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040章 各退一步(二)

“嗯,旨意,朕倒是可以下,然,卻恐那廝狗急跳牆,子誠既是如此有把握,此事便交由爾去辦好了,朕給爾一道旨意,爾且這就去豐臺,且看看那廝是何反應再定好了。”

誠德帝當然是希望事情能似李敏銓所言的那般順利解決了去,可心裡頭卻是一點都不襯底,哪怕李敏銓說得個娓娓動聽,誠德帝也自不敢全信,可又不願放棄如此解決之可能,略一沉吟之下,順勢便將難題丟給了李敏銓。

“陛下有旨,微臣自當效命。”

李敏銓其實比誰都怕去單獨面對弘晴的,奈何誠德帝既是這麼說了,他就算再怕,也不敢當著誠德帝的面有所流露,也就只能是硬著頭皮應了諾。

“那好,擬詔罷!”

這一聽李敏銓慨然應了諾,誠德帝焦躁的心情當即便好轉了許多,也沒再多囉唣,一揮手,很是豪氣地便下了令。

“喳。”

誠德帝都已是這般吩咐了,李敏銓縱使心中再慌,也只能是緊趕著應了一聲,疾步搶到了文案前,抽出一張空白詔書,提筆蘸了下墨水,擺出了副恭聽誠德帝訓示之乖巧模樣……

“啓稟王爺,軍機大臣李敏銓在外求見,自言乃是奉旨前來。”

三軍總參謀部,大清真正意義上的軍事樞紐之所在,自打昨兒個弘晴駕臨,整個大院便已是戒備森嚴無比,不時有傳令兵匆匆進出,一派的緊張之氣息,倒是弘晴獨處的辦公室裡卻是寧靜得很,此無他,該交代的都已是交代過了,該安排的,也早已安排停當,而今麼,弘晴也就只有一件事好做,那便是等待著誠德帝那頭的反應,而這等反應的到來顯然要比弘晴預料的要更早上幾分,這不,天都尚不到午時,丁鬆便已前來稟明李敏銓之到來。

“傳!”

一聽是李敏銓前來,弘晴的眼神裡當即便掠過了一絲冷厲之精芒,沒旁的,以弘晴耳目之衆,自是清楚此番豐臺大營之亂全是李敏銓在背後慫恿誠德帝之故,對此陰毒小人,弘晴早已是厭煩到了極點,自是懶得跟其講甚禮數的,壓根兒就沒半點出迎的意思,僅僅只是眉頭微皺地吐出了個生硬無比的字來。

“喳!”

按理來說,李敏銓既是奉旨而來,那便是欽差之身份,於情於理,弘晴都是該出大門相迎的,對此,身爲侍衛統領的丁鬆自是清楚得很,然則一見弘晴聲色不對,丁鬆卻是不敢多言提醒,緊趕著應了一聲之後,便即匆匆退出了房去,不多會,又已是陪著一身整齊朝服的李敏銓從屏風處轉了出來。

“下官見過王爺。”

方纔轉過屏風,入眼便見弘晴面色肅然地高坐在上首,絲毫沒半點起身招呼之意,李敏銓原本就虛的心頓時便更虛了幾分,很有種調頭便逃之心悸,好在城府深,倒也沒露出太多的怯意,僅僅只是乾巴巴地陪著笑臉,緊走數步,搶上了前去,但卻並未似往常那般大禮參見,僅僅只是躬身抱拳行了個禮,顯然是自持有著欽差的身份在,並不願在氣勢上弱了弘晴一頭。

“嗯。”

弘晴多精明的個人,只一眼便看穿了李敏銓的故作姿態,不過麼,也懶得去揭破,更不曾有甚讓座之言,也就只是不置可否地輕吭了一聲了事。

“好叫王爺得知,下官此番乃是奉旨而來,爲的便是前些日子紛擾多多之第一集團軍軍長之缺,陛下如今已有所決斷,特遣下官前來與王爺做一交代的。”

