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本來寫了四位,但是因爲大家都懂的原因,變成三位了。】
網絡上。
三位地質勘探員的失聯引起極大的關注。
如果換做是普通的三名登山愛好者失聯。
那大家的反應可能沒那麼劇烈。
但現在失聯的可是官方的專業人士。
這立刻就引起了網友們的關注。
一些官方網站也開啓了全程直播。
南寧是本地的新聞臺,也請來了相關專家進行講解。
穿著西裝留著地中海的中年專家,拿著指揮棒,在屏幕前面介紹道
“由於困龍山地形複雜,橫網密佈,古代很多軍隊進去都無法出來,久而久之,就被稱爲困龍山”
“困龍山面積有十多萬畝,且山陡林密、溝壑縱橫。”
“一些山區地形需要登山爪和帶釘爪的登山鞋才能順利通過?!?
“加之正值入冬天氣,最近已經下了幾場小雨?!?
“原始森林能長時間鎖住水分,當然也能鎖住降雨?!?
“這些降雨,會讓原始森林內的環境變得更加複雜?!?
“地面可能會變得更加溼滑泥濘,不易於行走?!?
“一些本來就比較脆弱的山體結構,很可能會出現山泥垮塌的現象?!?
“早上和中午太陽升起,溫度短時間上升,會讓水分蒸發在原始森林內,形成濃密的霧氣,讓能見度變得極低。”
“另外水分蒸發,也會在極短的時間內吸收大量的熱量,讓溫度驟降5-15度?!?
“這些極其惡劣的環境,會給勘探帶來許多無法預料的後果。”
“所以這次出現專業人員的失聯,並不是什麼不可能的情況?!?
說著,他按下手中的控制器。
屏幕上換了一張衛星地形圖。
十幾個紅色的箭頭,出現在衛星地形圖上。
教授用指揮棒敲了敲屏幕上的紅色箭頭。
語氣嚴肅的說道:
“這次的救援難度非常大?!?
“第一是,失聯時間較長,可能活動的區域極大?!?
“第二是,環境惡劣,勘探員需要面對的情況,救援人員同樣需要面對。”
“而且由於救援人員身上帶著更多更大的搜救設備。”
“所以,救援人員的行動起來會更加緩慢且困難?!?
“第三是,搜救路線距離遠、往返路程耗時長?!?
“我們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前往目的地,並且建立臨時營地?!?
“一些複雜地形,甚至需要建立臨時的索降點?!?
“下降超過700米以上,尋找懸崖下是否有幸存者?!?
“山林中可行走的羊腸小路分叉多、彎曲迂迴,導致迷向?!?
“最重要的是,困龍山裡面存在大範圍的瘴氣。”
“瘴氣就是夾雜各種植物,或者動物屍體腐爛後散發的毒氣?!?
“當然,我們通常把密集的菌菇噴發的孢子氣體,也稱作瘴氣。”
“兩者的危險度都非常高。”
“後者吸入後,甚至會產生嚴重的致幻效果?!?
“一些曾經吸入孢子瘴氣的村民產生了幻覺。”
“在看到困龍山中,蜿蜒的山道?!?
“卻誤以爲看到龍,而山中的樹木,則被當做是打進龍身體的釘子?!?
“這也是困龍山名字的另一個由來。”
“這次的任務很難,也很艱鉅?!?
“只希望幾位被困人員,吉人自有天相?!?
“當然,我更希望,救援人員要注意保護好自己?!?
·····
另一邊,搭乘直升飛機的先頭部隊。
在接到警報後的3個小時後。
終於降落在了勘探員最後發出的目標地點。
之所以花了足足三個小時纔到。
主要原因是需要申請航道,以及設備檢修。
當然天氣比較惡劣,也是速度較慢的原因之一。
最先到達的人數只有兩人。
兩人來自南寧消防第一中隊的第一小隊。
孟浩東,趙楠。
兩人都是隊伍裡面的精銳。
多次在省級的消防員比武中。
獲得不錯的名次。
前者更加年輕,而後者則經驗豐富。
直升飛機的其餘空位。
全都是臨時營地需要的裝備和物資。
由於原始森林的地勢比較複雜。
直升飛機必須降落在距離座標5公里外的一處灘地上。
而這處灘地由於位處山谷的低窪處。
前後左右全是高大的樹木。
周圍也有著許多巖壁,會嚴重影響信號。
根本不適合成爲臨時營地。
兩人只能帶著大量的配重,徒步3次。
將所有的東西運輸到,2公里外的山頂。
雖然路程很短,但是攜帶的物品實在太多。
超高的配重,讓兩位消耗了相當多的體力。
不過兩人只是進行了短暫休息。
就立刻投入了營地的建設中。
作爲最先到達的兩人,他們可是肩負的重要的使命。
模塊化的超高功率聯絡塔。
在兩人對照著使用說明書的情況下。
花費了大約25分鐘就建立起來。
這個超高功率的聯絡塔,能提供大範圍的聯繫通訊。
有了這個大傢伙,在原始森林內探索的消防員。
除了使用衛星電話聯繫以外,也能通過背攜式的對講機進行聯繫。
另外這個聯絡塔還有一個更重要的作用,那就是遠程操控無人機。
四臺帶著雲臺服務器,和高清攝像頭的中型無人機。
無人機被兩人逐一從箱子內擡出。
雖然原始森林裡叢林密佈,無人機無法低飛。
但這些無人機,卻能成爲高空中的眼睛。
如果三位意外丟失了RTK設備,或者通訊設備出現強磁影響無法通訊。
在他們清醒的情況下,是可以在森林內留下明顯痕跡的。
而這四架無人機,則可以通過這些人爲痕跡,尋找到被困人員。
考慮到無人機的電量消耗。
他們還額外帶了三塊電池進行替換。
每塊電池,能持續兩個小時的全功率輸出。
而6個小時之後,則會有下一趟直升飛機帶來新的電池包。
兩人將四臺無人機擡到空曠的地方,同時打開電源。
無人機的後臺,迅速被市區內的無人機操控員控制。
“天梭一號”成功升空。
“天梭二號”成功升空。
····
另外這些中型無人機身上還帶著中繼系統。
能夠增強聯絡塔的信號輻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