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九十九章 養子

亮如白晝的光華從鎏金鏤空的門縫中傾斜出,溢出一地的光影。椒房殿內鴉雀無聲,阿嬌坐在古琴前卻沒有去撫琴,她靜靜地望著裊裊上升的輕煙,神色恬靜。

這一天,終於來了。

是誰都不重要了是嗎?

也許我真的還是不適合這裡,過了二十三年,還是不能坦然接受。

她輕笑一聲,長舒了口氣,起身去側殿洗漱。

海棠小心翼翼地伺候著她,一直偷偷觀察著她的臉色。阿嬌裝作不知道,等海棠放下牀幔輕手輕腳地推出去。整個殿內只剩她一個人的時候,她才放鬆下來神色,躲進被裡無聲地哭了。

一邊哭又一邊勸自己:已經夠幸運了,如果發現重生過來是奴隸,完全沒有人權。還顧得上愛情嗎?不會的,能吃飽穿暖能活下去就是最大的奢望了。

她哭累了,終於睡去了。

第二天起來對鏡梳妝時,就不免被自己核桃般的眼睛嚇了一跳。海棠仔細地拿粉去遮,總算還是能見人了。

阿嬌嘆了口氣,眉宇間滿是自嘲。這一天不是從自己知道要嫁入天家就註定了的嗎?明明在心中給自己劃好了線,日子久了漸漸給磨沒了。

不過,也可以再畫起來。

接受不了三妻四妾,但總可以把以前的自己找回來。

她對著銅鏡淺淺地笑出來,容華照人。

劉徹是在晚上用膳時分才帶著幾分情怯回來的,叫他意外的是阿嬌眉目間光彩照人,全不似他想的那般難過。

他鬆了口氣,想阿嬌也是見慣了大家子弟三妻四妾的,她是明白的。但爲什麼自己心裡反倒升騰起幾分苦澀呢?

王西語承寵後,日子似乎還是跟從前一樣過。劉徹還是起居在椒房殿,大部分的閒暇時間都拿來了陪阿嬌,或是去騎馬遊獵或是泛舟湖上。

還比從前更好些了,平陽南宮在王太后跟前說要獻美的時候愈來愈少了。

王西語只是少使,她平日裡連進椒房殿的資格都沒有。

如果沒有人說,阿嬌甚至快忘記有這麼一個人。

但是到底是不會忘的,在劉徹偶爾召幸王西語時她躺在榻上看著流淌進來的月光,還是會止不住難受。

但是在所有人看來,在這樣的情況下她如果還不知足,那真的是沒天理了。就連館陶都欣慰地握著她的手說當初把她許給劉徹是沒錯的,長安子弟能有幾個這樣全心全意地疼妻子?更何況還是天子。

她沒有說話,悠悠望著夕陽出神了。

“娘上次說給你找的那個名醫行蹤不定,找了好幾個月沒有找著,要不然請別人先進來看看吧?”

阿嬌輕輕點了點頭,於是隔天館陶就帶了一個慈眉善目頗有點仙風道骨的大夫進了椒房殿。

老先生把脈良久,又細細問過了飲食作息。最後還是說沒什麼大問題,身體也沒有坐下病根來,只是緣分還沒有到吧。

館陶有些說不上來的失望,如果沒有問題,阿嬌算得上後宮獨寵,爲什麼會還沒有半分動靜呢?

要真是查出哪有病,就可以對癥下藥,總好過現在瞎著急。

但哪有盼著女兒生病的娘呢?

館陶只得堆起笑臉,叫人賞他。

阿嬌明白她的心思,輕聲勸她說:“娘,想想隆慮,可能我的福氣也在後頭。”

說到隆慮,館陶一下就像沙漠中的人看到綠洲一樣又找到了新的希望一樣,又勸阿嬌不要急,得像隆慮那樣看得開。

阿嬌點點頭,扶著館陶坐下,帶著笑臉聽她說。

兒女都是前世債,所以這輩子纔要爲她這麼操心吧。

阿嬌雖然沒有正經當過一天的母親,但是十月懷胎的辛苦和甜蜜叫她很能理解館陶,能叫父母開心一點能叫父母少操心一點又怎麼不好呢?

