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這逆子,看來早有準備
住在宮中,在很多人看來無比的尊貴。
但是作爲一個兒媳婦,特別是作爲一個當家的兒媳婦,石靜容是非常清楚,這個家究竟是多麼難當的。
上有老祖母皇太后,雖然笑呵呵的,好似什麼都不管,但是眼明心亮,一切都清楚,石靜容可不敢糊弄。
至於下面,則是皇帝的那些嬪妃。
雖然這些嬪妃的等級不如太子妃,按照幹熙帝的話說,要聽她這個兒媳婦的話,可是,那畢竟都是長輩??!
比如惠妃,比如宜妃,還有就是皇帝那位表妹,一直說要升貴妃……
她們都是皇子的娘,年齡又比她大得多,以往更是管過後宮,這讓她面對這些人的時候,無論什麼事情,都要商量著來。
還有,那些剛剛被幹熙帝寵幸過的年輕妃子,她也要小心應對。
難哪!
更不要說,還有那位當著公公,卻還操著婆婆心的幹熙帝!
能搬出去,自己一家過日子,不管宮裡的是是非非,這絕對是一件讓人夢寐以求的事情。
“陛下真的能答應咱們搬出去?”因爲深刻的體會過現在的處境,石靜容更多了幾分對自由的嚮往。
沈葉笑著道:“只要我能幫父皇弄二百萬兩救災銀,父皇就讓咱們搬出去住?!?
“所以啊,咱們得找個好地方,看看什麼地方住著舒服?!?
二百萬兩!
石靜容被嚇了一跳。
她是宮裡的管事人,宮裡一個月的花銷,也就是幾萬兩銀子而已,太子這一下要二百萬兩,這……
“太子爺,您從哪兒給陛下弄這些救災銀哪?”石靜容有些犯愁。
她知道以往太子最怕的,就是完不成幹熙帝交代的任務,從而讓幹熙帝有意見。
這二百萬兩銀子,可不是一個小數目,沒有辦法憑空變出來。
沈葉讓石靜容坐在自己的對面,然後笑吟吟的道:“事情我差不多已經辦妥了,咱們只管找府邸就行了。”
說到這裡,沈葉手指著地圖道:“我覺得這一片還是不錯的?!?
沈葉所指的位置,正是後世的恭王府所在的位置,他去恭王府遊覽過,覺得按照後世的佈置建一下,應該還不錯。
“這裡是不是距離皇城遠了點兒呢?”看著沈葉手指的位置,石靜容遲疑著問道。
對於石靜容話語中的意思,沈葉心裡清楚。
對於太子來說,距離皇城越近,自然是越容易應變。
可是他這個太子,以後在幹熙帝這位老爹的懷疑下,想要登基的可能性基本沒有。
在這種情況下,距離皇城越近,宅子越容易被收走。
遠一點反而更好。
但是這種理由,他自然是沒有辦法和石靜容說。
所以他笑了笑,胡亂敷衍道:“也不算太遠,而且,這裡還有後海!”
“想要入宮也很方便,更何況距離皇城近的地方,沒有太大的地方讓咱們建宅子?!?
雖然石靜容覺得太子的理由,好像也對,但是她隱隱約約還是覺得,這裡面有什麼事情,太子正在瞞著她。
“一切由太子爺作主就是。”
沈葉知道石靜容還在爲自己剛剛的話,心裡有點不高興,就繼續忽悠道:“靜容,這可是咱倆的家。”
“我覺得,咱們應該好好設計一下,然後讓工部建設?!?
“這樣住著才舒服?!?
聽到咱倆的家這句話,本來還一肚子委屈的石靜容,頓時放鬆了下來。
她朝著沈葉瞥了一眼,而後靜靜的看起了地圖。
也就在沈葉和石靜容談著接下來的府邸時,幹熙帝正在接見戶部尚書馬齊。 雖然幹熙帝讓馬齊全力配合太子,但是作爲戶部尚書,馬齊還是分得清大小王的。
他很清楚,太子安排的事情,如果他膽敢不彙報給幹熙帝,那麼他這戶部尚書接下來也就不用做了!
所以從毓慶宮出來,他就馬不停蹄地去了幹清宮彙報。
幹熙帝聽著馬齊說的計劃,長長的鬆了一口氣。
雖然對太子的理財能力,他已經有幾分信任了,但是太子光說借錢,並沒有說從什麼地方借,還是讓他有些忐忑。
畢竟黃河決堤的地方已經達到了四五處,大量的災民等著救濟。
如果拿不出銀子來,事情就會一發不可收拾。
現在按照太子的計劃,這銀子應該還是能拿到的。
他當下就朝著馬齊道:“馬齊,你覺得這個賑災國債能賣得出去嗎?”
馬齊鄭重的道:“陛下,臣覺得可行?!?
“太子爺以鹽課作爲抵押,而且購買者都是免稅的權貴和讀書人,這國債還有利息,並且按照職位高低確定最低購買的數量?!?
“如此一來,只要不是忤逆之人,就一定會購買?!?
“太子還說了,那些享有免稅待遇的人,不能在吃鐵桿莊稼的時候,才愛咱們朝廷?!?
“如果他們做不到忠君愛國,賑災救民,那麼朝廷也就沒有必要優待他們?!?
“所以臣認爲,阻力不大。”
“更何況,這些國債還可以隨時賣給鹽商,讓他們來抵明年的鹽課?!?
馬齊的話,讓幹熙帝徹底放下心來。
想到太子和自己談的條件,他心中就升起了一絲怒意。
這逆子,看來是早有準備!
可是現在,他有點難以反悔!
當即笑著道:“既然問題已經找到了解決途徑,那就儘快去做?!?
“絕對不能因爲沒有銀子賑災,從而引起民變。記住朕的話,基礎不牢,地動山搖?。 ?
“馬齊,如果真的出現這等情況,你這個戶部尚書,也就不用做了?!?
馬齊知道,太倉沒有銀兩,雖然主要責任在幹熙帝征討葛爾丹身上,但是他這個戶部尚書,同樣也有責任。
一旦幹熙帝想要找人頂缸,他這個戶部尚書是大小正合適。
所以此時聽到幹熙帝的警告,他沉聲的道:“請陛下放心,臣一定竭盡所能,儘快將賑災國債換成銀兩。”
幹熙帝點了點頭道:“這次的水災雖然過去了,但是明年的鹽課卻沒有了?!?
“明年的太倉,不知道會不會更難?!?
聽到這感慨,馬齊一下子低下了頭,不敢有絲毫言語。
也就在這時,就聽幹熙帝突然道:“從戶部義倉借出去的那些銀子,你覺得什麼時候能夠收回來?”
聽到義倉的銀子,馬齊的臉色頓時就是一變。
義倉借出去的銀子雖然不少,可是想要再要回來,又談何容易。
俗話說得好,借錢容易要錢難。
更何況那些借錢的人,還都不是一般人。
比如干熙帝的三哥,就從義倉借了十多萬兩銀子,可是,誰敢找他去要?
他遲疑了一下,最終還是咬牙道:“陛下,義倉借出去的銀子,是該收一收了,可是這事急不得?!?
“怎麼都要等賑災國債賣了之後再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