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底,就在李奇微埋頭苦幹的時候,突然收到了前沿報告。
“長官,高浪裡發現了中軍的兩個主力團。”
“敵軍有對臨津江發起渡江攻勢的動作,南軍部隊已經與中軍交上了火。”
聽到戴恩的報告,李奇微立刻走到了沙盤前。
“高浪裡”
“這裡的確是最適合發起攻擊的點位。”
雖然此時的種種跡象,都表明中軍主力還在平壤以南地區休整。
但李奇微內心還是非常肯定:“看來,中軍不久後就會發起第三次戰役了。”
李奇微一邊看著沙盤,一邊隨口解釋道:
“從高浪裡再往東的的河道,呈現蜿蜒向南的態勢,中軍如果從這裡渡江,必然會遭到兩側南軍夾擊。”
“這屬於軍事常識,中軍不會不懂,因此他們不可能從這裡渡江。”
“如果中軍選擇不渡江,而是從江原一帶迂迴,他們的進攻漢城的路線就遠了,我們有充足的時間做出應對。”
“如果我是中軍,也不會選擇從這裡迂迴。”
“而高浪裡地區的河道蜿蜒向北,不利於聯軍防守,卻適合中軍大部隊突進。”
“因此敵人渡江的地方,一定是高浪裡及其以西地區!”
“現在的交火,只是敵軍的火力試探。”
聽到是火力試探,戴恩立刻問道:“長官,那是不是馬上通知南軍,讓他們小心一點,避免暴露火力?”
“不。”李奇微擺了擺手:“趁這個機會,多殺傷一些敵軍有生力量和重火力可能更好。”
對美軍而言,南軍的重裝備損失多或少,根本無足輕重。
即使是南軍所有的重裝備加在一起,都還不夠美國軍工產業一天的產量。
要是能用這些裝備和南軍的士兵,換取中軍的重裝備和士兵,李奇微做夢都能笑醒。
“傳我命令,立刻派出空中偵察機和轟炸機,只要發現敵軍聚集地帶,哪怕是隻有一個連,也給我直接進行地毯式覆蓋!”
“我們要發揮我們的火力優勢,儘量避免與中軍短兵相接。”
“能用炸彈解決的問題,就要用炸彈解決。”
“如果一噸炸彈解決不了,那就再來一噸,如果還不行,那就再來十噸!”
“直到讓所有敵人全都葬身火海!”
“是!長官!”.
大量的美軍偵察機開始在高浪裡一帶展開密集偵查。
然而讓李奇微詫異的是,連續多日的航空偵查,除了有零星敵人在活動以外,並沒有發現其他的中軍。
甚至之前的那兩個團,陣地也非常分散,根本就不像是要集中兵力突破臨津江的樣子。
李奇微鬆了一口氣:“看來是我們多慮了,敵人暫時沒有繼續攻擊的打算。”
戴恩點了點頭:“長官,中軍經過多日作戰,已成疲憊之師,他們應該也在休整。”
“而且現在停戰和談,也有中間人正在撮合。”
“按照正常推斷,我們應該還有一個月以上的休整時間。”
李奇微不屑的撇了撇嘴:“一句虛無縹緲的停戰要求,就讓他們停止了步伐,真是愚蠢!”
“不過不管中軍是怎麼想的,拖的時間越長,就對我們越有利。”
“告訴南軍,讓他們保持警戒,偵察機也要持續偵查,防止中軍突然行動。”
“是!長官!”
而就在C軍兩個團,在高浪裡進行佯動的時候,陳成興也在臨時指揮部內召開了作戰會議。
這次的會議,並不僅侷限於二總。
根據志司計劃,此次作戰分爲西線和東線兩大戰場。
而4兵團是西線的進攻主力。
因此這次會議,除了陳成興和代表二總的羅平以外,李雲龍、孔捷、丁偉三人也在。
桌子前面,陳成興拿起了一份文件。
“這是志司發佈的‘關於完成第三次戰役任務的指示’。”
“連續作戰,部隊的疲勞在不斷累積,因此第三次戰役註定是一個艱鉅的任務。”
經過之前的連續作戰,志願軍雖然取得了全勝,但是自身傷亡也不小。
各軍的戰鬥減員和非戰鬥減員,加起來普遍都在萬人左右。
哪怕陳成興在戰前做了大量準備,但依然有近七千人的減員。
晚上零下三四十度的氣溫,即使穿著厚棉衣,也會很快被凍透。
讀了一遍上級指示後,陳成興說道:“關於跨過三八線的必要性,你們已經知道了,我就不過多複述了。”
“這次我們一定要響應中央號召,發揮刻苦耐勞的精神、連續作戰的優良傳統。”
“要加倍努力迎接困難,並取得最終的勝利!”
