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章 銀光水珠

紅葉賭場送出紋銀,厲無芒和易福安,每人領取到一兩。似獲取天降橫財。嘻笑著離開賭場到街上買果子吃。

賭坊的掌櫃召集手問當時的情形,那個無本生利賭局的莊家也說不清楚。

虯髯漢子道:“老掌櫃曾告訴過我,三十年前的一天,這水珠出現在賭坊,當時就停留在那個地方,老掌櫃見此物稀有,靈機一動設下無本生利的賭局,爲賭坊贏取無數的銀子,直到今日。”

虯髯漢子嘆口氣,又道:“此物靈異,應該是從來沒有到過紅葉賭坊的客人帶走的,今日百十號客人也就二十幾個生客,不難弄清是誰所爲,但我想此人必不是等閒之輩,他既沒有明說,大家就不要猜測吧,免得惹禍上身。”

叫來一個親信,將詐賭客包括失去那滴水珠事情,告知浮光寨

浮光寨是有五百盜匪的大山寨,與近期興起的盜匪不同,山寨有幾十年的根基,辦事也按江湖規矩。官府剿匪時,盜匪得消息便分散爲小股隱匿起來,不與官兵正面衝突。數次剿匪也沒有動搖過浮光寨的根本。

浮光寨幾十年來都是二寨主當家,沒有人聽說過有大當家。商道這幾年匪患猖獗,紅葉鎮離浮光寨不過十餘里,山寨在鎮上布有眼線,鎮上的許多生意都有浮光寨參股,紅葉賭坊也不例外。

紅葉鎮的太平是得益於山寨的庇護。今日的詐賭客一說是浮光寨的,掌櫃的就知道是假冒之徒,只是丟失無本生利的賭局,沒心思與他們計較。

厲無芒與易福安在街上玩到黃昏纔回家,易福安將紅葉賭坊的事說與父母、兄長聽。易福安的父親道:“是奇怪,這個賭局開設三十年,怎麼就這樣沒了。”

易福安的父親五十多歲,對紅葉鎮瞭如指掌,年輕的時候也去紅葉賭坊耍錢,對無本生利賭局一點不陌生。“那可是賭坊的搖錢樹,可惜,可惜。”

厲無芒問:“浮光寨是什麼地方?”

“浮光寨是綠林,有五百好漢呢。”易父見厲無芒好奇,就把浮光寨的事情說與他知:離紅葉鎮十餘里有座山名楓山。山不是很高,秋天時漫山紅葉,十分好看。浮光寨就在楓山的近山頂處,寨中由二寨主當家,共有五個頭領。

浮光寨離楓山的頂峰不過二百丈,浮光寨有個規矩,如果有求于山寨,只要能夠攀上頂峰,山寨則有求必應。

幾十年來包括山寨的好漢,從來沒有人敢去登頂。過去曾經有人嘗試過,都是有去無回,說是被妖精吃了。

厲無芒有些不信。“世上真有妖精麼?”

“一定是有的。那紅葉賭坊的水珠兒不是神仙之物便是妖孽之物,這個是不會錯的。”易父十分肯定。

又聊了會子神仙妖精的話題。一家人吃完晚飯陸續歇息。

厲無芒一晚多夢,夢見紅葉賭坊的那滴水珠在自己丹田處,泛著銀光慢慢的旋轉著,水珠的表面似乎有幾個籙文,數不清楚有幾個。

厲無芒見過道士作法,那水珠表面的文字與道士所書籙文相似,故而猜想是籙文。

第二天早晨起來未見異樣,厲無芒想:一定是昨日賭坊擁擠中,水珠藏在自己肚子裡。想到虯髯大漢說的圖財害命的話,有些害怕。不過昨夜是在夢中見了水珠,不見得就是真的。懷著心事,不敢對易福安說。

