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96章:怒掀桌

秦瓊按照李浩的藥方服藥三天後,身子果然大爲好轉,不僅能下牀走動,還跑到院子中耍起了拳腳,秦瓊的那羣朋友們見狀都開心得不行,紛紛對李浩讚不絕口。

李世民聽說秦瓊大病得治,竟微服出巡,親自來到秦瓊家裡探望,看到秦瓊果然病況大好,李世民那個開心啊,他忽然就覺得其實李浩混賬一點也無所謂,起碼這小子很有本事呀,比那些整天只會聒噪,一到關鍵時刻只會說微臣無能的廢物好上幾百倍。

李世民開心之下,直接下旨,增加李浩一百食邑封戶,並賜良田五十畝外加黃金百兩,這真是喜從天降,把李浩開心壞了,可有些人就不開心了,比如說-孔穎達。

現在李浩在孔穎達的眼裡就是一坨臭狗屎,不,比狗屎還臭,他怎麼能容忍李浩這種缺行喪德的玩意受褒獎,直接在大朝會之上上奏,讓李世民取消對李浩的賞賜,李世民很生氣,但又不想跟這個腐儒鬧得不愉快,只說容後再議,房玄齡長孫無忌魏徵等大佬這次居然齊刷刷地站到了李世民這邊,哎——這就很舒服了。

十一月十五,吐蕃(在青藏高原)贊普松贊干布遣使赴唐,於朝會上遞上國書,吐蕃使臣奉松贊干布之命向李世民求婚,要求迎娶一位大唐公主。

李浩聽到這個消息後頓時想起來,這天下除了李世民外,還有一位人傑,那便是松贊干布,李浩曾仔細研究過鬆贊乾布的資料,這貨絕壁是個人物。

貞觀三年的時候,吐蕃遭受到沉重的打擊,國王朗日鬆贊被人毒害,與此同時,父王諸臣和母后諸族一起舉兵叛變,工布、達波、娘波等地盡爲叛亂者所據。不僅如此,西部的羊同部落乘勢入侵,雅魯藏布江北的蘇毗舊貴族也圖謀“復國”,這些勢力紛紛向吐蕃進兵發難。

13歲的松贊干布繼承父位,成爲吐蕃第33代贊普。依靠新興勢力,徵集了萬餘人,組成了一支精銳的隊伍。經過3年征戰。平定了內部叛亂,穩定了局勢,再次恢復了吐蕃的統一。

這麼大的逆風局,硬是被他翻盤,可見松贊干布是多麼的牛逼,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他比李世民還牛逼。

李世民這一生雖然厲害,但所遇的逆境比較少,最大的一次逆境也就是他剛登基那一年,武德九年,東突厥的吉利可汗偷襲大唐,最後兵圍長安,差點就被破城滅國,自那以後,李世民便一路順風順水了。

可惜松贊干布生於吐蕃,吐蕃地處青藏高原,環境惡劣,農業衰弱,國立發展緩慢,無法與大唐相比,倘若他生於中原大地,這個天下到底是不是姓李,真的有點難說。

李浩雖然挺佩服松贊干布,但這並不代表他就對松贊干布友好,相反,吐蕃是大唐之下第一國,也就是大唐最強大的敵人,敵人越強大,李浩越不安心。

松贊干布此次遣使來求婚,應該是迎娶文成公主,不過時間對不上,李浩雖然沒有仔細查看文成公主的信息,不過他卻大致看了一下,文成公主是貞觀十五年的時候嫁到吐蕃的,現在才貞觀十一年,還早著呢。

果然,李世民又在兩儀殿召見吐蕃使臣,以大唐暫時並無適婚公主爲由,婉拒了松贊干布的求婚,然後賜予回禮財帛,送其回國。

見歷史按照既定的方向發展,李浩就放心了,起碼這樣一切不會超出自己的預料,掌控未來的感覺還是很爽的。

十一月二十三,李浩前往太極宮替晉陽公主檢查病情,回來的時候路過四方館,正巧看到兩個身穿奇裝異服的外國人從裡面出來,這兩個人的打扮和服飾一下就吸引了李浩,從他們說話的語音中,李浩確定了他們的身份-倭國人,現在叫做扶桑國人。

