干,他憑什麼管?母親,就算武安侯世子出面,他也沒那麼長的手管咱們家這樣的事吧?”

靜和大長公主道:“他自然不會提半個字爵位的事,他只需要阻止陳氏把王氏的兒子記在名下就可以了,你沒有嫡子,今後請封世子有多難,你不知道?”

見周繼林面色還有點(diǎn)憤憤,靜和大長公主接著說:“咱們家的情形,你也是知道的,先帝在的時候,世子的事我是不愁的,皇兄必不會叫咱們家沒臉面,是以不管是你哥哥,還是你,你兄弟,這幾件事都是順順當(dāng)當(dāng)?shù)霓k下來的。可如今和以前如何比得?當(dāng)初先帝的幾位皇子,咱們家就站錯了地方,先帝去後,在當(dāng)今聖上跟前,還能有多少臉面?如今聖上還是瞧著我是先帝唯一的胞妹的臉面上,才留下了咱們家的爵位,也是爲(wèi)著怕人說孝道有虧。我瞧如今,也就我活著這個臉面了,趁我還在,你平級襲爵也還有望,是以纔跟你父親商量了,這兩年就把爵位傳給你,又趁早兒把華哥兒記到陳氏名下,待辦好了,過個三五年,華哥兒大些了,又有了嫡子身份,就請封世子,也好歹再保一代,今後就看你們的造化了!這樁樁件件,你難道不知道?把華哥兒記到陳氏名下這件事,武安侯世子一直就是不贊成的,可偏這是陳氏的事,武安侯世子就是說得上話的,爲(wèi)著這事,你父親花了多少精神?才叫陳熙華勉強(qiáng)鬆了口,如今偏叫你遞了這樣把柄在他手裡!今天這事兒,又是罵閨女,又是請家法,滿府都鬧遍了,還掩得住不成?明兒武安侯世子說一句華哥兒不敬嫡母,璐姐兒再哭訴父親爲(wèi)了華哥兒要打她,還打陳氏,你怎麼回?璐姐兒可是陳熙華的親外甥女!華哥兒還沒記到陳氏名下,就能爲(wèi)了華哥兒委屈她,若是記到陳氏名下,璐姐兒還有活路嗎?陳熙華把話這樣說出來,這件事還怎麼辦!”

“這……這……”周繼林面有菜色,說不出話來,終於覺得事態(tài)嚴(yán)重了。

自家現(xiàn)在臉面不夠,他是知道的,而若是以庶子請封世子,若是先帝爺在的時候,或許還有可能,當(dāng)然,也算一件難事,放到當(dāng)今,就必然是不可能了。

當(dāng)年先帝爺無嫡子,七位皇子奪嫡,靜和大長公主站在了駙馬周超的堂妹,賢妃周氏一邊,支持三皇子,最終卻是佔(zhàn)了長字的當(dāng)今笑到了最後,待今上正位大寶,靜和大長公主的臉面聲勢,自然就與先帝朝不同了。

應(yīng)該說,公主府的影響力已經(jīng)一落千丈了。

不過到底還是先帝唯一的胞妹,今上的親姑母,多少也要給些臉面,靜和大長公主就是在這樣的情形之下,未雨綢繆,要爲(wèi)鎮(zhèn)國公敲定下一位世子的。

第一個難題,就是現(xiàn)在的世子周繼林無嫡子,不過這也算是有例可循,可仿先帝朝安平郡王府例,將庶長子記到正妃名下,獲得嫡子身份,請封世子。

第二個難題便是庶子雖有了嫡子身份,卻並不是真正的嫡子,先帝朝安平郡王府請封世子,就引起了朝野的辯論,頗鬧了一陣子,最後還是由先帝乾綱獨(dú)斷,準(zhǔn)了安平郡王府所請。如今靜和大長公主便是預(yù)備援引此例,爭得世子位。

她卻沒有想到,第一個難題正要解決,卻就此被破壞了。

而周繼林更是萬萬沒想到,不過是後宅的一次糾紛,竟就變成了一件爵位傳承的大事了,他雖身在局中,沒到最後由靜和大長公主點(diǎn)出來,他竟然還完全沒想到。

看他這個樣子,靜和大長公主也深覺失望,見他這樣,便說:“你先回去吧,也看看陳氏,你們怎麼著也是夫妻,王氏就算得你的意,又有兒子,到底也只是妾侍,萬沒有越過陳氏去的道理,咱們家也是有規(guī)矩的人家,你也不可偏心太過,便是沒有記名的事,我也容不得這樣的事,你可聽見了?”

周繼林只得磕頭稱是,靜和大長公主淡淡的說:“我已經(jīng)吩咐了嬤嬤去掌嘴王氏,華哥兒的規(guī)矩也學(xué)的不好,今後就養(yǎng)到我跟前來,我親自瞧著他念書學(xué)規(guī)矩,他雖是庶子,也是你的長子,自不能容一個姨娘挑唆!”