後來幾日,厲無芒與易福安白天摸魚掏鳥或在街上玩耍,到晚上又做同樣的夢,厲無芒不明緣由,便生出些煩惱。

在紅葉鎮住滿十日,易福安的兄長將兩人送回高州。回到易府,厲無芒一人無所事事,經歷紅葉賭坊的事,瓜子仁麥芽糖也沒心思去賣,又不敢對人說起,整日悶悶不樂。

忽然想到易少爺去京城半月,是不是還日日用功練武習文?少年人都有爭強好勝之心。與易名相在習練武功上相差太遠,厲無芒想的只是盡力而爲。

易名相還有五十日纔回來,自己在這段時間日夜用功,也許可以有些用處。想到此,厲無芒盤膝坐在鋪上,閉目運功。只是是心猿意馬收不住心神,只好出屋打兩趟拳,出一身汗後心裡敞亮許多。

如此過去幾日,厲無芒心神漸定,這日晨起,盤膝練氣竟進入空靈境界。內視本體,見一滴黃豆大小的水珠在丹田中旋轉,水珠上有籙文,和夢中所見一般無二。

厲無芒想到先生說過,若練功時出現異狀需穩住真氣免出意外,便緩緩收了功。思前想後,定是這幾日下了功夫,已窺大陽心法之門徑。

水珠兒確在自己丹田內無疑,想那水珠雖小卻表面有許多介子大的籙文,且泛著銀色的光澤,必是奇物。不知是福是禍。

一時犯難,又沒個親近的人可以說。由此想到失散的爹孃不禁神傷。自己小小年紀飽受兵燹之苦,流離失所寄人籬下,不由生出怨氣。

過了一刻,心情好些,將思路捋個頭緒,到底是不能與人說的,便依先生教導的法門,小心練習。這水珠若是仙家之物對自己裨益良多,若是妖魔邪穢也是前生註定,死也就死吧。

厲無芒歷經磨難,再不瞻前顧後,重新閉目運氣,先前已有了入定的經驗,如今解了心結,較方纔又容易些。

一會又進入空明境界,見那水珠依然在丹田內旋轉,遂將真氣蘊蓄丹田,水珠兒又轉的快些,水珠上的籙文愈發看不清楚。

厲無芒按大陽心法運氣導引,頭頂百匯穴足底涌泉穴,掌中勞宮穴俱感體外之氣,源源不斷涌入丹田。乃是平日練功從來沒有過的現象。

丹田中的水珠兒轉的更快,水珠表面的介子大小的籙文,似乎要脫離水珠,銀色光芒也更明亮。丹田中真氣鼓盪,水珠飛轉,五個穴位進入體內的氣也更多。

覺情形不對,厲無芒緩緩收功。練武前,先生仔細講解大陽心法,必是由人勤修苦練,吐納運氣于丹田中生成真氣,爾後行諸八脈,至經脈中真氣循環往復並無阻滯乃是小成。

達丹田真氣常蓄,全身經脈關竅盡通,運氣發功隨心所欲則是大成。

怎的體外莫名之氣經五穴勁涌丹田,以至於丹田真氣充盈不泄,想來是那水珠的緣故。

厲無芒也知道,真氣是習練者自身苦練蓄養,身外經五穴進入丹田的莫名之氣一定不是真氣。習練大陽心法時那外來之氣似乎對自己無害,先生也沒有說過,到底不明所以。想了想,自己小心練習應無大礙,不明之氣可能是所謂的天地間的正氣。