李浩相信,但凡是個中國人,對日本人都沒啥好感,原因自然不必多說,是人都知道,李浩自然對這些倭國人也沒啥好感,不過這些倭國人忽然出現在四方館,那麼是不是就意味著他們要求見李世民呢。

李浩雖然不問國事,但對於國事多少知道一些,現在的大唐已經足夠強大,周邊小國對大唐十分敬畏,紛紛譴使來巴結,結什麼宗主國,其實就是尋靠山來的,李世民身爲天可汗,看到萬邦來朝,自然開心,一般都是來者不拒的。

倭國使者前來,不用多想,估計也是請求結宗主國的,要說現在的日本是真的挺可憐的,土地貧瘠,生產力落後,文明落後,最悲哀的是他們的國內天災不斷,隔三差五地就是地震海嘯火山爆發什麼的,說實在的,那地方根本就不適合住人,他們非要在那建國安居,能怪誰,怪徐福咯。

想到徐福,李浩就笑了,首先,徐福是漢人,這一點李浩很清楚,因爲徐福也是鬼谷派門人,鬼谷派的名冊他看過,確實有徐福,所以徐福也算是自己的先祖前輩。

其次,徐福是方士,受秦始皇譴派,出東海尋長生不老仙藥,徐福知道如果尋不回仙藥,自己必死無疑,所以他就打算一去不回頭,跟秦始皇要了船隊,還帶了許多童男童女,說是獻祭用的,然後就出發了,之後就再也沒有迴音了。

然而又有一則事實,徐福在日本民間遍立廟宇,民間尊其爲第一任天皇-神武天皇,還有很多日本人公開聲稱自己就是徐福的後代,並留有家傳徐氏族譜可供閱覽,這就耐人尋味了。

就在他這麼一愣神的工夫,那兩個倭國使臣已然走遠,不見了人影,李浩嘴角一揚,冷笑喃喃:“倭國現在落後,想要巴結我大唐,呵呵,想得美,我們養貓養狗,不養白眼狼。”

十一月二十八,颳了一天的寒風,子夜時分開始下雪,雪下得很大,直到隔日辰時才變小,今日是李浩替秦瓊的複診日,說實話,下雪天他真不想去,可想到秦瓊的病情不容輕視,他還是去了,太冷咋辦,裡面穿個羽絨服,外面再加一個外套,身體看起來很臃腫,沒關係,加個毛絨絨的裘皮大斗篷,看起來就帥多了,溫度有了保證,風度也絕對不能少。

到了翼國公府門口,敲開門剛準備遞上拜帖,管家就興匆匆地迎了出來,笑瞇瞇地道:“李公子,我家老爺吩咐了,以後公子便是他親侄子,只要您前來,不必通報遞拜帖,直接進門。”

得,又多了一個叔叔,不過李浩明顯感覺這個叔叔比程咬金那混賬靠譜得多,秦瓊爲人還是挺正直的,從他的人緣便可以看得出來。

管家帶著李浩前往偏廳,進去一看,發現一大羣人正圍著桌子喝酒吃火鍋,沒錯,就是火鍋,要知道火鍋可是李浩帶來這個世界的,李浩怎麼能不認識,旁邊還放著兩個炭火盆取暖。

圓桌很大,人也挺多,秦瓊,程咬金,李績,李靖,段志玄,牛進達,長孫無忌,房玄齡,尉遲恭,每一個都是大佬。

李浩進來的時候,他們喝得正歡,特別是程咬金,叫得最大聲,一見李浩,程咬金便扯開破鑼嗓子道:“喲,詩狂來啦,快,來來來,坐下一起喝幾碗。”

沒錯,他們沒有用酒杯,而是用碗,而且聞這個味道就知道烈酒仙人釀。不用說了,這一切肯定是程咬金搞起來的,因爲只有程咬金知道自己的這個火鍋吃法。

見李浩還站著不動,秦瓊也微笑招手道:“這就是李詩狂賢侄啊,啊,我還是第一次看到呢,果然一表人才,來,賢侄過來,坐我身旁。”

“喝個毛線球!”李浩怒叫一聲,大步來到桌前,猛地一掀,整個桌子便飛了出去,衆大佬紛紛閃躲,一陣乒乒乓乓的聲音之後,滿屋狼藉,所有人一臉懵逼地望著李浩。

還是程咬金第一個反應過來:“李浩,你瘋啦!”

