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七十章 萬噸級戰列艦下水

因爲華夏免遭了韃子的屠殺,目前華夏人口已經達到了二億五千萬,所以華夏國不缺人,缺的是安置人員的土地。

就在印度半島,就有六千萬當地的莫臥兒國土族等著向華夏的殖民地搬遷,目前前往美洲的人數已經有四萬人,這四萬人跟六千萬等待移民的人數相比,完全可以忽略不計。由於美洲太過遙遠的緣故,人員的往來全靠遠洋輪來運輸,而運輸所花費的時間長,蒸汽機輪船需要大半年的時間才能跑一個來回,使得運往美洲的莫臥兒國土族並不多。

如果從孟買把這些土族運往馬來半島,那情形就不一樣了,不需要蒸汽機輪船,木船就可以完成這樣的運輸任務。高紅兵在馬來半島可以調動的大小木船有一千三百多艘,加上五六十艘各種類型的蒸汽機運輸船,這麼一支龐大的航運隊伍,在短期內就可以把印度半島上的土族運走一半。

莫臥兒國滯留在印度半島宋州地界的土族,原本是有八千萬的,由於他們聚衆鬧事,被華夏軍槍殺了二千萬。槍殺令是高峻山所下,對於不肯屈服的異族,必須採取武力鎮壓。

高紅兵信心滿滿,決計要幹一番大事業,把南洋這一方治理好。馬來半島就是他起家的第一步。

高峻山是很長支持兒子的,對南洋的治理必須一步一步來,高峻山是不著急的,趕走了荷蘭東印度公司之後,整個南洋已經被華夏所囊括,就是英國人也不能插手南洋的事務。

海軍部在南洋投入了重兵把守,目的是打擊西洋人在南洋走私,把整個的南洋貿易出口掌握在華夏的手中。

高峻山還特別重視對澳洲和新西蘭的控制,派駐南洋的馬元利軍團,在海軍的配合下,已經有兩個師的兵力分別登上了澳洲的新西蘭,這兩個師正在執行清島任務,見人便殺,特別是歐洲人,一個都不能放過,目的就是純潔澳洲和新西蘭的人種,爲下一步移民做準備。

因爲華夏國已經順利地解決了島國的問題,在整個東亞已經屬於華夏勢力,所以華夏海軍在東亞沒有佈置多少兵力,唯有鄭成功艦隊在此駐守,司令部設在福建廈門。

島國被華夏分裂之後,這個民族迅速地衰敗,人口聚減。華夏國嚴禁島國對外貿易,其島內生活所需,必須由華夏商貿機構提供,嚴禁島國漁民出海捕魚,這一措施使得島國漁業蕭條,直接的後果是,導致島國飲食習慣改變,生育能力下降。

如果不是爲了修建鐵路,高峻山肯定會把“吃瓜”計劃進行下去的,現在這個“吃瓜”計劃屬於高度機密計劃,當前已經封存,等到全國八條鐵路通車之後,他會重啓這個計劃的。這個計劃的絕密內容有五條:

一,對島國所有十六至五十歲的男人,全部送往華夏修鐵路,把他們派到最危險的地段去

二,對島國所有十六至四十歲的女人,全部送往軍人服務所

三,對島國所有六歲至十六歲的人統統斬首,一個不留

四,對島國所有六歲以下的兒童包括嬰兒與父母分開,送往內地收養,且不再允許他們說島國的語言和學習島國的文化包括語言、文字、歌舞等

五,對島國所有四十以上的女人和五十以上的男人,劃出一個區域,讓其自生自滅。

因爲華夏與島國簽署了《關島協定》,暫時放棄佔領全島國,這個“吃瓜”計劃也就被封存了起來。

……

當高峻山把曹敏芝懷孕的消息告訴給了他的五位夫人後,孟買的別墅裡頓時炸開了鍋。

“真的嗎?真的嗎?”吉雅興奮得比她自己懷孕了還要高興,“這是真的嗎?”

