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章 局勢危急

200師在星夜兼程趕往臘戌,有了王漢章這個金手指,不用再多跑500公里,不用再浪費三天的時間,有從容的時間構築工事,歷史上的那一幕將不會再上演了。

杜聿明和史迪威大吵一架之後,立即把緬甸的情況直接上報給蔣介石,現在遠征軍出兵的目的可以說已經失敗了,英國人跑了,史迪威跟英國人合起夥來陷害遠征軍,要是再不早做打算,恐怕遠征軍就要完蛋了。

遠在重慶的蔣介石受到杜聿明的電報,仔細看了一遍,眼神中充滿的憤怒和無奈,英美做事太絕,但是又不得不依靠他們,尤其是美國人,物資全靠他們支持了,而物資又必須經過英國人的地盤,英國人豈止是從戰場上,在之前的物資分配上,英國佬暗中以次充好,扣押了多少中國的物資。老蔣現在覺得緬甸戰事失敗只是時間的問題了。老蔣現在只能著手準備遠征軍撤退了,不過目前他還不能把想法說出來,原因是多方面的。

4月23日200師經過三天的急行軍抵達臘戌,4月24日200師派出多支小分隊想四周搜索,並沒有發現日本人的蹤影,王漢章記得在歷史上日本人在29日才佔領臘戌,那麼應該是在27日纔到達臘戌,還有四天的時間,按照行軍速度,鬼子應該在幾百公里之外。不過不管怎麼說,臘戌有了200師,絕對不會像歷史上那麼輕易的被佔據了。

至少王漢章也改變了一點歷史了,慢慢來,以後會越來越好。

王漢章抵達臘戌之後,重新分析了局勢,王漢章認爲,英國人直接撤回印度,那麼緬甸只有人生地不熟的遠征軍在作戰了,而在兵力上遠征軍與日軍的兵力相差並不懸殊,在武器裝備上,日軍佔據優勢,尤其是制空權在日本手裡,日本的零式戰機現在可是風頭正盛。

按照歷史遠征軍很快就會撤回中國,緬甸就會被日本完全佔據,王漢章也不知道遠征軍是應該繼續堅守緬甸還是撤回國內,不過王漢章認爲最好是可以再緬甸堅守,歷史上後相識明年的十月份就會反攻緬甸,所以現在日本並沒有佔據絕對優勢,沒有切斷遠征軍的退路,因此王漢章覺得可以堅守比較好。

另外歷史上第一次遠征失敗後,怒江以西就被佔據了,緬甸被佔據,中國對外的聯繫被中斷,物資運不進來,抗戰更加的艱苦,盟軍不得不開闢新的運輸線。人稱“駝峰航線”。航線全長800多公里,橫跨喜馬拉雅山脈,沿線山地海拔均在4500—5500米上下,最高海拔達7000米。從印度阿薩姆邦汀江,經緬甸到中國昆明、重慶,運輸機飛越青藏高原、雲貴高原的山峰時,達不到必需高度,只能在峽谷中穿行,飛行路線起伏,有如駝峰,駝峰航線由此得名。飛機飛行時常有強烈的氣流變化,遇到意外時,難以找到可以迫降的平地,飛行員即使跳傘,也會落入荒無人煙的叢林難以生還;日軍飛機的空中攔截也給運輸隊造成巨大威脅;飛行過程中,由於氣流影響,機器儀表時常故障,會偏離飛行航線。因爲惡劣的飛行環境,飛機墜機事件是經常發生的狀況,伴隨墜機事件,機毀人亡的情況逐步上升。與死亡的近距離接觸,一些無法預知的狀況,在飛機上,伴隨飛機駕駛員左右的,除開副駕駛等人外,估計還有的就是死神了。飛行也許是當時那個時代的年輕人們最強烈的夢想,但是穿越駝峰航線,差不多就是將夢想構築在死亡上,因爲每次一航行,也許都會是這些飛行員們的最後一次飛行,每損失一架飛機,就必須重新補充一架飛機,每架飛機都有相對應的編號,事故頻發的時候,每天都會看到新編號的飛機。