李浩完全不理他,拎起水壺就把兩個炭火盆給澆滅,然後又去推開窗戶,這才站在那裡皺著眉望著他們。

程咬金氣得不行,罵罵咧咧要過來抽他,還好李績和牛進達合力拽住他。

這時,秦瓊起身望著李浩,疑惑:“賢侄,爲何如此?”

長孫無忌也起身道:“李浩,你這麼做可是有什麼原因,可否解釋一下?”

李浩冷冷道:“秦叔叔,你若是再這樣飲酒,便是大羅金仙下凡也救不了你。”

秦瓊聞言一愣,隨即淡笑:“原來賢侄是爲我身體作想,唉,我就說嘛,賢侄定不會無理取鬧的。”

程咬金之前一直在喝罵,聽到這句話有點剎不住車,畢竟太丟臉了,嘴上仍是不服道:“不讓喝酒便不讓喝酒,你掀桌子作甚!”

李浩瞪眼大聲道:“不掀桌你不長記性,今天這事是你搞起來的吧。”他說話的模樣哪裡還像是個晚輩,倒有點像是老師在訓學生。

程咬金聞言語塞,老臉泛紅,秦瓊趕忙打圓場,過來拍了拍李浩肩膀,微笑道:“賢侄莫惱,知節與我說冬天吃火鍋很暖和,我聽得心中很是好奇,想見識一下,便沒忍住,你放心,你看我現在身子不是挺好的嗎,我今早起來還打了一套拳呢。”

李浩無奈嘆息一聲,攤手道:“秦叔叔請坐,容我替你診一下脈。”

秦瓊依言坐下,伸出手來讓李浩診脈,衆人頓時大氣都不敢出,紛紛瞪大雙眼望著。

過了片刻,李浩收回手,起身道:“秦叔叔,你的病暫時已無生命之憂,不過千萬不可懈怠,你的病已由表象轉爲隱患,現在看似能走能跑,其實都是虛的,需知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畢竟這惡疾纏繞你多年,不是這麼快能痊癒的。”

秦瓊聞言連連點頭:“賢侄說得對,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

李浩接著道:“你身體缺血,我這次再替你輸血一次,以後便不能輸了,畢竟這中方法治標不治本,關鍵還得靠你自己休養,接下來一年裡,你必須滴酒不沾,不可在室內烤火,要經常去戶外透透氣,別總是待在屋裡,你打拳我不反對,不過決不可過量,只有適量的運動纔對你的病情起到幫助作用……”

