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34章 大宋朝會

第二日,早朝。

李格非站在了大慶殿內,因楚仙官的關係,他的位次比他的官職要靠前的多,前後左右皆是肱股之臣,御史臺,門下省,尚書省,樞密院,三司使等。

李格非微微擡眼看了一下,衆(zhòng)臣都站好,一言不發(fā),無人相互交談。

按理說昨日發(fā)生了那麼大事,今早該有許多人低聲議論纔對。

但越是平靜,他便越覺得風暴在即。

半刻鐘後,官家來到,百官行禮。

足足有十息的時間,大慶殿內外安安靜靜。

直到身穿紫窄衫的殿頭官唱喝道:“有事奏聞!無事,捲簾退朝!”

喊到“無事”時,殿頭官頓了一下,可見他也知今日不可能無事。

“臣有本要奏!”

終於有人站出來,衆(zhòng)人稍微看去,不少人認出了他,是監(jiān)察御史兼權殿中侍御史的李綱,此人素以直言敢諫聞名。

童貫,蔡京,樑師成等人見他站出,就知要壞事。

果然,李綱手持笏板,擲地有聲道:“臣彈劾太宰蔡京,領樞密院事童貫,太傅楊戩、太尉樑師成、領殿前都指揮使高俅、左諫議大夫王黼、蘇州應奉局朱勔等。”

衆(zhòng)臣看向他,李綱再補充說道:”這些人不但仙官指出會在靖康之難時被處死,且歷來多有貪贓枉法,徇私舞弊之事,如太宰蔡京,自上任丞相以來,怙恩恃寵,結黨營私,打壓異己,其罪不可以縷數也!”

尚書左僕射,自稱公相的蔡京,聽到只是這些事後,眼皮子都不動一下。

“臣也彈劾蔡京、童貫等!”

“臣彈劾楊戩、樑師成等。”

毛注、陳馞等御史相繼站出,一起彈劾蔡京、童貫、楊戩等人。

借楚仙官所說的北伐五戰(zhàn)皆敗之事,歷數童貫往日在軍事上的罪狀。

未等蔡京童貫等人站出來辯解,又有御史彈劾種師道,指責他及所統(tǒng)領的西軍養(yǎng)賊自重。

種師道同樣不發(fā)一言。

若是往常被彈劾,他還有些擔心,今日卻是不同,早朝如羣魔亂舞一般,不成章法!

昨夜裡這些人也不知暗中商談了多久,以應付今日朝會。

“朕聽夠了!”

御座上的趙佶厲聲喝止他們:“今日朝會是來議事,商討如何請仙官留在大宋,避免日後金兵南下招致城破之禍,而非讓你們相互攻訐,黨爭不斷!!”

大殿內總算安靜下來。

“陛下,臣請罪。”第一個站出來的李綱躬身行禮謝罪,再解釋說:“臣以爲,楚仙官既說出將來蔡京、童貫、樑師成等被誅,乃是警醒陛下,懲戒此等奸臣,再去與仙官言戰(zhàn)!”

趙佶也想到了這點,昨晚他又一夜未曾睡好,反覆想著該如何答覆仙官。

“陛下!”

吏部侍郎白時中啓奏:“仙官說的是宋欽宗誅蔡京、童貫等,非是宋……”

徽宗二字,他硬生生的咽回去。

除了楚仙官,誰敢提宋徽宗?!

可即便他沒說出口,趙佶仍舊冷冷的問他:“你來猜一猜,宋欽宗是誰?”

白時中不敢猜,只得告罪。

趙佶忍下火氣,問羣臣道:“衆(zhòng)卿昨晚可商議出,該如何留住仙官?”

“陛下。”

蔡京這時才站出來奏報,“仙官三次下凡,第一次便提及聯(lián)金伐遼、花石綱、防守黃河之事,臣以爲,陛下只需做了這三事,再把楚仙官所贈的《赤腳醫(yī)生醫(yī)書》傳遍天下,令醫(yī)官大夫學之,拯救大宋千萬黎民百姓,仙官聽了定然高興!”

