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隋末唐初帝皇簡介

隋末唐初帝皇

隋文帝楊堅

(公元541年7月21日-公元604年8月13日),隋朝開國皇帝?!鉂h族,弘農郡華陰(今陝西省華陰市)人。漢太尉楊震十四世孫。他在位期間成功地統一了嚴重分裂數百年的中國,開創先進的選官制度,發展文化經濟。使得中國成爲盛世之國。文帝在位期間,隋朝開皇年間疆域遼闊,人口達到700餘萬戶,是中國農耕文明的巔峰時期。楊堅是西方人眼中最偉大的中國皇帝之一。被尊爲“聖人可汗”。

隋煬帝楊廣

(569年-618年4月11日),華陰人(今陝西華陰)人,生於隋京師長安,是隋朝第二位皇帝,一名英,小字阿麼?!馑逦牡蹢顖?、獨孤皇后的次子,開皇元年(581年)立爲晉王,開皇二十年(600年)十一月立爲太子,仁壽四年(604年)七月繼位。他在位期間修建大運河(開通永濟渠、通濟渠,加修邗溝、江南運河),營建東都遷都洛陽城,開創科舉制度,親征吐谷渾,三徵高句麗,因爲濫用民力,造成天下大亂直接導致了隋朝的滅亡,618年在江都被部下縊殺。唐朝諡煬皇帝,夏王竇建德諡閔皇帝,其孫楊侗諡爲世祖明皇帝。

唐高祖李淵

(566年-635年6月25日),字叔德,隴西成紀(一說是是隴西狄道人,又說是趙郡隆慶人)人,唐朝開國皇帝?!饫顪Y出身於北周的貴族家庭,七歲襲封唐國公。隋煬帝即位後,李淵任滎陽(今河南鄭州)、樓煩(今山西靜樂)二郡太守。後被召爲殿內少監,又升職爲衛尉少卿。大業十一年(615年),李淵官拜山西河東慰撫大使;大業十三年(617年),官拜太原留守。隋末天下大亂時,李淵乘勢從太原起兵,攻佔長安。義寧二年(618年)農曆五月,李淵接受其所立的隋恭帝的禪讓稱帝,建立唐朝,定都長安,並逐步消滅各地割據勢力,統治全國。武德九年(626年),玄武門之變後,李淵退位稱太上皇,禪位於兒子李世民。貞觀九年(635年),李淵病逝。諡號太武皇帝,廟號高祖,葬在獻陵。上元元年(674年)農曆八月,改上尊號爲神堯皇帝。天寶十三載(754年)農曆二月,上尊號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

唐太宗李世民

(公元598年1月28日【一說599年1月23日】-公元649年7月10日),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是唐高祖李淵和竇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李世民少年從軍,曾去雁門關營救隋煬帝。唐朝建立後,李世民官居尚書令、右武候大將軍,受封爲秦國公,後晉封爲秦王,先後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劉武周、竇建德、王世充等軍閥,在唐朝的建立與統一過程中立下赫赫戰功。武德九年(公元626年),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自己的兄長太子李建成、四弟齊王李元吉及二人諸子,被立爲太子。唐高祖李淵不久被迫退位,李世民即位,年號貞觀。李世民爲帝之後,積極聽取羣臣的意見,以文治天下,並開疆拓土,虛心納諫,在國內厲行節約,並使百姓能夠休養生息,終於使得社會出現了國泰民安的局面,開創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爲後來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礎。公元649年7月10日(貞觀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唐太宗李世民因病駕崩於含風殿,享年五十二歲,在位二十三年,廟號太宗,葬於昭陵。

