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39章 作戰(zhàn)計劃

雖然有了迫擊炮阻止僞軍在我們坑道頂上鑿眼爆破的這個策略,但我們在坑道里與敵人的鬥爭依舊十分艱苦。

一方面是因爲我軍的迫擊炮彈並不多,總共才五百多發(fā)炮彈,每門迫擊炮還不到五十發(fā),如果是放開了打的話,一天的時間就可以全部打光了。

當然,我們是不可能一下子就把炮彈給打完的。一天就把炮彈打完,也許會給僞軍帶來很大的傷亡和震攝,但用不了多久,一旦等他們發(fā)現(xiàn)我們已經(jīng)沒有炮彈的時候,就會變本加利的對我們坑道實施破壞。

因此,我把這五百多發(fā)炮彈平均分攤,以每天大慨一百發(fā)的彈藥控制著彈藥使用量。每天一百發(fā)雖說有所不足,但卻可以讓僞軍不敢肆意妄爲,使他們每次在我們坑道頂上鑿眼的時候,都要偷偷摸摸的不敢弄出太大的動靜。這樣的結(jié)果,就是我們雖然沒有辦法完全阻止敵人對我們坑道的破壞,但卻會在很大程度上減緩了敵人破壞坑道的速度。

這不?這兩天的時間僅僅被敵人炸塌了十幾米,這速度已經(jīng)在我們可以接受的範圍了。因爲我知道,史上我軍反攻的時間是在舊月刃日離現(xiàn)在只有三天的時間。戰(zhàn)局按照這樣發(fā)展,我們要堅持到反攻的時候已經(jīng)不是什麼問題!

我們的戰(zhàn)鬥之所以艱苦的另一個原因,就是僞軍的素質(zhì)已經(jīng)提升到了另一個高度。

美軍初時的戰(zhàn)鬥意志之所以頑強,是因爲他們以一種救世主的姿態(tài)進駐朝鮮,並且認爲對手不過就是一些裝備落後的游擊隊。打了一段時間吃了幾次敗仗後,就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且越來越覺得自己不該陷入這場與他們無關(guān)的戰(zhàn)爭,國內(nèi)的反戰(zhàn)之聲也是一陣高過一陣。這些對美軍的影響,就是戰(zhàn)鬥意志越來越弱,到最後就更是出現(xiàn)了“明哲保身拖延時所,等等現(xiàn)像。用志願軍老兵的話來形容,就是這時的美軍,已經(jīng)是“一見到血,一到下幾個人,就全軍撤退了!”。

這也不奇怪,談判的形勢越來越明朗,聰明的美國大兵都知道這場戰(zhàn)爭的最後結(jié)局。肯定會是以談判告終,只不過是時間長短的問題而已。所以在這種情形下,一向重視生命的美軍,誰也不會願意爲別人的土地而平白地犧牲自己的生命!

當然,與我們爭奪上甘嶺的王牌部隊美七師與其它美軍還是有所區(qū)別的。但就算如此。他們還是在付出了重大的傷亡後,把僞軍給推上了上甘嶺。

這就說明了一點,不只是美國大兵不願意白白犧牲自己的生命,就連範弗裡特甚至是克拉克,都不願意再在這片土地上犧牲更多的美國公民。

這不禁讓我想起了在現(xiàn)代,某些人在談起抗美援朝的勝負時,總喜歡以志願軍的傷亡和美軍的傷亡做對比。

他們總是擺出了一大堆的數(shù)據(jù),說志願軍犧牲了多少多少人,而美軍只傷亡了多少多少人。最後再總結(jié):美軍傷亡人數(shù)比志願軍少得多,所以朝鮮戰(zhàn)爭實際上是我們輸了,”

這個結(jié)論顯然是不符合事實同時也是很無知的。不說判斷一場戰(zhàn)爭的勝負是以是否達到戰(zhàn)略目標爲標準,就以傷亡人數(shù)來說,志願軍是和包括美軍、僞軍、英軍、法軍等十幾個國家的部隊作戰(zhàn),其中除了美軍和僞軍人數(shù)衆(zhòng)多外,其它國家的參戰(zhàn)部隊人數(shù)雖然不多,但卻全是一個國家的精英部隊,特別是英軍和法軍。

如果沒有法軍,志願軍很有可能就不會有砥平裡的慘敗,這場戰(zhàn)役的勝負,對我軍發(fā)起的第四次戰(zhàn)役的總體戰(zhàn)略起著關(guān)鍵的影響。