趙佶聽了,恍然大悟道:“朕竟忘了赤腳醫(yī)書之事,擬旨,詔告各地,仙官所贈赤腳醫(yī)書乃是大宋萬民之福,各大夫應儘快研讀此醫(yī)書,令民間接生婆都以此爲準爲婦人接生!”

“陛下聖明!”

蔡京拱手恭維,羣臣皆沒有反對,李綱,種師道,李格非,童貫等人都拱手稱讚。

那本赤腳醫(yī)書已在汴京附近流傳開,不少人紛紛傳抄。

“臣請罪。”

蔡京說著,跪了下來,“臣見識短淺,蠱惑陛下行豐亨豫大之事,致使仙官點出花石綱乃禍國殃民之策,臣竟不知這花石綱耗費如此之大!”

素與蔡京不和鄭居中聽了,不由得在心裡暗罵。

這蔡京不愧是深得陛下寵信之人,主動將花石綱及豐亨豫大的罪責攬在自身,又隱隱將花石綱之罪推給了別人,他一概不知。

蔡京豈能不知運花石綱花費?!

那朱勔就是他提拔的,暗地裡不知奉了多少錢財給他!

“陛下!!”

未等趙佶發(fā)話,站在殿外聽聞消息的朱勔,已跪著爬進來,涕淚交加的求饒。

殿內衆(zhòng)臣紛紛給他投以鄙夷之目光。

朝會下跪也就罷了,還連滾帶爬、痛哭流涕的進殿內,實在丟盡官員臉面!

“陛下,臣有罪,可,可,可未來的朱勔,不是現在的臣啊!!”

朱勔抹著眼淚,哭訴著說出一句令蔡京,童貫等人眼前一亮的話。

沒錯,未來的他們在史書裡被誅殺,卻不代表現下的他們有罪!

若是以未來的罪過追究,豈不是滿朝文武都被問責?!

趙佶一時也說不出話來,在思考著該怎麼辦。

“陛下,臣亦請罪!”

童貫終於發(fā)話,“臣在史書裡北伐失利,又棄城而逃,實在有負陛下所託!”

李綱聽了,遠遠的看向他。

這些被楚仙官點出未來要被誅殺的奸臣,如今都以退爲進,裹挾其他人以脫開罪責。

若是問罪童貫,豈不是要連種老將軍等人,外加黃河一帶至汴京的守將、官員全部問罪?

若真要全部問罪,必將招致天下震動,未等金兵南下大宋就已亂成一鍋粥。

“童卿、朱卿,起來吧。”

趙佶臉色緩和下來,對童貫說道:“童卿征戰(zhàn)西夏多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朕看在眼裡。”

童貫叩謝聖恩。

趙佶又對衆(zhòng)人說道:“將來之罪過不可加之於現在,衆(zhòng)卿勿要再說伐遼失利之事。”

說多心塞!

五戰(zhàn)皆敗,燕京之戰(zhàn)功敗垂成,這都是什麼事?

將來伐遼,童貫不可再爲帥!!

心裡打定主意,趙佶問他們:“今日只議一事:如何恭請楚仙官留下。”

他不想當金國階下囚的宋徽宗!

而眼前站著的這羣人,他都信不過了,全都是碌碌之徒,尸位素餐之輩!

大慶殿內,又安靜了下來。

恭請楚仙官留在汴京城,乃是比天還大的事,誰也擔不起失敗的責任!

不少人紛紛擡眼看向李格非。

如今楚仙官就住他家裡!

且與他女兒關係匪淺,甚至下界救大宋也是爲了她。

“李御史。”

沒人說話,趙佶只能點名:“你對楚仙官給出的三策,有何看法?”

“陛下。”

李綱很快對答道:“仙官之三策,實際只有一策,那便是迎戰(zhàn)金兵,保衛(wèi)汴京!”

白時中當即反駁:“仙官將迎戰(zhàn)金兵放在下策,且說了將來大宋官軍伐遼五戰(zhàn)皆敗之事,指出我大宋將士不敵北朝,更不敵金兵,如何能戰(zhàn)?!”