周繼林還想替王氏求個情,可擡頭見了靜和大長公主銳利的目光,又再升不起勇氣來,只得磕頭謝了,自回芝蘭院去。

第89章 青梅竹馬第154章 後宮之爭第51章 說客第115章 商議第95章 石破天驚第204章 又暈倒了第144章第75章 十年第128章 舊聞第129章 調(diào)戲良家婦女第109章 聯(lián)手坑爹第139章 還治其人之身第155章第67章 丹鳳朝陽第109章 聯(lián)手坑爹第96章 攪混水第27章 誰來出頭?第44章 無奈的現(xiàn)實(shí)第97章 顧大局第181章 下套第216章 對抗第211章 謹(jǐn)妃第226章 駙馬的臉皮第247章 〔三)第40章 曾經(jīng)草長鶯飛第127章 家底第179章 喜訊第202章 漣漪第233章 膽大妄爲(wèi)第18章 二見黃公子第121章第94章 老實(shí)的小鹿第235章 桃色第59章 出遊第144章第89章 青梅竹馬第209章第175章第151章 機(jī)鋒第169章 臉丟大了第59章 出遊第80章 哈哈第166章 鄭明珠第40章 曾經(jīng)草長鶯飛第202章 漣漪第20章 黑騎衛(wèi)第220章 初戀第185章第133章 慎王府第13章 喜歡小鹿的大爺第43章 閨名第214章第142章 公主們第131章第2章 靠山第237章 又飛了呀第92章 祖婆婆第231章 有人出手第168章 問計第123章 密談第181章 下套第27章 誰來出頭?第147章 我們家安哥兒第210章 釣魚執(zhí)法第118章 發(fā)難第144章第92章 祖婆婆第184章 小鹿發(fā)飆第221章 瓜娃子第11章 人不犯我第122章 漁翁之利第5章 武安侯世子的意思第228章 睿郡王第73章 泰昌縣主第88章 公主大婚第247章 〔三)第194章第230章 一家瘋子第218章第214章第79章 買鋪?zhàn)?/a>第232章 犯衝第119章 釣魚第231章 有人出手第92章 祖婆婆第92章 祖婆婆第208章 花樣作死第241章第92章 祖婆婆第65章 黃公子重出湖第103章 婚前準(zhǔn)備第249章 靖王爺和靖王妃第87章 試探第133章 慎王府第175章第61章 風(fēng)雨欲來第107章 輿論第41章 一眼又一眼第183章 真假第214章
第89章 青梅竹馬第154章 後宮之爭第51章 說客第115章 商議第95章 石破天驚第204章 又暈倒了第144章第75章 十年第128章 舊聞第129章 調(diào)戲良家婦女第109章 聯(lián)手坑爹第139章 還治其人之身第155章第67章 丹鳳朝陽第109章 聯(lián)手坑爹第96章 攪混水第27章 誰來出頭?第44章 無奈的現(xiàn)實(shí)第97章 顧大局第181章 下套第216章 對抗第211章 謹(jǐn)妃第226章 駙馬的臉皮第247章 〔三)第40章 曾經(jīng)草長鶯飛第127章 家底第179章 喜訊第202章 漣漪第233章 膽大妄爲(wèi)第18章 二見黃公子第121章第94章 老實(shí)的小鹿第235章 桃色第59章 出遊第144章第89章 青梅竹馬第209章第175章第151章 機(jī)鋒第169章 臉丟大了第59章 出遊第80章 哈哈第166章 鄭明珠第40章 曾經(jīng)草長鶯飛第202章 漣漪第20章 黑騎衛(wèi)第220章 初戀第185章第133章 慎王府第13章 喜歡小鹿的大爺第43章 閨名第214章第142章 公主們第131章第2章 靠山第237章 又飛了呀第92章 祖婆婆第231章 有人出手第168章 問計第123章 密談第181章 下套第27章 誰來出頭?第147章 我們家安哥兒第210章 釣魚執(zhí)法第118章 發(fā)難第144章第92章 祖婆婆第184章 小鹿發(fā)飆第221章 瓜娃子第11章 人不犯我第122章 漁翁之利第5章 武安侯世子的意思第228章 睿郡王第73章 泰昌縣主第88章 公主大婚第247章 〔三)第194章第230章 一家瘋子第218章第214章第79章 買鋪?zhàn)?/a>第232章 犯衝第119章 釣魚第231章 有人出手第92章 祖婆婆第92章 祖婆婆第208章 花樣作死第241章第92章 祖婆婆第65章 黃公子重出湖第103章 婚前準(zhǔn)備第249章 靖王爺和靖王妃第87章 試探第133章 慎王府第175章第61章 風(fēng)雨欲來第107章 輿論第41章 一眼又一眼第183章 真假第214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郎溪县| 曲水县| 襄城县| 九台市| 五台县| 洞头县| 定远县| 临猗县| 皋兰县| 新密市| 康平县| 甘南县| 务川| 眉山市| 东阿县| 甘南县| 砚山县| 萝北县| 图们市| 略阳县| 鸡泽县| 泰宁县| 三台县| 诸城市| 乐亭县| 霍城县| 济阳县| 镇远县| 周口市| 黎平县| 乐平市| 鄂伦春自治旗| 墨脱县| 灵璧县| 左云县| 江山市| 尼玛县| 赫章县| 宣城市| 靖江市| 恭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