如果沒有英軍,在第三次戰(zhàn)役時,美軍也許根本就逃不出我軍預設(shè)下的包圍圈。在第五次戰(zhàn)役我軍對敵人防線發(fā)起雷霆攻勢時,也不會因爲英軍格羅斯特營擋住我軍三天三夜,而錯失了直取漢城的時機。

所以說,在抗美援朝的戰(zhàn)場上,絕不能因爲其它部隊人數(shù)少。而忽視了他們的存在。他們?nèi)藬?shù)雖少,但卻是一個大國的所有精銳,往往能在戰(zhàn)場上薦發(fā)揮出舉足輕重的作用。

反觀美軍,卻總是習慣於與志願軍遠距離作戰(zhàn),總是習慣於用其它國家的部隊做掩護而自己撤退,總是習慣於讓僞軍走在前面充當炮灰,總是習慣於明哲保身”就像現(xiàn)在,他們原本以爲拿下上甘嶺只需兩個營的兵力就可以輕鬆做到,但打了之後就發(fā)現(xiàn)事實並不是這樣,於是很快就把這個爛攤子丟給了僞軍。

像他們這樣打仗,傷亡不小那纔是怪事了!

但是,這難道也可以說是美軍的勝利。志願軍的失敗嗎?

比起美軍的越戰(zhàn)越怯,僞軍在戰(zhàn)場上卻是越戰(zhàn)越勇。他們從最初總是被志願軍當作軟柿子捏,總是被志願軍做爲攻破防線的突破口,總是被志願軍追得滿山跑,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逐漸成長爲了一支能獨擋一面的部隊。

究其原因,我覺得……是由千朝戰(zhàn)初期的僞軍是由日軍統(tǒng)治時期的僞軍轉(zhuǎn)換不,名聲太臭、管理階層過於腐朽等原因。更因爲朝鮮半島受戰(zhàn)火荼毒太久,南韓人民也希望儘快結(jié)束戰(zhàn)爭,從而紛紛投軍有關(guān)。

不管是什麼原因,總之現(xiàn)在僞軍的戰(zhàn)鬥力已並非昔日的吳下阿蒙。對於這一點,戰(zhàn)士們嘴上雖是不承認,但其實卻是心知肚明,這從他們在戰(zhàn)場上個個都小心謹慎,不再像以前一樣不把他們放在眼裡可以看得出來。

“參謀長!”就在我躺在牀上無聊地暇想的時候,通訊員給我遞上了一封由團部發(fā)來的電報。

說是電報,這其中還有一段插曲。

在坑道里電臺接收不到外面的信號,只有步話機因爲可以把天線丟到外面,所以能照常保持與後方的聯(lián)繫。

但我們很快就發(fā)現(xiàn)了一個問題。有一天我與張團長在步話機聯(lián)繫,爲了讓張團長放心不再往上甘嶺上運送補給而增加傷亡,我就在步話機裡說了大話,謊稱因爲我們合理分配坑道的食物和飲水,所以坑道里的補給至少還可以維持半個多月。

於是張團長這才同意不讓後勤指戰(zhàn)員冒死往上運送補給,但讓我奇怪的是,至此之後美軍對上甘嶺的炮火封鎖從此也減弱了。把這兩件事聯(lián)繫在一起,我很容易就判斷出我們與後方的聯(lián)繫被敵人監(jiān)聽了。美軍的無線電設(shè)備十分先進,要做到這一點並非難事。

這也讓我聯(lián)想到了上次我們對美軍發(fā)起反攻時,卻被美軍遊騎兵設(shè)下埋伏伏擊的事情,當時我就在奇怪美軍怎麼能在時間、地點、火力等各方面都配置得恰到好處,幾乎就把我們給逼入死地。現(xiàn)在想到步話機被敵人監(jiān)聽,很快就明白了。

於是爲了不再讓重要情報落入敵手,我們與後方的聯(lián)繫就換了一種方法,事先互相約定好一本相同的書,然後在步話機裡報上一大堆數(shù)字,通訊員就根據(jù)這些數(shù)字在書上找卓,最後把這些字拼在一起,就成了一封完整的電報。

這方法到還是從日本鬼子那學來的,據(jù)說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日軍就是採用了這種方法,讓美軍的情報部門頭疼不已,根本就無法破譯這些看似沒有任何意義的數(shù)字。

不過有利也有弊,這方法雖說可以避免情報不外泄,卻讓我再也無法暢快的在電話裡與張團長他們說說話聊聊天了。這不?一天到晚在坑道里頭悶得慌。坑道口的戰(zhàn)局已經(jīng)穩(wěn)定了下來,根本就用不著我去指揮。

傷員那邊我想去幫幫忙,卻又不知道怎麼弄,站在那兒反而礙手礙腳的,最後只能躺在牀上睡大覺!