“駝峰航線”途徑高山雪峰、峽谷冰川和熱帶叢林、寒帶原始森林、以及日軍佔領區;加之這一地區氣候十分惡劣,強氣流、低氣壓和冰雹、霜凍,使飛機在飛行中隨時面臨墜毀和撞山的危險,飛機失事率高得驚人。在天氣晴朗的時候,飛行員完全可以沿著墜機碎片的反光飛行。他們給這條撒著戰友飛機殘骸的山谷取了個金屬般冰冷的名字“鋁谷”。因此,“駝峰航線”又被稱之爲“死亡航線”。

這種運輸方式的代價是巨大的,運輸一次資源和運輸過程途中所消耗的資源形成嚴重的比例反差,而且一旦出現飛機事故,則損失更是加劇。爲了重新打通滇緬公路開闢地面運輸通道,航空隊還擔任運輸作戰人員的任務,將中國的作戰部隊,經過運輸,送至當時印度進行軍事訓練,再聯合當時國內作戰部隊,同時出擊,反攻日軍,恢復失地,打通滇緬公路。

陳納德只付出了五百架飛機,而“駝峰航線”在短短的三年時間內,損失了近六百架飛機,而且大部分都是飛機事故,而不是被日軍擊毀的。所以要是能保住緬甸的話,這六百架飛機的人力物力就可以投入到戰場上,而不需要浪費在空運途中。

現在情況雖然不樂觀,但是就算不能保住緬甸全部,如果在保住緬甸北部,在緬甸東南跟日軍死耗,那麼飛機也會安全很多,陸地上也可以從印度運輸不少物資回國。另外在境外跟日軍作戰,一來可以消耗鬼子,打爛了緬甸咱也不心疼,這裡不是日本的就是英國人的,王漢章可不認爲老蔣有魄力佔據這裡,而且就算他會佔據這裡,打爛這裡總比打爛國內好,最好能把緬甸經營成一個絞肉機,把日軍源源不斷的吸引過來,消耗他們,消耗的櫃子越多,日後國內反攻就會更加的容易,損失也會更小。

保住緬甸或者說緬北的話,雲南遭受攻擊的可能性就更小,這裡損失小,那麼中國的力量就會增強一些,而緬甸就算最終丟失,鬼子損失也自然不會小,同時鬼子也不可能在緬甸得到更多的物資補給,所以王漢章認爲應該堅守緬甸。

王漢章提筆把緬甸丟失的後果,以及中國的損失全部數字化,因爲這樣看會更加的直觀,老蔣心裡也會一目瞭然,另外數字化也是爲了更美國人看的,就是要讓美國加大物資支援。

對於美國來說中國堅持抗日,那麼美國可以專心先歐後亞,要是中國投降了,日本絕對不會就此罷手,兩國已經開戰,不會說講和就講和的,羅斯福答應,美國民衆也不會答應。中國堅持抗戰,至少會拖住日本百萬大軍,要是中國投降了,這些軍隊就會得到解脫,到時候不是進攻美國就是蘇俄,另外日本還可以從中國徵召數千萬的炮灰,這些絕對夠日本受的。

而中國要是投降了,那麼還在抵抗的大多數人,或者在觀望的人就會徹底倒向日本,至少不會再抵抗了,政府投降,領土被佔據,就沒有希望了,就算有人造反,那龐大的漢奸隊伍就足以消滅他們。

在沒有外力的作用下,中國想要在投降後短時間內趕走日本人是不可能的了,要是也想滿清那樣統治中國幾百年的,那中國估計就沒幾個會說漢語的了,日本現在的情況跟三百年前滿清入關的情況又不一樣了。

另外憑藉日本人口的繁殖速度,說不定到時候他們會逐步減少漢族人口,計劃生育,那個時候日本本民族或許是神州第一大族了,中國或許永遠不會有獨立的一天,至少在沒有外力的情況下。