她不能告訴館陶她永遠像不了隆慮,永遠成不了她。

元光元年最大的亮色或許是一年四遷的主父偃吧,朝中的風頭即便是丞相田蚡和太尉竇嬰都叫這個急速上升的朝中新貴給壓住了。

劉徹向來愛對阿嬌講講朝中事,所以阿嬌在前世所知道的推恩令後又對這個人多了許多細緻的瞭解。

主父偃是齊國臨淄人,遍學百家之言。曾遊學四十餘年,遍歷齊、燕、趙、中山,皆不得志,家貧落魄,父母不以爲子,兄弟不收,朋友也無,賓客棄絕。

元光元年抱著最後的希望直接向漢武帝上書,所言九事,除開反對對匈奴用兵外,漢武帝皆準了,任爲郎中。後以屢上疏言事,遷謁者、中郎、中大夫,一年之中,連升四級。

劉徹能破格錄取人才,容得下不同意見的人這於前世歷史書上阿嬌早就知道了。只是她沒有想到對於一個私德不堪的人,劉徹也能夠只看他的優點而加以用之。

主父偃發達後索賄受賄從不推辭,逢人勸告理直氣壯地上說“臣結髮遊學四十餘年,身不得遂,親不以爲子,昆弟不收,我厄日久矣。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則五鼎亨耳!吾日暮途遠,故倒行暴施之。”

意思是苦日子過了四十年已經過夠了,對於那些從前瞧不起我的人,我要倒行暴施?,來報復他們。

事實上,他的確是這麼做的。在成爲劉徹跟前的紅人之後,有他迫不及待地施展他的報復行動。以往得罪過他的人,都加以罪名,紛紛收監治罪。哪怕只是從前對他態度冷淡的人,他也不肯放過,極盡報復,不惜置人於死地。

阿嬌對他的觀感自然就好不起來了,而劉徹雖然瞧不起他的爲人卻還是照舊重用他。他說就怕臣子沒有缺點沒有慾望,那是聖人,他們真正想要的東西你給不了。

而主父偃所圖不過是權勢地位,只要不越過他的底線,他都可以給他。

這纔是帝王心術吧,有信心握你於股掌之內。

主父偃心性如何,到底由劉徹自己去掌控著。阿嬌在宣室殿見到時,臉上總是淡淡的,看不出喜好。

但還是瞞不過劉徹的眼睛,愛重如李廣程不識乃至嚴助每來宣室殿時阿嬌都會神色緩和。他私下裡笑言主父偃看出來後該怎麼來挽回在皇后心目中的印象分呢?

主父偃四十年求學間所經齊燕等地,不止沒有達官貴人欣賞他,就是連讀書人也不喜歡他。

幾十年遊學間,竟一個朋友也沒有處下。

叫人排擠久了,對於人間的疏離冷漠他自然就變得敏感起來。

他於宣室殿見了皇后不過三四次後,就很能肯定皇后厭惡他。他與皇后既不親密也沒有交惡,但皇后臉上對他的那種淡淡全不似對外臣的漠不關心。

這個帝國的女主人的的確確瞧不起他,不過是因爲她高貴的出身而不屑於與自己計較。

但卻不得不引起主父偃的注意,皇后雖然鮮少對朝政干涉,但陛下對她愛重頗深,入宮七年恍如一日。她私下讚賞的臣子如李廣現在爲驍騎軍,任雲中太守,程不識爲車騎將軍,任雁門太守。

就連一個姓衛的小馬奴都因爲皇后的提拔而一躍成爲了程不識的關門弟子,這不是鯉魚躍龍門是什麼?

就算得不到皇后的欣賞,也得把厭惡之感消下去啊。

皇后不喜歡誰,陛下難免會受其影響。

而他已經不能再回到當初一無所有的時候了,尊嚴的味道如此叫人沉淪。

他只缺一個能爲皇后效勞的機會。

主父偃坐在家中對月小酌,眉目間滿是自信。

這個機會很快就來了,王西語在元光元年的十月診出有了三月身孕。

前朝後宮,不說激起千層浪,漣漪陣陣也是有的。

子以母貴,但母也以子貴。

不過叫阿嬌都意外的是,劉徹除了叫人賜下賞賜用心侍候外,竟然沒有半點要給她晉封的意思。

她儘量不帶著酸意地勸自己孩子總是無辜的,但還是做不到去爲王西語請封。

但是阿嬌不肯說,自然有人說。

這日,平陽進宮向王太后問安正逢著劉徹也在,她屏退左右,開門見山地問:“後宮中好不容易再聽喜信,不說看在王少使有功於天家的份上,看在是母后族人的份上,也不能叫她還頂著少使的身份啊。”