李敏銓到底是在陰謀詭計裡打滾了大半輩子之人,謀算之道雖尚夠不著最頂尖之層次,可臉皮卻是足夠厚,而觀顏察色的能耐更是頂兒尖之輩,哪怕弘晴如此冷漠相對,他也不曾太過露怯,尷尬地自失一笑之後,便即自顧自地往下述說著來意,顯然是看出了弘晴此際並無殺心,此無他,弘晴若是真不想妥協的話,那是斷然不會接見他李敏銓的,而今麼,既是見了,那一準便有著商量之餘地,所差的不過是多與少罷了,至於或否令弘晴對自個兒的惡感更深幾分麼,李敏銓卻已是考慮不到那麼許多了,畢竟如此多年的作對下來,李敏銓早就不指望弘晴能對其有所諒解了的。

“嗯。”

李敏銓倒是在言語裡賣了個關子,然則弘晴卻並不接茬,依舊是面無表情地吭了一聲,既不追問,也沒拒絕誠德帝伸出的和解之橄欖枝。

“王爺明鑑,豐臺大營素來是我大清社稷之干城也,確不可有絲毫之閃失,今,主官之位空缺有時,遂至紛擾多多,聖心甚憂,以爲斷不可久拖,故而有意調鎮邊老將塔山坐鎮豐臺,以確保豐臺大營之無憂,今,聖旨已在下官處,不知王爺您看何時宣了方好?”

李敏銓就屬一滾刀肉般的人物,臉厚心黑得很,既已豁了出去,倒是不曾再有半點的惶恐之心,毫不介意弘晴的冷遇,笑呵呵地便瞎扯了一大通。

“是麼?爾可以回去覆命了。”

弘晴與塔山說起來也算是老熟人了,關係一直不錯,奈何其之本主乃是十三爺,並非他弘晴的親信嫡系,哪怕十三爺自徵東瀛之後,便始終保持著中立,不跟任何一方發生瓜葛,低調得令人咋舌,可弘晴卻是不會輕忽了其,概因十三爺乃是一隻猛虎,縱使是臥著不動,也依舊是猛虎,真要讓其得了勢,未見得便會有多安生,從這麼個意義上來說,弘晴要想獨掌軍權,就難免要排擠十三爺的人,此無關正義與否,也不涉及對錯,純粹是爲君者之必然選擇,就眼下京師這麼個亂局,就已夠叫人鬧心了的,弘晴可不想再多出十三爺的一份,自是不可能在此事上有半點的妥協之可能,毫無顧忌地便要將李敏銓趕走了之。

“王爺,您……”

李敏銓先前在誠德帝面前提出要讓塔山來當第一集團軍的軍長,本就是倉促之想法,原本以爲可以憑此跟弘晴好生討價還價上一番,卻壓根兒就沒想到弘晴居然二話不說便要趕人,自不免便有些個傻了眼。

“李大人,請罷!”

丁鬆對李敏銓這等忘恩負義之徒原就無半點的好感,這一聽弘晴如此下令,自不會有半點的牴觸心理,也不等李敏銓將話說完,便已是大步搶上了前去,攔在了李敏銓的面前,一擺手,毫不客氣地催請了一句道。

“王爺且慢,下官還有話要說。”

被丁鬆這麼一趕,李敏銓登時便急了,要知道他此番可是在誠德帝面前誇下了海口的,若是不能辦妥差使,就算弘晴最終不曾反,那也一準要惡了誠德帝的心,一旦沒了聖眷,那他李敏銓可就啥都不是了的,又哪肯就這麼被轟了出去,但見其面色瞬間漲了個通紅,不管不顧地便嚷嚷了一嗓子。

“講!”

弘晴雖是不介意在此際舉起反旗,可若是能平穩過渡,弘晴也自不反對,畢竟誠德帝就那麼點壽數了的,沒必要的話,弘晴也不願將“篡位”這麼個惡名往自個兒頭上戴了去,正是出自此等考慮,弘晴倒是沒堅持要趕人,但見其一揮手,示意丁鬆先行退下,而後麼,也沒急著開言,而是冷冷地瞧了李敏銓好一陣子,直看得其面色煞白不已之際,方纔冷硬地吐出了個字來。

“王爺,微臣以爲豐臺大營確是亂不得,塔寧河雖有才幹,也頗具功勳,然,畢竟年歲尚輕,萬一彈壓不住諸軍之紛亂,卻恐京畿重地之綏靖堪憂,陛下也正是出自此等考慮,這纔會想著調一向老成持重之塔山回任,王爺若是以爲不妥,自當再議,只是不知王爺究竟屬意何人,若是得便,還請告知下官一聲,下官回去後,也好向陛下稟明,想來以陛下之睿智,自會有所定奪的,此一條,還請王爺明鑑則個。”