高峻山道:“當然是真的,已經六個月了,如果不是大寶要出征,他們還不知道想瞞我們多久。”

蘇葉娜道:“都六個月啦!?不知是男孩還是女孩?”

高峻山道:“這怎能看得出來?”

“看得出,看得出!”吉雅搶著道,“我看他的肚子就能夠知道是男還是女,如果肚子尖就是個男孩,如果肚子圓就是個女孩。”

阮芳青提議道:“現在大寶不在太子妃身邊,不如讓太子妃來孟買,我們大家一起照顧她。”

董小宛拍手贊成:“好呀!好呀!她來了我們就知道她懷的是男孩還是女孩了。”

在一旁沒有發話的皇后娘娘終於說話了:“這那成呀!太子妃正有身孕,怎能經受得起風浪的顛簸,照我看,不如我們過去看她,隨便在新加坡住幾個月,等待我們孫子的出生。”

吉雅道:“這個主意好,我們一起去新加坡看太子妃去!”

五個人的目光同時看向了高峻山。

高峻山道:“他們看朕看什麼?你們自己想去就去唄!”

吉雅高興地說道:“吾皇萬歲!”

韓雨煙道:“大家先別激動,我們要去,也得先徵詢太子妃的意見。”

高峻山問:“你們五個都去嗎?”

五個人齊聲回答:“都去!”

高峻山道:“還從沒看過你們這麼齊心,都去就都去吧,你們走了朕一個人反而清靜。”

“皇上,”韓雨煙心疼地看著高峻山,“要不然我留下陪您?”

高峻山笑道:“去吧,去吧。朕這麼大了,哪還要你們陪?”

董小宛提議:“要不然皇上與我們一起去新加坡?”

“你們去吧,朕有國事在身。”

五個女人說走就走,過了三天,她們就乘坐“鄭和一號”出發了。

她們一走,整個別墅頓時顯得空蕩蕩的,沒有了往日喧譁和熱鬧。

高峻山在家鬱悶了一天,第二天,海軍參謀部副主任田啓亮給他帶來了一個令他振奮的喜訊,華夏國最大型的戰列艦下水了,這是一艘萬噸級的戰列艦,被確定爲金陵級戰列艦,艦名爲“金陵一號”。

金陵級戰列艦是鄭和級戰列艦的升級版,在這個時代已經屬於超級巨型戰列艦,這款戰列艦的前後炮塔比鄭和級加強了一倍,左右舷炮卻減少了一半。金陵級改進了推進器,優化了動力系統,戰列艦的最高航速可以達到30節,由於空出了舷炮的位置,增加了戰列艦的容量,續航能力也有著很大的提高。

“山長,‘金陵一號’明天就可進港。”田啓亮稟報道。

高峻山興奮地說道:“傳令下去,‘金陵一號’明天進港之後,朕要上艦視察。不,朕要上艦體驗體驗,你們統統的隨朕登艦。”

田啓亮問:“山長想往那個方向去?”

高峻山想了想,道:“你準備一下,我們去臺灣和琉球,順便在島國四周轉一轉。”

“遵旨!”