見陳成興在那裡一套一套的,李雲龍屁股底下就像有個釘子一樣。
“老陳吶,在座的都是老戰友,這些場面話就沒必要說了吧?這不是浪費時間嘛。”
“李雲龍!”陳成興一臉的嚴肅:“工作的時候要稱職務!”
李雲龍被這句話噎的眼珠子都要瞪出來了。
不過旁邊其他人全都‘哈哈’大笑起來。
哪怕在座衆人全都看過這份指示,對於指示精神不用多說也能照辦。
但是宣讀上級指示的這個流程,陳成興還是要做。
不過流程走完以後,會議的氣氛就不用那麼緊張了。
“好了,好了,不開玩笑了。”陳成興也笑呵呵的坐了下來。
“大家商量著來,商量著來嘛”
WWW???????¢ o
“實在不行,老李你來代也行。”
李雲龍沒有大力衆人的嬉笑,果斷轉移了話題。
“美國鬼子遭到了我們接連兩次打擊,現在見到志願軍恐怕就會害怕。”
“我看這個第三次戰役,不難打。”李雲龍一臉的自信。
“這是肯定的。”孔捷點了點頭:“之前美軍連退三百公里,要不是跑的快,早就給他們都吃了。”
丁偉也在一旁說道:“首長說過,帝國主義就是紙老虎,美西方集團現在是騎虎難下。”
丁偉的目光,很明顯要比李雲龍和孔捷的目光要廣。
“帝國主義集團一方面唯恐美國陷入朝鮮被消耗而削弱了歐洲的防禦,一邊又唯恐撤兵丟了面子。”
“因此現在他們內部肯定是有分歧的。”“帝國主義集團的唯一辦法,就是依託三八線作爲緩兵之計。”
“在政治上,他們會表面求和、拖延時間,但是在軍事上,他們肯定是在加緊重整殘部,企圖反攻。”
“你們說的沒錯。”陳成興點頭表示贊同。
“因此我們當前的任務,就是趁敵人撤退,且尚未穩定的有利時機,迅速越過三八線。”
“只要能趁機再吃他幾個師,敵軍就會更加的混亂。”
“只可惜現在敵人擺在一線的,是6個南軍師。”李雲龍有點可惜。
李雲龍從來都看不起南軍,在他看來,這是跟二狗子僞軍差不多的部隊。
去打他們,李雲龍都嫌棄浪費彈藥。
不過讓李雲龍有些詫異的是,陳成興卻一臉肯定道:“打的就是南軍。”
“目前在朝鮮境內,美軍只有十來萬人,即使加上其他國家的部隊,也就是還有十五萬人左右。”
“如果我們能大量殺傷南軍,老美就相當於失去了爪牙,對以後我軍作戰將十分有利。”
聽到陳成興的分析,衆人點頭表示認同,不過緊接著丁偉再次提出了問題。
“打老美也好,打南軍也罷,對局勢都有好處,可我有些擔心後勤。”
“第三次戰役會在三八線附近作戰,這意味著後勤補給距離,是第二次戰役的兩倍以上。”
“後勤供應的難度,實在是太大了。”
朝鮮作戰不同於抗戰或者是解放戰爭,志願軍補給只能依靠後方運輸。
補給路線越長,遭到的美軍打擊就越嚴重,物資也就越難運輸。
而打仗的時候後勤跟不上,會是一場災難。
對於丁偉提出的後勤問題,陳成興倒是很清楚,之前他去志司開會的時候,就討論過這個事。
“後勤補給問題不用太擔心。”
“國內後勤機關已經協調了大量的壓縮乾糧、炒麪、甚至是煮肉,這些物資足以解決前線的燃眉之急。”
這些食物都是熟食,不需要生火便能食用。
壓縮乾糧因爲需要壓制,在沒有大量機器的時候,產量沒有那麼大,只能用於應急使用。
不過炒麪這種東西,一個人一口鍋就能生產。
這對走人民戰爭路線的中國來說,生產並不困難,難的只是運輸。