“非也,仙官是在戲謔投降爲上策,你莫非聽不出來?”

“汴京未有地利,易攻難守,金兵南下時能靠誰?仙官也說了,迎戰(zhàn)金兵只能靠我們!可我大宋之兵如何能戰(zhàn)?”

“兵可練,將亦可練。我大宋兵不去攻遼,只守黃河一帶,加強汴京防禦,金兵南下路途遙遠,補給困難,只需堅守一月,金兵自退!”

“可笑,黃河一帶官兵望風而降,還守什麼黃河?”

“那是史書而已!”

“……”

羣臣爭執(zhí),吵鬧不休。

主戰(zhàn)的要堅守汴京,主和的則稱守不住,要趁還未與金國交惡前,儘早言和。

至於契丹遼國,衆(zhòng)人只當其已被金國所滅,天祚帝淪爲階下囚。

但不管是戰(zhàn)還是和,無人敢提起“宋徽宗”、“北狩”、“昏德公”等話語。

大慶殿內少有的嘈雜,人人皆在爭論。

趙佶心裡煩躁,伸出手來,殿頭官立刻喝止衆(zhòng)人。

“蔡卿。”

趙佶問左僕射蔡京:“是戰(zhàn)還是和,你可猜出楚仙官之意?”

蔡京拱手行禮:“陛下,臣不過凡人,如何能猜出仙官之意?陛下該問仙官身邊人才是!”

一語驚醒趙佶,他連忙露出笑容,看向李格非道:“李卿,楚仙官暫住在你家裡,又與令愛頗多親暱,李卿知楚仙官之意否?”

“陛下。”

李格非行禮,說道:“楚仙官有言,昨日是他最後一次顯現神通,未來也不會親自出手相助,若要守汴京,只能靠我大宋官兵來守!”

趙佶只能嘆氣,若是仙官施展神通來幫,何愁汴京守不住?

李格非再說道:“仙官因不忍看到靖康之難而下界,此乃仙官之仁。”

衆(zhòng)人紛紛贊同,趙佶更是連連稱頌!

等聲音平息,李格非繼續(xù)說:“避免靖康之難,便是仙官之意!”

“本該如此!仙官之意就是朕意!”

趙佶神情激動,又連忙再問:“李卿且說說伱之見,是該戰(zhàn)還是該講和?”

李格非拱手行禮:“臣不通軍事,也未知金遼如何,故臣之見實爲淺陋。只是,昨日裡臣之小女作了一首詩,楚仙官聽到後,甚是喜歡。”

“是什麼詩?!”趙佶急忙問。

衆(zhòng)人也紛紛看向李格非。

“詩曰:生當作人傑,死亦爲鬼雄。”

種師道,李綱,毛注等主戰(zhàn)者,只覺此詩首聯(lián)透出沖天氣勢,鬼神皆驚!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李格非唸完了女兒作的詩,便不再言語。

楚仙官之意,盡在此詩中。

“好一個巾幗不讓鬚眉!陛下!”種師道站出來啓奏,“臣寧可死守汴京,也不肯在江東求全!”

“臣等欲戰(zhàn)!”

大慶殿內,過半的臣子紛紛躬身行禮,請戰(zhàn)。

其餘未有主戰(zhàn)之人,也不再強烈反對。

“好!”

趙佶心神激盪,下令道:“迎戰(zhàn)金兵,守住汴京,楚仙官之下策,實乃上策也!”

“陛下。”

李格非再說道:“楚仙官非只是想看我等如何爭論,更想看陛下如何制定策略,以迎戰(zhàn)金兵!”

“李卿言之有理,衆(zhòng)卿可有禦敵之策?”

在是戰(zhàn)還是和上思量半日後,大宋君臣纔開始商討如何對敵。

李格非沒有插嘴。

他昨晚與賢侄,不,與仙官聊了一個時辰。

他能聽出來,楚仙官想看到的,遠不是眼下的局面,而是更堅決,更激烈的變化!