我沒精打采地接過通訊員遞上來的電報一看,只見上面寫著幾句話:“爲利用有利地形,大量殲滅敵人,擬爲日夜發(fā)起反攻,崔參謀對地形熟悉,可制訂初步作戰(zhàn)計劃!”

看到這個電報我一個翻身就從牀上坐了起來,再認真把甚報看了一遍,很快就把它放在煤油燈下燒成灰燼。

要開始反攻了!

雖說我早就知道會是在刃號這一天發(fā)起反攻,但現(xiàn)在確實從電報上看到這個情報,心裡的感覺卻是不一樣的。很明顯,上級之所以要冒著被敵人監(jiān)聽的危險發(fā)這個情報給我,是因爲敵人對上甘嶺的情報知道得很少,而且這兩個高地長明間被煙霧籠罩後方根本就看不到,無法因地制宜地制定反攻的作戰(zhàn)計劃,這才問起了我。

這樣的情報可不能讓任何人知道,否則的話,一旦透露出去讓敵人知道了我們的反攻時間,那對我們大部隊造成的傷亡是無法估量的。

我走到地圖前看了一會兒,隨即抽出了一張紙,在上面寫了兩個字“兵力”就讓通訊員安給了張團長。

不一會兒,通訊員就遞迴了一張紙,上面清清楚楚地寫著:“步兵三個營,預備部隊一個團,兩個炮兵團,一個火箭炮團!”

我瞄了一眼,把這些數(shù)字記在心裡,當即又把這封電報放在煤油燈上化爲灰燼。

這封電報沒有列出具體的數(shù)字,也沒有列出具體的部隊,這點是可以理解的。我想上級的意思是在擔心這其中還有漏密的可能。而我也不需要知道得那麼具體,只要有一個大慨的數(shù)字,能夠制定出一個初步的計劃就可以了。

兵力是不少,首批投入的部隊就有九個連之多,還有三個炮團差不多也有兩百門火炮了吧!電報裡雖是沒有說炮彈的數(shù)量,但我想我們堅守坑道的這十幾天,後方一定是在大量的積蓄彈藥,想來也不會少到哪裡去!

但是該怎麼進攻呢?看著地圖我不由就開始犯難了!

我雖是對上甘嶺這兩個高地比較熟悉,特別是糾陰高地。我在這個。高地上也可以說是親自帶隊與敵人反覆爭奪了好幾次,哪個位置重要、哪個陣地難打可以說是瞭如指掌。但打仗這事有時還有點像是小倆口過日子。往往是

這不?我在姚口高地和敵人反覆爭奪了好幾次,每一次都是我擬定的作戰(zhàn)計劃變來變?nèi)ニ械幕ㄕ卸即蛲炅耍^返璞歸真,我現(xiàn)在只想著一還要什麼作戰(zhàn)計劃嘛,先來個炮火準備,然後把部隊開上來打就是!

最多”也就是讓部隊分成三個部份,分別進攻聊口高地的左路、右路和中路。叨口高地的形狀像是一個指向敵人的箭頭,這樣打可以避免進攻主峰的中路部隊不被敵人三面夾擊”,

但想了想,又覺得這場仗不能這樣打!

首先這樣的計劃太沒有創(chuàng)意了,從軍部、師部,甚至是團部裡隨便抓出一個參謀長來,都可以制定出這樣的作戰(zhàn)的計哉。上級冒著被敵人監(jiān)聽的風險讓我制定作戰(zhàn)計劃,絕不是想聽到我這樣的回覆的。

上面這是想幹什麼呢?我越想越奇怪。

就算僞軍在表面陣地上修築了大量的水泥工事,但是用三個步兵營進攻,一個步兵團爲預備隊,另加三個炮兵團這樣的陣容,完全有能力恢復上甘嶺的所有陣地。何況這上甘嶺上還有坑道里的我們裡應外合!

猛然間想起了第一封電報裡的一句話:“爲利用有利地形,大量殲滅敵人!”。於是我就明白了,這次反攻的目的並不是要奪回陣地。而是要在上甘嶺上大量殲滅敵人,以消耗敵人有生力量爲目的!

想到這裡我不由嘆了一口氣,用人拼人,這實在是志願軍的一種無奈之舉!裝備比不上別人,想要在戰(zhàn)場上爭取一點優(yōu)勢,就要儘量和敵人打近戰(zhàn),就要想盡一切辦法跟敵人拼人”,

但是這樣,上甘嶺無疑又會是一場屍山血海之戰(zhàn)啊!也難怪全世界都會把這上甘嶺戰(zhàn)役稱作是“東方的凡爾登”了!