不過現在中央正在與蘇俄協商,下一步應該會獲得更大的空軍支持。
丁偉點了點頭:“如果有便攜的補給,那倒是可以打。”
解決大家的問題後,陳成興這纔來到地圖前。
“根據中央的戰略目標和志司的作戰方案。”
“二總、A軍、B軍、C軍,及配屬炮兵第1、第8兩個師爲西路攻擊部隊,目標是南軍第1和第6師。”
說完西路的攻擊任務後,陳成興又在地圖上順勢介紹了一下志司其餘部隊的任務。
“東線的Z軍和Y軍,目標是消滅南軍第2和第5師。”
“位於西海岸的北軍第一軍團,負責發動佯攻,配合我們作戰。”
“東線的北軍第2、第5軍團負責進攻南軍結合部,配合東路軍進攻。”
“從志司的整體作戰計劃上來看,這是一個全面進攻、重點突破的打法。”
“這次戰役,除了跨越三八線之外,另外一個重要的戰略目標,就是儘可能多的消滅南軍部隊。”
目前美英等軍集中在漢城地區,不利於志願軍攻擊。
但只要能殲滅南軍的大部隊,美軍的兵力就不足以控制朝向南部的大片區域。
守不住陣線,美軍自己就會後撤。
看著地圖上敵人佈置的防線,和頂在最前頭的南軍幾個師,丁偉幾人全都點了點頭。
戰鬥力強的美軍全體退到了二線,戰鬥力堪憂的南軍則是全部被頂到了做前線。
不打他們都對不起美軍的佈局。
很快,陳成興他們根據志司的戰略,做出了作戰計劃。
李雲龍的兩個團繼續保持佯動,吸引美軍的注意力。
二總21支隊作爲全軍第一梯隊,負責強渡臨津江突破敵人的防線。
突破成功後,22支隊、24支隊作爲第二梯隊,負責縱深切割。
丁偉、孔捷、李雲龍作爲協同力量,分別向高陽、議政府、抱川攻擊前進。
“老丁、老孔、老李,能不能包住敵人,可全得看你們的穿插速度。”
“要是被敵人跑了,志司首長怕是要罵娘啊。”
“老陳,這你就不用擔心了,二總只要能按時間打開突破口,大部隊過了江,肯定能狠狠吃他幾口肥肉。”
“好!那就這樣定了!”陳成興點了點頭:“這次一定要發揮出我們的穿插優勢來。”
根據志司的計劃,東路軍的Z軍、Y軍以及北軍第2軍團、第5軍團的目標,是拿下春川、嘉平、銅川、彭城。
在此之後,他們會向西包抄到漢城附近。
確認好各自的任務後,陳成興又將王承柱叫來過來。
“柱子,給你個任務。”
王承柱立刻立正道:“保證完成任務!”
“不用緊張。”陳成興擺了擺手。
“你的任務就是每天去陣地前看日落,觀察敵機。”
“啊?”王承柱懵了。
“總隊長,我這也不是文化人啊,看日落也看不出什麼心得啊”
“誰踏馬讓你去休閒的?”陳成興沒好氣道。
“我讓你去,是爲了觀察敵機什麼時候撤離,這樣才能得出最佳的進攻窗口期。”
“還有,我已經命令魏大勇往敵後滲透了,特戰大隊會發回敵人的各種座標,到時候炮支要根據每個座標提前設定好參數。”
王承柱這才明白是怎麼回事:“是!總隊長放心,保證精確!”
“去吧。”陳成興擺了擺手。
志司加強過來的炮1師和炮8師,已經被拆分到了各軍。
這兩個炮師已經全部換裝了蘇式火炮,不過現在只是有4個團到位,另外兩個團還國內訓練。
因爲二總火力並不缺,所以除了兩個營的152毫米榴彈炮負責兵團縱深打擊以外,其餘各炮營全都下發到了李雲龍他們三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