第四百四十二章 產科大夫第一百九十四章 天神送來的禮物第四百八十三章 好你個賀瘋子!第二百零八章 江浙歸順第八十八章 發展纔是硬道理(下)第五百四十二章 繁忙的布什爾港第二百二十二章 皇帝不早朝第五百三十七章 立太子第四百三十章 螳螂捕蟬(三)第六十六章 桐柏練兵第五百三十八章 長壽秘訣第三百六十五章 俄羅達拉里公爵第五百六十三章 島國鼠疫氾濫第五百五十八章 尚書竹器鋪第五百四十七章 陝西也有了水稻田第九十章 閱兵(下)第五百一十九章 第一次住大酒店第二十四章 閉門堅守第五百一十九章 第一次住大酒店第五百四十五章 朕是太上皇第二百七十三章 設立東籲省第四百零七章 大功率電子管發報機第二百三十九章 子母雷第四百九十一章 《佈雷達和約》第八十八章 發展纔是硬道理(下)第二十二章 西域商隊第三百九十六章 第一口油井出油了第二十七章 再燃戰火(二)第四十七章 墜馬第五百三十八章 長壽秘訣第二百五十六章 強行橫渡海峽第一百八十五章 總部來信第四百九十五章 給印第安人發獎金(一)第二百八十二章 初試鋒芒(二)第一百六十八章 派系之爭第一百四十三章 日產三十支?不行不行!第二百七十章 年產鋼鐵二十萬噸第五百零九章 兩個發展第二百八十六章 進駐金蘭灣第四百零八章 朝鮮朝貢線路圖第十二章 進駐把都河堡第五百五十二章 太子的謀略第九十四章 高峻山的陰招第三百零二章 啓航之前第五百零一章 視察長安煤礦(二)第八十五章 議降第三百六十四章 英國使團進京第二百二十九章 誰要老子上班,老子讓他沒班上第五百一十八章 回到長安第三百五十二章 敲詐鬼子五個億第九十九章 及笄之年陳圓圓第三百六十八章 武士比武(求推薦、月票)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順軍軍制第五百二十二章 爲華夏百姓謀萬年福利第四百六十三章 五位夫人聚首孟買第四百六十四章 開採煤礦(感謝浮華沉桑的打賞!)第一百三十七章 代天撫民威德大將軍第四百三十八章 在美洲建市第一百五十八章 十大將第二十八章 再燃戰火(三)第四百一十四章 俘獲“賽爾特”艦第二百七十六章 鄭和級巨型戰列艦第三百三十四章 父子對話(1)第一百三十七章 代天撫民威德大將軍第五十三章 再墜馬第二百一十二章 回家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裂印度半島第二十一章 平涼撫民第二十六章 再燃戰火(一)第三百七十章 組建211師第二百九十八章 火車即將出發第二百零五章 三道命令第四百三十章 螳螂捕蟬(三)第五百六十九章 慢慢玩弄島國的龜孫子第五十八章 不得了呀,這個人刀槍不入!第三百九十七章 “武昌九號”事件(1)第七十四章 智取應城第一百零七章 炮兵千戶第五十九章 會師睢陽衛第三百六十八章 武士比武(求推薦、月票)第三百七十八章 準備向荷蘭開戰第五百三十八章 長壽秘訣第五百三十六章 老夫老妻第一百七十章 登上皇帝寶座第五百三十章 去華夏旅遊(一)第三十七章 寧州城頭舉義旗第四百二十四章 鐵血護衛團第一百四十八章 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第一百九十一章 成立西征指揮部第三百六十一章 絕密計劃第五百九十四章 再提“吃瓜”計劃第一百二十四章 巡撫大人,你錯了!第五百一十二章 兩支探險隊第二百四十七章 第一艦隊司令鄭成功第二百七十六章 鄭和級巨型戰列艦第四十七章 墜馬第五百七十二章 直布羅陀條約第三百零六章 華夏國的第一位總督
