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8章:聖旨到

兩天後,這份奏摺已經攤在了李世民的書案上,李世民看完奏摺開懷大笑了許久,擊節而嘆:“天佑我大唐!天佑我大唐啊!”

此刻殿上還有兩人,長孫無忌和房玄齡,這二人是李世民的左膀右臂,任何國家大事都少不了他們二人,不過他們還不知道奏摺的內容,此刻正一臉懵逼地望著李世民。

李世民吊足了他們二人的胃口,自己也開心夠了,讓太監把那份奏摺傳遞給他們二人觀閱。

二人湊到一起將奏摺從頭看到尾,看完之後,二人趕忙推山倒玉朝李世民一拜,齊聲歡呼:“果然是天佑大唐,臣等爲陛下賀!”

李世民擺手讓他們起來:“好了,疫情緊急,刻不容緩,輔機,速速將這份方子抄錄,派八百里加急送至河南道各州,命他們按此方煎藥救人,若敢延誤,嚴懲不貸!”

“是,臣即刻去辦!”長孫無忌領命告退。

李世民在殿上來回走了兩趟,忽有回頭朝著房玄齡:“玄齡,你說這李浩是不是上蒼賜予朕的禮物。”

房玄齡眼珠一轉,拱手道:“陛下心中已有答案了。”

“哈哈。”李世民開懷一笑,又問,“你說,朕該如何賞賜這李浩呢?”

房玄齡道:“回陛下,眼下瘟疫未平,爲時尚早,待瘟疫徹底平定之時,再憑功論賞不遲。”

“嗯。”李世民連連點頭,“你言之有理,哈哈,朕真想早日聽到瘟疫平定的佳音啊。”

又過了兩天,胡小海的瘟疫已然根除,一家四口終於從隔離區放了出來,不過家門口還是有士兵把守,不讓他們出來,需要觀察數日,一家人終於團聚,四人相擁而泣,正巧劉太醫來爲他們進行例行檢查,他們一家人紛紛,對劉太醫感恩戴德,連番磕頭,說什麼做牛做馬之類的話。

這下弄得劉太醫臉都紅了,趕忙將他們扶起來,道:“救你們的不是老夫,老夫頂多算是個熬藥的,真正立功的是個年輕人,叫做李浩。”

“李浩?”胡老漢一家聞言頓時愣住了,面面相覷,李浩什麼德行他們是知道的,平時連說話都沒個正行,怎麼可能治得好瘟疫。

胡老漢以爲他在開玩笑,說道:“老太醫您別鬧了,李浩怎麼可能治得好瘟疫……”

劉太醫一本正經地說:“老夫沒有鬧,這次若不是李浩及時獻出治療瘟疫的藥方,只怕你們一家四口早已天人相隔了,全胡柳村乃至整個許州都會被瘟疫覆蓋,這小子隨意獻出一張藥方,卻救了千萬蒼生哩。”

“啊?”胡家四口盡都瞠目結舌,簡直不敢相信這是真的,劉太醫在他們發愣的時候轉身負手離開了。

劉太醫繼續讓全村的人喝了三天湯藥,沒再發現一個人得瘟疫,便下令允許村民走出家門,不過不許出村子,但凡有任何物品需要採買,讓折衝衛的士兵們代勞。

村內禁足令解除,胡老漢一家四口屁顛屁顛跑到了村公衙來見李浩,甫一見到李浩的面,一家人齊齊拜倒,向李浩磕頭,口中連呼大恩大德無以爲報之類的話。

李浩趕緊上去扶他們,然而這家人認死理,一定要磕頭,他一個人怎麼可能拉得住四個人,最後只能受他們全家叩拜,等到他們拜夠了,將他們請進屋中,特地關照幫自己隱瞞身份,就說自己是外鄉來的,胡老漢他們怎麼可能拒絕,四個人把頭點的跟啄米似的,還願意幫忙告訴全村人,讓他們一起隱瞞,接著他們誠心誠意地把李浩請到家裡跟祖宗似的供了起來,李浩臉皮也厚,就這麼坦然接受了。

在胡老漢家過著吃了就睡,睡了就曬的日子,僅僅五天,李浩就感覺自己胖了,到了第六天,村裡忽然熱鬧起來,來了好多人馬,又吹又打地,鬧出了不小的動靜。

李浩正在胡老漢家的籬笆院裡曬太陽呢,王元泰火急火燎地衝了進來:“李浩,大事!出大事了!”