厲無芒讀過幾年書,雖然遠遠不及厲名相,但天地有正氣的道理還是聽說過,一個人自說自話,認定是莫名其妙的所謂正氣。

想到此處不由膽壯,貪念頓起,如果自己藉助於水珠的奇異,煉化入體的正氣,在武功修習上或許能趕上厲名相呢。

翌日,厲無芒盤膝練功,當丹田內真氣充盈後,依了大陽心法口訣,導真氣入八脈,真氣循了厲無芒意念在八脈中運行,平穩厚實循環不息,只是到了關竅處的阻礙衝不過去。

厲無芒知道急不得一時,先易後難日日用功,過來十餘日,除任督二脈尚未通,其餘脈道俱告成功。

至此厲無芒明白,如能打通任督二脈,大陽心法便告大成,也就半個月,自己的功夫竟達到如此境界,水珠兒的奇異著實不可思議。

之後幾日厲無芒每日更加刻苦,只是任督二脈還是沒有打通。

盤算如何借用水珠之力。次日厲無芒進入空明境界後內視自體,見那水珠兀自在丹田中旋轉。以意念著力於水珠兒,期望水珠能融合丹田的真氣。

水珠果然有變化!慢慢化作一條細細的銀線繞成一團,幾個介子大小的籙文飄離出水珠表面,散落在水珠化成的銀線團周圍。

水珠沒有融於真氣,依舊是獨自的存在。厲無芒以意念引導銀線,線團竟散了,銀線的一頭隨了真氣進入了八脈,真氣引導著銀線慢慢遊走到任督二脈相通處的關竅。

真氣受阻於此,而銀線竟一下將任督二脈貫通,體內儲積的真氣強大,如今找到了宣泄之途直衝過關,厲無芒耳中如雷鳴,雙眼一黑昏了過去。

打通任督二脈不僅須武者內力雄渾毅力過人,衝關時亦要有高手在一旁護法指引,即便如此也是兇險萬分,武者爲此喪失功力甚至重傷至殘者並不鮮見。

厲無芒天賦一般,習武時間不長,也毫無經驗可言,修爲不夠打通任督二脈。藉助外物之力強行衝關,難免有此一劫。好在方法沒錯,但那水珠不是尋常之物,化作銀線隨真氣遊走將經脈灼傷。

過來半日厲無芒漸漸清醒過來,只覺得疲憊不堪渾身虛汗,其他並無異常。待想從牀.上起來,左腿竟不能動彈,勉強坐起心中焦急。

用手將左腿搬平,盤膝閉目運功,真氣已不能凝聚。到這般田地也就只有認命,只盼過幾日能夠恢復。

聽見門外有動靜,厲無芒大聲叫兩句,正在打掃的易福安走進來。厲無芒道:“福安,我一條腿不能動,你替我找根棍來。”

易福安一聽忙問:“怎麼好端端的腿動不了?”

“我也不知道。”

易福安到外面找到一根棍,厲無芒看看還合適,就拄著棍試著走了幾步,十分不便。於是坐在椅子上歇著。晚上睡覺又夢見水珠在丹田中慢慢旋轉。

半個月後,柳思誠回到易府,那日聽厲無芒說,商道新出的強人是濟王的人馬,就動力去查看的念頭。適逢易林祖孫倆進京會友,柳思誠利用此空暇說是外出遊歷,實是去了商道。

一個人沿著商道走個往返,那些個強人只是烏合之衆,濟王人馬的說法不過是捕風捉影,以訛傳訛,柳思誠對這一結果十分失望。

回來見厲無芒跛了一條腿,就陰沉了臉。柳思誠逃難中收下厲無芒,是需要一個書童,二來厲無芒長的與其世子有些相像,遂將厲無芒看著是與自己命運相關聯的人。

如果厲無芒擺脫厄運,步步興旺,似乎也預示著自己終將登上權力巔峰。柳思誠先前對厲無芒的愛護,不過是圖個好兆頭。

柳思誠貴爲親王手握重兵,隱姓埋名藏身避難,華五的話是他的希望,遇著厲無芒也是無心收留,既收留下,心中不由自主的將他看成是自己運道的一個標識。

見厲無芒如此情形不由氣餒,暗想是不是過於相信華五?當初自己坐擁北三州八十萬人馬,足以與柳實一較短長,卻偏偏聽了華五之言,棄下封地漂流到高州。

見柳思誠面色難看,厲無芒不知如何是好,過了幾日,厲無芒見先生一直沒有好臉對自己,就打定主意離開。

這日柳思誠在案前看書,厲無芒拄了棍走過去,叫聲“恩公。”平日裡厲無芒只稱呼柳思誠爲先生,今日要辭別就改口稱恩公。

柳思誠擡頭看著他。

“這條腿拖累人,也不能伺候恩公,無芒在高州城中有個親戚邀我去住些日子,特向恩公辭行。”