李浩叮囑了一大堆,秦瓊不斷點頭,彷彿乖乖聽教的學生,畢竟李浩是他的救命恩人。

370章:勤王 下186章:情勢逆轉77章:皇后病發844章:計劃開始103章:和李世民合作168章:李浩遇刺131章:賣國賊347章:出擊崔氏777章:推波助瀾71章:風力水車101章:倭國使者788章:滿口仁義616章:不安分的新羅667章:坑新羅207章:彈劾太子289章:祿東讚的評語734章:強烈的高原反應227章:時空隧道558章:捷報傳長安741章:出賣李浩38章:李浩從軍615章:兵行險招25章:有人砸店42章:敲詐李道宗247章:殺武媚娘48章:冒死一擊457章:大破吐蕃軍756章:悲憤733章:一切準備就緒137章:白衣女子208章:兩封奏章248章:薛仁貴拒出征824章:震驚外國人543章:倒黴的狄仁傑677章:仙蹤林593章:借龍血616章:不安分的新羅186章:情勢逆轉651章:又見袁天罡513章:驚天之秘189章:山雨欲來風滿樓654章:狄父狄母傻眼742章:逆天的武功32章:開酒樓770章:別人家的孩子573章:扮豬吃老虎(上)174章:營救行動 上734章:強烈的高原反應408章:薑是老的辣708章:再臨五毒教278章:逼宮,兵諫127章:十里長亭606章:推電力,通火車498章:風雲際會73章:暴走的李世民 上196章:神劍御雷真訣608章:自己人40章:小兵和主將604章:教李治騎車318章:治災之議114章:大唐科技研究寺 下636章:最大的棋子509章:修身,齊家780章:陰謀得逞786章:羣臣跪諫146章:夜襲古城521章:說服吳王531章:古城激戰46章:單騎救人666章:天下大勢75章:端茶送客792章:威海衛660章:夜襲王庭(上)808章:又見李明達773章:暗歎感業寺302章:廢儲之言123章:畫地爲牢506章:朝天闕642章:城下立威140章:危機驟起795章:舌燦蓮花劉玄機265章:草原之戰 上559章:反向請封賞848章:武承嗣中計233章:李浩毆打吐蕃使者556章:錯成定局63章:國子監三霸王843章:教訓李逍遙64章:驚不驚喜,意不意外317章:大雪災21章:玉佩風波 下190章:兵者,詭道也398章:逆轉戰局 下679章:本教主看上你了303 章:收服陳鬆 上4章:瘟疫突起477章:刺殺李浩 中841章:內憂外患316章:改頭換臉47章:李浩獻策
370章:勤王 下186章:情勢逆轉77章:皇后病發844章:計劃開始103章:和李世民合作168章:李浩遇刺131章:賣國賊347章:出擊崔氏777章:推波助瀾71章:風力水車101章:倭國使者788章:滿口仁義616章:不安分的新羅667章:坑新羅207章:彈劾太子289章:祿東讚的評語734章:強烈的高原反應227章:時空隧道558章:捷報傳長安741章:出賣李浩38章:李浩從軍615章:兵行險招25章:有人砸店42章:敲詐李道宗247章:殺武媚娘48章:冒死一擊457章:大破吐蕃軍756章:悲憤733章:一切準備就緒137章:白衣女子208章:兩封奏章248章:薛仁貴拒出征824章:震驚外國人543章:倒黴的狄仁傑677章:仙蹤林593章:借龍血616章:不安分的新羅186章:情勢逆轉651章:又見袁天罡513章:驚天之秘189章:山雨欲來風滿樓654章:狄父狄母傻眼742章:逆天的武功32章:開酒樓770章:別人家的孩子573章:扮豬吃老虎(上)174章:營救行動 上734章:強烈的高原反應408章:薑是老的辣708章:再臨五毒教278章:逼宮,兵諫127章:十里長亭606章:推電力,通火車498章:風雲際會73章:暴走的李世民 上196章:神劍御雷真訣608章:自己人40章:小兵和主將604章:教李治騎車318章:治災之議114章:大唐科技研究寺 下636章:最大的棋子509章:修身,齊家780章:陰謀得逞786章:羣臣跪諫146章:夜襲古城521章:說服吳王531章:古城激戰46章:單騎救人666章:天下大勢75章:端茶送客792章:威海衛660章:夜襲王庭(上)808章:又見李明達773章:暗歎感業寺302章:廢儲之言123章:畫地爲牢506章:朝天闕642章:城下立威140章:危機驟起795章:舌燦蓮花劉玄機265章:草原之戰 上559章:反向請封賞848章:武承嗣中計233章:李浩毆打吐蕃使者556章:錯成定局63章:國子監三霸王843章:教訓李逍遙64章:驚不驚喜,意不意外317章:大雪災21章:玉佩風波 下190章:兵者,詭道也398章:逆轉戰局 下679章:本教主看上你了303 章:收服陳鬆 上4章:瘟疫突起477章:刺殺李浩 中841章:內憂外患316章:改頭換臉47章:李浩獻策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洛宁县| 贡觉县| 灵武市| 东平县| 方山县| 斗六市| 玉溪市| 沙田区| 个旧市| 南乐县| 南召县| 南和县| 松潘县| 息烽县| 江北区| 安徽省| 桓仁| 黄大仙区| 南部县| 秭归县| 阜南县| 双牌县| 白山市| 仁寿县| 芦溪县| 福安市| 仲巴县| 威海市| 芦山县| 宁城县| 婺源县| 方城县| 大足县| 汾阳市| 安化县| 建湖县| 于田县| 顺平县| 海林市| 敦化市| 保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