李浩眼皮都不帶擡一下,繼續老神在在地曬太陽:“別鬧,曬太陽呢。”

王元泰氣喘吁吁大叫:“別曬了,快準備香案,宮裡來人宣旨了!”

李浩聞言一骨碌從藤椅上跳了起來:“聖旨來了?給我的?”

“當然是給你的!”王元泰瞪眼叫道,“這次瘟疫能夠這麼快平息,全都是你獻方子的功勞,這聖旨除了你還有誰有資格領!”

這時,胡老漢正好出來,一聽說聖旨要來,趕忙屁顛屁顛地去準備香案了,柳氏則幫李浩打了一盆溫水,讓他清洗。

李浩拿起布巾象徵性地洗了幾下,鼓樂聲音已然近了,隔著籬笆就看到一大隊人馬朝這邊走來。

柳氏剛把水盆端走,大隊人馬已到門口,領頭的是個白麪太監,由於沒有鬍子,實在看不出到底多大歲數,反正不老,但也不年輕,手持明黃卷軸,邁著方步走進院中,捏著鴨嗓高呼:“聖旨到,李浩接旨!”

胡老漢趕忙請出香案,一家四口和李浩還有王元泰齊刷刷地跪倒在地,俯首聽旨,白麪太監展開聖旨卷軸,開始用他的公鴨嗓宣讀聖旨:“制曰:天道無常,驟降災禍,萬民哀痛,百姓何辜,江山社稷,民乃國本……”

白麪太監讀得很有節奏,但李浩聽得有點犯困,這聖旨的廢話太多了,一開頭就說這場瘟疫是天降災禍,跟他李世民無關,天大地大,甩鍋最大,李世民現在最怕背鍋了,再背下去,他都成背鍋俠了,然後就說自己怎麼怎麼愛民如子,看到百姓受苦,自己怎麼怎麼痛心,各種賺眼淚的詞全都不要臉地拋了出來,接著才進入正題,說一個少年英傑李浩橫空而出,各種英明神武,力鬥瘟疫,英雄形象異常高大,李浩幾乎不敢確定那寫的是自己。

李浩聽著聖旨,忽然感覺臉紅,太羞恥了,李世民怎麼可以這麼不要臉呢?他仔細一想,其實也沒啥,李世民在皇帝裡面算是最要臉的了,至少人家是千古一帝,創造了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強大的帝國,然而卻沒去封過禪,可見他還是很要臉的。不像後世明朝的開國皇帝,當過和尚,做過乞丐,一朝得勢坐上皇帝寶座後,渾身上下連毛孔裡都透出暴發戶的氣息,聖旨開頭居然敢說“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可能是做乞丐的時候餓怕了,老朱做了皇帝后,規定大明皇帝每餐必須全是肉食,看看,多暴發戶。上位之後還各種藉口斬殺開國功臣,這就是暴發戶沒有胸懷的最直接表現,跟漢朝開國痞子皇帝一樣一樣的,反觀李世民,開國功臣一個個活得好好的,據說程咬金那混賬貨還經常跟李世民撒潑打滾,還有魏徵,魏徵本來是隱太子李建成的人,李世民當皇帝后不計前嫌中用他不說,魏徵還經常在朝堂上語言攻擊李世民,甚至指著他鼻子大罵昏君,李世民都忍了,這纔是天可汗的心胸,所以,李世民能夠成爲千古一帝不是偶然的。

聖旨讀到最後,李浩聽到一句“著李浩長安面聖,金殿聽封”,他頓時愣住,李世民這是要見他了,真快啊,沒想到自己這麼快就要見到傳說中的天可汗了,內心各種小激動。

白麪太監終於唸完聖旨了,李浩他們還愣在那裡,太監對此似乎司空見慣了,認爲第一次接聖旨的人就該這樣,然而他不知道,李浩是在哪裡傻樂,爲啥樂,倒不是因爲能見到李世民,而是因爲封賞,李世民這次讓他上殿聽封,一般來講,能上殿聽候封賞的,那賞賜絕對不會少,一想到自己很有可能領到金山銀山一樣的獎金,李浩忽然就待機了。

“李浩,起來接聖旨吧。”白臉太監細著聲音說,李浩一臉傻笑地跪在那裡,絲毫沒有反應。

太監愣了愣,提高聲音:“李浩,起來接聖旨!”

李浩繼續傻笑,眼睛都快變成銅錢形狀了,一旁的王元泰可急壞了,偷偷伸手掐了他一下。

李浩痛叫:“啊喲,誰他娘掐我!”

