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祖巫中,大兄帝江陷入沉思,久未表態發言。
只是面朝西方,感受著那片焦土的種種變化。
一向急躁的火巫祝融,卻是耐不住性子,急上前插話,道出自己的心聲,似要替帝江做出決定:
“大兄!本源法則,乃是我十二巫,立身之本;力之一道,乃是我十二兄弟,畢生所求。不可輕易改變!
我十二兄弟,生自盤古精血,得開天精義,乃是盤古父神之後;不拜天,不拜地,只以父神爲尊!
一向以復興父神力之大道爲重,生來便有法則本源伴生,開天以後,於不周山巔,鑽研力之一道,已有二三個無量量劫。
雖風颳雨打日曬山崩,不曾有變,龍來無改,鳳去無意,道魔兩爭,亦無動於衷,只潛心大道!
先前,紫霄講道,后土執拗非要去湊一湊熱鬧不可,有大造化,便去一聽,也就罷了。
後來,女媧造人,又是后土覺人族可愛,強要我等前去一觀。外出一觀,也不打緊,但回山之後,卻是攛掇著弄出一個巫族來,置我兄弟於水火之中……”
火神所言,句句發自肺腑,乍一聽也沒有多大的問題。
他們十二祖巫,卻是以這兩樣東西橫行洪荒而毫毛未損。
道法無多,神通平平,靈寶稀缺,卻有不壞之肉身,能夠以身試法器、以蠻力破千番大陣,以本源法則媲美萬般法門!
且,先前無論是龍鳳相爭,還是道魔相爭,他們都未多參與其中。
別人不來惹他們,他們也不會去打擾別人。
聲名一直不顯,只在不周山中潛心問道,參悟盤古精義。
後來,總是后土耐不住寂寞,衆兄弟又疼愛她,纔多次出去大觀洪荒之異變。
以至於,在觀看女媧成聖之後,還整合了不少洪荒神魔,耗費不少精血,弄出了個什麼巫族!
雖是由此得到了些天地氣運加持,使得修爲看似有所提升,但在他看來,那些都不過是外物罷了,根本不足爲道,不可同日夜修行得來的氣力相提並論!
他所言,句句非虛。
只是不懂變通罷了。
欲以不變應萬變,想按部就班遵循盤古之道,最終十二兄弟共證大道,成就真正的無上聖人果位!
與他本源相反卻同樣強悍的水巫共工,此時是相當不滿火巫祝融這副欲要問責的模樣!
在這個關鍵時候插話,還如此喋喋不休,就彷彿他祝融,纔是十二兄弟中的老大一般!簡直是不可理喻!
除了首尾兩巫之外,真要論資排輩,中間幾個祖巫,其實都相差無多,不過幾個剎那的區別。
平時行事,根本不論先後,大兄帝江負責決策,衆兄弟姐妹聽命便是,哪有那麼多話要講。
無論是輩分,還是修爲,帝江都是當之無二的第一祖巫。
他祝融這般無禮、這般蠻橫,卻是憑什麼?
一身修爲,不過爾爾!
“大兄自有定論,你我不必多言。
無論是紫霄聽道,還是觀女媧造人,你祝融難道沒有得到那許多機緣造化嗎?
立大族,又有何錯?我兄弟十二,生是父神之後,死亦爲父神之後。自當廣開盤古精義,爲衆生講明父神之道!
而且立族之後,縱使我等身死,亦有億萬大小巫衆承開天精義,繼盤古父神力之一道!小妹出此一言,不過是怕我巫族爲那天妖毀去,不能廣遍大地、開枝散葉!”
小妹所指,自然是祖巫后土。
不過,水巫共工看似是中立之言,其實明裡暗裡都可以看出來,是相當支持后土那些求變通之語的!
畢竟,到他們這個境界,已達瓶頸太久太久了。
稍有些鑽研的,便知當今世道,是絕不可能再以力之一道成就聖人果位的。
甚至不只是現今,恐怕前無古人,後也無來者!
當年盤古以其力證道,開天明義,力竭而死,真的算是證大道成功了嗎?
真的很難說!
即身成聖,便是亙古不滅,何至於神形俱滅,道亦無存?
真的很難說,盤古是證大道成功了的!
但,共工這一番駁斥,完全沒有起到應有的效果。
反而加重了祝融的怒氣,使得他火冒三丈,怒髮衝冠。
滿身赤鱗倒起,穿耳而過的兩條火蛇,嘶鳴不已;腳下雙足所踏之炎龍,更是躁動不安!
“我十二兄弟,自是有不壞之身,求的是那亙古不滅之道,何須學那人族,搞什麼繁衍生息!弄那些東西出來,是壞我們根本修行!”
說白了,祝融便是不願再趟不周山以外的渾水!
他就是想老老實實地,在不周山中修習盤古之道!
見祝融這般怒氣勃發,水之祖巫共工,也是嗔怨自心頭出。
足下黑龍怨氣沖天,身上黑鱗散發幽幽黑光,手中青蟒就要似箭而出,要與祝融那熊熊火焰,一較高下!
“你修到這等境界,難道還看不出,除非天地大變,否則根本不可能憑藉力之一道,修至聖人境嗎?”
兩祖巫爭鋒相對,言語之間誰也不服誰,漸漸地更多了三分火藥味。
后土欲緩和兩者,立即將水火兩祖巫分開,站在中間,調解道:
“兩位兄長,不必如此介懷,好好商量便是。”
她本是好意,但常言道,水火難容。
兩祖巫的矛盾存在已久,其實不止是水火兩祖巫,十二祖巫其本源法則各不相同,相生相剋,本來便難以相容。
只有特定的情況下,才能共生共存,難以長久共處。
十二祖巫同在不周山修行多年,長久以來的平靜之下,未有爆發衝突,絕不是一點矛盾都沒有。
只是不斷的沉默隱忍,掩蓋了所有的矛盾衝突。
不在沉默中爆發,便在沉默中滅亡。
而今,絕非滅亡之際,那便只能是爆發之時。
她這一攔,卻是讓十二祖巫分成了兩邊,各站水火二祖巫。
蓐收、強良、翕茲、天吳、燭九陰站在祝融一邊;
帝江、句芒、玄冥、奢比屍站在共工一方。
再加上此諫言,本就是出自后土之口。
兩方各六祖巫,相持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