王漢章把這些東西寫出兩份,一份是給蔣介石看的,希望他看到後果,另外一份是給羅斯福看的,給蔣介石看的自然談的是民族大義,大談民族的未來,以及中國投降之後的慘狀,隱晦的提到他要是投降了就是漢奸了,華夏民族的罪人,滿清入關雖然盡力不被同化,但是也沒有要求漢人學習滿洲文化,說滿語,所以漢族得以保存,當然那也是時代的限制,那個時候八旗雖然厲害,但要是關內軍民一致抵抗,也不是他那幾百萬人能消受的了的,但是今天的日本就不一樣了,他跟中國的人口差是1:5,而現在已經進入熱兵器時代,中國軍民沒有槍支,拿怎麼造反,木棍用的好可以和長矛大刀對抗,但是絕對不能跟飛機大炮、坦克對抗。

給羅斯福看的自然就是陳詞如果中國投降了,會給美國帶來多大的災難,就算日本一時半會不能打敗美國,可是等軸心國控制了歐亞大陸還有非洲,那麼美國還能獨善其身嗎,誰也不能保證軸心國不會再一次進攻美洲和美國,因此美國唯有在總體上海佔據優勢的時候,全力支持盟友纔是王道,另外中國沒多打死一個日本人,美國人日後作戰就會少面對一個威脅,美國士兵的傷亡自然也就稍微降低一些,而沒有緊緊只需要付出一些武器彈藥,絕對超值。