她這次倒難得地完全站在公道的立場上去說,所以就連王太后也沒有打斷她。“將來孩子生下來,不論是皇子是皇女,生母這樣低賤,總叫孩子長大了難受啊。”

劉徹抿了口茶,點了下頭說:“皇姐說的有理。”他故意停了一下,輕描淡寫地說:“不過,朕已經想好了,這個孩子生下來就給皇后養著。”

平陽一驚,看向劉徹。就是王太后也露出微微的驚詫之意。而劉徹卻笑吟吟地說:“這樣的話,自然生母的位份越低越好。”

平陽同王太后飛快地交換了一個眼神,母女倆到了現在才明白劉徹對阿嬌的癡心。

母親的地位越低,就會讓孩子越加地需要養母的疼愛。日子久了,哪還願意去認出身低賤的生母呢?

平陽看著幼弟酷似先帝,卻更加英氣勃勃充滿熱烈的臉龐。已然蹦到嗓子眼的想要勸說的話卻說不出來,她深深地嘆了口氣。

而王太后卻向著劉徹,在燈火迷離處淡淡地問:“那你有沒有問過阿嬌,願意與否?”

劉徹一下就像一條風浪中身不由己的魚叫大浪拍到沙灘上,半響沒有緩過神來。

王太后看他這樣,就知道他是剃頭挑子一頭熱還沒有問過阿嬌。“你有什麼安排,也得問問阿嬌,得她願意了再說。”(未完待續。)