否則,大宋守不住汴京啊!

第218章 天文地理第273章 展望蒸汽機第61章 文官,科舉,沈萬三第387章 王熙鳳二借金銀財第256章 玄武門之變從玄武門起第210章 劫數歷盡,塵心已了第125章 這叫手機第295章 雪滿瀟湘館第38章 赤腳醫(yī)生手冊第70章 李密敗者有三第34章 沒事叫秦王第36章 林黛玉垂簾聽政第2章 亂世天機,廟號:唐太宗第289章 你,朱棣,也想當太子?第228章 應天府參謀處第4章 超時空史記第192章 天下學問,不只有儒家第103章 長安歲一年(上)第9章 落筆改史第279章 婚事,出門第168章 我給爹孃看一下楚郎君第186章 真實宮鬥第382章 大唐工業(yè)革命從東宮織布機開始第153章 秦王破陣樂第272章 新科進士聽課楚真君第25章 勝利者書歷史第150章 歸來路在何方?第132章 你的楚大爺怎麼是短髮?第13章 還有高手!第363章 築臺拜將第101章 扒錫灰什麼意思?第307章 永樂大典,三寶太監(jiān)第308章 請史官做見證!第119章 削藩,北平第381章 勇晴雯第5章 北宋李小娘子第200章 中央銀行行長朱標第376章 王熙鳳巧諷河東獅第20章 聞大明收幽薊遼東第200章 中央銀行行長朱標第300章 朱元璋:你皇考打不死你第36章 林黛玉垂簾聽政第393章 慶中秋趙姨娘心生計第372章 才下眉頭,又上心頭第223章 大順朝的父慈子孝第343章 瀟湘館打仗了第340章 瀟湘館晴雯反擊第279章 婚事,出門第223章 大順朝的父慈子孝第148章 楚郎君都沒成婚呢!第307章 永樂大典,三寶太監(jiān)第132章 你的楚大爺怎麼是短髮?第399章 清照黛玉遊長安(上)第112章 薛蟠案第70章 李密敗者有三第17章 茶與手電筒第288章 人爲刀俎,我爲魚肉,僅此而已第357章 櫳翠庵品茶第22章 承天命李家二郎第321章 朕沒死呢!第303章 爹,你有年號了第140章 立科學,廢儒家,唯有楚真君能辦到第170章 李世民問史第94章 誰可爲古一帝?第126章 歷史博主:明太宗VS明成祖第185章 林黛玉打理大觀園第246章 夜宵,留宿,交易第80章 賈敏回門第1章 兄友弟恭李世民第177章 天仙寶境並寧府,一起送第327章 侄兒,四叔回來看你了第395章 慶中秋楚史官品妙玉茶第329章 走,孔明上車第196章 給宋朝一個強光燈震撼第296章 楚太太第116章 拜楚先生爲工部尚書第349章 主公,請殺劉備(等待更新)第94章 誰可爲古一帝?第248章 千年之計定雲南第163章 大宋正缺楚先生第48章 三句話救一個丞相第397章 慶中秋孽緣生孽情第128章 故宮一件,我一件第39章 隆慶開海,白銀三100000000二第63章 正式史官第351章 我姓楚,名禎第69章 大明應天護國真君第297章 冬日蔬菜宴第9章 落筆改史第19章 知恩圖報賈雨村第79章 林黛玉初進榮國府(下)第212章 秦王府宴會第74章 民族英雄第164章 甄英蓮重逢生母第43章 表姐夫蔡京,表妹夫秦檜第76章 朕養(yǎng)萬兵,不費姓一粒米第5章 北宋李小娘子第99章 殺盡江南萬兵第247章 兩封聘書,一份你的,一份林妹妹的第2章 亂世天機,廟號:唐太宗
