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下,想著回頭就去把這件事情告訴教練。 第三球。 艾倫已經非常害怕齊銘投籃了,這一球,他幾乎是耗盡了全身的精力,無比緊張地防守著齊銘,一舉一動都被他收入眼底,甚至他都利用自己的防守將齊銘逼迫到了三分線外面根本進不去,就差到中線了。可是,齊銘最終的辦法還是讓他失望了,只見齊銘直接退出了一定的距離,在快到中線附近的時候直接是一下子扔了出去,籃筐在半空中劃起了一個詭異的弧度,隨後,竟然落入了籃筐之中,這真像2012賽季76人隊的某一場比賽裡,中場即將結束的時候伊戈達拉利用最後幾秒的時間亂扔了一個跨越全場的三分球那一幕......其實在很早之前,三分球並不是一項令人注意的技巧。這要說到三分球的歷史了。美職籃有三分球是在20世紀80年代的時候,1980年總決賽整個系列賽,只有J博士投進了一個三分球,2013年,格林單系列賽投進了二十幾個三分球。只能說時代變了。早年間,三分球是被當作空位攻擊手段的,進入20實際90年代,火箭對兩連冠,美職籃才流行‘核心單挑,射手環伺’的套路。 到2004年丹東尼帶太陽隊,美職籃才流行‘三分球不僅是進攻手段,還可以用來拉開空間的概念’,現在是個球隊都講究空間距離,但是早年並不是這麼認爲的。三分球,從遭冷遇到進攻端空間構建,這也是個需要時間演進的過程。而且,早年間,美職籃對三分球是有偏見的。一方面,三分球是1980年之後引進的,所以許多球員少年時的投籃姿勢,並沒有特意爲三分雕琢過。另一方面,在早年的美職籃,跳投本身都是一種不體面的行爲。如果你選擇跳投而不是衝籃下,大家都會罵你是軟蛋了。實際上,如今流行的‘高位擋拆加射手羣’,是米國人當年嘲笑蘭斯拉夫和東歐籃球的,覺得他們軟蛋。但到了2010年,我們進入了一個不同的時代。 三分球拉開
投籃是常識了,大家都投三分球,後衛持球進攻利用擋拆進攻成爲主流。這是在2005年後規則引發的變革,想想看,在2011年,羅斯和維斯布魯克這樣的攻擊型後衛還被視作異類呢!現在大家司空見慣了。隨著大數據時代,效率至上,大家都認爲三分球和罰球纔是最高效率,大鬍子哈登的成功就與此息息相關。所以,如利拉德,庫裡,哈登這樣爲三分爲主要進攻手段的持球手開始受益,但若是在1981年,遇到個保守點兒的教練,或許並不是會讓發揮出這樣的三分投籃能力。 回到場上。 齊銘的快速三分解決了艾倫,不僅是他,身邊的隊友們也是紛紛驚住了。他們可沒有想到齊銘的三分會這麼厲害。不過,周陽和齊銘的這次試探算是失敗了,本來還想偷偷來試探一下這些人的實力的,可沒有想到的是,艾倫竟然認識自己和周陽,這樣子估計是教練早就已經把對手的消息告訴了他們,這樣的話,齊銘他們想要隱瞞住的優勢可就不多了,既然對方教練已經在研究自己這些人,恐怕這場比賽將會更加不好打。 就在此時,球員通道那邊也是再度讓人驚奇地出現了另外一個球員,他一出現,不僅是場邊的那些隊員,連艾倫整個人都愣住了,隨後便是陷入了驚喜之中,“小志哥,你怎麼會過來的?” “小志哥來了,真是不容易啊!他可是很少來看二隊的.....” “就是,聽說上次在對抗裡面小志哥一個人獨得了三十分,把那幾個小子都壓得擡不起頭了....真厲害.....” 然後,作爲衆人的焦點,這個叫做小志的球員,並沒有表現出多麼激動的樣子,情緒倒是頗爲平靜,直接看都沒看周陽他們一眼然後走到了齊銘的身邊。 “你們走吧!”他淡淡地說了一句。 “走?” “我知道你們是職青隊的人,過兩天比賽纔開始,現在來不好吧!而且.....你們無論如何都是贏不了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