太監頓時黑下了臉:“李浩,快過來接聖旨!”

“啊?哦!”李浩趕忙起身過去接了聖旨,順便朝太監道謝,“多謝公公。”

那太監拿眼皮夾了一下他,不鹹不淡地嗯了一聲。

王元泰見狀趕忙上前,掏出三隻小銀鋌塞進太監手心,笑呵呵地說:“李公公一路辛苦了,我兄弟年幼不懂事,公公萬請包涵。”

太監看了看手裡的銀鋌,每個足有三兩,頓時兩眼冒光,臉上瞬間由陰轉晴,笑著道:“哪裡哪裡,李浩年紀輕輕便能以布衣身份蒙陛下召見,必定前程似錦,咱家只是個跑腿送信的,又怎敢言苦。”

王元泰趕忙拱手:“公公言重了,言重了。”

李浩望著王元泰諂媚的樣兒,心中暗忖:“王元泰這小子不簡單啊,看起來老實巴交的,沒想到逢迎拍馬玩的這麼溜。”

就在他分神的這會兒,太監吩咐道:“李浩,你著手準備準備,明日一早隨咱家去長安面聖。”

李浩頷首領命:“是。”

太監滿意地點了點頭,轉身走出院子,帶著一衆人離開。

一想到將要去長安,李浩很想回道觀跟師父說一聲,可現在村裡戒嚴還未解除,根本出不去,索性只能打消這個念頭。

胡老漢一家聽說李浩要去長安見皇帝,那個開心啊,對李浩照顧得更加貼切,幾乎就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柳氏還特地將爲胡老漢新縫的衣服拿出來給李浩換上,去見皇帝,怎麼也得穿好點吧。

可李浩穿上新衣後,感覺還不如自己的道袍帥呢,土得要死,簡直就是個莊稼漢,本來嘛,這就是莊稼漢的衣服。

第二天天剛破曉,就有人來傳李浩,李浩正好才吃過早飯,簡單收拾了一下行囊,牽上驢蛋就跟著來人走了,一直到村口,只見村口金水橋前停著一輛華貴馬車,馬車前後簇擁著五十騎衛,每個騎衛都身著甲冑,手持長兵,腰挎唐刀,面無表情地列隊等待,三十多騎兵在那裡,愣是沒發出一點聲響,動都不動,連馬兒都好像成了雕塑一樣,真不知道他們是如何訓練出來的,李浩看得不禁駭然,暗歎大唐騎兵果然名不虛傳,難怪大唐能成爲世界第一強國。

李浩到了馬車前,白麪太監向前邁了兩步,象徵性地迎了一下李浩,然後攤手指著馬車,道:“李浩,咱家這次可沾了你的光了,平素咱家外出宣旨,都是騎馬的,這次陛下恐怕你不會騎馬,特地允許咱家驅車來接你,這是你的莫大榮恩啊。”

“不就坐個馬車嘛,這還叨叨。”李浩心中不忿暗忖,然而表面工夫要做好,只見他忽然滿面肅然之色,一秒入戲,朝著長安方向長身一揖,感恩戴德狀高呼,“陛下恩寵,浩銘記於心,縱粉身碎骨也難報皇恩浩蕩之萬一。”