進,既是進不得,李敏銓自不敢再強求,也就只能是急謀退路,但見其先是絮絮叨叨地扯了一通之後,這才表露了妥協退讓之意味。

“嗯,李大人這話倒是說到了理上,塔寧河姑且另有任用好了,第一集團軍軍長之人選麼,本王看調駐山東之第二集團軍軍長李明亮來就任也罷,至於塔寧河麼,就接任李明亮之缺好了,李大人若是也覺得可行,且就請代本王上一本章,說明了緣由便好。”

一味地強硬下去,後果麼只有一個,那便是不反也得反了,對此,弘晴自是心知肚明得很,自不會這麼做了去,而今麼,既是李敏銓要求和,弘晴自也樂得順水推舟上一回。

“李軍長爲人正直,資歷又深,依下官看來,確是執掌第一集團軍之不二人選,然,聖意如何,卻非下官所能左右,既蒙王爺不棄,且容下官據實稟明瞭陛下可好?”

誠德帝讓嶽鍾琪丁憂之本意便是想染指第一集團軍,可若是換上了李明亮這個同樣是弘晴嫡系之大將,一番努力豈不是全都白瞎了去了麼?很顯然,要想說服心理已然有些扭曲得誠德帝並不是件容易之事,若是可能的話,李敏銓自是十二萬分地不願接受這麼個差使,奈何人在屋檐下,卻又怎容得其不低頭,縱使心中再不甘,也就只能是無奈地順著弘晴的話頭表態了一番,至於到底能不能說服得了誠德帝麼,李敏銓此際也已是顧及不到那麼許多了的……