唐高宗李治

(628-683年),字爲善,中國唐朝第三位皇帝(649—683年在位),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其母爲文德順聖皇后長孫氏,是嫡三子。貞觀五年(631年)封爲晉王,後因唐太宗的嫡長子皇太子李承乾與嫡次子魏王李泰相繼被廢,他才於貞觀十七年(643年)被冊立爲皇太子。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即位於長安太極殿,開創了有貞觀遺風的永徽之治。唐代的版圖,以高宗時爲最大,東起朝鮮半島,西臨鹹海(一說裡海),北包貝加爾湖,南至越南橫山,維持了32年。李治在位三十四年,於弘道元年(683年)駕崩,年五十五歲,葬於乾陵,廟號高宗,諡號天皇大帝。

第二 集唐初紀年第二十 集第三十八 集第二十五 集第三十七 集第三 集第六十三 集第十八 集第一百零三 集第一百 集第七十七 集第七十二 集第四 集第八十 集第六十 集大隋紀年第七 集第九 集第八 集第四 集第四十八 集第四十四 集第八十二 集第九十六 集第九十五 集第三十七 集第九十七 集第四十九 集第五十六 集第五十九 集第九十五 集第四十七 集第四十一 集第一百零八 集第四十三 集第九十二 集第五十七 集第一百 集第三十四 集第四十九 集第十六 集第三十四 集第八十七 集第三十七 集第九十八 集唐初紀年第三 集第八十三 集第七 集第八十六 集第一百 集第七十九 集第七十三 集第一百 集第八十一 集第一百零八 集第三十六 集第四十七 集第十九 集第三十五 集第九十八 集第二十四 集第一百 集第九十三 集第二十一 集第五十四 集第二十四 集第八十八 集第六十六 集第二十六 集第九十六 集第五十九 集第五十二 集第五十八 集第七十一 集第二十二 集第二十七 集第八十二 集第七十四 集第七 集第六十七 集第九十九 集第九十五 集第四十一 集第二十三 集第五十四 集第九十一 集第三十七 集第四十九 集第八 集第九十七 集第一百零五 集第七十二 集第二十八 集第十五 集第二十 集第四 集第四 集
第二 集唐初紀年第二十 集第三十八 集第二十五 集第三十七 集第三 集第六十三 集第十八 集第一百零三 集第一百 集第七十七 集第七十二 集第四 集第八十 集第六十 集大隋紀年第七 集第九 集第八 集第四 集第四十八 集第四十四 集第八十二 集第九十六 集第九十五 集第三十七 集第九十七 集第四十九 集第五十六 集第五十九 集第九十五 集第四十七 集第四十一 集第一百零八 集第四十三 集第九十二 集第五十七 集第一百 集第三十四 集第四十九 集第十六 集第三十四 集第八十七 集第三十七 集第九十八 集唐初紀年第三 集第八十三 集第七 集第八十六 集第一百 集第七十九 集第七十三 集第一百 集第八十一 集第一百零八 集第三十六 集第四十七 集第十九 集第三十五 集第九十八 集第二十四 集第一百 集第九十三 集第二十一 集第五十四 集第二十四 集第八十八 集第六十六 集第二十六 集第九十六 集第五十九 集第五十二 集第五十八 集第七十一 集第二十二 集第二十七 集第八十二 集第七十四 集第七 集第六十七 集第九十九 集第九十五 集第四十一 集第二十三 集第五十四 集第九十一 集第三十七 集第四十九 集第八 集第九十七 集第一百零五 集第七十二 集第二十八 集第十五 集第二十 集第四 集第四 集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云南省| 鹰潭市| 德州市| 延安市| 池州市| 基隆市| 磐安县| 南康市| 黄浦区| 汉中市| 印江| 太原市| 石台县| 永丰县| 舒城县| 彰化县| 尉犁县| 新绛县| 温宿县| 金秀| 平安县| 旬邑县| 镇原县| 黄梅县| 咸丰县| 元朗区| 耿马| 延川县| 循化| 巴彦县| 五原县| 黄梅县| 本溪市| 邻水| 满洲里市| 辽源市| 井冈山市| 礼泉县| 根河市| 靖西县| 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