第七十七章 沒有糉子的端午節第四百四十三章 八百騎第九十六章 閩越第一百九十四章 招魂李夫人第兩百七十一章 心智第兩百七十七章第三百十三章 難局第三十五章 平陽公主第一百三十二章 渭河驚變第三百零五章 長胖第三百四十五章 噩夢第一百三十九章 竹雞湯第一百三十九章 竹雞湯第兩百六十三章 假寵第四百零九章 大發雷霆第四百零三章 亦然(三更:很少看中文+)第四百一十章 勸諫納妃第四百三十九章 趙過第八十三章 長門第兩百零二章 兒女第四百六十三章 死因第八十七章 勸解第兩百六十二章 少使第三百八十四章 睚眥必報第二百五十六章 舅母第一百四十四章 漪蘭殿玉佩第十六章 東珠第十章 花間夢第八十一章 初現宣室第一百八十六章 骨親血脈第一百四十四章 漪蘭殿玉佩第三百九十七章 北風第六章 館陶第四百五十八章 生病第兩百九十五章 驚喜第四百三十一章 去世第三百零三章 撫養第兩百六十九章 李家(月票30加更)第四百零三章 亦然(三更:很少看中文+)第四十六章 死生契闊第三百九十九章 歲月靜好第三百十三章 難局第四百六十三章 死因第六十九章第四百四十四章 太傅第十六章 東珠第兩百二十七章 前世第兩百五十四章 一人第兩百二十七章 前世第兩百十六章 買人第十三章 蒼鷹第四百三十七章 元朔改革第兩百四十二章 親吻第四百十四章 交心第三百六十七章 心結第一百零七章 田蚡罷相第兩百八十八章 胃口不開第八十六章 金俗第兩百四十七章 醒來第一百九十三章 遊俠郭解第四百六十三章 死因第六十章 衛青第三百四十三章 宜城侯第三百五十四章 天意弄人第一百七十五章 長情第九十章 太學第三十四章 沙蔘玉竹蒸鴨第三百六十九章 求情第八十六章 金俗第兩百六十九章 李家(月票30加更)第七十三章 立誓第兩百八十二章 試水溫第一百二十六章 原來,她纔是李夫人第兩百三十三章 漢武功勳第四百十五章 安置第兩百三十二章 鴻翎急報第四百三十四章 政策第三百五十三章 駭人第三百四十五章 噩夢第三百二十三章 齷齪第四百二十四章 朝思墓想第五章 太子第二百五十六章 舅母第三百零二章 訓斥第十八章 騎馬第一百零八章 昨日種種譬如昨日死第兩百三十八章 喜悅第三百二十七章 妄想第一百一十三章 未央神話與金屋藏嬌第四百二十七章 小看第兩百零五章 野菜第兩百四十四章 堂邑侯府第一百四十三章 驚醒第二百六十一章 攔人 (很少看中文和氏璧加更)第三百七十四章 大戰第一百一十五章 羊肉燉蘿蔔第兩百第十二章 邊郡第四百二十一章 手板第一百七十三章 你爲什麼畫她第一百七十二章 呂后風華
第七十七章 沒有糉子的端午節第四百四十三章 八百騎第九十六章 閩越第一百九十四章 招魂李夫人第兩百七十一章 心智第兩百七十七章第三百十三章 難局第三十五章 平陽公主第一百三十二章 渭河驚變第三百零五章 長胖第三百四十五章 噩夢第一百三十九章 竹雞湯第一百三十九章 竹雞湯第兩百六十三章 假寵第四百零九章 大發雷霆第四百零三章 亦然(三更:很少看中文+)第四百一十章 勸諫納妃第四百三十九章 趙過第八十三章 長門第兩百零二章 兒女第四百六十三章 死因第八十七章 勸解第兩百六十二章 少使第三百八十四章 睚眥必報第二百五十六章 舅母第一百四十四章 漪蘭殿玉佩第十六章 東珠第十章 花間夢第八十一章 初現宣室第一百八十六章 骨親血脈第一百四十四章 漪蘭殿玉佩第三百九十七章 北風第六章 館陶第四百五十八章 生病第兩百九十五章 驚喜第四百三十一章 去世第三百零三章 撫養第兩百六十九章 李家(月票30加更)第四百零三章 亦然(三更:很少看中文+)第四十六章 死生契闊第三百九十九章 歲月靜好第三百十三章 難局第四百六十三章 死因第六十九章第四百四十四章 太傅第十六章 東珠第兩百二十七章 前世第兩百五十四章 一人第兩百二十七章 前世第兩百十六章 買人第十三章 蒼鷹第四百三十七章 元朔改革第兩百四十二章 親吻第四百十四章 交心第三百六十七章 心結第一百零七章 田蚡罷相第兩百八十八章 胃口不開第八十六章 金俗第兩百四十七章 醒來第一百九十三章 遊俠郭解第四百六十三章 死因第六十章 衛青第三百四十三章 宜城侯第三百五十四章 天意弄人第一百七十五章 長情第九十章 太學第三十四章 沙蔘玉竹蒸鴨第三百六十九章 求情第八十六章 金俗第兩百六十九章 李家(月票30加更)第七十三章 立誓第兩百八十二章 試水溫第一百二十六章 原來,她纔是李夫人第兩百三十三章 漢武功勳第四百十五章 安置第兩百三十二章 鴻翎急報第四百三十四章 政策第三百五十三章 駭人第三百四十五章 噩夢第三百二十三章 齷齪第四百二十四章 朝思墓想第五章 太子第二百五十六章 舅母第三百零二章 訓斥第十八章 騎馬第一百零八章 昨日種種譬如昨日死第兩百三十八章 喜悅第三百二十七章 妄想第一百一十三章 未央神話與金屋藏嬌第四百二十七章 小看第兩百零五章 野菜第兩百四十四章 堂邑侯府第一百四十三章 驚醒第二百六十一章 攔人 (很少看中文和氏璧加更)第三百七十四章 大戰第一百一十五章 羊肉燉蘿蔔第兩百第十二章 邊郡第四百二十一章 手板第一百七十三章 你爲什麼畫她第一百七十二章 呂后風華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左权县| 江北区| 蚌埠市| 商都县| 通河县| 元朗区| 穆棱市| 仪征市| 日喀则市| 盐城市| 礼泉县| 诸暨市| 利辛县| 来安县| 始兴县| 广水市| 集安市| 梨树县| 乌恰县| 眉山市| 颍上县| 武冈市| 阿合奇县| 黄梅县| 伽师县| 芜湖市| 昌宁县| 阜城县| 德兴市| 萝北县| 七台河市| 莱州市| 东台市| 张家口市| 望奎县| 昔阳县| 仁化县| 文山县| 海林市| 冕宁县| 阜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