柳思誠本不是恤貧濟苦的心腸,況近日見高州商道中並無自己的人馬,有些心灰意冷,對厲無芒也就失去耐性,沉著臉點了頭。厲無芒默默離去。

與易福安打過招呼,厲無芒拄著棍離易府。走到大街上沒有去處,前些日子賣瓜子仁麥芽糖賺得幾錢銀子,現今自己雖然瘸著腿,也只有用這些做本錢重操舊業,只是沒個住所。

白天在街上賣瓜子仁麥芽糖,夜裡住在城隍廟裡,厲無芒的腿也一直不見好。易福安偷著出來看過他兩次。

這日厲無芒在街上賣瓜子仁,看見易名相與易福安走過來,易名相遠遠的就大叫一聲:“無芒!”“少爺,你幾時回來的?”厲無芒見了易名相很是高興。

易名相走近,道:“昨日回來的,沒見著你,聽福安說你辭了王先生在街上賣糖,今日我向先生告假,讓福安帶著來尋你。”

易名相看看厲無芒“你這腿還沒好呢?聽福安說瘸好些日子了。”

“還沒好,也不礙事,拄個棍就能走。”

“無芒住哪裡?”

“有住處。”厲無芒不願告訴易名相。

“我知道你住城隍廟。”易名相說著,從身上摸出個二兩的小銀錠遞給厲無芒。“先拿著,找個地方住。回頭我跟管家說說,易家在城裡有些生意,給你尋個鋪子做學徒,也就有地方住了。”

厲無芒沒有接銀子,笑著道:“我走路也吃力,如何做學徒?”

“那也不礙事,先治好腿再學不晚。”易名相說完將銀子揣在厲無芒身上。

易名相書香門第,小小年紀卻有俠義心腸。與厲無芒相處日久有些感情。

厲無芒把那銀錠掏出來。“少爺,銀子我不能要,學徒我也是不去的。”

“我知道無芒是不願受我恩惠。”易名相有些生氣。

厲無芒身世坎坷性,格倔強,天生傲骨,不願拖累別人。見易名相不悅也不知說什麼好。

易福安一旁道:“無芒,不如你到我家去住,爹媽知道我們兩個是朋友,過兩個月我就回紅葉鎮去。”

易名相問易福安道:“你怎麼過兩個月回去?”

“福安過兩個月在少爺家也做滿兩年,自然是回去的。”易福安家欠了易府的銀子無力償還,父母將其送入易府幫工還債的。

易名相一聽想起原由,就不再做聲。過了一會,易名相忽然道:“我們三人到城隍廟結拜兄弟如何?”

厲無芒易福安都吃一驚。

“少爺,我們都是下人,怎可與少爺結拜?”易福安覺得少爺的想法匪夷所思。

“我平日裡讀書,也不曾結交朋友,你們兩個與我投緣。再說無芒本不是我易家的人,福安你也不過是替父還債,在我家勞役兩年,有什麼上下之分?”

“少爺你書香門第,官宦世家,前程遠大。怎麼與無芒福安相提並論。”厲無芒也覺得不合適。

易名相焦躁起來。“聽你說話也是讀書人,怎不知命由天定。那有千年萬載的富貴,百世不斷的貧寒?你若不願就是,那麼多名堂。”

厲無芒跟隨柳思誠到易家,與易名相易福安相處日久。三人年紀相仿,青春年少之人最講意氣相投。

厲無芒不忍拂了易名相的意。“既如此我三人序年齒,今日結拜兄弟。”

易名相高興起來。

易福安有些拘謹。“要不緩兩個月,等我差役完如何?”