第67章 斯普魯恩斯的發現第68章 欲哭無淚第53章 日軍攻印第53章 日軍攻印第55章 遠征軍抗命第28章 追擊阿拉斯加艦隊第59章 蔣介石翻臉第39章 德國人的抉擇第56章 密約泄漏第31章 德國人的背叛第48章 準備第17章 糾結的美國人第56章 守溪待鹿第23章 進攻夜豐頌第37章 局勢微妙第5章 斯大林的想法第50章 伊爾庫茨克之戰(中)第13章 奪取尼豪島第22章 美國人的心思第71章 溫哥華第30章 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第12章 孫立人戰溫都爾汗第27章 瘟疫來了第8章 裕仁的最終目的第19章 中途島海戰第59章 原子彈第5章 斯大林的想法第45章 戴高樂的夢想第9章 王漢章 的擔憂第38章 繳獲航母第43章 後果第30章 英、日的滅印計劃第66章 目標非洲第33章 有何詭計第35章 還得鄙視蔣介石第41章 中東動亂前第54章 高爾察克投降(下)第6章 潛艇絞殺(中)第56章 他們不淡定了第3章 尼赫魯也不傻第45章 文人第15章 對美宣戰第25章 御前計劃第18章 奪島第52章 日軍慘敗第59章 空中支援第3章 空中絞殺(上)第31章 仰光大屠殺(中)第36章 彭德貝攻防戰第26章 鄧尼茨的信條第42章 評德國的東方戰略第36章 再次合作第6章 深入會談第40章 萬顆導彈大轟炸第13章 人怕出名豬怕壯第35章 猶太建國第9章 摩托魚雷艇的悲情第28章 猶太建國談判(一)第12章 我爲什麼升上校第15章 內政(二)第10章 關心中國人,閒的蛋疼第30章 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第51章 伊爾庫茨克之戰(下)第62章 驚詫小日本第45章 得民心得天下第59章 原子彈第28章 猶太建國談判(一)第48章 御前訴苦會第8章 圍殲113聯隊第25章 計劃泄漏第37章 說客第14章 夢想破滅第12章 我爲什麼升上校第71章 溫哥華第27章 憤怒、抉擇第58章 普世價值第2章 驅逐計劃順利第52章 給美國人點顏色瞧瞧第57章 龍雲稱帝第5章 失落的過去第10章 小艦隊覆滅第50章 下定決心第27章 那怎麼辦第7章 唐刀第35章 還得鄙視蔣介石第58章 印度人的哀嚎第72章 攻佔中途島第6章 潛艇絞殺(中)第21章 怒江空戰(中)第10章 關心中國人,閒的蛋疼第34章 看不起蔣介石第23章 進攻夜豐頌第40章 法蘭西復國第67章 斯普魯恩斯的發現第10章 沒事找事第32章 歐洲爛局第39章 滅印度第34章 猶太真的要建國了第29章 猶太建國談判(二)第52章 日軍慘敗
第67章 斯普魯恩斯的發現第68章 欲哭無淚第53章 日軍攻印第53章 日軍攻印第55章 遠征軍抗命第28章 追擊阿拉斯加艦隊第59章 蔣介石翻臉第39章 德國人的抉擇第56章 密約泄漏第31章 德國人的背叛第48章 準備第17章 糾結的美國人第56章 守溪待鹿第23章 進攻夜豐頌第37章 局勢微妙第5章 斯大林的想法第50章 伊爾庫茨克之戰(中)第13章 奪取尼豪島第22章 美國人的心思第71章 溫哥華第30章 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第12章 孫立人戰溫都爾汗第27章 瘟疫來了第8章 裕仁的最終目的第19章 中途島海戰第59章 原子彈第5章 斯大林的想法第45章 戴高樂的夢想第9章 王漢章 的擔憂第38章 繳獲航母第43章 後果第30章 英、日的滅印計劃第66章 目標非洲第33章 有何詭計第35章 還得鄙視蔣介石第41章 中東動亂前第54章 高爾察克投降(下)第6章 潛艇絞殺(中)第56章 他們不淡定了第3章 尼赫魯也不傻第45章 文人第15章 對美宣戰第25章 御前計劃第18章 奪島第52章 日軍慘敗第59章 空中支援第3章 空中絞殺(上)第31章 仰光大屠殺(中)第36章 彭德貝攻防戰第26章 鄧尼茨的信條第42章 評德國的東方戰略第36章 再次合作第6章 深入會談第40章 萬顆導彈大轟炸第13章 人怕出名豬怕壯第35章 猶太建國第9章 摩托魚雷艇的悲情第28章 猶太建國談判(一)第12章 我爲什麼升上校第15章 內政(二)第10章 關心中國人,閒的蛋疼第30章 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第51章 伊爾庫茨克之戰(下)第62章 驚詫小日本第45章 得民心得天下第59章 原子彈第28章 猶太建國談判(一)第48章 御前訴苦會第8章 圍殲113聯隊第25章 計劃泄漏第37章 說客第14章 夢想破滅第12章 我爲什麼升上校第71章 溫哥華第27章 憤怒、抉擇第58章 普世價值第2章 驅逐計劃順利第52章 給美國人點顏色瞧瞧第57章 龍雲稱帝第5章 失落的過去第10章 小艦隊覆滅第50章 下定決心第27章 那怎麼辦第7章 唐刀第35章 還得鄙視蔣介石第58章 印度人的哀嚎第72章 攻佔中途島第6章 潛艇絞殺(中)第21章 怒江空戰(中)第10章 關心中國人,閒的蛋疼第34章 看不起蔣介石第23章 進攻夜豐頌第40章 法蘭西復國第67章 斯普魯恩斯的發現第10章 沒事找事第32章 歐洲爛局第39章 滅印度第34章 猶太真的要建國了第29章 猶太建國談判(二)第52章 日軍慘敗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平| 桂东县| 上杭县| 康定县| 电白县| 饶河县| 防城港市| 磐安县| 郁南县| 唐山市| 额尔古纳市| 军事| 安塞县| 会昌县| 林西县| 南开区| 大姚县| 霍邱县| 绿春县| 民勤县| 荥经县| 汉沽区| 南城县| 龙门县| 洪泽县| 徐汇区| 牡丹江市| 蛟河市| 罗定市| 沛县| 兰考县| 嘉峪关市| 青龙| SHOW| 深泽县| 贵德县| 富宁县| 巴南区| 中阳县| 嘉黎县| 柳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