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啊?”施泰龍的聲音從鐵門裡傳出。 “我是薛濤,清風網院的網管。”薛濤想了想,如果他只說自己的名字,對方肯定不知道他是誰,所以便補了一句清風網院的網管,最起碼施泰龍會對他有一定的印象。 當鐵門被打開的那一刻,露出來的卻是一張憤怒到極致的臉。施泰龍沒想到王小樣會派人跟蹤他,而且還明目張膽的敲響他的大門。 施泰龍很清楚自己做的那些事,很害怕被仇人知道他的家裡還有這麼多孩子。要知道這些孩子就是他的軟肋,一旦有人抓了這些孩子,那他只能惟命是從,又或者說是打不還口罵不還手,寧死都不會抵抗。 “你是在找死。”施泰龍直接對薛濤說道。 “雖然我明知道自己不應該敲響這扇鐵門,可我在看到裡面的畫面後,還是情不自禁的敲了。因爲我覺得一個人不管有多狠,能養著這些孩子,那他都不是壞人。”薛濤直言道:“說實話,一開始你幫人對付我們,我對你卻是沒什麼好印象。可你在包房裡出手幫了樣哥,我絕對你最起碼不是個壞人。現在我更加堅信了我的想法。” “你說這些話是什麼意思?”施泰龍依然沒有放鬆警覺的說道。 “我說這番話就是想告訴你,你是個爺們。”薛濤衝施泰龍伸出大拇指道。但凡值得他欽佩的人,他是絕對不會吝嗇他的讚美和大拇指的。 說完這番話,薛濤轉身就離開了。至於王小樣給他的錢,他並沒有給施泰龍,他猜得到,這時候即便把錢拿出來,施泰龍也絕對不會要的,因爲施泰龍會感覺這是在可憐他、施捨他,可他有自己的尊嚴,是不會接受別人的施捨的。 施泰龍之所以不管什麼事都只認錢,就是因爲他要養活這些孩子,而這些孩子的日常花銷就是一比大的數字。所以孔祥博那三萬塊錢他是無論如何都會要出來的,對於他來講,那些錢很重要。 “龍爸爸,這
位叔叔是誰啊?是你的朋友嗎?”小萌萌從施泰龍的身後拉了拉他的褲腿,帶著疑惑的表情問道:“我怎麼從來沒見過龍爸爸帶朋友回來啊?隔壁的金阿姨在看我們的時候總會跟朋友打兩個電話。” “龍爸爸不需要朋友,有你們這些小可愛就足夠了。”施泰龍再次抱起小萌萌,一邊把大門關上一邊說道。他的條件真的是不怎麼好,平時幫人打架只要給錢就幹,這次終於碰到一次掙的多的,沒想到還一波三折。 三萬塊錢說多不多,說少不少。可對施泰龍來說,每一分都是可以用在刀刃上的錢。有了那三萬塊錢,小萌萌就可以去幼兒園了,家裡的伙食也能有所改善。 跟著施泰龍生活的孩子一共有五個,這五個孩子都是孤兒,無親無故,是被施泰龍收養的。他們的年齡正應該是上幼兒園上小學,可就是因爲沒有錢,他們只能在家裡待著。不能享受這個年齡的教育。 施泰龍一個大男人帶著些孩子是很辛苦的,不過他隔壁的鄰居在沒事的時候會來幫他看孩子,那是一個長的還算漂亮,可家庭條件不好的女孩。由於從小父親就拋棄了她們母女,所以她跟著母親姓金,叫金欣雨。 就在施泰龍陪著孩子們玩的時候,鐵門被人推開,金欣雨拎著一袋不值錢的小柿子高高興興的走了進來。看到施泰龍的時候,她似乎愣了一下,沒想到平日裡回來都挺晚的施泰龍今天會這麼早回來。 “龍哥,今天這麼早就回來了!”金欣雨跟施泰龍打了聲招呼,然後將手裡拎著的小柿子遞給年齡最大的小男孩道:“團團,去把小柿子洗洗,你們分著吃吧。” “謝謝金阿姨。”五個孩子異口同聲的感謝道。在這個世界上,除了龍爸爸以外,就屬金阿姨對他們最好了。很多時候他們都會想如果金阿姨變成他們的金媽媽那該有多好。 “欣雨,又讓你破費了,真不好意思。”施泰龍見五個孩子歡歡喜
喜的進了屋裡,有些不好意思的衝金欣雨說道。 “都是鄰居,說這話見外了。啊!”金欣雨突然看到了施泰龍身上的傷,立刻說道:“龍哥,你受傷了,快坐下來,我幫你上藥吧。” “不用了,一會讓團團幫我上就行了。”施泰龍不好意思的說道,臉色有些害羞。 “團團是個孩子,他能上好了?還是我來給你上吧。”金欣雨微笑道。雖然男女授受不親,可幫這點小忙還不至於那麼羞澀。 與此同時,薛濤也打車去了醫院。在急診室跟王小樣等人匯合,然後讓醫生爲他處理身上的傷。在處理傷口的同時,他把自己看到的一切都跟王小樣等人說了。 在聽了薛濤的話後,王小樣等人都沉默了,一個大男人收養了這麼多的孩子,他肯定不會是個黑心腸的人,那麼他之前表現出來的生人勿近的感覺,自然也就是裝出來的,因爲他害怕受傷。因爲家庭的原因,他無法承受被朋友出賣的後果。 也正是因爲如此,他纔會只講錢不講情。他不是個冷酷無情的人,爲了這些孩子卻要裝成是一個冷酷無情的人。想必他一定壓抑的很。可越是如此,王小樣他們就越不容易接近施泰龍。 在知道這件事之前,王小樣或許只是想和施泰龍成爲一個關係不錯的朋友,可在聽到薛濤的陳述後,王小樣突然感覺到心有些堵的感覺。這樣的男人是值得做朋友的,連無親無故的孩子都能收養,可想而知一旦成爲他的朋友,他會做到什麼程度。 “小樣,咱們是不是要幫一幫那個傻大個?”陳浩先打破安靜,開口詢問道。雖然他之前也很討厭施泰龍,可聽到了這件事,他不得不改變了自己對傻大個的看法。 “幫是肯定要幫,但不能直接送錢給他。”王小樣說道:“且不說他會不會收下這個錢,這個方法就是很蠢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讓他有一份固定的收入才更利於養活那些孩子。”
(本章完)