“我視你爲兄弟,與差役何干!”易名相不答應。

三人去到城隍廟,厲無芒最長易名相次之,易福安是三弟。點香燒紙在神前磕頭,三人就此結拜。

“大哥,你還是去我家住,你有二兩銀子,僱車去紅葉鎮也就五錢銀子,在家等我回來。”從城隍廟出來,易福安舊話重提。

易名相也同意。“大哥既不願做學徒,且先去三弟家住些時候也好。”

厲無芒近幾日思量這腿上病痛與水珠有關,水珠得自紅葉賭坊,也想去紅葉鎮看看。今見兩人一齊來勸,就答應下來。易福安一會就僱了輛車來,易名相叮囑了幾句。

厲無芒對易名相道:“三弟現在畢竟還是易家僕役,當人面還是讓他稱呼你少爺,以免三弟爲難。”

易名相勉強答應,厲無芒乘車去往易福安家。

到了紅葉鎮,去到易福安家,易福安父母兄弟接著,厲無芒說了自己的境遇,易家人都十分同情。

況且厲無芒乃易福安舊友,易福安家人忙安排厲無芒住下,飲食起居也盡力照顧。

第二日厲無芒拄著棍到鎮上,去紅葉賭坊看了看,賭坊已沒有無本生利的賭局,賭客還是不少。誰也沒有注意他。厲無芒也大概預想到這樣的結果,無功而返。

下午厲無芒又到街上,找家糖果鋪子與掌櫃的談好價錢,在紅葉鎮又做起了提籃小賣的生意。每日賺了錢都交與易福安父母。易福安父母起初不肯收,無奈厲無芒執意要給,也就只好收下。厲無芒心裡纔好受些。

第七日上,易福安急急忙忙跑回家來,見厲無芒放聲大哭“大哥,少爺昨夜在高州城中看燈,被浮光寨的強人擄去了。”

厲無芒嚇了一跳“快說與我聽。”

“昨日是高州一年一度的燈節,名相少爺與我等幾個僕役去街上看燈,人多擠散了,少爺被浮光寨的強人擄去。”

“你怎知是浮光寨的人?”厲無芒也不知所措。

“強人在易府門上留了書信,要易府帶十萬兩銀子去贖人。”

厲無芒問:“易府去贖人沒有?”

“易府一時也拿不出這許多銀兩,一早老太爺著管家先去山寨商量,容易府幾天時間籌措銀兩。”

厲無芒又問:“你怎麼回來的?”

“我隨管家到這裡,跑來告訴大哥一聲,管家正趕去浮光寨。”

易福安的父母在一旁聽了也是目瞪口呆,易父皺著眉頭。“這浮光寨怎麼如此兇狠。”

“浮光寨在哪裡?”雖然在聊天時說道過浮光寨,浮光寨具體在何處,厲無芒並不清楚。

易父道:“出紅葉鎮十里就是。”

“大叔,煩請你給無芒僱個車,我要去看看。”

“我與管家一起來的,也要去浮光寨。”易福安也要去。易父有些擔心,但還是僱了車,讓他們去。

近一個時辰到楓山腳下,見易府的大管家在道旁站著,過去一問,管家說山寨的二當家的傳下話來,浮光寨並未劫持什麼易府少爺,莫要生事。

易府來的幾個人與厲無芒等一籌莫展。管家愁眉苦臉,唉聲嘆氣“如今情形只有回府稟告老太爺,另尋它途解救少爺。”