第218章 天文地理第273章 展望蒸汽機第61章 文官,科舉,沈萬三第387章 王熙鳳二借金銀財第256章 玄武門之變從玄武門起第210章 劫數歷盡,塵心已了第125章 這叫手機第295章 雪滿瀟湘館第38章 赤腳醫(yī)生手冊第70章 李密敗者有三第34章 沒事叫秦王第36章 林黛玉垂簾聽政第2章 亂世天機,廟號:唐太宗第289章 你,朱棣,也想當太子?第228章 應天府參謀處第4章 超時空史記第192章 天下學問,不只有儒家第103章 長安歲一年(上)第9章 落筆改史第279章 婚事,出門第168章 我給爹孃看一下楚郎君第186章 真實宮鬥第382章 大唐工業(yè)革命從東宮織布機開始第153章 秦王破陣樂第272章 新科進士聽課楚真君第25章 勝利者書歷史第150章 歸來路在何方?第132章 你的楚大爺怎麼是短髮?第13章 還有高手!第363章 築臺拜將第101章 扒錫灰什麼意思?第307章 永樂大典,三寶太監(jiān)第308章 請史官做見證!第119章 削藩,北平第381章 勇晴雯第5章 北宋李小娘子第200章 中央銀行行長朱標第376章 王熙鳳巧諷河東獅第20章 聞大明收幽薊遼東第200章 中央銀行行長朱標第300章 朱元璋:你皇考打不死你第36章 林黛玉垂簾聽政第393章 慶中秋趙姨娘心生計第372章 才下眉頭,又上心頭第223章 大順朝的父慈子孝第343章 瀟湘館打仗了第340章 瀟湘館晴雯反擊第279章 婚事,出門第223章 大順朝的父慈子孝第148章 楚郎君都沒成婚呢!第307章 永樂大典,三寶太監(jiān)第132章 你的楚大爺怎麼是短髮?第399章 清照黛玉遊長安(上)第112章 薛蟠案第70章 李密敗者有三第17章 茶與手電筒第288章 人爲刀俎,我爲魚肉,僅此而已第357章 櫳翠庵品茶第22章 承天命李家二郎第321章 朕沒死呢!第303章 爹,你有年號了第140章 立科學,廢儒家,唯有楚真君能辦到第170章 李世民問史第94章 誰可爲古一帝?第126章 歷史博主:明太宗VS明成祖第185章 林黛玉打理大觀園第246章 夜宵,留宿,交易第80章 賈敏回門第1章 兄友弟恭李世民第177章 天仙寶境並寧府,一起送第327章 侄兒,四叔回來看你了第395章 慶中秋楚史官品妙玉茶第329章 走,孔明上車第196章 給宋朝一個強光燈震撼第296章 楚太太第116章 拜楚先生爲工部尚書第349章 主公,請殺劉備(等待更新)第94章 誰可爲古一帝?第248章 千年之計定雲南第163章 大宋正缺楚先生第48章 三句話救一個丞相第397章 慶中秋孽緣生孽情第128章 故宮一件,我一件第39章 隆慶開海,白銀三100000000二第63章 正式史官第351章 我姓楚,名禎第69章 大明應天護國真君第297章 冬日蔬菜宴第9章 落筆改史第19章 知恩圖報賈雨村第79章 林黛玉初進榮國府(下)第212章 秦王府宴會第74章 民族英雄第164章 甄英蓮重逢生母第43章 表姐夫蔡京,表妹夫秦檜第76章 朕養(yǎng)萬兵,不費姓一粒米第5章 北宋李小娘子第99章 殺盡江南萬兵第247章 兩封聘書,一份你的,一份林妹妹的第2章 亂世天機,廟號:唐太宗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林县| 伊金霍洛旗| 新化县| 安徽省| 米泉市| 孝感市| 五家渠市| 潢川县| 称多县| 鄂伦春自治旗| 阿克陶县| 肃宁县| 桂平市| 铁力市| 黄山市| 通许县| 永靖县| 富裕县| 甘肃省| 博客| 晋中市| 丰镇市| 曲阜市| 云南省| 色达县| 平乐县| 敦化市| 旌德县| 资溪县| 镇江市| 临洮县| 商丘市| 青龙| 乌拉特后旗| 宣威市| 五寨县| 兴业县| 和静县| 茂名市| 东台市| 遂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