第四百四十二章 產科大夫第一百九十四章 天神送來的禮物第四百八十三章 好你個賀瘋子!第二百零八章 江浙歸順第八十八章 發展纔是硬道理(下)第五百四十二章 繁忙的布什爾港第二百二十二章 皇帝不早朝第五百三十七章 立太子第四百三十章 螳螂捕蟬(三)第六十六章 桐柏練兵第五百三十八章 長壽秘訣第三百六十五章 俄羅達拉里公爵第五百六十三章 島國鼠疫氾濫第五百五十八章 尚書竹器鋪第五百四十七章 陝西也有了水稻田第九十章 閱兵(下)第五百一十九章 第一次住大酒店第二十四章 閉門堅守第五百一十九章 第一次住大酒店第五百四十五章 朕是太上皇第二百七十三章 設立東籲省第四百零七章 大功率電子管發報機第二百三十九章 子母雷第四百九十一章 《佈雷達和約》第八十八章 發展纔是硬道理(下)第二十二章 西域商隊第三百九十六章 第一口油井出油了第二十七章 再燃戰火(二)第四十七章 墜馬第五百三十八章 長壽秘訣第二百五十六章 強行橫渡海峽第一百八十五章 總部來信第四百九十五章 給印第安人發獎金(一)第二百八十二章 初試鋒芒(二)第一百六十八章 派系之爭第一百四十三章 日產三十支?不行不行!第二百七十章 年產鋼鐵二十萬噸第五百零九章 兩個發展第二百八十六章 進駐金蘭灣第四百零八章 朝鮮朝貢線路圖第十二章 進駐把都河堡第五百五十二章 太子的謀略第九十四章 高峻山的陰招第三百零二章 啓航之前第五百零一章 視察長安煤礦(二)第八十五章 議降第三百六十四章 英國使團進京第二百二十九章 誰要老子上班,老子讓他沒班上第五百一十八章 回到長安第三百五十二章 敲詐鬼子五個億第九十九章 及笄之年陳圓圓第三百六十八章 武士比武(求推薦、月票)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順軍軍制第五百二十二章 爲華夏百姓謀萬年福利第四百六十三章 五位夫人聚首孟買第四百六十四章 開採煤礦(感謝浮華沉桑的打賞!)第一百三十七章 代天撫民威德大將軍第四百三十八章 在美洲建市第一百五十八章 十大將第二十八章 再燃戰火(三)第四百一十四章 俘獲“賽爾特”艦第二百七十六章 鄭和級巨型戰列艦第三百三十四章 父子對話(1)第一百三十七章 代天撫民威德大將軍第五十三章 再墜馬第二百一十二章 回家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裂印度半島第二十一章 平涼撫民第二十六章 再燃戰火(一)第三百七十章 組建211師第二百九十八章 火車即將出發第二百零五章 三道命令第四百三十章 螳螂捕蟬(三)第五百六十九章 慢慢玩弄島國的龜孫子第五十八章 不得了呀,這個人刀槍不入!第三百九十七章 “武昌九號”事件(1)第七十四章 智取應城第一百零七章 炮兵千戶第五十九章 會師睢陽衛第三百六十八章 武士比武(求推薦、月票)第三百七十八章 準備向荷蘭開戰第五百三十八章 長壽秘訣第五百三十六章 老夫老妻第一百七十章 登上皇帝寶座第五百三十章 去華夏旅遊(一)第三十七章 寧州城頭舉義旗第四百二十四章 鐵血護衛團第一百四十八章 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第一百九十一章 成立西征指揮部第三百六十一章 絕密計劃第五百九十四章 再提“吃瓜”計劃第一百二十四章 巡撫大人,你錯了!第五百一十二章 兩支探險隊第二百四十七章 第一艦隊司令鄭成功第二百七十六章 鄭和級巨型戰列艦第四十七章 墜馬第五百七十二章 直布羅陀條約第三百零六章 華夏國的第一位總督
主站蜘蛛池模板: 分宜县| 永德县| 南川市| 泰安市| 健康| 金门县| 中山市| 博罗县| 云和县| 新津县| 怀集县| 保康县| 井冈山市| 漳平市| 延庆县| 应城市| 本溪市| 尼玛县| 石景山区| 乐昌市| 棋牌| 泰宁县| 桑日县| 化州市| 广宗县| 北宁市| 饶河县| 修水县| 晋城| 旅游| 黄骅市| 大埔区| 体育| 凤阳县| 海兴县| 奎屯市| 无棣县| 凤台县| 唐海县| 青龙| 常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