第520章 張良計與過牆梯(一)第505章 仁與利(三)第495章 嵐山伏擊戰(三)第1114章 江山代有新人出第883章 坐收漁利(二)第530章 誰比誰更狠(三)第1087章 意料之中的阻力(三)第390章 軒然大波(四)第525章 金融風暴(一)第580章 抽絲剝繭(二)第566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三)第816章 本王有恙(三)第17章 借嘴一用(二)第365章 心照不宣(三)第438章 必爭之議(五)第1067章 死間(二)第726章 收穫季節(四)第594章 值與不值(一)第38章 強爲人師第1071章 作繭自縛(一)第742章 王掞攪風雲(一)第669章 誰給誰下馬威第495章 嵐山伏擊戰(三)第749章 來者未必都是客(三)第770章 不好吃的年夜飯(一)第574章 刑部 風雲起(三)第545章 巍巍太行(一)第1035章 先發制人(一)第1105章 金融風波再起(一)第292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一)第333章 雙孫競獵(三)第829章 隱憂重重(三)第253章 曹家小精靈第672章 倒黴催的趙鳳詔(三)第687章 各施密謀(三)第534章 承諾如金(三)第465章 激戰大阪灣(三)第866章 年夜飯之亂象(三)第1067章 一語點醒(一)第293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二)第563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五)第692章 算與反算(四)第1098章 革新科舉(三)第1117章 京都大亂之序章(三)第845章 父子奏對第686章 各施密謀(二)第688章 各施密謀(四)第169章 罵戰戲聖女第517章 啓動推廣計劃(二)第801章 橫掃京師(三)第312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二)第493章 嵐山伏擊戰(一)第554章 餘震連連(三)第471章 示敵以強(二)第78章 揚眉劍出鞘(五)第84章 化明爲暗(一)第403章 宿命難逃(四)第394章 老爺子的板子(四)第1020章 全新局面(二)第822章 再下兩城第1109章 整風運動(一)第923章 五道溝會戰(五)第832章 窮極思變(一)第581章 抽絲剝繭(三)第842章 各出妙手(三)第918章 前哨戰第432章 爭與不爭(一)第834章 窮極思變(三)第500章 預料之中的阻擊(二)第262章 故人(一)第260章 急轉直下(三)第683章 夜宴驚魂(四)第204章 底牌揭開(一)第434章 必爭之議(一)第458章 各有所算第25章 解決之道(二)第250章 聯手挖坑(二)第687章 各施密謀(三)第729章 陳老夫子的提點第120章 連捎帶打第1045章 方苞發飆第793章 風雲跌宕(一)第914章 以強硬對強硬(三)第552章 餘震連連(一)第166章 八里灣遇盜劫(一)第17章 借嘴一用(二)第178章 善後四策(二)第770章 不好吃的年夜飯(一)第779章 騰挪手段(一)第174章 巨石建功第791章 必須的隱忍第300章 一劍封喉(四)第790章 收官之佈局(三)第235章 合縱與連橫(五)第830章 先易後難第255章 鹽務之要(二)第917章 戰前部署(二)第859章 折中之協議(一)第1079章 君臨天下(三)第596章 值與不值(三)
第520章 張良計與過牆梯(一)第505章 仁與利(三)第495章 嵐山伏擊戰(三)第1114章 江山代有新人出第883章 坐收漁利(二)第530章 誰比誰更狠(三)第1087章 意料之中的阻力(三)第390章 軒然大波(四)第525章 金融風暴(一)第580章 抽絲剝繭(二)第566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三)第816章 本王有恙(三)第17章 借嘴一用(二)第365章 心照不宣(三)第438章 必爭之議(五)第1067章 死間(二)第726章 收穫季節(四)第594章 值與不值(一)第38章 強爲人師第1071章 作繭自縛(一)第742章 王掞攪風雲(一)第669章 誰給誰下馬威第495章 嵐山伏擊戰(三)第749章 來者未必都是客(三)第770章 不好吃的年夜飯(一)第574章 刑部 風雲起(三)第545章 巍巍太行(一)第1035章 先發制人(一)第1105章 金融風波再起(一)第292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一)第333章 雙孫競獵(三)第829章 隱憂重重(三)第253章 曹家小精靈第672章 倒黴催的趙鳳詔(三)第687章 各施密謀(三)第534章 承諾如金(三)第465章 激戰大阪灣(三)第866章 年夜飯之亂象(三)第1067章 一語點醒(一)第293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二)第563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五)第692章 算與反算(四)第1098章 革新科舉(三)第1117章 京都大亂之序章(三)第845章 父子奏對第686章 各施密謀(二)第688章 各施密謀(四)第169章 罵戰戲聖女第517章 啓動推廣計劃(二)第801章 橫掃京師(三)第312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二)第493章 嵐山伏擊戰(一)第554章 餘震連連(三)第471章 示敵以強(二)第78章 揚眉劍出鞘(五)第84章 化明爲暗(一)第403章 宿命難逃(四)第394章 老爺子的板子(四)第1020章 全新局面(二)第822章 再下兩城第1109章 整風運動(一)第923章 五道溝會戰(五)第832章 窮極思變(一)第581章 抽絲剝繭(三)第842章 各出妙手(三)第918章 前哨戰第432章 爭與不爭(一)第834章 窮極思變(三)第500章 預料之中的阻擊(二)第262章 故人(一)第260章 急轉直下(三)第683章 夜宴驚魂(四)第204章 底牌揭開(一)第434章 必爭之議(一)第458章 各有所算第25章 解決之道(二)第250章 聯手挖坑(二)第687章 各施密謀(三)第729章 陳老夫子的提點第120章 連捎帶打第1045章 方苞發飆第793章 風雲跌宕(一)第914章 以強硬對強硬(三)第552章 餘震連連(一)第166章 八里灣遇盜劫(一)第17章 借嘴一用(二)第178章 善後四策(二)第770章 不好吃的年夜飯(一)第779章 騰挪手段(一)第174章 巨石建功第791章 必須的隱忍第300章 一劍封喉(四)第790章 收官之佈局(三)第235章 合縱與連橫(五)第830章 先易後難第255章 鹽務之要(二)第917章 戰前部署(二)第859章 折中之協議(一)第1079章 君臨天下(三)第596章 值與不值(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隆子县| 新田县| 达日县| 靖西县| 启东市| 蒙城县| 龙州县| 竹北市| 盐津县| 沁源县| 抚顺市| 临湘市| 昌图县| 桂东县| 丹阳市| 故城县| 陇西县| 义马市| 渭南市| 大安市| 修水县| 淳化县| 安泽县| 凭祥市| 自治县| 浑源县| 磐安县| 南召县| 任丘市| 双桥区| 望谟县| 晋城| 峨山| 八宿县| 登封市| 高尔夫| 永善县| 南和县| 灵石县| 汝阳县| 广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