我甩了甩腦袋,深吸了一口氣後,就把所有的這些悲天憫人都拋出了九霄雲(yún)外,戰(zhàn)場上沒有憐憫、可憐等等這些感情色彩落腳的地方。特別是制定作戰(zhàn)計劃的時候。因爲這時候,想的就是該怎樣充分利用手裡的資源,讓手中的武器發(fā)揮出最大的威力,從而最大限度的殺傷敵人”

曰7高地的山頂陣地面積不大,一般情況下,爲了避免遭到敵人的炮火殺傷,在山頂陣地上的佈置的兵力不會超過兩個連隊。但是我軍卻有九個連隊,就算是分四個連進攻強7高地,也還有五個連,加上坑道里的部隊,大慨會有六個連。

這麼多個連是沒有辦法同時呆在山頂陣地上的,就算傷亡了兩個連還剩下四個連,把守在山頂陣地上也是人擠人,敵人只要打一發(fā)炮彈過來就會犧牲一大片。

而且”一旦我軍恢復了表面陣地,敵人肯定又會玩他們慣用的那一套。進攻,炮火轟炸,再進攻,再炮火轟炸”這樣像潮水一樣的一波又一波的轟炸,最終會像以前一樣,把我們的部隊消耗在陣地上。而且進攻的時間也完全掌握在敵人手裡,要不要進攻的主動權(quán)也掌握在敵人手裡,甚至只要他們願意,隨時都可以抽身而退。我們並不能達到拖住敵人,最後大量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的目的。

那麼?怎樣纔可以即能拖住敵人,又能讓敵人炮火無法轟炸呢?

可不可以與敵人共存呢?

如果我們只恢復上甘嶺上的部份表面陣地,讓敵人依舊佔領(lǐng)著另一部份表面陣地,上甘嶺那小小的山頂陣地上,就會存在著兩支不同的部隊,這樣敵人的炮兵當然就不敢輕舉妄動了。

另一方面,敵人肯定不甘心就此放棄還在掌握中的陣地,並且還會藉著這些陣地不斷地派上援兵發(fā)起反撲,這樣,”一個以人拼人的戰(zhàn)場就出現(xiàn)了!

沒錯!就這樣打!

想到這裡我當即定下了這個方案,但是我軍要佔領(lǐng)哪些陣地才能讓僞軍撤又撤不下,打又不好打呢?

我?guī)撞骄妥叩降貓D前,認真地看著鉚高地的地形。

我軍佔領(lǐng)的陣地不能太多。太多的話,僞軍會覺得大勢已去,乾脆把那幾個無關(guān)緊要的陣地給放棄了。

我軍佔領(lǐng)的陣地也不能太少。如果太少,很有可能根本就站不住腳。到時就別說是殲敵了,能不能恢復表面陣地都是個問題!

那麼,就是主峰!

我隨後就把目光移向了圍繞在主峰周圍的8、口、舊和3號主峰陣地。

這幾個陣地位於眈口高地的中部,受到其它陣地的兩面夾攻。僞軍不可能會放棄這樣一個夾攻我們的大好時機。然而這幾個高地又易守難攻,佔領(lǐng)了這幾個高地,志願軍戰(zhàn)士也有相當?shù)哪芰δ軌蛟谶@裡站得住腳!

一個大膽的計哉慢慢的出現(xiàn)在我的腦海裡,先是框架,然後是血肉,接著是細節(jié)”(未完待續(xù)