第37章 食金鴉第69章 捏五指爲一拳第31章 血水石潭第9章 隆德大城第47章 鬼奴第56章 把酒閒話第53章 匡採第50章 迫在眉睫第55章 追殺第17章 堅第28章 娓娓道來第20章 放尊重些第49章 再下注第9章 震旦考第47章 何苦來哉第56章 受制於人第85章 龍驤銀錘第46章 青鸞再現第18章 杜氏兄弟第70章 金針第30章 器靈困境第13章 強僕第59章 器靈規矩第6章 東張西望第84章 再戰中樞第28章 三宗合謀第64章 化名第6章 煉器百年劫第31章 胡島第70章 餌第2章 獵白虎第8章 福禍無門第32章 暫避鋒芒第45章 門第11章 左門家族第70章 餌第54章 柳思誠第36章 軀殼第11章 蜃龍之骨第30章 收取鳳憐遺第4章 困境第56章 受制於人第26章 結伴而行第69章 關口第10章 國師第54章 笑談第53章 厲府第25章 大哥孟浪第10章 風峽谷地第8章 練氣九層第91章 命運未定第4章 困境第22章 血身第2章 收城第36章 巫修第49章 朱雀羽第34章 煞箭幻旗第17章 腰際第33章 月座救命第40章 反悔第91章 命運未定第5章 煉器之法第35章 寶遁魂魄第76章 放生第11章 討丹第38章 青焰神燈第42章 以下犯上第15章 修復陣法第17章 堅第59章 客卿第11章 討丹第4章 一人落寞第23章 三次來犯第57章 擔當第28章 萬祺第39章 袁午持寶印第43章 石沉大海第24章 教誨第13章 事急矣第1章 柳魔使第51章 凌霄紫焰第10章 結伴而行第3章 降孔雀第38章 銀牙洞獾第95章 頂禮第74章 丹香谷第64章 茲事體大第20章 假丹第90章 隕落邊緣第8章 精魄第20章 乾坤胎第4章 丹道求生第49章 買賣而已第49章 朱雀羽第23章 呂恪及第76章 放生第91章 命運未定第39章 袁午持寶印第27章 無功而返第二十四 掌必再來
第37章 食金鴉第69章 捏五指爲一拳第31章 血水石潭第9章 隆德大城第47章 鬼奴第56章 把酒閒話第53章 匡採第50章 迫在眉睫第55章 追殺第17章 堅第28章 娓娓道來第20章 放尊重些第49章 再下注第9章 震旦考第47章 何苦來哉第56章 受制於人第85章 龍驤銀錘第46章 青鸞再現第18章 杜氏兄弟第70章 金針第30章 器靈困境第13章 強僕第59章 器靈規矩第6章 東張西望第84章 再戰中樞第28章 三宗合謀第64章 化名第6章 煉器百年劫第31章 胡島第70章 餌第2章 獵白虎第8章 福禍無門第32章 暫避鋒芒第45章 門第11章 左門家族第70章 餌第54章 柳思誠第36章 軀殼第11章 蜃龍之骨第30章 收取鳳憐遺第4章 困境第56章 受制於人第26章 結伴而行第69章 關口第10章 國師第54章 笑談第53章 厲府第25章 大哥孟浪第10章 風峽谷地第8章 練氣九層第91章 命運未定第4章 困境第22章 血身第2章 收城第36章 巫修第49章 朱雀羽第34章 煞箭幻旗第17章 腰際第33章 月座救命第40章 反悔第91章 命運未定第5章 煉器之法第35章 寶遁魂魄第76章 放生第11章 討丹第38章 青焰神燈第42章 以下犯上第15章 修復陣法第17章 堅第59章 客卿第11章 討丹第4章 一人落寞第23章 三次來犯第57章 擔當第28章 萬祺第39章 袁午持寶印第43章 石沉大海第24章 教誨第13章 事急矣第1章 柳魔使第51章 凌霄紫焰第10章 結伴而行第3章 降孔雀第38章 銀牙洞獾第95章 頂禮第74章 丹香谷第64章 茲事體大第20章 假丹第90章 隕落邊緣第8章 精魄第20章 乾坤胎第4章 丹道求生第49章 買賣而已第49章 朱雀羽第23章 呂恪及第76章 放生第91章 命運未定第39章 袁午持寶印第27章 無功而返第二十四 掌必再來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勒泰市| 乌拉特前旗| 诸暨市| 辽阳县| 阿图什市| 通城县| 香港 | 化隆| 昌图县| 凤庆县| 庄浪县| 合阳县| 蒲城县| 讷河市| 天津市| 定边县| 长海县| 泽州县| 梁河县| 壶关县| 南宁市| 安泽县| 罗平县| 榆社县| 延川县| 天台县| 杭锦旗| 石屏县| 满城县| 台前县| 广水市| 同心县| 那坡县| 石渠县| 昌吉市| 利津县| 双城市| 蓝田县| 共和县| 镇坪县| 武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