754章:李浩的怒火826章:武媚孃的野心235章:賊心不死的李承乾553章:李浩之怒312章:智壓祿東贊 上166章:奪權行動817章:李浩的喪禮(下)433章:滿載而歸 下303 章:收服陳鬆 上786章:羣臣跪諫239章:虛僞的李泰281章:力挽狂瀾776章:密謀策劃(二)735章:天算-人算643章:火燒王庭73章:暴走的李世民 上653章:狄仁傑回家274章:任性的諾曷鉢622章:一起長壽(上)126章:臨行409章:李浩封王555章:要孩子511章:長孫無忌認輸860章:李浩監國814章:滄海爲媒,繁星爲證(娶樊梨花啦!)778章:勸服魏徵711章:李浩一怒204章:長槍永守大唐魂281章:力挽狂瀾537章:招駙馬490章:一人之威90章:李屏探監743章:努力自救101章:倭國使者534章:傳授拳法626章:大唐萬勝383章:殿議大事217章:李浩遇刺625章:甕中捉鱉731章:君臣淚別479章:驚覺233章:李浩毆打吐蕃使者681章:越獄遇險841章:內憂外患765章:殿審李浩738章:入室操戈634章:提前出現的南詔381章:松贊干布的妥協774章:後宮爭寵736章:主動出擊的敵軍861章:李治的決定44章:糧草遇襲361章:魏王密謀180章:李浩的反擊 下460章:真正的長城347章:出擊崔氏446章:依山觀瀾305章:露陷了145章:樓蘭古城804章:江湖再見434章:茶樓聽風615章:兵行險招706章:逆推狄仁傑840章:換血835章:見李治(上)354章:恨嫁女催婚743章:努力自救64章:驚不驚喜,意不意外44章:糧草遇襲422章:李浩的獠牙675章:鬼沼毒瘴591章:李浩貪污526章:擁吻小迪274章:任性的諾曷鉢783章:武媚娘進宮337章:銀狐中招315章:兩全之法424章:點醒崔鵬423章:收買人心537章:招駙馬800章:另一支參王31章:合作伙伴432章:滿載而歸 上464章:論功行賞 上559章:反向請封賞268章:吐蕃剋星217章:李浩遇刺652章:趙國公府密謀476章:刺殺李浩 上211章:大破高昌 上130章:三條絲綢之路606章:推電力,通火車633章:楊藩論戰854章:風起雲涌780章:陰謀得逞776章:密謀策劃(二)262章:賜婚使54章:豎子李浩149章:血戰古城 中664章:懟長孫無忌
754章:李浩的怒火826章:武媚孃的野心235章:賊心不死的李承乾553章:李浩之怒312章:智壓祿東贊 上166章:奪權行動817章:李浩的喪禮(下)433章:滿載而歸 下303 章:收服陳鬆 上786章:羣臣跪諫239章:虛僞的李泰281章:力挽狂瀾776章:密謀策劃(二)735章:天算-人算643章:火燒王庭73章:暴走的李世民 上653章:狄仁傑回家274章:任性的諾曷鉢622章:一起長壽(上)126章:臨行409章:李浩封王555章:要孩子511章:長孫無忌認輸860章:李浩監國814章:滄海爲媒,繁星爲證(娶樊梨花啦!)778章:勸服魏徵711章:李浩一怒204章:長槍永守大唐魂281章:力挽狂瀾537章:招駙馬490章:一人之威90章:李屏探監743章:努力自救101章:倭國使者534章:傳授拳法626章:大唐萬勝383章:殿議大事217章:李浩遇刺625章:甕中捉鱉731章:君臣淚別479章:驚覺233章:李浩毆打吐蕃使者681章:越獄遇險841章:內憂外患765章:殿審李浩738章:入室操戈634章:提前出現的南詔381章:松贊干布的妥協774章:後宮爭寵736章:主動出擊的敵軍861章:李治的決定44章:糧草遇襲361章:魏王密謀180章:李浩的反擊 下460章:真正的長城347章:出擊崔氏446章:依山觀瀾305章:露陷了145章:樓蘭古城804章:江湖再見434章:茶樓聽風615章:兵行險招706章:逆推狄仁傑840章:換血835章:見李治(上)354章:恨嫁女催婚743章:努力自救64章:驚不驚喜,意不意外44章:糧草遇襲422章:李浩的獠牙675章:鬼沼毒瘴591章:李浩貪污526章:擁吻小迪274章:任性的諾曷鉢783章:武媚娘進宮337章:銀狐中招315章:兩全之法424章:點醒崔鵬423章:收買人心537章:招駙馬800章:另一支參王31章:合作伙伴432章:滿載而歸 上464章:論功行賞 上559章:反向請封賞268章:吐蕃剋星217章:李浩遇刺652章:趙國公府密謀476章:刺殺李浩 上211章:大破高昌 上130章:三條絲綢之路606章:推電力,通火車633章:楊藩論戰854章:風起雲涌780章:陰謀得逞776章:密謀策劃(二)262章:賜婚使54章:豎子李浩149章:血戰古城 中664章:懟長孫無忌
主站蜘蛛池模板: 米易县| 盐山县| 大渡口区| 辛集市| 丹阳市| 阿鲁科尔沁旗| 拜泉县| 信宜市| 无为县| 碌曲县| 祁阳县| 开远市| 庄浪县| 乌兰察布市| 金平| 罗江县| 长葛市| 拜城县| 石河子市| 宁国市| 玉门市| 高邮市| 林甸县| 闻喜县| 都昌县| 长泰县| 博客| 临泉县| 叙永县| 九江市| 迭部县| 儋州市| 清河县| 宁阳县| 鲁甸县| 抚顺县| 舞钢市| 股票| 葫芦岛市| 芒康县| 开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