第127章 威信第147章 木頭第18章 九龍江之戰(zhàn)(二)第98章 英雄第135章 最後一批第39章 殺俘虜第32章 迫擊炮炮彈第48章 冷槍部隊第132章 銀行惡戰(zhàn)(三)第43章 審問第129章 英雄第135章 最後一批第84章 扣馬山第27章 炮兵陣地第30章 歸隊第6章 狙殺第185章 債第27章 罐頭第12章 人民軍團長第57章 炮火第30章 缺口第22章 305高地第21章 九龍江之戰(zhàn)(五)第98章 大、小石山第146章 10號陣地第81章 電話第19章 西頂東放第15章 等待第64章 換防第185章 債第18章 恐懼第28章 特種兵第34章 絕筆詩第11章 出征酒第24章 狙殺第32章 噴火坦克第153章 問題第35章 299高地之戰(zhàn)(九)第85章 尊重第29章 突圍第154章 弱點第43章 潛伏第137章 白米飯第4章 未實施的戰(zhàn)役第23章 火人第120章 越南百姓第39章 同登之戰(zhàn)(九)第5章 新兵第36章 馬良山第20章 土耳其旅(三)第133章 偷襲第152章 平頂山第32章 不夠狠第9章 翻譯第12章 思想工作第110章 橋頭保衛(wèi)戰(zhàn)(五)第35章 299高地之戰(zhàn)(九)第95章 兩天第51章 勞碌命第34章 滲透第7章 炮擊第10章 翻譯第44章 同登之戰(zhàn)(十四)第14章 大飛彈第1章 慶祝第19章 照明彈第5章 紳士風度第36章 同登之戰(zhàn)(六)第39章 299高地之戰(zhàn)(十三)第9章 藏兵第65章 防毒面具第14章 血染的風采第84章 修改計劃第145章 峽谷第26章 美軍第108章 等著第192章 我信你第39章 舌戰(zhàn)羣雄第22章 連長第10章 急救包第73章 信號彈第38章 299高地之戰(zhàn)(十二)第77章 信件第30章 缺口第21章 九龍江之戰(zhàn)(五)第146章 10號陣地第216章 雷達第22章 坦克突擊隊第42章 遇襲第75章 公安局第17章 冰雪潛伏(二)第201章 不一樣的衝鋒第22章 連長一百七十四章 開口第166章 直升機第2章 沃克第179章 進攻第8章 中朝聯(lián)合第94章 山炮第128章 銀行
第127章 威信第147章 木頭第18章 九龍江之戰(zhàn)(二)第98章 英雄第135章 最後一批第39章 殺俘虜第32章 迫擊炮炮彈第48章 冷槍部隊第132章 銀行惡戰(zhàn)(三)第43章 審問第129章 英雄第135章 最後一批第84章 扣馬山第27章 炮兵陣地第30章 歸隊第6章 狙殺第185章 債第27章 罐頭第12章 人民軍團長第57章 炮火第30章 缺口第22章 305高地第21章 九龍江之戰(zhàn)(五)第98章 大、小石山第146章 10號陣地第81章 電話第19章 西頂東放第15章 等待第64章 換防第185章 債第18章 恐懼第28章 特種兵第34章 絕筆詩第11章 出征酒第24章 狙殺第32章 噴火坦克第153章 問題第35章 299高地之戰(zhàn)(九)第85章 尊重第29章 突圍第154章 弱點第43章 潛伏第137章 白米飯第4章 未實施的戰(zhàn)役第23章 火人第120章 越南百姓第39章 同登之戰(zhàn)(九)第5章 新兵第36章 馬良山第20章 土耳其旅(三)第133章 偷襲第152章 平頂山第32章 不夠狠第9章 翻譯第12章 思想工作第110章 橋頭保衛(wèi)戰(zhàn)(五)第35章 299高地之戰(zhàn)(九)第95章 兩天第51章 勞碌命第34章 滲透第7章 炮擊第10章 翻譯第44章 同登之戰(zhàn)(十四)第14章 大飛彈第1章 慶祝第19章 照明彈第5章 紳士風度第36章 同登之戰(zhàn)(六)第39章 299高地之戰(zhàn)(十三)第9章 藏兵第65章 防毒面具第14章 血染的風采第84章 修改計劃第145章 峽谷第26章 美軍第108章 等著第192章 我信你第39章 舌戰(zhàn)羣雄第22章 連長第10章 急救包第73章 信號彈第38章 299高地之戰(zhàn)(十二)第77章 信件第30章 缺口第21章 九龍江之戰(zhàn)(五)第146章 10號陣地第216章 雷達第22章 坦克突擊隊第42章 遇襲第75章 公安局第17章 冰雪潛伏(二)第201章 不一樣的衝鋒第22章 連長一百七十四章 開口第166章 直升機第2章 沃克第179章 進攻第8章 中朝聯(lián)合第94章 山炮第128章 銀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岩市| 新密市| 望江县| 吉首市| 宜章县| 和平区| 白水县| 新乡县| 南康市| 通渭县| 故城县| 金华市| 太仆寺旗| 香港 | 桦南县| 内乡县| 河北省| 准格尔旗| 桂林市| 甘孜县| 香港 | 邯郸县| 崇左市| 土默特右旗| 珲春市| 安岳县| 闻喜县| 柳江县| 古丈县| 荔波县| 固镇县| 柘荣县| 滦平县| 三门县| 台北县| 游戏| 岢岚县| 习水县| 桦甸市| 龙里县| 铜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